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彈簧卡安裝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滑輪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滑輪軸承的彈簧卡安裝裝置。
背景技術:
履帶起重機作為一種起重設備,動滑輪在其上有著廣泛的應用,動滑輪通過繩索在其上的纏繞和倍率變換,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因此,起重臂的頭部和吊鉤總成里就布置著許多的滑輪總成,它們共同組成一個動滑輪系統,通過這個系統,能用單繩拉力只有幾十噸的鋼絲繩將重達上千噸的重物吊起來。請參考圖1,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典型滑輪總成的結構示意圖。滑輪總成由滑輪11、軸承12、彈簧卡13三部分組成,軸承12鑲嵌在滑輪11的內孔中,彈簧卡13鑲嵌在軸承12兩端的凹槽中,防止滑輪11從軸承12上脫落下來。軸承 12的內圈與滑輪軸緊密聯接,外圈與滑輪11緊密聯接。作業時,軸承內圈與滑輪軸無相對轉動,軸承外圈與滑輪11也無相對轉動,軸承外圈與滑輪11作為一個整體一起繞其軸線轉動,作用在滑輪11上的力通過軸承12傳遞給滑輪軸。理想工作狀態情況下,滑輪11只受徑向力,沒有軸向力,滑輪11不會與軸承外圈脫開。但由于各種原因,現實工況中的滑輪11會受到軸向力作用,這種軸向力會導致滑輪 11與軸承外圈脫離。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發生,在軸承外圈的兩端,都專門設計有凹槽,彈簧卡13鑲嵌在軸承兩端的凹槽中,以能防止滑輪11從軸承12上脫落。彈簧卡13為帶開口的圓環,開口的兩端各有一個小圓孔。請參考圖2,圖2為現有技術中一種典型卡簧鉗的結構示意圖。彈簧卡13安裝時,將卡簧鉗頭部的兩根突起的小圓柱14插入到彈簧卡13開口兩端的小圓孔中,將力作用在卡簧鉗的柄部15,從而撐開彈簧卡13,然后卡到軸承兩端的凹槽中,防止滑輪11從軸承12上脫落。隨著履帶起重機向大噸位方向發展,所需要的滑輪11、軸承12及彈簧卡13的尺寸規格也相應增加,尤其是隨著彈簧卡13的直徑和厚度增加后,克服其彈性所需的張力也成倍增加,現有的卡簧鉗(均為德國進口)已很難達到安裝所需的張力,安裝時非常費力。同時,由于彈簧卡13為彈性非常好的開口圓環,力作用在其兩端時,很容易就產生翹曲變形, 導致彈簧卡13很容易就從卡簧鉗頭部的小圓柱銷上脫落,從而彈到四周,傷到操作人員。 另外,卡簧鉗上的小圓柱銷因接觸面積小,受力時極易發生斷裂現象,也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以某一型號軸承為例,安裝彈簧卡13預留的凹槽寬度為6. 3mm,彈簧卡13自身的厚度為6mm,安裝間隙為0. 3mm使用彈簧鉗安裝時,彈簧卡13自身的翹曲變形就達到3mm甚至更多,遠大于0. 3mm安裝間隙,在無法控制彈簧卡13翹曲變形的情況下,要想將彈簧卡13 準確裝配到位,需要進行反復的試驗才可能成功。從上述描述中不難發現,利用現有卡簧鉗安裝彈簧卡時,不僅費時費力,影響滑輪系統的安裝效率,而且還存在安全隱患,制約了起重機的生產效率和大型化發展趨勢。因此,如何降低彈簧卡的安裝難度,提高彈簧卡的安裝效率,保障安裝人員的人身安全,并順應工程機械大型化的發展需求,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滑輪軸承的彈簧卡安裝裝置,利用該裝置可以有效降低彈簧卡的安裝難度,提高彈簧卡的安裝效率,保障安裝人員的人身安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彈簧卡安裝裝置,用于將彈簧卡安裝于滑輪軸承的外圈凹槽中,包括安裝于所述滑輪軸承外側的導向部件,以及推動所述彈簧卡沿所述導向部件向所述凹槽移動的壓緊環,所述彈簧卡環繞所述導向部件的外周部,該壓緊環的內徑小于所述彈簧卡的外徑。優選地,所述導向部件具有圓臺形結構,其外端部直徑小于內端部直徑。優選地,所述導向部件的內側端部直徑與所述凹槽的外沿直徑相等。優選地,所述導向部件與所述滑輪軸承通過定位部件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第一段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與所述滑輪軸承的內壁間隙配合, 所述第二段與所述導向部件的內端部間隙配合。優選地,還包括傳遞動力的支架,該支架與所述壓緊環的外側固定連接。優選地,所述支架包括橫梁和立柱,所述橫梁與所述壓緊環平行,所述立柱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橫梁和所述壓緊環。優選地,所述立柱的高度與所述導向部件的高度相等。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彈簧卡安裝裝置,用于將彈簧卡安裝于滑輪軸承的外圈凹槽中,該彈簧卡安裝裝置包括導向部件和壓緊環,其中,導向部件安裝于所述滑輪軸承的外側,彈簧卡環繞在導向部件的外周部;壓緊環的內徑小于所述彈簧卡的外徑,且在安裝過程中推動所述彈簧卡沿所述導向部件向所述凹槽移動。這樣,安裝彈簧卡的過程中壓緊環壓在彈簧卡的外表面上,避免彈簧卡發生大的翹曲變形,易于安裝入凹槽中,從而有效降低彈簧卡的安裝難度,提高彈簧卡的安裝效率。而且,彈簧卡套在導向部件的外壁,可以有效避免彈簧卡在安裝過程中脫落,更不會在安裝時傷及操作人員,使操作人員的安全得到保障。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導向部件具有圓臺形結構,其直徑由外向內具有增大的趨勢,外端部直徑小于內端部直徑。安裝彈簧卡時,將彈簧卡套在直徑較小的外端部,在外力的作用下向直徑較大的內端部移動,彈簧卡的尺寸在此過程中不斷增大,以滿足滑輪軸承的安裝需要。由于彈簧卡尺寸增大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且在壓緊環的作用下實現,彈簧卡既不會出現大的翹曲變形,其尺寸變大也不需要大的作用力,不會對彈簧卡安裝裝置產生大的破壞力,從而可以進一步減小彈簧卡的安裝難度,提高安裝時的安全系數。在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導向部件與所述滑輪軸承通過定位部件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第一段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與所述滑輪軸承的內壁間隙配合,所述第二段與所述導向部件的內端部間隙配合。定位部件結構簡單,易于實現。在需要安裝彈簧卡時將第一段卡設在滑輪軸承的內壁,連接導向部件和滑輪軸承; 彈簧卡安裝結束后,將第一段從滑輪軸承中取出,滑輪軸承可以單獨使用,快捷方便。
圖1為現有技術中一種典型滑輪總成的結構示意圖;[0023]圖2為現有技術中一種典型卡簧鉗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彈簧卡安裝裝置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所示彈簧卡安裝裝置立體爆炸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3所示彈簧卡安裝裝置安裝好彈簧卡時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3所示彈簧卡安裝裝置安裝彈簧卡前的爆炸剖面示意圖;圖7為圖3所示彈簧卡安裝裝置安裝彈簧卡前的立體爆炸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用于滑輪軸承的彈簧卡安裝裝置,利用該裝置可以有效降低彈簧卡的安裝難度,提高彈簧卡的安裝效率,保障安裝人員的人身安全。本文所涉及的內、外等方位詞,是以滑輪軸承處于豎直狀態,其軸線與水平面平行的狀態時,與軸線垂直的中心面為基準來定義的,靠近中心面的位置為內,遠離中心面的位置為外。應當理解,本文中所采用的方位詞不應當限制本專利的保護范圍。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3至圖7,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彈簧卡安裝裝置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所示彈簧卡安裝裝置立體爆炸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3所示彈簧卡安裝裝置安裝好彈簧卡時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3所示彈簧卡安裝裝置安裝彈簧卡前的爆炸剖面示意圖;圖7為圖3所示彈簧卡安裝裝置安裝彈簧卡前的立體爆炸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彈簧卡安裝裝置,用于將彈簧卡2安裝于滑輪軸承3的外圈凹槽中,該彈簧卡安裝裝置4包括導向部件41和壓緊環42,其中,導向部件41安裝于滑輪軸承3的外側,彈簧卡2環繞在導向部件41的外周部;壓緊環42的內徑小于彈簧卡2的外徑,且在安裝過程中推動彈簧卡2沿導向部件41向凹槽移動。這樣,安裝彈簧卡2的過程中壓緊環42壓在彈簧卡2的外表面上,避免彈簧卡2發生大的翹曲變形,易于安裝入凹槽中,從而有效降低彈簧卡2的安裝難度,提高彈簧卡2的安裝效率。而且,彈簧卡2套在導向部件41的外壁,可以有效避免彈簧卡2在安裝過程中脫落,更不會在安裝時傷及操作人員,使操作人員的安全得到保障。在安裝彈簧卡2時,可以將滑輪軸承3調整至圖4和圖5所示的狀態,彈簧卡安裝裝置4放于滑輪軸承3的上方,外力從上向下作用在壓緊環42上,使壓緊環42從上向下壓在彈簧卡2上,推動彈簧卡2沿著導向部件41的頂端向下運動,直到進入滑輪軸承3的最頂部(當滑輪軸承3豎直放置時,凹槽位于外側)的凹槽中。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導向部件41可以具有圓臺形結構,且其直徑由外向內具有增大的趨勢,外端部直徑小于內端部直徑。安裝彈簧卡2時,將彈簧卡2套在直徑較小的外端部,在外力的作用下向直徑較大的內端部移動,彈簧卡2的尺寸在此過程中不斷增大,以滿足滑輪軸承3的安裝需要。由于彈簧卡2尺寸增大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且在壓緊環42的作用下實現,彈簧卡2既不會出現大的翹曲變形,其尺寸變大也不需要大的作用力, 不會對彈簧卡安裝裝置4產生大的破壞力,從而可以進一步減小彈簧卡2的安裝難度,提高安裝時的安全系數。進一步的,導向部件41的內側端部(相等于圖4和圖5中導向部件41的最下端)直徑與凹槽的外沿直徑相等。當彈簧卡2沿導向部件41移動至內側端部時,彈簧卡2的尺寸與凹槽外沿的直徑相等,壓緊環42可以繼續向下作用,使彈簧卡2順利進入凹槽中,完成彈簧卡2的安裝。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導向部件41與滑輪軸承3通過定位部件43固定連接, 定位部件43包括第一段431和尺寸大于第一段431的第二段432,第一段431與滑輪軸承 3的內壁間隙配合,第二段432與導向部件41的內端部間隙配合。定位部件43結構簡單, 易于實現,有利于降低彈簧卡安裝裝置4的生產成本。而且,在需要安裝彈簧卡2時將第一段431卡設在滑輪軸承3的內壁,連接導向部件41和滑輪軸承3 ;彈簧卡2安裝結束后,將第一段431從滑輪軸承3中取出,滑輪軸承3可以單獨使用,快捷方便。顯然,第二段432與導向部件41的內端部可以采用其它的固定連接方式,例如第二段432可以與導向部件41的內端部為一個整體,即定位部件43與導向部件41為一個整體的結構,在需要安裝彈簧卡2時,將彈簧卡2套在定位部件43上,安裝完成后,定位部件 43和導向部件41 一起與滑輪軸承分離。應當理解,這樣的結構也能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也應該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彈簧卡安裝裝置4還可以包括傳遞動力的支架44, 該支架44與壓緊環42的外側固定連接。通過支架44傳遞作用于壓緊環42上的外力,使安裝彈簧卡2時更方便。支架44固定連接于壓緊環42的外側,彈簧卡2安裝時,支架44 位于壓緊環42的上方,外力自上向下施加在支架44上,再傳遞到壓緊環42和彈簧卡2上。 顯然,如果沒有支架44,外力直接作用在壓緊環42上,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支架44的結構可以有很多種,一種具體的實施例中,支架44可以包括橫梁441和立柱442,橫梁441與壓緊環42平行,立柱442的兩端分別連接橫梁441和壓緊環42。相當于橫梁441與壓緊環42的直徑平行,優選地,立柱442的連線經過壓緊環42的中心,此時橫梁441的長度與壓緊環42的直徑相等,外力作用于壓緊環42時,壓緊環42的受力較均勻,有利于保持結構的穩定性。同時,橫梁441還可以起到提手的作用,彈簧卡2安裝到位后,需要將彈簧卡安裝裝置4卸下,此時,橫梁441可以帶動壓緊環42,方便快捷地從滑輪軸承3上取下,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彈簧卡2的安裝效率。進一步地,主柱442的高度與導向部件41的高度相等,當壓緊環42推動彈簧卡2 脫離導向部件41后,壓緊環42會繼續推動彈簧卡沿滑輪軸承3的外壁移動,立柱442的高度與導向部件41的高度相等時,可以使導向部件41的上表面與橫梁441的下表面相抵時, 壓緊環42恰好將彈簧卡2推入凹槽中。顯然,上述的相等不能理解為數字意義上的完全相等,而且壓緊環42的厚度、凹槽的外沿厚度、凹槽與滑輪軸承3上表面之間的距離等都會影響彈簧卡2進入凹槽時導向部件41的上表面與橫梁441的下表面之間的距離。應當理解,只要導向部件41的上表面與橫梁441的下表面相抵時,彈簧卡2恰好進入凹槽,就能滿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支架44也可以有多個立柱442,且沿壓緊環42的周向均勻分布,支架44的頂部有支撐板或多個橫梁441,各立柱442的頂端均與支撐板固定連接,或者立板與橫梁441 一一對應且固定連接。應當理解,上述的支架44形式都能滿足本實用新型的需要,都應該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0045]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彈簧卡安裝裝置4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安裝工作①、將滑輪軸承3 (即裝上滑輪后的軸承)放置于壓力機工作平臺上;②、將定位部件43卡設于軸承的內圈及端面上,如圖4所示,其第一段431與軸承的內圈間隙配合,第二段432的下表面緊貼軸承的上表面;③、將導向部件41卡設于定位部件43的第二段432外表面上,導向部件41與第二段432間隙配合;④、將彈簧卡2套在導向部件41的外周上;⑤、將支架44和與支架44固定連接的壓緊環42套在導向部件41上;⑥、啟動油壓機,將壓力作用于支架44的橫梁441上,橫梁441又將力傳遞給下方的壓緊環42,壓緊環42將力傳遞給下方的彈簧卡2 ;⑦、彈簧卡2受垂直方向的壓力作用,沿導向部件41的外壁下滑,直至脫離導向部件41的外壁,扣在軸承的外圈上;⑧、彈簧卡2繼續受垂直方向的壓力作用,沿軸承的外壁下滑,直至橫梁441的下平面碰到導向部件41的上平面,限制支架44繼續向下運動,同時,彈簧卡2剛好能落入軸承的凹槽中,完成彈簧卡2的安裝。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彈簧卡安裝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彈簧卡安裝裝置,用于將彈簧卡安裝于滑輪軸承的外圈凹槽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于所述滑輪軸承外側的導向部件,以及推動所述彈簧卡沿所述導向部件向所述凹槽移動的壓緊環,所述彈簧卡環繞所述導向部件的外周部,該壓緊環的內徑小于所述彈簧卡的外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簧卡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部件具有圓臺形結構,其外端部直徑小于內端部直徑。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簧卡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部件的內側端部直徑與所述凹槽的外沿直徑相等。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彈簧卡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部件與所述滑輪軸承通過定位部件固定連接,所述定位部件包括第一段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與所述滑輪軸承的內壁間隙配合,所述第二段與所述導向部件的內端部間隙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彈簧卡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傳遞動力的支架,該支架與所述壓緊環的外側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彈簧卡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橫梁和立柱,所述橫梁與所述壓緊環平行,所述立柱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橫梁和所述壓緊環。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彈簧卡安裝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高度與所述導向部件的高度相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彈簧卡安裝裝置,用于將彈簧卡安裝于滑輪軸承的外圈凹槽中,包括安裝于所述滑輪軸承外側的導向部件,以及推動所述彈簧卡沿所述導向部件向所述凹槽移動的壓緊環,所述彈簧卡環繞所述導向部件的外周部,該壓緊環的內徑小于所述彈簧卡的外徑。安裝彈簧卡的過程中壓緊環壓在彈簧卡的外表面上,避免彈簧卡發生大的翹曲變形,易于安裝入凹槽中,從而有效降低彈簧卡的安裝難度,提高彈簧卡的安裝效率。而且,彈簧卡套在導向部件的外壁,可以有效避免彈簧卡在安裝過程中脫落,更不會在安裝時傷及操作人員,使操作人員的安全得到保障。
文檔編號B25B27/20GK201998141SQ20102058183
公開日2011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10月22日
發明者宋威, 章琢, 陳衛東 申請人:徐工集團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設機械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