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透水路面基層蓄水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透水路面蓄水裝置多為獨立設置,及在道路的不遠處設置一個大的蓄水池,水池由預制框架為主題,四周鋪設防水布;路面滲透下來的水通過地下管道集中流到蓄水池中,無法解除城市化所帶來的熱島效應,使透水路面僅僅起到了避免路面積水的作用;另外地下管道的鋪設以及蓄水池的建設消耗了大量的工時以及材料,并且對蓄水池的選址有一定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了一種透水路面基層蓄水裝置,采用路面基層設置蓄水裝置,使雨水就儲存在路面之下,通過蓄水的蒸發減少晴天的熱島效應;采用蜂巢狀的蓄水箱,結構可靠、節省材料還能起到很好的路面降噪的功能;采用模塊化的設計,可根據道路建設需求合理選擇,適用性大大增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蓄水箱、底板、過濾板;蓄水箱為底面為正方形的立方體,蓄水箱內設置有蜂巢孔,蜂巢孔軸向兩側分別設置有正方形凸臺、凹槽;底板是底面為正方形的扁平立方體,在底板豎直方向上設置有凹槽、底板底板沿四周向方向上分別設有接口插口前后各一個;過濾板為正方形透水材料。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蓄水箱與底板上設置的凹槽尺寸相同,蓄水箱上設置的凸臺和過濾板的大小尺寸相同,凸臺與過濾板可以緊密的與凹槽相配合。
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底板上的插口的外徑與接口的直徑相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采用路面基層設置蓄水裝置,使雨水儲存在路面之下,通過蓄水的蒸發來降低路表溫度,減少熱島效應。
2、采用蜂巢狀的預制蓄水箱,蓄水量大、使用方便、結構可靠、節省材料還能起到很好的降噪的功能。
3、采用模塊化的設計,可根據道路建設需求合理選擇,適用性大大增強。
4、每一個模塊之間都可以根據需求通過管道連接起來,不僅可以蓄水還可以將蓄水抽出作為它用。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透水路面基層蓄水裝置的裝配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透水路面基層蓄水裝置的蓄水箱的立體圖。
圖3為一種透水路面基層蓄水裝置的底板立體圖。
圖4為一種透水路面基層蓄水裝置的裝配剖視圖。
圖中,1、蓄水箱;2、底板;3、過濾板;4、凸臺;5、凹槽、
6、蜂巢孔;7、接口;8、插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實用新型的概念。
具體實施方式:包括蓄水箱1、底板2、過濾板3;蓄水箱1為底面為正方形的立方體,蓄水箱1內設置有蜂巢孔6,蜂巢孔6軸向兩側分別設置有正方形凸臺4、凹槽5;底板2是底面為正方形的扁平立方體,在底板2豎直方向上設置有凹槽5、底板2四周方向上分別設有接口7插口8前后各一個;過濾板3為正方形透水材料;蓄水箱1與底板2上設置的凹槽5尺寸相同,蓄水箱1上設置的凸臺4和過濾板3的大小尺寸相同,凸臺4與過濾板3可以緊密的與凹槽5相配合;底板2上的插口8的外徑與接口7的直徑相同。
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將底板2按需求通過插口8與接口7插接并安放在打好的地基上,無插接需求的插口8與接口7做封死處理;將蓄水箱1的凸臺4與底板2的凹槽5插接,根據當地降水量可選擇多塊蓄水箱1連續插接在一起,若對防水要求較高可在接口處涂抹防水膠;最后將過濾板3安放在最上面一個蓄水箱1的凹槽5內及可;當降雨時,雨水透過透水路面后在過濾板3上得到過濾,過濾后的水流入蓄水箱1內儲存起來;底板2上的插口8與接口7將數個蓄水箱1連接起來,當有需求時可以通過管道連接一個插口8將蓄水箱1內的水抽出另做它用。
應當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于示例性說明或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此外,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旨在涵蓋落入所附權利要求范圍和邊界、或者這種范圍和邊界的等同形式內的全部變化和修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