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氣動夾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氣動夾鉗,用于在沖壓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機器人或機械手臂上自動夾取和釋放料片。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生產廠的自動化程度不斷的提高,尤其是多工位自動化生產線的出現,使用機器人或機械手臂來代替人工操作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需要在機器人或機械手臂上安裝一種快速拾取料片的端拾器,而夾鉗是端拾器的一種方式。目前,國內沖壓多工位自動化生產線采用的夾鉗主要來自于美國的PHD公司,無論產品價格和后期維護費用都相對較高;并且由于其結構一體化,裝卸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動夾鉗,該夾鉗不僅降低了產品的經濟成本,并且由于其結構可拆分,裝卸方便。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氣動夾鉗,包括驅動氣缸,在驅動氣缸的側方設置有具有通孔的U型座,所述驅動氣缸的活塞桿通過U型座的通孔設置在U型座內;在U型座的左、右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導向槽,且導向槽左右對稱,在U型座的內側設置有上顎和下顎;在所述上、下顎的一端分別設置有凸輪曲線槽,另一端分別與上、下鉗頭相連接;所述上、下顎中部和U型座通過定位銷相連接,在所述U型座內活塞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右滑套,且左、右滑套分別設置在上、下顎的凸輪曲線槽內;在所述左、右滑套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左、右導向套,左、右導向套分別設置在U型座的導向槽內。在所述上、下鉗頭的相對端面上分別具有鋸齒。所述驅動氣缸的活塞桿、左滑套、右滑套、左導向套及右導向套通過同一銷軸相連接。在所述U型座的左、右側壁的外側分別設置有擋板。在所述擋板上設置有條形孔,螺釘通過條形孔連接擋板與U型座。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氣動夾鉗不僅降低了產品的經濟成本,并且由于其結構可拆分,裝卸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氣動夾鉗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正視圖;圖3為圖2的剖視圖;圖4為圖1的俯視圖;圖5為圖4的剖視圖;[0016]圖6為U型座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上、下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驅動氣缸,2—U型座,3—通孔,4—活塞桿,5—導向槽,6—上顎,7—下顎,8—凸輪曲線槽,9一上鉗頭,10-下鉗頭,11-左滑套,12-右滑套,13-擋板,14-條形孔,15—鋸齒,16—定位銷,17—左導向套,18—右導向套,19—第一氣孔,20—第二氣孔,21 —圓柱凸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如圖1 圖7所示,一種氣動夾鉗,包括驅動氣缸1,在驅動氣缸I的側方設置有具有通孔3的U型座2,所述驅動氣缸I的活塞桿4通過U型座2的通孔3設置在U型座2內;在U型座2的左、右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導向槽5,且導向槽5左右對稱,在U型座2的內側設置有上顎6和下顎7 ;在所述上、下顎的一端分別設置有凸輪曲線槽8,另一端分別與上、下鉗頭相連接;所述上、下顎中部和U型座2通過定位銷16相連接,在所述U型座2內活塞桿4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右滑套,且左、右滑套分別設置在上、下顎的凸輪曲線槽8內;在所述左、右滑套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左、右導向套,左、右導向套分別設置在U型座2的導向槽5內。所述驅動氣缸I與U型座2之間通過螺釘相連接。所述上、下顎的結構相同,共同形成鉗狀結構。所述上、下鉗頭的結構相同,且位置對稱。在所述上、下鉗頭的相對端面上分別具有鋸齒15,且鋸齒15呈規律分布。所述上顎6與上鉗頭9、下顎7與下鉗頭10之間分別通過螺釘相連接。所述活塞桿4、左滑套11、右滑套12、左導向套17及右導向套18通過同一銷軸相連接。為了保護U型座2不被氣動夾鉗所夾的料片劃傷和防止左、右導向套滑落,在所述U型座2的左、右側壁的外側分別設置有擋板13。為了能夠左右移動擋板13位置,在所述擋板13上設置有條形孔14,螺釘通過條形孔14連接擋板13與U型座2。為了防止上、下顎的外側與U型座2的內側產生大面積摩擦,在上、下顎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圓柱凸起21。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次動作過程。當從第一氣孔19向驅動氣缸I內通入壓縮空氣時,活塞桿4伸出驅動氣缸I。活塞桿4帶動左、右滑套在水平方向移動,同時活塞桿4也帶動左、右導向套分別在U型座2的導向槽5中移動,保證了左、右滑套在運動過程中不發生傾斜。左、右滑套在隨活塞桿4水平運動的同時也向上、下鄂的凸輪曲線槽8深處滾動,以便驅動上、下鄂分別繞定位銷16做逆時針、順時針的轉動,從而使得與上、下鄂相連的上、下鉗頭分開,夾取料片。反之,當從第二氣孔20向驅動氣缸I內通入壓縮空氣時,活塞桿4縮回驅動氣缸I內。此時上、下鄂將分別繞定位銷16作順時針、逆時針的轉動,從而將上、下鉗頭間的料片松開。在本實用新型的上、下鉗頭夾取料片的狀態下,停止向驅動氣缸I內通入壓縮空氣,本實用新型可通過上、下鄂的凸輪曲線槽8形成的角度進行自鎖,能夠保持本實用新型的夾緊力不變,即能夠防止料片脫落。本實用新型可通過改變上、下鉗頭與料片接觸端面的傾斜角度以適應不同的料片。
權利要求1.一種氣動夾鉗,其特征在于包括驅動氣缸,在驅動氣缸的側方設置有具有通孔的U型座,所述驅動氣缸的活塞桿通過U型座的通孔設置在U型座內;在U型座的左、右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導向槽,且導向槽左右對稱,在U型座的內側設置有上顎和下顎;在所述上、下顎的一端分別設置有凸輪曲線槽,另一端分別與上、下鉗頭相連接;所述上、下顎中部和U型座通過定位銷相連接,在所述U型座內活塞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右滑套,且左、右滑套分別設置在上、下顎的凸輪曲線槽內;在所述左、右滑套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左、右導向套,左、右導向套分別設置在U型座的導向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夾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鉗頭的相對端面上分別具有鋸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夾鉗,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氣缸的活塞桿、左滑套、右滑套、左導向套及右導向套通過同一銷軸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動夾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型座的左、右側壁的外側分別設置有擋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氣動夾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擋板上設置有條形孔,螺釘通過條形孔連接擋板與U型座 。
專利摘要一種氣動夾鉗,用于在沖壓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機器人或機械手臂上自動夾取和釋放料片。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氣動夾鉗,該夾鉗不僅降低了產品的經濟成本,并且由于其結構可拆分,裝卸方便。本實用新型包括驅動氣缸,在驅動氣缸的側方設置有具有通孔的U型座,驅動氣缸的活塞桿通過U型座的通孔設置在U型座內;在U型座的左、右側壁上分別設置有導向槽,在U型座的內側設置有上顎和下顎;在上、下顎的一端分別設置有凸輪曲線槽,另一端分別與上、下鉗頭相連接;在U型座內活塞桿的兩側分別設置有左、右滑套,且左、右滑套分別設置在上、下顎的凸輪曲線槽內;在左、右滑套的外側分別設置有左、右導向套,左、右導向套分別設置在U型座的導向槽內。
文檔編號B25J15/08GK203077293SQ20122070602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伍誠, 師軍, 寧日東, 曹健, 高廣宗 申請人:遼寧東泰自動化設備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