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88199閱讀:36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自動裝訂機上用于轉動導電墊的裝置,屬于全自動裝訂機 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檔案類紙張打孔裝訂機(以下簡稱裝訂機)上都設有導電橡膠墊(以 下簡稱導電墊),導電墊的功能是墊撐打穿紙張后的打孔鉆頭;同時在鉆頭觸及到導電墊 的瞬間可傳遞電信號經導線回饋電控裝置,從而控制鉆頭上升。導電墊一般是嵌裝于導電 座內,對于手動裝訂機,導電座設置在裝訂機的底板上;對于全自動裝訂機,嵌裝導電墊4 的導電座3設置在裝訂機的底板1上的滑板2上(如圖1和圖2所示)。為了避免鉆頭每次打穿紙張時都打在導電墊的同一處而造成該處過度磨損所帶 來的墊撐失效和導電失效,通常要每打若干次孔后將導電墊轉動一定角度,以充分利用導 電墊的每個部位,來完成有效的墊撐和導電功能。因此,及時有效地轉動導電墊是保證裝訂 機完成持續正常作業的重要環節。早期實現導電墊轉動的方式是停機后人工用工具將導電墊從導電座中撬出來, 轉換方向后再放回導電座中,這種方式操作不便、效率低,而且因無定位措施而常常使導電 墊轉換位置不理想,由此造成裝訂機運行故障和鉆頭早期磨損。隨后對導電墊轉動方式的改進是將導電座分成通過旋轉運動副銜接的上、下兩 座體,導電墊嵌入上座體(參見本申請人在先申請公開的中國專利200620072925)。這種結 構的導電墊轉動方便,但仍需停機后手工完成,效率不高,也不適應全自動裝訂機的作業要 求。對于全自動裝訂機,要求導電墊的轉動應能快速自動完成,為此設計出現了導電 墊的自動轉動裝置。如專利號200410085256. 3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全自動裝訂機的穿 孔裝置中的鉆支架墊板的旋轉裝置。雖然該專利的旋轉裝置被授予了 一個用功能特征文字 限定的很大權利范圍,但本申請人認為從該專利的全文僅能得出一種具體旋轉裝置的技術 方案。這個技術方案是在裝訂機的底板上的滑板上依次間隔設有四個轉軸;在第一個轉 軸上共軸裝有鉆支架墊板保持器和旋轉齒輪,鉆支架墊板保持器和旋轉齒輪分別位于滑板 的上、下表面上;在第二個轉軸上裝有中間齒輪;在第三個轉軸上共軸裝有驅動齒輪、棘 輪和內置單向離合器的搖臂;在第四個轉軸上裝設有S字臂;旋轉齒輪與中間齒輪嚙合,中 間齒輪再與驅動齒輪嚙合;S字臂一端設有壓接在棘輪上間歇限制棘輪旋轉的棘爪;搖臂 的自由端一分為二呈U字形,從基座垂下的卡止銷卡伸入到搖臂U字形自由端的中間。本 申請人:通過仔細閱讀該專利的全文后確信上述技術方案中的各技術特征均不可缺少,否 則無法實現該專利的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并達到相應效果;同時不能獲悉除了該技術方案以 外還有什么其他技術方案能夠實現該專利所要解決的問題和相應效果。相反的是,本申請 人認為上述技術方案體現的機械結構十分繁瑣復雜,不僅制造不便、制造成本高,而且使 用故障率高、不易維修、使用壽命短;因此在上述技術方案以外,完全有必要設計出不同于該技術方案的另外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全自動裝訂機的導電墊的旋轉裝 置存在的弊病,提出一種結構簡單、低成本、故障率低、便于制造維修的用于使全自動裝訂 機導電墊自動轉動的裝置。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 動裝置,包括設于全自動裝訂機底板上彼此形成移動副的滑槽和滑板,所述滑板一端間隔 裝設有第一和第二兩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穿過滑板并裝設有分別位于滑板上面的導電墊和 滑板下面的棘輪,所述第二轉軸裝設有位于滑板下面并抵壓在棘輪一側邊棘齒上防止棘輪 反轉的棘爪,所述棘爪上設有彈性件,所述滑槽上設置有可與棘爪錯開抵壓在所述棘輪一 側邊棘齒上使棘輪正轉的彈性推片,所述彈性推片抵壓棘輪的方向與棘爪抵壓棘輪的方向 同向。使用時,當全自動裝訂機的鉆頭接觸到導電墊后,經導線回饋電控裝置控制鉆頭 上升,同時控制滑板從鉆孔位置向后移動,在滑板向后移動中,滑槽上的彈性推片的空端 (自由端)逐漸抵壓棘輪一側邊棘齒上并推動棘輪正向轉動(彈性推片推動棘輪一個棘齒 使棘輪轉動一個單位角度,推動棘輪二個棘齒使棘輪轉動二個單位角度,以此類推,單位角 度取決于棘輪的齒數。),這樣轉動一定角度的棘輪即可帶動第一轉軸上的導電墊轉動一定 角度,滑板繼續向后移動使棘輪離開彈性推片,在滑板向后移動的過程中,與彈性推片錯開 抵壓在棘輪同一側邊棘齒上的棘爪始終保證棘輪不會反轉以維持導電墊已完成的正轉;當 壓鉚完畢,滑板受控向前移動再次經過彈性推片時,由于此時棘輪從彈性推片后方過來, 因此彈性推片的空端不會抵壓在棘輪的棘齒上,彈性推片在棘輪壓迫下擠向滑槽側邊,此 時棘輪與彈性推片彼此相對形成滑動,從而使得棘輪及滑板順利向前移動,滑板向前移動 再次到達鉆孔位置后,鉆頭下降重新開始鉆孔;如此反復,隨著滑板前后往復移動,即可完 成導電墊以一定角度連續自動地轉動。本實用新型的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相比背景技術提到的現有技術 (200410085256. 3的中國專利),從結果上看,都是在滑板往返時使導電橡膠自動旋轉規定 的角度,但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卻截然不同。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巧妙地利用現有滑板與滑 槽已有的相對移動,通過設置在滑槽上的彈性推片與設置在滑板的轉軸上的棘輪,隨著滑 板與滑槽往復相對移動形成彈性推片與棘輪彼此抵壓推動和擠壓滑動兩種交替狀態,從而 完成棘輪及與棘輪同軸的導電墊以一定角度連續自動地轉動。相比前述現有技術方案,本 實用新型僅利用了棘輪棘爪機構、兩個轉軸和彈性推片,不僅省略了現有技術方案的三個 彼此嚙合的齒輪、兩個轉軸、搖臂、S字臂和卡止銷卡多個必要技術特征,而且形成完全不同 于現有技術方案的結構及導電墊轉動方式。本實用新型的裝置僅靠設置在滑槽上的彈性推 片直接推動棘輪即可完成導電墊的轉動,從而相比前述復雜死板的現有技術方案,結構大 大簡化、運行更加可靠、成本和故障率也都大大降低。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是所述彈性推片是相互疊靠且長短不同的至少兩片,其中 長彈性推片靠近滑槽一側邊。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之一是所述彈性推片一端固定在滑槽一側邊上,其另一端斜伸出滑槽的一側邊彎成弧形并與滑槽側邊形成夾角。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之二是所述彈性推片一端固定在滑槽一側邊上,其 另一端垂直伸出滑槽的一側邊折成基本直角的L形。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之一的完善是所述長彈性推片與滑槽一側邊的夾角 小于短彈性推片與滑槽一側邊的夾角。上述技術方案的更進一步改進之一是所述滑板的上表面位于第一轉軸處制有凹 槽,所述凹槽內放置有套裝在第一轉軸上的導電座,所述導電墊嵌入導電座,所述導電墊的 上表面與滑板的上表面基本齊平,所述棘輪貼靠在滑板的下表面。上述技術方案的更進一步改進之二是所述滑板的上表面位于第一轉軸處制有凹 槽,所述導電墊直接放置在凹槽內并套裝在第一轉軸上。上述技術方案的更進一步改進之三是所述導電墊直接貼靠在滑板上表面并套裝 在第一轉軸上。

[0018]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作進一步說明。[0019]圖1是現有全自動裝訂機的底板和滑板及導電墊的整體俯視結構示意圖。[0020]圖2是圖1中A-A向剖視圖。[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22]圖4是圖3中B-B向剖視圖。[0023]圖5是圖4的仰視圖。[0024]圖6是圖4中I1處的局部放大圖。[0025]圖7是圖5中I2處的局部放大圖。[0026]圖8是圖5的運動變化狀態之一示意圖。[0027]圖9是圖5的運動變化狀態之二示意圖。[0028]圖10是圖8中分解的棘輪棘爪和彈性推片相對運動狀態之一的結構示意圖[0029]圖11是圖9中分解的棘輪棘爪和彈性推片相對運動狀態之二的結構示意圖[0030]圖1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31]圖1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本實施例的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如圖3、圖4和圖5所示,包括設于全 自動裝訂機底板1上彼此形成移動副的滑槽5和滑板2 (全自動裝訂機通過與滑板2聯接 的連桿機構100驅動滑板2在滑槽5內滑動,滑槽5還制有腰形長孔101,這些都是現有技 術,可參見背景技術所提的200410085256. 3的中國專利,在不再贅述)。在滑板2 —端間隔 裝設有第一轉軸6-1和第二轉軸6-2兩轉軸,第一轉軸6-1穿過滑板2并裝設有棘輪7和 內嵌導電墊4的導電座3。如圖6所示,在滑板2的上表面位于第一轉軸6-1處制有凹槽 12,內嵌導電墊4的導電座3放置在凹槽12內,導電墊4的上表面與滑板2的上表面基本 齊平,棘輪7貼靠在滑板2的下表面。這樣,導電墊4和棘輪7就分別位于滑板2的上面和下面。如圖5和圖7所示,第二轉軸6-2裝設有位于滑板2下面并抵壓在棘輪7 —側邊 棘齒上防止棘輪7反轉的棘爪8,棘爪8上纏繞有扭簧11,扭簧11 一端通過第一螺釘10-1 固定在滑板2底面上。在滑槽5上設置有可與棘爪8錯開抵壓在棘輪7同一側邊棘齒上使 棘輪7正轉的彈性推片。彈性推片是相互疊靠的長、短兩片9-1、9-2,彈性推片的一端分別 通過第二螺釘10-2固定在滑槽5的一側邊上,彈性推片的另一端(即空端)斜伸出滑槽5 一側邊并與滑槽5 —側邊形成夾角,其中長彈性推片9-1比短彈性推片9-2靠近滑槽5 — 側邊,長彈性推片9-1與滑槽5 —側邊的夾角小于短彈性推片9-2與滑槽5 —側邊的夾角。 長、短兩彈性推片9-1、9-2的空端抵壓棘輪7的方向與棘爪8抵壓棘輪7的方向同向。長、 短兩彈性推片9-1、9-2均向外彎成弧形。本實施例的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使用時的狀況如圖8、圖9、圖10和圖11 所示,當滑板2受控從鉆孔位置向后移動(如圖中箭頭方向)時,滑槽5上的彈性推片9-1、 9-2的空端逐漸抵壓棘輪7 —側邊棘齒上并推動棘輪7正向轉動。本實施例的棘輪7有十二 個棘齒,每轉動一個棘齒的單位角度是30度,先是長彈性推片9-1推動棘輪7 —個棘齒使 棘輪7正向轉動30度,隨后短彈性推片9-2又推動棘輪7第二個棘齒正向轉動30度,這樣 棘輪轉動60度并帶動第一轉軸6-1上的導電座3和導電墊4轉動60度。滑板2繼續向后 移動后,棘輪7離開彈性推片9-1、9-2,在滑板2向后移動的過程中,棘爪8在棘輪7正轉推 力和扭簧11反作用力下繞第二轉軸6-2形成小幅擺動,使棘爪8可以始終抵壓棘輪7—側 邊棘齒上,從而保證棘輪7不會反轉以維持導電墊4已完成的正轉60度。當滑板2受控向 前移動再次經過彈性推片9-1、9-2時,由于此時棘輪7從彈性推片9-1、9-2后方過來,因此 彈性推片9-1、9-2的空端不會抵壓在棘輪7的棘齒上,彈性推片9-1、9-2在棘輪7壓迫下 擠向滑槽5的一側邊,此時棘輪7與彈性推片9-1、9-2彼此相對形成滑動,從而使得棘輪7 及滑板2順利向前移動再次到達鉆孔位置;如此反復,隨著滑板2前后往復移動,可以使導 電墊4每次以60度連續自動地轉動。顯然,本實施例上述方案中可以想到的變化有1)棘爪8、扭簧11和彈性推片 9-1,9-2也可以直接焊接在滑板2上或用其他方式裝設在滑板2上;2)長、短兩彈性推片 9-1,9-2也可以向內彎成弧形,或者其另一端(空端)垂直伸出滑槽5的一側邊折成基本直 角的L形或折成其他形狀;3)彈性推片也可以是一片,對應棘輪7有六個棘齒,每轉動一個 棘齒的單位角度是60度,依此類推,彈性推片也可以是三片或多片;4)扭簧11也可以由 彈簧或其他彈性件代替;5)彈性推片也可以直接焊接在滑槽5的一側邊上,或者固定在滑 槽5上下面或滑槽5的其他位置上。實施例二本實施例的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如圖12 所示,去除導電座3,導電墊4直接放置在凹槽12內并套裝在第一轉軸6-1上。實施例三本實施例的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如圖13 所示,去除導電座3和凹槽12,導電墊4直接貼靠在滑板2上表面并套裝在第一轉軸6-1 上。本實用新型的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不局限于上述各實施例的具體技術方案,凡采用等同替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包括設于全自動裝訂機底板上彼此形成移動副的滑槽和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一端間隔裝設有第一和第二兩轉軸,所述第一轉軸穿過滑板并裝設有分別位于滑板上面的導電墊和滑板下面的棘輪,所述第二轉軸裝設有位于滑板下面并抵壓在棘輪一側邊棘齒上防止棘輪反轉的棘爪,所述棘爪上設有彈性件,所述滑槽上設置有可與棘爪錯開抵壓在所述棘輪一側邊棘齒上使棘輪正轉的彈性推片,所述彈性推片抵壓棘輪的方向與棘爪抵壓棘輪的方向同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推片是 相互疊靠且長短不同的至少兩片,其中長彈性推片靠近滑槽一側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推片一 端固定在滑槽一側邊上,其另一端斜伸出滑槽的一側邊彎成弧形并與滑槽側邊形成夾角。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推片一 端固定在滑槽一側邊上,其另一端垂直伸出滑槽的一側邊折成基本直角的L形。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長彈性推片 與滑槽一側邊的夾角小于短彈性推片與滑槽一側邊的夾角。
6.根據權利要求1-5之任一所述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 板的上表面位于第一轉軸處制有凹槽,所述凹槽內放置有套裝在第一轉軸上的導電座,所 述導電墊嵌入導電座,所述導電墊的上表面與滑板的上表面基本齊平,所述棘輪貼靠在滑 板的下表面。
7.根據權利要求1-5之任一所述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 板的上表面位于第一轉軸處制有凹槽,所述導電墊直接放置在凹槽內并套裝在第一轉軸 上。
8.根據權利要求1-5之任一所述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 電墊直接貼靠在滑板上表面并套裝在第一轉軸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全自動裝訂機導電墊轉動裝置,屬于全自動裝訂機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設于全自動裝訂機底板上彼此形成移動副的滑槽和滑板,滑板一端間隔裝設有第一和第二兩轉軸,第一轉軸穿過滑板并裝設有分別位于滑板上面的導電墊和滑板下面的棘輪,第二轉軸裝設有位于滑板下面并抵壓在棘輪一側邊棘齒上防止棘輪反轉的棘爪,滑槽上設置有可與棘爪錯開抵壓在所述棘輪一側邊棘齒上使棘輪正轉的彈性推片,彈性推片抵壓棘輪的方向與棘爪抵壓棘輪的方向同向。該裝置省略了現有技術的諸多必要技術特征,并形成完全不同于現有技術的結構及導電墊轉動方式,相比現有技術,結構簡化、運行可靠、成本和故障率都大大降低。
文檔編號B26F1/16GK201721141SQ20102022138
公開日2011年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10日
發明者趙春生 申請人:趙春生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