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及其搭建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及其搭建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在施工高墩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時存在的鋼材用量多和工期長的問題。包括在邊跨墩身(1)的墩頂預埋有預埋鐵板(2)和墩頂橫梁(3),在墩頂橫梁上焊接有一對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4),在倒數第一懸臂塊段(7)上設置有掛籃(8),在掛籃的前下橫梁(9)與墩頂橫梁之間搭設有平臺縱梁(11),掛籃的縱滑梁吊帶(10)與掛籃縱滑梁(14)的中部連接,掛籃縱滑梁的外端與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4)的頂端連接,在兩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的頂端之間設置有外模桁架(15)。降低工程造價,縮短了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施工周期。
【專利說明】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及其搭建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懸臂式澆筑連續梁的澆筑模具系統及其搭建方法,特別涉及ー種高墩身懸臂式澆筑連續梁的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及該澆筑模具系統的搭建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高墩身懸臂式澆筑連續梁的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是在直線段澆筑完成后才進行的,直線段的澆筑模具系統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的搭建是在邊墩附近的地面上先進行地基加強處理后,再搭設鋼支架,同時準備好滿足堆載重量要求的預壓塊,并將預壓塊吊裝到鋼支架頂部進行預壓,并在預壓過程中觀測地基和鋼支架的變形量,直到變形量穩定后再卸掉預壓塊,最后在鋼支架的頂部搭設直線段和邊跨合攏段的模板。這種現有的澆筑模具系統的搭建方法存在地基處理材料與支架鋼材用量多,吊裝工作量大,耗時長,使用預壓材料多,工程造價高和高空作業風險大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及其搭建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在施工高墩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時,存在的邊跨支架地基處理材料與支架鋼材用量多,吊裝工作量大,工程造價高和安全風險大的問題。
[0004]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
一種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包括邊跨墩身、距邊跨墩身最近的中跨墩身、從中跨墩身向邊跨墩身方向澆筑的倒數第二懸臂塊段和從中跨墩身向邊跨墩身方向澆筑的倒數第一懸臂塊段,在邊跨墩身的墩頂預埋有預埋鐵板,在預埋鐵板上焊接有墩頂橫梁,在墩頂橫梁上焊接有ー對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在倒數第一懸臂塊段上設置有掛籃,在掛籃的前下橫梁與墩頂橫梁之間搭設有平臺縱梁,在平臺縱梁上設置有平臺橫梁,在平臺橫梁上放置有平臺面板,掛籃的縱滑梁吊帶與掛籃縱滑梁的中部連接在一起,掛籃縱滑梁的外端與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的頂端連接,在兩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的頂端之間設置有外模桁架,在外模桁架上固定設置有外模,在外模桁架的底端設置有橫向對拉桿。
[0005]在外模與平臺面板組成的澆筑空間中澆筑有合并澆筑段。
[0006]一種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歩、在邊跨墩身的墩頂預埋4塊預埋鉄板,在邊墩頂部前側的2塊預埋鉄板上焊接
固定墩頂橫梁,在邊墩頂部后側的2塊預埋鉄板上焊接固定另ー墩頂橫梁;
第二步、將掛籃從中跨墩身向邊跨墩身方向澆筑的倒數第二懸臂塊段移到倒數第一懸臂塊段上,使掛籃滿足正常懸臂澆筑條件,并調整掛籃前下模梁的標高至計算標高;
第三步、將平臺縱梁依次放置固定在墩頂橫梁和掛籃前下橫梁上;
第四步、在平臺縱梁上依次放置平臺橫梁;
第五步、在平臺橫梁上鋪設平臺面板;第六步、將兩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分別吊裝并焊接到墩頂橫梁的兩側,隨后向邊跨墩 身的方向移動掛籃縱滑梁,將掛籃縱滑梁的外端與縱滑梁支架的頂端連接在一起;第七步、將掛籃的縱滑梁吊帶與掛籃縱滑梁的中部連接在一起,并調整掛籃縱滑梁的 標聞至計算標聞;第八步、在2根掛籃縱滑梁上放置外模桁架,用橫向對拉桿將外模桁架緊固在平臺模 梁的兩側;第九步、在外模桁架上安裝外模。[0007]本發明充分利用了邊跨墩頂與掛籃作為懸臂澆筑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澆 筑的重力支撐結構,代替了在地面上搭設邊跨現澆支架作為其混凝土工程的重力支撐結 構,節省了大量材料與堆載與預壓材料,降低工程造價,縮短了懸臂澆筑連續梁直線段與邊 跨合攏段的施工周期,降低了高空吊裝作業的風險。【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08]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A-A向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一種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包括邊跨墩身1、距邊跨墩身最近的 中跨墩身5、從中跨墩身5向邊跨墩身I方向澆筑的倒數第二懸臂塊段6和從中跨墩身5向 邊跨墩身I方向澆筑的倒數第一懸臂塊段7,在邊跨墩身I的墩頂預埋有預埋鐵板2,在預 埋鐵板2上焊接有墩頂橫梁3,在墩頂橫梁3上焊接有一對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4,在倒數 第一懸臂塊段7上設置有掛籃8,在掛籃8的前下橫梁9與墩頂橫梁3之間搭設有平臺縱梁 11,在平臺縱梁11上設置有平臺橫梁12,在平臺橫梁12上放置有平臺面板13,掛籃8的縱 滑梁吊帶10與掛籃縱滑梁14的中部連接在一起,掛籃縱滑梁14的外端與人字形的縱滑梁 支架4的頂端連接,在兩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4的頂端之間設置有外模桁架15,在外模桁架 15上固定設置有外模16,在外模祐1架15的底端設置有橫向對拉桿18。[0010]在外模16與平臺面板13組成的澆筑空間中澆筑有合并澆筑段17,合并澆筑段17 為懸臂澆筑連續梁的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混凝土合并澆筑工程。[0011]一種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在邊跨墩身I的墩頂預埋4塊預埋鐵板2,在邊墩頂部前側的2塊預埋鐵板2上焊接固定墩頂橫梁3,在邊墩頂部后側的2塊預埋鐵板2上焊接固定另一墩頂橫梁; 第二步、將掛籃8從中跨墩身5向邊跨墩身I方向澆筑的倒數第二懸臂塊段6移到倒 數第一懸臂塊段7上,使掛籃8滿足正常懸臂澆筑條件,并調整掛籃8前下模梁9的標高至 計算標高;第三步、將平臺縱梁11依次放置固定在墩頂橫梁3和掛籃前下橫梁9上;第四步、在平臺縱梁11上依次放置平臺橫梁12 ;第五步、在平臺橫梁12上鋪設平臺面板13 ;第六步、將兩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4分別吊裝并焊接到墩頂橫梁3的兩側,隨后向邊跨墩身I的方向移動掛籃縱滑梁14,將掛籃縱滑梁14的外端與縱滑梁支架4的頂端連接在一起;
第七歩、將掛籃8的縱滑梁吊帶10與掛籃縱滑梁14的中部連接在一起,并調整掛籃縱滑梁14的標聞至計算標聞;
第八步、在2根掛籃縱滑梁14上放置外模桁架15,用橫向對拉桿18將外模桁架緊固在平臺模梁12的兩側;
第九步、在外模桁架15上安裝外模16。
[0012]本發明利用了距邊跨墩身最近的懸臂塊上現有的掛籃與邊跨墩身的墩頂作為懸臂澆筑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混凝土工程的重力支撐結構,搭建其混凝土工程的支撐平臺與外模結構。相對于傳統的施工エ藝,本發明大大節省了エ期和材料與堆載預壓材料,降低了工程造價,縮短了懸臂澆筑連續梁的施工時間,降低了高空吊裝作業的風險。
【權利要求】
1.一種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包括邊跨墩身(I)、距邊跨墩身 最近的中跨墩身(5)、從中跨墩身(5)向邊跨墩身(I)方向澆筑的倒數第二懸臂塊段(6)和 從中跨墩身(5)向邊跨墩身(I)方向澆筑的倒數第一懸臂塊段(7),其特征在于,在邊跨墩 身(I)的墩頂預埋有預埋鐵板(2),在預埋鐵板(2)上焊接有墩頂橫梁(3),在墩頂橫梁(3) 上焊接有一對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4),在倒數第一懸臂塊段(7)上設置有掛籃(8),在掛 籃(8)的前下橫梁(9)與墩頂橫梁(3)之間搭設有平臺縱梁(11),在平臺縱梁(11)上設置有 平臺橫梁(12),在平臺橫梁(12)上放置有平臺面板(13),掛籃(8)的縱滑梁吊帶(10)與掛 籃縱滑梁(14)的中部連接在一起,掛籃縱滑梁(14)的外端與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4)的頂 端連接,在兩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4)的頂端之間設置有外模桁架(15),在外模桁架(15) 上固定設置有外模(16 ),在外模祐1架(15 )的底端設置有橫向對拉桿(18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其特征在 于,在外模(16)與平臺面板(13)組成的澆筑空間中澆筑有合并澆筑段(17)。
3.—種連續梁直線段與邊跨合攏段的澆筑模具系統的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在邊跨墩身(I)的墩頂預埋4塊預埋鐵板(2),在邊墩頂部前側的2塊預埋鐵板(2)上焊接固定墩頂橫梁(3),在邊墩頂部后側的2塊預埋鐵板(2)上焊接固定另一墩頂 橫梁;第二步、將掛籃(8)從倒數第二懸臂塊段(6)移到倒數第一懸臂塊段(7)上,使掛籃(8) 滿足正常懸臂澆筑條件,并調整掛籃(8)前下模梁(9)的標高至計算標高;第三步、將平臺縱梁(11)依次放置固定在墩頂橫梁(3)和掛籃前下橫梁(9)上; 第四步、在平臺縱梁(11)上依次放置平臺橫梁(12);第五步、在平臺橫梁(12)上鋪設平臺面板(13);第六步、將兩人字形的縱滑梁支架(4)分別吊裝并焊接到墩頂橫梁(3)的兩側,隨后向 邊跨墩身(I)的方向移動掛籃縱滑梁(14),將掛籃縱滑梁(14)的外端與縱滑梁支架(4)的 頂端連接在一起;第七步、將掛籃(8)的縱滑梁吊帶(10)與掛籃縱滑梁(14)的中部連接在一起,并調整 掛籃縱滑梁(14)的標高至計算標高;第八步、在2根掛籃縱滑梁(14)上放置外模桁架(15),用橫向對拉桿(18)將外模桁架 緊固在平臺模梁(12)的兩側;第九步、在外模桁架(15 )上安裝外模(16 )。
【文檔編號】E01D21/10GK103556578SQ201310478131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4日
【發明者】茍黎茜, 蔣慶舉, 鐘衛華 申請人: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