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擰頭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10369閱讀:23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擰頭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解鋁生產設備領域,具體說是一種適用于電解多功能機組的更換陽極機構的擰頭扳手。
背景技術
電解多功能機組是電解鋁生產線上的關鍵設備,設備自動化程度高,主要能完成打殼、更換陽極、加料、出鋁、抬電解槽陽極母線、槽大修及完成其它的零星吊運工作。機組主要由大車、工具車、出鋁小車、螺桿空壓機、液壓、氣動系統、2X8噸電葫蘆組成。工具車上掛接有更換陽極機構、打殼機構、下料機構。更換陽極機構、打殼機構由液壓缸驅動,工作時下降至電解槽進行加工作業,加工結束時把機構收回到上限位。擰頭扳手部件是更換陽極機構的重要工具,用于旋緊和松開小盒夾具。參照圖1 所示,該部件由液壓馬達1驅動花健滑套裝置(導向筒2、花鍵軸;3)通過聯軸器4傳遞動力。換極時液壓缸5 (即升降機構)驅動擰頭扳手6下降至陽極導桿的小盒夾具處,定位架 7與小盒夾具端軸對位持固后擰頭進入小盒夾具的絲桿方頭處,此時再啟動液壓馬達1通過傳動裝置松開小盒夾具。換上新極后,液壓馬達1反轉旋緊小盒夾具。現有的擰頭扳手結構及密封方式為簡易式的內旋式壓蓋加防塵圈設計,參照圖2 所示,擰頭座10的擰頭座孔的上開口和下開口處均設有壓蓋11和防塵圈12,所述防塵圈 12的內孔緊套在壓蓋11的凸臺上,隨壓蓋11 一起旋轉。參照圖3所示,防塵圈12的外圓與擰頭座孔之間存在徑向間隙B,壓蓋11與擰頭座10之間有軸向間隙A,粉塵正是通過縫隙A和縫隙B進入。由于氧化鋁料箱加料時會有大量的粉塵散落,而擰頭扳手就在它的下方,使得粉塵在擰頭座10的上表面大量堆積,隨著擰頭13的轉動,壓蓋11、防塵圈12也跟著轉動,這樣大量粉塵不斷地從縫隙A、B處進入擰頭座10內部。雖然軸承14為帶防塵蓋的,但防塵圈12與內外圈之間仍有間隙存在,時間一長就進入多了,最終導致軸承14上的潤滑脂變質、發硬而失去作用,引發軸承14卡死故障。另外,由于壓蓋11與擰頭13間沒有采取任何的密封措施,因此粉塵還可能從擰頭13安裝止退墊圈15的止動舌的通槽中進入壓蓋11與擰頭13的間隙并進而進入擰頭座10內,導致軸承14卡死故障。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密封效果好、抗粉塵的擰頭扳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種擰頭扳手,包括擰頭、擰頭座與定位架,所述擰頭座的一端與升降機構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定位架固定連接,兩端之間開設有擰頭座孔,所述擰頭轉動安裝在所述擰頭座孔內,還包括防塵蓋、骨架密封圈與0形圈,所述防塵蓋包括蓋片和由蓋片邊緣向下延伸的凸緣,所述蓋片的中部設有通孔及由通孔邊緣向下延伸的凸臺,所述凸臺的內側設有凹槽,所述防塵蓋通過所述通孔套接固定在所述擰頭上并遮蓋住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凸出所述擰頭座的上表面;所述骨架密封圈固定安裝在所述防塵蓋內,其外徑面與防塵蓋的凸緣內側緊密貼合,其密封唇與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套接連接;所述0形圈容置于所述凸臺內側開設的凹槽內并密封套接在所述擰頭上。其中,所述擰頭座孔的下開口處也固定安裝有骨架密封圈,所述骨架密封圈的外徑面與擰頭座孔的孔壁緊密貼合,所述骨架密封圈的密封唇與所述擰頭套接連接。其中,所述擰頭座孔的下開口處還固定安裝有孔用彈性擋圈,所述孔用彈性擋圈位于所述擰頭座孔的下開口處設置的骨架密封圈的下方。本發明的擰頭扳手區別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防塵蓋的蓋片邊緣向下延伸設有凸緣,所述凸緣在側面遮蓋住擰頭座孔的上開口,使得粉塵(尤其是擰頭座的上表面大量堆積的粉塵)無法從防塵蓋的側面進入擰頭座孔內,而只能從防塵蓋的底部從下往上進入防塵蓋并橫向移動至少大于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的厚度的距離才可能進入擰頭座孔內,從而大大提高了擰頭扳手的密封和抗粉塵效果,有效減少軸承故障,使得其在極其多塵的環境下也能正常的工作;2、防塵蓋內固定安裝有骨架密封圈,所述骨架密封圈與防塵蓋和擰頭之間均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進一步隔絕了粉塵從防塵蓋的底部進入防塵蓋的途徑,從而更好的避免粉塵進入擰頭座孔內,提高了擰頭扳手的密封和抗粉塵效果,有效減少軸承故障;3、防塵蓋的凸臺與擰頭間密封設置有0形圈,所述0形圈與擰頭間為靜密封,從而防止粉塵從擰頭安裝止退墊圈的止動舌的通槽中進入擰頭座內,提高了擰頭扳手的密封和抗粉塵效果,有效減少軸承故障;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擰頭扳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塵效果,可以在極其多塵的環境下正常工作而不易發生故障。


圖1所示為擰頭扳手的工作原理圖。圖2所示為現有的擰頭扳手的結構示意圖。圖3所示為圖2的局部放大圖A。圖4所示為本發明的擰頭扳手的結構示意圖。圖5所示為圖4的局部放大圖B。圖6所示為本發明的防塵蓋的結構示意圖。圖7所示為本發明的骨架密封圈的結構示意圖。圖8所示為本發明的擰頭座的結構示意圖。標號說明1、液壓馬達2、導向筒3、花鍵軸4、聯軸器5、液壓缸6、擰頭扳手7、定位架10、擰頭座11、壓蓋 12、防塵圈 13、擰頭 14、軸承15、止退墊圈 100、擰頭 101、擰頭座 102、定位架103、上端軸承 104、下端軸承 105、防塵蓋
106、骨架密封圈 107、0形圈 108、圓螺母109、止退墊圈110、孔用彈性擋圈201、蓋片 202、凸緣 203、通孔 204、凸臺205、凹槽 301、外徑面 302、密封唇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參照圖4至圖8所示,本發明的擰頭扳手,包括擰頭100、擰頭座101與定位架102, 所述擰頭座101的一端與升降機構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定位架102固定連接,兩端之間開設有擰頭座孔,所述擰頭100通過上端軸承103和下端軸承104轉動安裝在所述擰頭座孔內,所述擰頭100的上端設有外螺紋,還包括防塵蓋105、骨架密封圈106與0形圈107。參照圖4與圖6所示,所述防塵蓋105包括蓋片201和由蓋片201邊緣向下延伸的凸緣202,所述蓋片201的中部設有通孔203及由通孔203邊緣向下延伸的凸臺204,所述凸臺204的內側設有凹槽205,所述防塵蓋105通過所述通孔203套接在所述擰頭100上并遮蓋住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所述防塵蓋105與擰頭100之間通過螺紋連接在擰頭100 外螺紋上的圓螺母108和止退墊圈109以及頂靠在上端軸承103上的凸臺204之間的反向作用力而相對固定,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凸出所述擰頭座101的上表面;參照圖4與圖7所示,所述骨架密封圈106固定安裝在所述防塵蓋105內,其外徑面301與防塵蓋105的凸緣202內側緊密貼合,其密封唇302與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套接連接;所述0形圈107容置于所述凸臺204內側開設的凹槽205內并密封套接在所述擰頭100上。參照圖4所示,作為上述實施例的改進方式,所述擰頭座孔的下開口處也固定安裝有骨架密封圈106,所述骨架密封圈106的外徑面301與擰頭座孔的孔壁緊密貼合,所述骨架密封圈106的密封唇302與所述擰頭100套接連接。由于骨架密封圈106與擰頭座孔和擰頭100之間均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因此可有效防止粉塵從擰頭座孔的下開口進入擰頭座101內,提高擰頭扳手的密封和抗粉塵效果,有效減少軸承故障,同時也減少了部件的使用,有利于降低裝配和維修成本。參照圖4所示,作為上述實施例的改進方式,所述擰頭座孔的下開口處還固定安裝有孔用彈性擋圈110,所述孔用彈性擋圈110位于所述擰頭座孔的下開口處設置的骨架密封圈106的下方。使用孔用彈性擋圈110可以減少使用另外的固定零件來固定擰頭座孔的下開口處設置的骨架密封圈106,只需將擰頭座孔的孔壁設置為梯形,使骨架密封圈106 的上端頂靠在擰頭座孔的孔壁上,然后用孔用彈性擋圈110擋住骨架密封圈106的下端使其不會上下移動,從而達到固定的目的,既減少了零件的使用,又方便裝配和維修。本發明的擰頭扳手區別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防塵蓋的蓋片邊緣向下延伸設有凸緣,所述凸緣在側面遮蓋住擰頭座孔的上開口,使得粉塵(尤其是擰頭座的上表面大量堆積的粉塵)無法從防塵蓋的側面進入擰頭座孔內,而只能從防塵蓋的底部從下往上進入防塵蓋并橫向移動至少大于所述擰頭座孔的上
5開口的厚度的距離才可能進入擰頭座孔內,從而大大提高了擰頭扳手的密封和抗粉塵效果,有效減少軸承故障,使得其在極其多塵的環境下也能正常的工作;2、防塵蓋內固定安裝有骨架密封圈,所述骨架密封圈與防塵蓋和擰頭之間均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進一步隔絕了粉塵從防塵蓋的底部進入防塵蓋的途徑,從而更好的避免粉塵進入擰頭座孔內,提高了擰頭扳手的密封和抗粉塵效果,有效減少軸承故障;3、防塵蓋的凸臺與擰頭間密封設置有0形圈,所述0形圈與擰頭間為靜密封,從而防止粉塵從擰頭安裝止退墊圈的止動舌的通槽中進入擰頭座內,提高了擰頭扳手的密封和抗粉塵效果,有效減少軸承故障;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擰頭扳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塵效果,可以在極其多塵的環境下正常工作而不易發生故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擰頭扳手,包括擰頭、擰頭座與定位架,所述擰頭座的一端與升降機構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定位架固定連接,兩端之間開設有擰頭座孔,所述擰頭安裝在所述擰頭座孔內并可沿擰頭的轉動軸轉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防塵蓋、骨架密封圈與0形圈;所述防塵蓋包括蓋片和由蓋片邊緣向下延伸的凸緣,所述蓋片的中部設有通孔及由通孔邊緣向下延伸的凸臺,所述凸臺的內側設有凹槽,所述防塵蓋通過所述通孔套接固定在所述擰頭上并遮蓋住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凸出所述擰頭座的上表面;所述骨架密封圈固定安裝在所述防塵蓋內,骨架密封圈的外徑面與防塵蓋的凸緣內側緊密貼合,骨架密封圈的密封唇與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套接連接;所述0形圈容置于所述凸臺內側開設的凹槽內并密封套接在所述擰頭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擰頭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擰頭座孔的下開口處進一步固定安裝有骨架密封圈,所述骨架密封圈的外徑面與擰頭座孔的孔壁緊密貼合,所述骨架密封圈的密封唇與所述擰頭套接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擰頭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擰頭座孔的下開口處還固定安裝有孔用彈性擋圈,所述孔用彈性擋圈位于所述擰頭座孔的下開口處設置的骨架密封圈的下方。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擰頭扳手,包括擰頭、擰頭座與定位架,還包括防塵蓋、骨架密封圈與O形圈,所述防塵蓋包括蓋片和由蓋片邊緣向下延伸的凸緣,所述蓋片的中部設有通孔及由通孔邊緣向下延伸的凸臺,所述凸臺的內側設有凹槽,所述防塵蓋通過所述通孔套接固定在所述擰頭上并遮蓋住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凸出所述擰頭座的上表面;所述骨架密封圈固定安裝在所述防塵蓋內,其外徑面與防塵蓋的凸緣內側緊密貼合,其密封唇與所述擰頭座孔的上開口滑動套接;所述O形圈容置于所述凸臺內側開設的凹槽內并密封套接在所述擰頭上。本發明的擰頭扳手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防塵效果,可以在極其多塵的環境下正常工作而不易發生故障。
文檔編號B25B27/14GK102528745SQ20121004736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7日
發明者林通賢 申請人:福建省南平鋁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