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道路清潔機械相關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適用于透水路面的清潔養護車、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透水性路面的鋪設是一種使用多孔性混合物以確保連續空隙、可通風透水、從而增加雨天車輛行走的安全性并降低車輛發出噪音的鋪設,但是這種多孔鋪設形成的連續空隙容易被行走的車輛帶來的泥沙或周邊的灰塵堵塞而使路面失去排水及降噪功能,如何保持透水路面的功能取決于路面養護技術和路面養護機械。
現有透水路面養護車輛采用回旋刷和真空吸引兩種作業方式,前者采用一般的掃路車或用清洗車沖洗,掃路車很難清潔細微的灰塵,對清潔細微灰塵效果差,且作業時空中粉塵很大,作業環境惡劣。而清洗車沖洗污水由于無法回收,造成二次污染,達不到清洗目的。
后者雖利用平滑清掃面上的清掃機構可以吸走細小的灰塵,但在清掃多孔路面時,因其吸引口徑小,清掃速度慢,清掃時必須交通規制,不適合大范圍清掃。
現有技術中,存在部分關于道路清潔機械的相關研究。例如,申請號為2006100318185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城市道路路緣及路緣石清洗車。它包括底盤以及位于底盤上的駕駛室、副發動機、高壓水泵、風機、清水箱以及污水箱,副發動機分別與高壓水泵和風機相連,所述底盤的至少一側上安裝有掃盤、吸嘴和噴桿,順著清洗車的行進方向,吸嘴位于噴桿的后方;所述噴桿與高壓水泵相連,高壓水泵的進水口與清水箱的出水口相連;所述吸嘴與污水箱的進風口相連,污水箱的出風口與風機的吸風口相連。
該方案采用風機直接吸收清洗后形成的污水,清洗作業機構非常笨重,占整車的1/3多,且造價過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推廣與應用。
申請號為:2016200787524的中國專利文獻提供了一種小型的城市道路清掃機。主要包括水泵、風機、電磁換向閥組、料箱過濾網、清掃盤、連接端、前車輪、吸嘴機構、料想和液壓油箱,所述水泵連接在液壓泵的下端口位置處,所述液壓泵轉向連接在風機的一端,所述電磁換向閥組安置在整個清掃機的后身中央位置處,所述灑水箱和風機相連接,所述前車輪安置在車前身的下端,且前車輪和后車輪通過轉動桿相連接,所述第二清掃盤連接在車身的底端,所述吸嘴機構設置在第二清掃盤的右側,且其和料箱相連通,所述料箱的下方設置有液壓油箱。
該種小型的城市道路清掃機,結合了現在的清掃機結構,在其原先的基礎上添加了水循環控制結構,在其共同的作用下使得城鎮的道路得到了一定的清潔。但是,該機構的應用對象為普通城市道路上的花磚。當應用于透水磚時,仍然存在污水收集不徹底、灰塵堵塞透水磚的問題。
綜上所述,現有道路清潔機械中,尚沒有特別適用于透水磚清潔的機構。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透水磚被堵塞后難以清潔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透水路面的清潔養護車。本發明通過設計全新的結構,可以對透水磚進行高效清潔,使透水磚持久保持自身作用。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適用于透水路面的清潔養護車,包括車體、位于車體上的車廂及駕駛室;
所述車廂內分別設置有風力機構、水力機構及污物儲存機構;
所述車體下部設置有縫隙式吹吸機構和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
其中:
所述縫隙式吹吸機構將來自風力機構的高壓風進行導向,使高壓風將灰塵吹起并移送至污物儲存機構;
所述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將來自水力機構的高壓水進行導向,使高壓水對透水磚內部和/或表面進行沖刷。
進一步的,所述風力機構包括第一高壓離心風機和第二高壓離心風機。兩個風機單獨或協同作用來將路面上分布較厚的垃圾塵粒吹起,提高了掃路車的高速清掃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水力機構包括清水箱及用于泵送清水的高壓水泵。
進一步的,所述污物儲存機構包括位于清水箱上側的污水箱。用于容納收集后的污水及灰塵。
進一步的,所述縫隙式吹吸機構和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為并排設置于車體下方。該結構可根據不同的路面情況進行切換選擇,縫隙式吹吸機構和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均通過回收管道將污物傳遞至污水箱中,將經水過濾過的空氣排除,將污水收集起來。整個機構由橡膠隔板密封起來,使吸氣腔內保持了一定的負壓,對灰塵的收集有較高的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縫隙式吹吸機構和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均能夠通過與各自對應的升降機構相對于車體升降,實現工作時高度降低、行進時升高,不影響車輛通過性的技術效果。作為一種選擇,所述升降機構可以選擇為油缸。
進一步的,所述縫隙式吹吸機構包括底盤,底盤上具有吸氣口及進氣口,進氣口與反吹儲氣腔連通,反吹儲氣腔被反吹腔分為左反吹儲氣腔和右反吹儲氣腔;兩個反吹儲氣腔的下部均有反吹縫隙。
同時,底盤的外側還可設置有密封板,以提高其與道路之間的密封性,提高灰塵收集效果。
縫隙式吹吸機構作業時通過第一高壓離心風機,將空氣鼓入反吹儲氣腔,被反吹腔分為左右反吹儲氣腔,空氣經左右反吹儲氣腔中間設置的狹長的反吹縫隙吹到反吹腔內,經第二高壓離心風機抽氣,通過吸氣口將帶有塵土的氣體收集起來,增加了對地面垃圾的反吹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包括:主支架,主支架的前后兩端分別設置有滾輪,主支架上具有傾斜設置的噴嘴及導向板,所述導向板的后端與集水槽連接,集水槽內設置有污水泵,污水泵通過污水管將污水泵送至污水箱。
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作業時通過升降機構將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放置地面,實現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與底盤的聯動作業,從高壓水噴嘴噴出的高壓水流清潔路面后,污水在余壓作用下反射并沿傾導向板進入集水槽,通過污水泵將集水槽中污水抽到污水箱,回收污水簡便;非工作狀態時通過升降機構將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提起。清洗和污水收集全過程操作簡單,采用使設備簡單緊湊,造價低,作業操作自動化程度高。
本發明在提供上述結構方案的同時,還提供了一種基于上述的清潔養護車進行清潔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驟:
A、車輛行駛到待清潔路面上;
B、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對路面進行水力沖刷,實現對路面上的灰塵進行清潔;
C、縫隙式吹吸機構對路面進行灰塵吹吸,實現對路面內部的灰塵進行清潔。
上述的清潔養護車在具有透水磚道路上的應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基本能夠實現清潔后的路面沒有殘留灰塵、污水,恢復了透水路面的排水和降噪功能;清潔速度快,效率高,適合大規模機械作業,無需交通規制,因而不會產生交通堵塞和相關費用。
清潔作業杜絕了二次污染和傳統掃除時的粉塵,減少了噪音,作業環境好;不論是小型車輛還是大型車輛,都可以簡單制造,且作業、維護費用低,達到發明目的。
附圖說明
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的說明書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申請,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圖;
圖3為本發明中清潔與污水收集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縫隙式吹吸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中:
駕駛室1、第一高壓離心風機2、高壓水泵3、副發動機3-1、第二高壓離心風機4,清水箱5、污水箱6、分動箱7、縫隙式吹吸機構8、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9、滾輪9-1、第一支架9-2、高壓水噴管9-3、噴嘴9-4、第二支架9-5、第一傾斜導板9-6、第二傾斜導板9-7、集水槽9-8、污水泵9-9、污水泵出口導管9-10、吸口10、底盤11、安裝架11-1、吸氣口12、進氣管13、反吹儲氣腔13-1、左反吹儲氣腔13-1-1、右反吹儲氣腔13-1-2、反吹腔13-2、進氣口14、反吹縫隙14-1、橡膠隔板15。
具體實施方式
應該指出,以下詳細說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對本申請提供進一步的說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申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
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方式,而非意圖限制根據本申請的示例性實施方式。如在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出,否則單數形式也意圖包括復數形式,此外,還應當理解的是,當在本說明書中使用術語“包含”和/或“包括”時,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驟、操作、器件、組件和/或它們的組合。
術語解釋部分:包括自定義術語、不常見術語、需要解釋限定清楚的術語、引用文獻涉及內容等、
正如背景技術所介紹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現有清潔機械通常無法清潔透水磚的不足,本申請提出了一種適用于透水路面的清潔養護車。
圖1所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它包括車體,位于車體上的駕駛室1,車體內具有分動箱7、為進氣管13提供氣體的第一高壓離心風機2、為吸氣口12提供負壓的第二高壓離心風機4、清水箱5、用于將清水箱5內的清水向外泵送的高壓水泵3、驅動高壓水泵3的副發動機3-1、污水箱6、通過升降機構安裝在車體后部的縫隙式吹吸機構8、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9及吸口10。
圖2為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圖,養護車工作時,當選擇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9工作時,高壓水經噴嘴9-4沖刷地面,其中一部分高壓水將地表淺層的雜物沖到地表。
切換至縫隙式吹吸機構8后,高壓下的氣體經反吹縫隙14-1排出,另一部分進入到透水層的深處與灰塵、沙粒等小混合雜物在負壓氣流的作用下路表的雜質和透水層中的污水被收集到車輛的污水箱6中。(即縫隙式吹吸機構8的出氣口位于污水箱6的下部,則從縫隙式吹吸機構8流出的空氣就被污水過濾,實現灰塵收集),起到清潔效果。
圖3為本發明中清潔與污水收集機構的結構示意圖,清潔與污水收集機構包括滾輪9-1、第一支架9-2、高壓水噴管9-3、噴嘴9-4、第二支架9-5、第一傾斜導板9-6、第二傾斜導板9-7、集水槽9-8、專用污水泵9-9和污水泵出口導管9-10;
第二傾斜導板9-7高位端連接集水槽9-8,低位端連接第一傾斜導板9-6,高壓水泵進水口與清水箱出口相連,高壓水泵出水口經高壓水噴管9-3接至高壓水噴嘴9-4,污水泵進水口接集水槽9-8,污水泵出口導管9-10經可伸縮的中間導管后連接污水導入管。
作業時通過升降機構將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放置地面,實現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與底盤的聯動作業,從高壓水噴嘴9-4噴出的高壓水流清潔路面后,污水在余壓作用下反射并沿第一傾斜導板9-6和第二傾斜導板9-7自動進入集水槽9-8,通過污水泵9-9將集水槽9-8中污水抽到污水箱6,回收污水簡便;非工作狀態時通過升降機構將清洗與污水收集機構提起。
圖4為本發明中縫隙式吹吸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包括設置在底盤11上的吸氣口12及進氣口14,底盤11上具有安裝架11-1;進氣口14的一端與進氣管13連通,進氣口14的另一端可與設置在底盤11后部的反吹儲氣腔13-1相連接,反吹儲氣腔13-1被反吹腔13-2分為左反吹儲氣腔13-1-1和右反吹儲氣腔13-1-2,左右反吹儲氣腔下壁設置一條長的反吹縫隙14-1。
作業時進氣口14與反吹儲氣腔13-1相連接,再由反吹儲氣腔13-1將高壓氣體經由細長的反吹縫隙14-1吹到反吹腔13-2內,帶有灰塵的氣體通過第二高壓離心風機4由集水槽9-8抽回污水箱6。同時整個設施右橡膠隔板隔開,增加了對地面垃圾的反吹效果,可快速將路面上分布較厚的垃圾塵粒吹起,提高了掃路車的高速清掃效率。
圖5為本發明中的工作狀態示意圖,可以看到滾輪9-1、反吹縫隙14-1、噴嘴9-4、集水槽9-8、吸氣口12、進氣管13、高壓水噴管9-3及橡膠隔板15。底盤設置選擇切換機構,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清潔方式。
以上所述僅為本申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申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申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申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