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具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多個隔間的便攜式工具盒。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有多種工具盒用于存儲各種工具和附件。為了將各種不同型號的工具放置在同一個工具盒中,工具盒被設計了多個隔間分別容納不同尺寸的工具。美國專利US 5676274于1997年10月14日公開了一種可卷式工具盒,具有整體成型的底板,每個容納隔間可處于展開狀態和卷起狀態,每個隔間的底部作為另一隔間開口的抵靠部分,同時每個隔間包括伸長的隆起部分與相應的隔間上伸長的槽孔嚙合和脫開,隔間之間位置固定,即使不放置工具也占據一定的包裝空間,這種工具盒結構復雜,制作工藝要求高。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卷式工具盒。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工具盒,包括多個具有底部、兩個端壁和至少兩個側壁的中間隔間,端壁和側壁沿垂直于底部的內表面的方向延伸,每個中間隔間的底部鉸接連接,同一中間隔間的端壁相互平行,中間隔間的端壁、側壁與底部的內表面形成容納部分,其還包括一個第一隔間,工具盒在第一位置上時,中間隔間的容納部分開口朝向相同的方向,工具盒在第二位置上時,中間隔間以第一隔間為轉軸卷繞形成一個閉合塊,其特征在于中間隔間的端壁具有兩個肩部,其中第一肩部的高度小于第二肩部的高度;第一隔間的端壁截面形狀大致為圓形、側壁截面形狀大致為部分圓環;中間隔間的端壁具有兩個肩部,其中第一肩部的高度小于第二肩部的高度;第一隔間和中間隔間由同一塊整體柔性材料形成;中間隔間還設有平行于端壁的擋板;中間隔間的側壁還設有開口;側壁;上部設有相對的凸臺;其遠離第一隔間的一端設有第一鎖緊元件,中間隔間的底部外表面上設有第二鎖緊元件,當工具盒卷成閉合塊時,第一鎖緊元件與第二鎖緊元件相嚙合;所述第一鎖緊元件和第二鎖緊元件是維可牢尼龍搭扣;其遠離第一隔間的一端設有包括底部、兩個端壁和三個側壁的端部隔間,其中側壁上設有相對的突起;端部隔間中部沿垂直于側壁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帶通孔的凸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工具盒為整體結構,每個容納隔間可固定不同尺寸的工具,工具盒卷起來后,工具在容納隔間中穩固放置,不會跑出,同時工具盒整體結構緊湊,攜帶方便;工具盒展開后,可以通過通孔懸掛在工作間的適當位置,各種工具順序排列,取用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展開狀態的正面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展開狀態的反面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展開狀態的側視圖;圖4是沿
圖1中A-A線的剖視圖;圖5是沿
圖1中B-B線的剖視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卷成閉合塊狀態的剖視圖;圖7是沿
圖1中C-C線的剖視圖。
其中10、工具盒;20、第一隔間;21~34、中間隔間;35、端部隔間;41、底部;42、端壁;43、側壁;44、凸臺;45、擋板;46、突起;47、凸舌;48、通孔;49、延伸邊;50、第一鎖緊元件;51、第二鎖緊元件;52、外表面;53、內表面;54、容納部分;55、開口;56、加強筋;57、第一肩部;58、第二肩部。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
圖1~7,一種可卷式工具盒10具有多個長度相等但截面形狀和深度不同的容納隔間20~35。每個容納隔間20~35相互鉸接連接。其中第一隔間20位于工具盒10的一端,中間隔間21~34順次連接,在工具盒10遠離第一隔間20的另一端設置的端部隔間35。工具盒10的中間隔間21~34和端部隔間35可以第一隔間20為轉軸依次繞卷,最終形成一個近似橢圓形截面的閉合塊。
參見附
圖1~4,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所示工具盒10的中間隔間21~34包括一個底部41,底部41的內表面53為方形,外表面52為弧形。沿垂直于底部41的內表面53的方向向上延伸形成兩個具有兩個肩部的端壁42和兩個與端壁42相連的側壁43。端壁42也可與側壁43分開設置。同一中間隔間中的兩端壁42截面形狀相同,分別位于底部41縱向延伸方向的一端并且相互平行。兩側壁43和兩端壁42與底部41一起構成了一個中間隔間21~34。底部41的內表面53與側壁43和端壁42形成容納部分54,用于將工具放入其中。中間隔間21~34的端壁42的第一肩部57的高度小于第二肩部58的高度。
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隔間20~35由單個一張整體模制的柔性橡膠材料制成,該材料在每個隔間之間的連接處厚度相對減小從而形成活鉸鏈,允許隔間之間相互轉動,從而工具盒10可處于卷起和展開兩種狀態。
參見附
圖1,中間隔間21~34的兩側壁43在位于底部41的中間部分斷開形成開55,并且在接近開口55的側壁43上部分別沿垂直于側壁43的方向向容納部分54延伸出小凸臺44,用于固定放置在容納部分54中的鉆頭,防止鉆頭從其中跑出。該開口55可以開在側壁43與端壁42相連的位置,也可以開在遠離端壁42的位置。操作者將手指伸入開口55中,捏住鉆頭鉆身,可以方便的取出所需鉆頭。沿著底部41縱向延伸方向在距離端壁42一定距離的位置上分別對稱設置有兩塊平行于端壁42的擋板45,防止鉆頭在容納部分54中縱向移位時從中間隔間21~34的開口55處跑出。中間隔間21~34的深度和截面積依次增大,以適于放置不同尺寸的鉆頭。
參見附圖3~6,第一隔間20的端壁42截面形狀大致為圓形,側壁43的截面形狀大致為部分圓環。工具盒10卷起時,第一隔間20可以作為中間隔間21~34依次卷繞的轉軸。
參見附
圖1~7,工具盒10遠離第一隔間20的一端設置有端部隔間35,包括底部41、兩個端壁42和三個側壁43,其中三個側壁43間隔設置,底部41的中間部分向上隆起,將端部隔間35分成四個容納單元。側壁43靠近端壁42的部分分別相對設置了四個突起46,用于固定螺絲批的位置。端部隔間35的中間隆起部分向外延伸形成圓形凸舌47,該凸舌47的中間設有通孔48。當工具盒10處于展開狀態時,凸舌47上的通孔48可用于將工具盒10懸掛起來。同時,通孔48外圍設置一定厚度的加強筋56,以提高通孔48的承載能力和使用壽命。端部隔間35的側壁43的上邊沿垂直于側壁43的方向上延伸出一定的距離,形成兩個延伸邊49與凸舌47共同形成工具盒10的封口部分。封口部分設有第一鎖緊元件50。工具盒10底部41的外表面52上大概在中間隔間28~30所處的位置上設置有第二鎖緊元件51。當工具盒10繞第一隔間20卷起時,封口部分的第一鎖緊元件50與工具盒10底部41外表面52上的第二鎖緊元件51相嚙合,將工具盒10密封起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中,第一鎖緊元件50和第二鎖緊元件51是維可牢尼龍搭扣,可以方便的實現工具盒卷起時的密封。第一鎖緊元件50和第二鎖緊元件51還可以是按扣,也可以是突起與凹槽。每個容納隔間20~35的端壁42外側均印有不同的尺寸數字,容納隔間21~35中可對應放置相應尺寸的鉆頭。工具盒10卷起來后,工具在容納隔間中穩固放置,不會跑出,同時工具盒10整體結構緊湊,攜帶方便。工具盒10展開后,可以通過通孔48懸掛在工作場地的適當位置,各種工具順序排列,取用方便。
權利要求1.一種工具盒(10),包括第一隔間(20)和多個依次鉸接連接的中間隔間(21~34),每個所述中間隔間(21~34)包含底部(41),兩個端壁(42)和至少兩個側壁(43),所述端壁(42)和所述側壁(43)與所述底部(41)大致垂直而形成容納部分(5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隔間(21~34)的端壁(42)具有兩個肩部,其中第一肩部(57)的高度低于第二肩部(58)的高度,該工具盒(10)有兩種工作狀態,當其處于第一工作狀態時,所述中間隔間(21~34)大致上相互并排;當其處于第二工作狀態時,所述中間隔間(21~34)以所述第一隔間(20)為轉軸卷繞形成一個閉合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具盒(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間(20)的端壁(42)截面形狀大致為圓形、側壁(43)截面形狀大致為部分圓環。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具盒(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間(20)和所述中間隔間(21~34)由同一塊整體柔性材料形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具盒(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隔間(21~34)還設有平行于端壁(42)的擋板(4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具盒(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隔間(21~34)的側壁(43)設有開口(5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具盒(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隔間(21~34)的側壁(43)上部設有相對的凸臺(44)。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具盒(10),其特征在于其遠離所述第一隔間(20)的一端設有第一鎖緊元件(50),所述中間隔間(21~34)的底部(41)外表面上設有第二鎖緊元件(51),當其卷成閉合塊時,所述第一鎖緊元件(50)與所述第二鎖緊元件(51)相嚙合。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工具盒(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鎖緊元件(50)和第二鎖緊元件(51)是維可牢尼龍搭扣。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具盒(10),其特征在于其遠離所述第一隔間(20)的一端的側壁(43)上設有相對的突起(46)。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工具盒(10),其特征在于其遠離所述第一隔間(20)的一端沿垂直于側壁(43)的方向向外延伸形成帶通孔(48)的凸舌(4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具有多個截面和深度不同但長度相等的容納隔間(21~35)的工具盒(10),每個隔間包括底部(41)、兩個端壁(42)和至少兩個側壁(43),可圍繞端壁(42)截面形狀大致為圓形的第一隔間(20)卷繞形成一個閉合塊。工具盒(10)整體結構緊湊,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B25H3/02GK2754833SQ20042012126
公開日2006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31日
發明者黃寶 申請人:蘇州寶時得電動工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