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省力的輪胎套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拆卸輪胎螺絲的工具,特別涉及一種省力的輪胎套筒。
背景技術:
大噸位的貨車上輪胎螺絲一般上的很緊,在貨車的行駛過程中輪胎需要更換時,利用傳統的輪胎套筒和一根撬杠來拆卸輪胎螺絲,其缺點如下:(I)、用力小時,由于螺絲受力小,造成螺絲不易拆卸;(2)、用力大時,撬杠插入套頭部分容易斷裂,存在著極二太的安
全隱患。有鑒于此,本發明人針對現有技術中輪胎套筒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螺絲受力大而容易拆卸、穩定性好、安全可靠的輪胎套筒。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具體技術方案:一種省力的輪胎套筒,包括套桿,所述套桿的兩端設有套頭,套桿與套頭采用金屬制成一體結構,兩端的套頭分別具有一端面和一開放口,所述開放口自端面沿軸線向內延伸至于一驅動孔相通,所述驅動孔內周面形成兩個延伸至該驅動孔外周面的卡制孔,其中套桿一端套頭的卡制孔與另一端套頭的卡制孔方向不同。所述一開放 口的橫截面呈梅花形狀。所述一驅動孔的橫截面呈圓形。所述套桿一端套頭的卡制孔與另一端套頭的卡制孔方向不同是指兩者卡制孔的夾角為90度。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優點和效果:由于設有以上結構,該輪胎套筒具有穩定性好、安全可靠、螺絲受力大而容易拆卸,而且結構新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如圖1所示,一種省力的輪胎套筒,包括套桿1,所述套桿I的兩端設有套頭2,套桿I與套頭2采用金屬制成一體結構,兩端的套頭2分別具有一端面3和一開放口 4,所述開放口 4自端面沿軸線向內延伸至于一驅動孔5相通,所述驅動孔5內周面形成兩個延伸至該驅動孔5外周面的卡制孔6,其中套桿一端套頭的卡制孔與另一端套頭的卡制孔方向不同,兩者卡制孔的夾角為90度,所述一開放口 4的橫截面呈梅花形狀,所述一驅動孔5的橫截面呈圓形,該輪胎套筒具有穩定性好、安全可靠、螺絲受力大而容易拆卸,而且結構新穎。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 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省力的輪胎套筒,包括套桿,所述套桿的兩端設有套頭,套桿與套頭采用金屬制成一體結構,兩端的套頭分別具有一端面和一開放口,所述開放口自端面沿軸線向內延伸至于一驅動孔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孔內周面形成兩個延伸至該驅動孔外周面的卡制孔,其中套桿一端套頭的卡制孔與另一端套頭的卡制孔方向不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省力的輪胎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開放口的橫截面呈梅花形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省力的輪胎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驅動孔的橫截面呈圓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省力的輪胎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桿一端套頭的卡制孔與另一端套頭的卡制孔方向 不同是指兩者卡制孔的夾角為90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省力的輪胎套筒,包括套桿,所述套桿的兩端設有套頭,套桿與套頭采用金屬制成一體結構,兩端的套頭分別具有一端面和一開放口,所述開放口自端面沿軸線向內延伸至于一驅動孔相通,所述驅動孔內周面形成兩個延伸至該驅動孔外周面的卡制孔,其中套桿一端套頭的卡制孔與另一端套頭的卡制孔方向不同,兩者卡制孔的夾角為90度,所述一開放口的橫截面呈梅花形狀,所述一驅動孔的橫截面呈圓形,該輪胎套筒具有穩定性好、安全可靠、螺絲受力大而容易拆卸,而且結構新穎。
文檔編號B25B27/00GK203109874SQ20122067492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0日
發明者葉建輝 申請人:泉州建江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