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橋梁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液壓折疊模架。
背景技術:
傳統的鋼—砼混合橋梁翼緣板的澆筑方法是在橋梁下搭支架而后鋪設模板施工,此方法受到地形、環境等影響大且施工周期長,費用高、效率低。尤其在市內主干道施工,橋下多個項目交叉作業時,此施工方法實施困難,嚴重影響工程進度。因此,需要一種新的施工方法與設備,來解決橋梁交叉作業帶來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克服以上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不需要搭設支架即可實現澆筑箱梁翼緣板混凝土的液壓折疊模架。
本發明克服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液壓折疊模架,包括:
兩個吊梁,水平設置于鋼箱梁上方,所述吊梁下端沿前后方向水平設置有n個設備主梁;
兩個模板支撐框架,分別位于鋼箱梁左右兩側,所述模板支撐框架豎直固定于同側的吊梁的外側端;
n個滑座,沿前后方向水平安裝于鋼箱梁上端,各個主梁滑動安裝于對應的滑座中;
鎖緊裝置,設置于滑座上,用于將設備主梁閑貴滑座鎖死固定;
模板,其尾端通過銷軸鉸接安裝于模板支撐框架上;
油缸,其下端與模板支撐框架鉸接安裝,其活塞桿頭端與模板鉸接安裝;以及
縱移機構,其驅動吊梁通過設備主梁沿滑座前后方向滑動,當油缸的活塞桿全部伸出時,所述模板上端面的傾斜角度與混凝土橋面的翼緣部位下端面傾斜角度相一致。
上述鎖緊裝置包括設置于滑座內的若干壓板以及若干螺釘,所述螺釘頭端與壓板相接觸,所述壓板壓緊于設備主梁上。
上述縱移結構為縱移油缸,所述縱移油缸的尾端鉸接安裝于鋼箱梁上,其活塞桿頭端連接有縱移機構,所述縱移機構滑動設置于設備主梁的下端。
為了提高模板的牢固度,還包括螺紋桿,所述螺紋桿自上而下依次穿過吊梁及模板,當油缸的活塞桿全部伸出時,螺紋桿上端通過螺母ⅰ相對吊梁緊固,螺紋桿下端通過螺母ⅱ相對模板緊固。
為了吊梁使受力平衡,還包括設置于吊梁內側端的配重塊。
還包括水平安裝于模板支撐框架下端的踏板。
為了方便施工人員行走,上述踏板上端鋪設有花紋鋼板。
為了進一步提高安全性,上述踏板四周分別設置有護欄。
為了提高踏板的穩定性,還包括傾斜設置的連桿,所述連桿上端固定于模板支撐框架上,其下端固定于踏板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當澆筑混凝土時,液壓折疊模架的設備主梁通過鎖緊裝置鎖死固定于滑座上,油缸驅動模板向上擺動。之后在鋼箱梁上澆筑混凝土橋面,在模板上澆筑混凝土橋面的翼緣部位,澆筑施工完畢開模時,油缸驅動模板向下轉動,使其與混凝土橋面的翼緣相脫離,之后縱移機構推動整個設備相對滑座滑動,實現前移,到位后合模進行新一輪施工。整個施工過程,只在橋梁上部操作,與橋下作業并行,并不需要在橋下搭建支架,施工過程簡便,所需施工人員、機械少,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施工周期,解決了橋上橋下施工交叉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吊梁2.模板支撐框架3.設備主梁4.滑座5.混凝土橋面6.配重塊7.模板8.銷軸9.油缸10.螺紋桿11.螺母ⅰ12.螺母ⅱ13.踏板14.花紋鋼板15.護欄16.連桿17.縱移油缸18.鋼箱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附圖2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液壓折疊模架,包括:兩個吊梁1,水平設置于鋼箱梁18上方,吊梁1下端沿前后方向水平設置有n個設備主梁3;兩個模板支撐框架2,分別位于鋼箱梁18左右兩側,模板支撐框架2豎直固定于同側的吊梁1的外側端;n個滑座4,沿前后方向水平安裝于鋼箱梁18上端,各個主梁3滑動安裝于對應的滑座4中;鎖緊裝置,設置于滑座4上,用于將設備主梁3閑貴滑座4鎖死固定;模板7,其尾端通過銷軸8鉸接安裝于模板支撐框架2上;油缸9,其下端與模板支撐框架2鉸接安裝,其活塞桿頭端與模板7鉸接安裝;以及縱移機構,其驅動吊梁1通過設備主梁3沿滑座4前后方向滑動,當油缸9的活塞桿全部伸出時,模板7上端面的傾斜角度與混凝土橋面5的翼緣部位下端面傾斜角度相一致。當澆筑混凝土時,液壓折疊模架的設備主梁3通過鎖緊裝置鎖死固定于滑座4上,油缸9驅動模板7向上擺動。之后在鋼箱梁18上澆筑混凝土橋面5,在模板7上澆筑混凝土橋面5的翼緣部位,澆筑施工完畢開模時,油缸9驅動模板7向下轉動,使其與混凝土橋面5的翼緣相脫離,之后縱移機構推動整個設備相對滑座滑動,實現前移,到位后合模進行新一輪施工。整個施工過程,只在橋梁上部操作,與橋下作業并行,并不需要在橋下搭建支架,施工過程簡便,所需施工人員、機械少,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施工周期,解決了橋上橋下施工交叉的問題。
進一步的,鎖緊裝置包括設置于滑座4內的若干壓板以及若干螺釘,螺釘頭端與壓板相接觸,壓板壓緊于設備主梁3上。通過旋緊螺釘,使螺釘驅動壓板與設備主梁3接觸,從而通過靜摩擦力將設備主梁3與滑座4鎖緊固定,操作方便,結構簡單。縱移結構可以采用縱移油缸17,縱移油缸17的尾端鉸接安裝于鋼箱梁18上,其活塞桿頭端連接有縱移機構,縱移機構滑動設置于設備主梁3的下端。縱移油缸17的活塞桿動作,通過縱移機構即可驅動設備主梁3相對滑座4滑動,實現了整體的縱移。
進一步的,還包括螺紋桿10,螺紋桿10自上而下依次穿過吊梁1及模板7,當油缸9的活塞桿全部伸出時,螺紋桿10上端通過螺母ⅰ11相對吊梁1緊固,螺紋桿10下端通過螺母ⅱ12相對模板7緊固。螺紋桿10利用拉力對模板7進行吊裝,從而模板7不但后端利用銷軸9固定,其前端通過螺紋桿10進行牽拉,從而確保澆筑混凝土時模板7的穩定性,防止其變形導致混凝土橋面5的翼緣發生偏差的情況。還可以包括設置于吊梁1內側端的配重塊6,配重塊6可以平衡吊梁1左右兩側的受力,提高了設備運行的穩定性。
還可以包括水平安裝于模板支撐框架2下端的踏板13,通過設置踏板13可以方便施工人員站立在踏板13上施工,進一步提高操作的便利性。踏板13上端可鋪設有花紋鋼板14。通過鋪設花紋鋼板14進一步方便施工人員的行走。同時踏板13也可起到高空物體墜落防護的作用。通過在踏板13四周設置護欄15,以進一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優選的,還包括傾斜設置的連桿16,連桿16上端固定于模板支撐框架2上,其下端固定于踏板13上,連桿16提高了踏板13與模板支撐框架2的連接強度,進一步提高了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