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電動扭矩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385209閱讀:40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電動扭矩扳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電動扭矩扳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控制電動扳手輸出扭矩的方法,多為設置變速箱檔位的機械方法,通過變速箱檔位的改變,改變電動扳手的輸出扭矩,存在的問題是,控制的被動性大,扭矩控制精度低,無法滿足對扭矩有較高要求的緊固與連接場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種電動扭矩扳手,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扭矩電路控制電機的工作電流,從而精確控制輸出扭矩,通過顯示器可設定工作扭矩,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扭矩扳手,其特點在于它包括電機、行星減速器、第一變速箱或第二變速箱、反作用力臂、調扭矩電路、顯示器及殼體,所述第一變速箱的輸入軸與輸出軸同軸設置,第二變速箱的輸入軸與輸出軸呈90°設置;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一變速箱或第二變速箱的輸入軸連接,第一變速箱或第二變速箱的輸出軸與行星減速器的輸入軸連接,行星減速器的輸出軸上設有方身,且電機、行星減速器、第一變速箱或第二變速箱及調扭矩電路設于殼體內、反作用力臂及顯示器設于殼體外側;所述的調扭矩電路由電流設定模塊及電流檢測模塊組成,電流設定模塊經電路與電機的電源連接,電流檢測模塊一端與電機連接、另一端與顯示器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扭矩電路控制電機的工作電流,從而精確控制輸出扭矩,通過顯示器可設定工作扭矩,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設有第一變速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設有第二變速箱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調扭矩電路的方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圖2,本實用新型包括電機1、行星減速器2、第一變速箱3或第二變速箱
4、反作用力臂5、調扭矩電路6、顯示器7及殼體8,所述第一變速箱3的輸入軸31與輸出軸32同軸設置,第二變速箱4的輸入軸41與輸出軸42呈90°設置;所述電機I的輸出軸與第一變速箱3或第二變速箱4的輸入軸連接,第一變速箱3或第二變速箱4的輸出軸與行星減速器2的輸入軸連接,行星減速器12的輸出軸上設有方身13,且電機1、行星減速器2、第一變速箱3或第二變速箱4及調扭矩電路6設于殼體8內、反作用力臂5及顯示器7設于殼體8外側。參閱圖1、圖3,所述的調扭矩電路6由電流設定模塊61及電流檢測模塊63組成,電流設定模塊61經電路與電機I的電源連接,電流檢測模塊63 —端與電機I連接、另一端與顯示器7連接。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使用的:a)、工作扭矩的輸出:當電機I工作時,電機I輸出軸上的扭矩通過第一變速箱3或第二變速箱4、行星減速器2輸出軸的方身13及套筒扳手驅動螺栓或螺母,完成工作扭矩的輸出。b)、工作扭矩的設定:第一種方法:通過顯示器7直接設定欲工作的扭矩值。第二種方法:通過顯示器輸入螺栓的大小及強度等級,由電路中的微處理器經運算后得出扭矩值。該設定值通過調扭矩電路6控制電流設定模塊61的平均電流輸出值,即實現對電機I的電流控制,配合第一變速箱3或第二變速箱4檔位的設定,即設定了本實用新型的輸出工作扭矩,工作時,當本實用新型達到輸出工作扭矩時,本實用新型將自動停機。本實用新型殼體8外側設有反作用力臂5,工作時,將反作用力臂5與機架固定,工作中,所產生的反作用力通過殼體8傳遞至反作用力臂5吸收,降低操作過程的勞動強度,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本實用新型調扭矩電路6具有記憶功能,可記憶最后一次工作設定值,打開開關,顯示器7會自動顯示最后一次的設定值,只需確認第一變速箱3或第二變速箱4的檔位設定即可。由于采用第一變速箱3或第二變速箱4,將本實用新型分為“一”字形或“L”形兩種結構形式,其中,設有第一變速箱3的為“一”字形結構,設有第二變速箱4的為“L”形結構;“一”字形結構為常用結構,具有使用方便的優點;“L”形結構主要針對工作空間受到限制的場合,解決小空間工作的問題。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電機(I)、行星減速器(2)、第一變速箱(3)或第二變速箱(4)、反作用力臂(5)、調扭矩電路(6)、顯示器(7)及殼體(8),所述第一變速箱(3)的輸入軸(31)與輸出軸(32)同軸設置,第二變速箱(4)的輸入軸(41)與輸出軸(42)呈90°設置;所述電機(I)的輸出軸與第一變速箱(3)或第二變速箱(4)的輸入軸連接,第一變速箱(3 )或第二變速箱(4 )的輸出軸與行星減速器(2 )的輸入軸連接,行星減速器(12 )的輸出軸上設有方身(13),且電機(I)、行星減速器(2)、第一變速箱(3)或第二變速箱(4)及調扭矩電路(6)設于殼體(8)內、反作用力臂(5)及顯示器(7)設于殼體(8)外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扭矩扳手,其特征在于調扭矩電路(6)由電流設定模塊(61)及電流檢測模塊(63 )組成,電流設定模塊(61)經電路與電機(I)的電源連接,電流檢測模塊(63)—端與電機(I)連接、另一端與顯示器(7)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扭矩扳手,包括電機、行星減速器、第一變速箱或第二變速箱、反作用力臂、調扭矩電路、顯示器及殼體,所述電機的輸出軸與第一變速箱或第二變速箱的輸入軸連接,第一變速箱或第二變速箱的輸出軸與行星減速器的輸入軸連接,行星減速器的輸出軸上設有方身,且電機、行星減速器、第一變速箱或第二變速箱及調扭矩電路設于殼體內、反作用力臂及顯示器設于殼體外側。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扭矩電路控制電機的工作電流,從而精確控制輸出扭矩,通過顯示器可設定和顯示工作扭矩,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優點。
文檔編號B25B21/00GK203031525SQ201320031619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2日
發明者林尚波 申請人:杜德機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