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其包括刀盒和T型螺栓,所述刀盒與T型螺栓的螺桿螺紋連接,所述T型螺栓的螺桿外周沿平行螺桿的方向設有半圓形的第一半螺紋孔,所述刀盒的螺孔上設有與第一半螺紋孔相匹配的半圓形的第二半螺紋孔,該刀具還包括內螺絲,所述內螺絲設置在第一半螺紋孔與第二半螺紋孔形成的圓形的螺紋孔內。它可以保證刀盒與T型螺栓緊固后不會因剪切過程中的震動造成兩者間的松動,防止刀盒跑出事故,同時可以調節T型螺栓與刀盒之間的距離。
【專利說明】—種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
【背景技術】
[0002]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是斜式剪刃,在上刀盒的內側面有一個T型螺栓與刀盒固定在一起,T型螺栓與刀盒有一個角度,T型螺栓的T型頭被碎斷刀上刀架的月牙槽咬入并固定,從而最終實現上剪刃刀具固定在上刀架上,實現剪切功能。
[0003]目前,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盒與T型螺栓通過螺紋固定,但是,剪切過程中的震動易造成螺栓與刀盒之間松動,造成刀盒的T型頭會逐漸退出月牙槽,造成刀盒跑出事故;并且每次固定時T型螺栓與上剪刃刀盒的角度無法保證成水平狀態,隨著使用次數的增加,T型螺栓與刀盒之間的距離會要求越來越小,而T型螺栓因受其水平度要求而無法調節其與刀盒之間的距離。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它可以保證刀盒與T型螺栓緊固后不會因剪切過程中的震動造成兩者間的松動,防止刀盒跑出事故,同時可以調節T型螺栓與刀盒之間的距離。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其包括刀盒和T型螺栓,所述刀盒與T型螺栓的螺桿螺紋連接,所述T型螺栓的螺桿外周沿平行螺桿的方向設有半圓形的第一半螺紋孔,所述刀盒的螺孔上設有與第一半螺紋孔相匹配的半圓形的第二半螺紋孔,該刀具還包括內螺絲,所述內螺絲設置在第一半螺紋孔與第二半螺紋孔形成的圓形的螺紋孔內。
[0006]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半螺紋孔的個數為4個,均勻分布在所述T型螺栓的螺桿外周。
[0007]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第二半螺紋孔的個數為4個,均勻分布在所述刀盒的螺孔內周。
[0008]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半螺紋孔和第二半螺紋孔的半徑為5mm。
[0009]按上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半螺紋孔和第二半螺紋孔的深度為10mm。
[0010]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T型螺栓和刀盒上開設相配合的半螺紋孔,然后通過向兩個半螺紋孔形成的螺紋孔內擰入內螺絲,就可以依靠T型螺栓和刀盒上的螺紋旋緊連接以及內螺絲三者共同作用的螺紋咬合力,使T型螺栓和刀盒緊緊地固定在一起,從而保證刀盒與T型螺栓緊固后不會因剪切過程中的震動造成兩者間的松動,防止刀盒跑出事故;同時通過松開內螺絲,T型螺紋繼續擰入刀盒,再用內螺絲固定,這樣就可以調節T型螺栓與刀盒之間的距離。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T型螺栓和刀盒上半螺紋孔的個數設置成4個,當該刀具使用一段時間后,內螺絲和螺紋孔之間的間隙會因為磨損以及螺紋的消耗會產生幾毫米間隙,而通過4個方向上的螺紋孔可以實現T型螺栓在保證水平的情況下360°調節,同時,因為存在4個方向上的調節,還可以保證每個T型螺栓都能與刀盒I互用,實現T型螺栓與不同刀盒的互換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刀盒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沿圖2中A-A線的剖視圖;
[0016]圖4是T型螺栓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5是圖4的右視圖。
[0018]其中,1-刀盒、2-T型螺栓、3-內螺絲、4-上剪刃、5-月牙槽、6-墊片、7-定位銷、8-上刀架、9-第一半螺紋孔、10-第二半螺紋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0]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如圖1?圖5所示,一種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其包括刀盒I和T型螺栓2,還包括內螺絲3,刀盒I與T型螺栓2的螺桿螺紋連接,T型螺栓2的螺桿外周沿平行螺桿的方向設有半圓形的第一半螺紋孔9,第一半螺紋孔的半徑為5mm,深度為10mm,第一半螺紋孔9的個數為4個,均勻分布在T型螺栓2的螺桿外周,刀盒I的螺孔上設有與第一半螺紋孔9相匹配的半圓形的第二半螺紋孔10,第二半螺紋孔的半徑為5mm,深度為10mm,第二半螺紋孔10的個數為4個,均勻分布在刀盒I的螺孔內周,內螺絲3設置在第一半螺紋孔9與第二半螺紋孔10形成的圓形的螺紋孔內。
[0021]本實用新型的安裝過程是:先將T型螺栓2擰入刀盒I的螺孔中進行螺紋連接,然后將內螺絲3擰入T型螺栓2和刀盒I形成的螺紋孔中,依靠T型螺栓2和刀盒I上的螺紋以及旋入進去的內螺絲3三者共同作用的螺紋咬合力使之固定住,接著通過定位銷7將墊片6固定在刀盒I上,最后通過剪刃螺栓將上剪刃4和之前已經固定好的刀盒進行緊固,最終形成一個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該刀具通過邊剪碎斷剪上刀架8的月牙槽5進行固定,成為上刀架8的一體,從而實現剪切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上刀架8的月牙槽5的開口是水平方向,因此在安裝T型螺栓2和刀盒I時必須保證T型螺栓2與刀盒I頂面水平。本實用新型成功解決了刀盒與T型螺栓的定位固定問題,以前的T型螺栓與刀盒易松動造成刀盒在正常剪切2天后即開始串出,本實用新型實施后,正常剪切了 90天后都未出現T型螺栓與刀盒松動導致刀盒串出事故。而且以前的刀盒與T型螺栓固定后即定死,而隨著上刀架的磨損,要求刀盒與T型螺栓的距離要越來越小,控制在12-15mm之間調節,本實用新型實施后,只需松開內螺絲,T型螺紋繼續擰入刀盒,再固定內螺絲,就可以調節T型螺栓與刀盒之間的距離。
[0022]本實用新型在實際應用中只需旋入一個內螺絲3即可,設計4個內螺絲孔位,一方面是要要實現T型螺栓與刀盒之間的間隙調節功能,因為使用一段時間后,他們之間的間隙因為磨損和螺紋的消耗會產生幾毫米間隙,而通過4個方向上的內螺絲孔可以實現所述T型螺栓在保證水平的情況下360°調節,并通過四個角度的內螺絲任意一個進行固定,即可實現調節刀盒與T型螺栓的距離;另一方面是要實現T型螺栓的互用性,因碎斷刀的剪刃使用次數多,更換頻繁,而每次均需要備用幾套刀盒,以前的T型螺栓因螺紋限制只能使用在其配套的刀盒上,若使用到其他刀盒即出現T性螺栓的角度不與刀盒頂面水平而無法使用,本實用新型通過4個方向上的調節,可以保證每個T型螺栓能應用于其他刀盒,并且可以保證T型螺栓一直處于水平位置。
[0023]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包括刀盒和T型螺栓,所述刀盒與T型螺栓的螺桿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螺栓的螺桿外周沿平行螺桿的方向設有半圓形的第一半螺紋孔,所述刀盒的螺孔上設有與第一半螺紋孔相匹配的半圓形的第二半螺紋孔,該刀具還包括內螺絲,所述內螺絲設置在第一半螺紋孔與第二半螺紋孔形成的圓形的螺紋孔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螺紋孔的個數為4個,均勻分布在所述T型螺栓的螺桿外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螺紋孔的個數為4個,均勻分布在所述刀盒的螺孔內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螺紋孔和第二半螺紋孔的半徑為5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邊剪碎斷剪上剪刃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螺紋孔和第二半螺紋孔的深度為10mm。
【文檔編號】B26D7/26GK203401145SQ201320500052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6日
【發明者】楊騰飛, 李明, 艾漢林, 羅銘, 黃大軍, 皮昕宇, 張光新, 孔令濤, 周銀波 申請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