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透水磚。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大多數透水磚都是以天然碎石為主要資源,主要通過膠凝材料、碎石和外加劑相互作用,組成的無砂混凝土透水磚,現有技術中的透水磚最底層為細骨料,且最頂層為粗骨料,現有技術中的透水磚抗壓強度普遍偏低,透水性在第一年變化不大,但是在雨雪天氣,遇到泥水時,由于泥水中的泥漿會阻塞透水磚內部的縫隙,透水性在第2~3年會下降50%,大大降低透水性能。
在工程建設中,要求透水磚具有高強度、高透水性并且能夠吸收熱量和噪音、不積水、不打滑,能夠快速補充地下水資源,減少城市水資源的浪費,并能減緩城市下水道的排水壓力。國家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需要將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因此設計生產環保生態的透水磚,符合綠色環保的要求,隨著各城市海綿城市的建設,透水磚將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透水磚,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具有透水性能穩定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透水磚,包括透水表層和透水結構層,所述透水表層固定連接在所述透水結構層的上方,所述透水表層包括若干的表層顆粒,所述表層顆粒的粒徑在1mm至4mm之間,包括1mm和4mm,所述透水結構層包括若干的結構顆粒,所述結構顆粒的粒徑在5mm至10mm之間,包括5mm和10mm,所述各表層顆粒和各結構顆粒分別包含若干的透水孔。
進一步地,所述透水表層和透水結構層疊加后的總厚度在6cm至12cm之間,包括6cm和12cm。
進一步地,所述透水表層與透水結構層的厚度比為1:2。
進一步地,所述透水表層的上側固定連接有耐磨層,所述耐磨層包括若干的耐磨顆粒,所述耐磨顆粒的粒徑在0.22mm至0.38mm之間,包括0.22mm和0.38mm。
進一步地,所述透水表層、透水結構層和耐磨層疊加后的總厚度在6cm至12cm之間,包括6cm和12cm。
進一步地,所述耐磨層的厚度為0.5-1cm,所述透水表層和透水結構層的厚度比為1:2。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透水磚,優點在于,透水表層固定連接在所述透水結構層的上方,透水表層包括若干的表層顆粒,表層顆粒的粒徑在1mm至4mm之間,包括1mm和4mm,透水結構層包括若干的結構顆粒,結構顆粒4的粒徑在5mm至10mm之間,包括5mm和10mm,各表層顆粒和各結構顆粒分別包含若干的透水孔,透水表層可以對雨水進行初步地過濾,避免顆粒較大的泥土進入到本實用新型的內部,在保證高透水率的同時也可以提高透水性能的穩定,在二至三年透水性下降僅為5%至10%。
2、總厚度在6cm至12cm之間既可以保證本實用新型的強度又可以保證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3、透水表層與透水結構層的厚度比為1:2,這不僅可以保證本實用新型的強度,而且可以使透水表層的過濾效果處于最佳狀態,可以進一步保證本實用新型的透水性的穩定。
4、所述透水表層的上側固定連接有耐磨層,所述耐磨層包括若干的耐磨顆粒,所述耐磨顆粒的粒徑在0.22mm至0.38mm之間,包括0.22mm和0.38mm,耐磨層可以提高本實用新型表面的耐磨程度,同時還可以保證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5、透水表層、透水結構層和耐磨層疊加后的總厚度在6cm至12cm之間,既可以保證本實用新型各層的強度,也可以保證本實用新型具有良好的透水性。
6、耐磨層的厚度為0.5-1cm,透水表層與透水結構層的厚度比為1:2,這在保證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強度的基礎上使本實用新型的透水性處于最佳的狀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A部分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2中的B部分局部放大圖;
圖中:1透水表層,2透水結構層,3表層顆粒,4結構層顆粒,5耐磨層,6耐磨層顆粒。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和“下”指的是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的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即將本實用新型鋪設在地面后的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
如圖1所示,透水表層1固定連接在透水結構層2的上方。如圖2和圖4所示,透水表層1包括若干的表層顆粒3,表層顆粒3的粒徑在1mm至4mm之間,包括1mm和4mm。透水結構層2包括若干的結構顆粒4,結構顆粒4的粒徑在5mm至10mm之間,包括5mm和10mm,各表層顆粒和各結構顆粒分別包含若干的透水孔,在制作的過程中,表層顆粒3和結構顆粒4選用黏土陶粒、粉煤灰陶粒或煤矸石陶粒中的一種或幾種,密度350-450kg/m3,筒壓強度≥1.5MPa,所述的幾種陶粒的內部都具有封閉的孔,這些孔就作為透水孔。
如圖1所示,作為一種優選結構,透水表層1和透水結構層2疊加后的總厚度在6cm至12cm之間,包括6cm和12cm。作為進一步的優化結構,透水表層1與透水結構層2的厚度比為1:2。
如圖2所示,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化,透水表層1的上側固定連接有耐磨層5,耐磨層5包括若干的耐磨顆粒6,耐磨顆粒6的粒徑在0.22mm至0.38mm之間,包括0.22mm和0.38mm,耐磨顆粒優選石英砂顆粒,并采用透水水泥進行固定連接。
如圖2所示,作為一種優化結構,透水表層1、透水結構層2和耐磨層5疊加后的總厚度在6cm至12cm之間,包括6cm和12cm。作為一種進一步優化結構,耐磨層5的厚度為0.5-1cm,透水表層1與透水結構層2的厚度比為1:2。
如圖1至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透水表層1固定連接在所述透水結構層2的上方,透水表層1包括若干的表層顆粒3,表層顆粒3的粒徑在1mm至4mm之間,包括1mm和4mm,透水結構層2包括若干的結構顆粒4,結構顆粒4的粒徑在5mm至10mm之間,包括5mm和10mm,各表層顆粒和各結構顆粒分別包含若干的透水孔,透水表層1可以對雨水進行初步地過濾,避免顆粒較大的泥土進入到本實用新型的內部,在保證高透水率的同時也可以提高透水性能的穩定,在二至三年透水性下降僅為5%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