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切箔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自動切箔機。它包括電源開關盒、調速電動機、刀架固定桿、刀架、刀片、基座、傳動軸、擋板、傳動皮帶,電源開關盒連接在調速電動機上,傳動皮帶連接調速電動機和傳動軸,基座上設有四個螺釘孔,刀架固定桿和傳動軸安裝在基座上,刀架固定桿在后面,傳動軸在前面,安裝有刀片的刀架套裝在刀架固定桿上用螺釘固定,擋板套裝在傳動軸上用螺釘固定。采用調速電動機可以有效避免燙金紙熔化的問題,采用長度刻度尺可以保證燙金紙切斷面熔化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制造成本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速度均勻,切割整齊,尺寸精準,一致性高,可廣泛適用于需燙金紙燙印的生產企業。
【專利說明】自動切箔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印刷領域使用的電動切斷裝置,特別適用于燙金紙使用的一種自動切箔機。
【背景技術】
[0002]燙金紙燙印主要是利用熱壓轉移的原理,運用裝在燙印機上的模版,使印刷品和燙印箔在短時間內互相受壓,將金屬箔或顏料箔按燙印模版的圖文轉印到承印物表面上,最初僅運用于紙品印刷行業,是一種不用油墨的特種印刷工藝。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高檔豪華金屬光澤飾品的偏愛,已被廣泛地用于包裝、書籍、塑膠、木材、時裝、皮革、墻紙等產品上,圖案清晰、美觀、色彩鮮艷、光彩奪目、耐磨、耐壓,使產品高雅、精致、華貴,起到畫龍點睛、突出設計主題的作用。燙金紙規格常用寬0.64米*長度120米/卷,一般單張紙厚度為12Mm,厚的也才達到19Mm,25Mm,因此切割符合產品要求尺寸的設備是燙印生產必備的設備。通常采用手動和電動設備,但都會帶來兩個問題,切割產生大量的熱量將燙金紙熔化,切割不齊造成燙印時容易扯斷或印偏。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切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源開關盒、調速電動機、刀架固定桿、刀架、刀片、基座、傳動軸、擋板、傳動皮帶,電源開關盒連接在調速電動機上,傳動皮帶連接調速電動機和傳動軸,基座上設有四個螺釘孔,刀架固定桿和傳動軸安裝在基座上,刀架固定桿在后面,傳動軸在前面,安裝有刀片的刀架套裝在刀架固定桿上用螺釘固定,擋板套裝在傳動軸上用螺釘固定。
[0004]刀架固定桿上設有長度刻度尺。
[0005]采用調速電動機可以有效避免燙金紙熔化的問題,采用長度刻度尺可以保證燙金紙切斷面熔化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制造成本低、設計合理、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速度均勻,切割整齊,尺寸精準,一致性高,可廣泛適用于需燙金紙燙印的生產企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如圖1所示,自動切箔機包括電源開關盒1、調速電動機2、刀架固定桿3、刀架4、刀片5、基座6、傳動軸7、擋板8、傳動皮帶9,電源開關盒I連接在調速電動機2上,傳動皮帶9連接調速電動機2和傳動軸7。基座6上設有四個螺釘孔,可以將基座6固定在一平臺上。刀架固定桿3和傳動軸7安裝在基座6上,刀架固定桿3安裝在后面,刀架固定桿3上還設有長度刻度尺,用于確定切斷長度。傳動軸7在前面,用于支撐燙金紙軸套。安裝有刀片5的刀架4套裝在刀架固定桿3上用螺釘固定,擋板8套裝在傳動軸7上用螺釘固定。
[0008]將自動切箔機的基座6固定在工作臺面上,接通電源。將燙金紙套入傳動軸7中,擰緊右邊擋板8螺釘,使之卡住燙金紙并與擋板8沒有縫隙。開始切割前先調好刀片5的長度,一般底下伸出1.5cm左右長度,按照刀架固定桿3上設有長度刻度尺將刀架4拉到要切割的位置,對準后,刀柄上稍微用力往下壓,同時只能偏向一邊(左邊或者右邊),按下電源開關盒1,調整好調速電動機2的速度。隨著刀片5的切入,往切入的方向用力,切記不可太用力,這期間可隨時調整調速電動機2的速度,以免力量太大或速度太快產生大量的熱量將燙金紙熔化。注意切到軸卷芯時要及時收刀,以免切壞傳動軸7。切好后擰出右邊擋板8螺釘,從右到左的順序取出燙金紙。完成一卷燙金紙的切割。當刀片5切鈍了后可放磨砂石上磨鋒利或者換一把刀片。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切箔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源開關盒(I)、調速電動機(2)、刀架固定桿(3)、刀架(4)、刀片(5)、基座(6)、傳動軸(7)、擋板(8)、傳動皮帶(9),所述的電源開關盒(I)連接在調速電動機(2)上,所述的傳動皮帶(9)連接調速電動機(2)和傳動軸(7),所述的基座(6)上設有四個螺釘孔,所述的刀架固定桿(3)和傳動軸(7)安裝在基座(6)上,刀架固定桿(3)在后面,傳動軸(7)在前面,所述的安裝有刀片(5)的刀架(4)套裝在刀架固定桿(3)上用螺釘固定,所述的擋板(8)套裝在傳動軸(7)上用螺釘固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切箔機,其特征在于:刀架固定桿(3)上設有長度刻度尺。
【文檔編號】B26D7/01GK203418554SQ201320518666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3日
【發明者】李雙全, 王津達, 王和利, 吳昆珊 申請人:天津市中環三峰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