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混合梁的結合構造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91733閱讀:628來源:國知局
一種混合梁的結合構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合梁的結合構造,其特征在于混合梁包括結合梁和混凝土梁,且結合梁為PK型斷面結合梁,所述PK型斷面結合梁的鋼主梁分別通過設置在頂板、底板和腹板的后承壓板與混凝土梁結合,PK型斷面結合梁的鋼小縱梁通過前承壓板和延伸到混凝土梁內的鋼構件上的連接鍵與混凝土梁結合。本實用新型構造為部分連接,構造相對簡單,施工難度相對較小,質量容易保證;該構造過渡段較長,有利于主梁剛度平緩過渡,避免局部產生較大的應力集中,同時可提高結構承載能力。
【專利說明】一種混合梁的結合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橋梁工程【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混合梁的結合構造。

【背景技術】
[0002]混合梁是指主梁沿縱橋向由兩種不同材料組成的主梁。已建橋梁中的混合梁主要是由鋼梁和混凝土梁組成的,而由PK型斷面結合梁與混凝土梁組成的混合梁在以往的橋梁中未見有類似構造,為此需要研究一種新型的混合梁的結合構造,來解決PK型斷面結合梁與混凝土梁的連接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合梁的結合構造,能夠解決PK斷面結合梁與混凝土梁的連接問題,并且保證主梁剛度變化平緩,受力合理;同時制造施工難度相對較小,質量容易保證。
[0004]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解決方案是:一種混合梁的結合構造,其特征在于混合梁包括結合梁和混凝土梁,且結合梁為PK型斷面結合梁,所述PK型斷面結合梁的鋼主梁分別通過設置在頂板、底板和腹板的后承壓板與混凝土梁結合,PK型斷面結合梁的鋼小縱梁通過前承壓板和延伸到混凝土梁內的鋼構件上的連接鍵與混凝土梁結合。PK型斷面結合梁的橋面板通過后澆帶與混凝土梁的頂板連接成一體。其中后承壓板設置有鋼格室,鋼格室頂部設混凝土澆筑孔,鋼格室內填充混凝土,在鋼格室內混凝土與后承壓板及PK型斷面結合梁之間設置連接鍵。所述后承壓板設置有若干鋼格室,兩個相鄰鋼格室之間設有隔板,隔板上設置連通孔。在PK型斷面結合梁與混凝土梁結合面處設前承壓板,PK型斷面結合梁鋼小縱梁與前承壓板焊接連接,并于前承壓板混凝土梁側焊接鋼板延伸到混凝土梁內,在延伸到混凝土梁內的鋼板上設置剪力鍵和混凝土橫向鋼筋預留孔。
[0005]本實用新型的混合梁的結合構造為部分連接,構造相對簡單,施工難度相對較小,質量容易保證;該構造過渡段較長,有利于主梁剛度平緩過渡,避免局部產生較大的應力集中,同時可提高結構承載能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1/2結合構造頂面示意圖。
[000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1/2結合構造底面示意圖。
[000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1/2PK型斷面結合梁標準斷面示意圖。
[0009]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1/2混凝土梁標準斷面示意圖。
[0010]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1/2結合段斷面示意圖。
[0011]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連接示意圖。
[0012]圖7為全截面連接示意圖。
[0013]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鋼小縱梁處結合梁與混凝土梁無格室前承壓板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結合附圖和實例,對該實用新型混合梁結合構造作進一步闡述。
[0015]某大橋的混合梁結合構造,包括PK型斷面結合梁1、混凝土梁2及結合段3。
[0016]對于PK型斷面結合梁與混凝土梁的連接,若采用全截面連接(如圖7所示),結構構造復雜,施工難度大、施工質量很難保障,而采用部分連接,則結構則相對簡單,制造和施工質量更有保證,本構造采用PK型斷面結合梁I與混凝土梁2的部分連接。即本實用新型通過在PK型斷面結合梁I的鋼主梁11的頂板、底板和腹板設置后承壓板4與混凝土梁2結合。PK型斷面結合梁的橋面板12通過后澆帶5與混凝土梁2的頂板連接成一體,保證了橋面板的連續性;PK型斷面結合梁鋼I主梁部分通過設置有鋼格室6的后承壓板形式與混凝土梁2結合,鋼格室6內填充混凝土 7,在鋼格室內混凝土 7與后承壓板4及PK型斷面結合梁I之間設置連接鍵8。鋼格室6頂板設混凝土澆筑孔,所述后承壓板4設置有若干鋼格室6,兩個相鄰鋼格室6之間設有隔板13,隔板上設置連通孔。其特點是實現PK型斷面結合梁I的鋼結構與混凝土結合,避免了斷面剛度的突變。
[0017]PK型斷面結合梁鋼小縱梁9通過無格室的前承壓板10和延伸到混凝土梁2內的鋼構件14上的連接鍵8與混凝土梁2結合。在PK型斷面結合梁與混凝土梁2結合面處設一塊前承壓板10,PK型斷面結合梁鋼小縱梁9與前承壓板10焊接連接,并于前承壓板混凝土梁側焊接80(Tl200mm的鋼構件14 (腹板和頂板)與小縱梁9對應,在延伸到混凝土梁內的鋼構件14上設置剪力鍵15和混凝土橫向鋼筋預留孔16,保證鋼結構與混凝土結構的連接。
[0018]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
[0019].結合梁與混凝土梁之間為部分連接,構造相對簡單,施工難度相對較小,質量容易保證;
[0020].結合梁鋼主梁部分通過有格室的后承壓板形式與混凝土梁結合,增加了較長的過渡段,保證了斷面剛度變化的勻順,同時結構的承載能力較強;
[0021].結合梁鋼小縱梁通過無格室的前承壓板和延伸到混凝土梁內的鋼構件上的連接鍵與混凝土梁結合,提高了結合梁橫向跨中的剛度,有利于主梁剛度平緩過渡,避免局部產生較大的應力集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合梁的結合構造,其特征在于混合梁包括結合梁和混凝土梁,且結合梁為PK型斷面結合梁,所述PK型斷面結合梁的鋼主梁分別通過設置在頂板、底板和腹板的后承壓板與混凝土梁結合,PK型斷面結合梁的鋼小縱梁通過前承壓板和延伸到混凝土梁內的鋼構件上的連接鍵與混凝土梁結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合梁的結合構造,其特征在于PK型斷面結合梁的橋面板通過后澆帶與混凝土梁的頂板連接成一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合梁的結合構造,其特征在于其中后承壓板設置有鋼格室,鋼格室頂部設混凝土澆筑孔,鋼格室內填充混凝土,在鋼格室內混凝土與后承壓板及PK型斷面結合梁之間設置連接鍵。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合梁的結合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承壓板設置有若干鋼格室,兩個相鄰鋼格室之間設有隔板,隔板上設置連通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合梁的結合構造,其特征在于在PK型斷面結合梁與混凝土梁結合面處設前承壓板,PK型斷面結合梁鋼小縱梁與前承壓板焊接連接,并于前承壓板混凝土梁側焊接鋼板延伸到混凝土梁內,在延伸到混凝土梁內的鋼板上設置剪力鍵和混凝土橫向鋼筋預留孔。
【文檔編號】E01D2/00GK204238115SQ201320879315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30日
【發明者】常付平, 李文勃, 盧永成, 曾源, 翟志軒 申請人: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