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虎鉗,用于夾緊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對工件進行夾緊的夾緊組件;和用于安裝該夾緊組件并帶動夾緊組件旋轉的基座組件,其中,夾緊組件包括:可旋轉地固定在基座組件上的導軌;安裝在導軌上并沿著導軌來回移動的第一鉗身和第二鉗身;安裝在導軌的一端,通過旋轉來抵接第一鉗身使第一鉗身沿著導軌移動的螺旋機構;以及安裝在導軌的另一端,并與第二鉗身相連,通過曲柄滑塊帶動第二鉗身進行移動的曲柄滑塊機構,基座組件包括:用于安裝導軌并帶動導軌旋轉的蝸輪蝸桿機構;用于安裝蝸輪蝸桿機構的底座。
【專利說明】虎鉗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夾具,特別涉及一種可以快速加緊和松開并且可以調整夾緊方向的虎鉗。
【背景技術】
[0002]虎鉗是一種用來對工件進行夾緊定位的裝置。傳統的虎鉗大多是一端鉗身固定,另一端通過旋轉螺桿推動可移動的鉗身進行移動來夾緊工件,通過這種旋轉螺桿的方式來夾緊工件所需的時間長,導致工作效率很低。
[0003]申請號為201110150247.8的專利公布了一種快速臺虎鉗,采用齒輪齒條傳動,這種虎鉗與上述虎鉗相比,夾緊工件所需的時間縮短,但這種虎鉗的齒輪齒條機構本身并不能實現自鎖,需要增加額外的鎖緊裝置,使其結構非常復雜;另外這種虎鉗只能在一個方向上夾緊工件,夾緊方向不能調整,所以這種虎鉗不能滿足從不同方向對工件進行加工的需求。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是針對上述課題進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快速夾緊和松開工件,并且能夠調整工件夾緊方向的虎鉗。
[0005]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0006]本發明提供一種虎鉗,其特征在于,包括:對工件進行夾緊的夾緊組件;和用于安裝該夾緊組件并帶動夾緊組件旋轉的基座組件,其中,夾緊組件包括:可旋轉地固定在基座組件上的導軌;安裝在導軌上并沿著導軌來回移動的第一鉗身和第二鉗身;安裝在導軌的一端,通過旋轉使第一鉗身沿著導軌移動的螺旋機構;以及安裝在導軌的另一端,并與第二鉗身相連,通過曲柄滑塊帶動第二鉗身進行移動的曲柄滑塊機構,基座組件包括:用于安裝導軌并帶動導軌旋轉的蝸輪蝸桿機構;用于安裝蝸輪蝸桿機構的底座。
[0007]根據本發明的虎鉗,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曲柄滑塊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導軌一端的曲柄支座;一端與曲柄支座相鉸接的曲柄;一端通過銷軸與曲柄的另一端相鉸接的連桿;安裝在銷軸上,用于控制曲柄和連桿運動的曲柄手柄;以及與連桿另一端相鉸接,并與第二鉗身固定相連的滑塊。
[0008]根據本發明的虎鉗,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蝸輪蝸桿機構包括:用于安裝導軌并帶動導軌旋轉的齒形盤;與齒形盤過盈連接,帶動齒形盤旋轉的蝸輪;用于支撐蝸輪的支撐座;與蝸輪相嚙合,帶動蝸輪旋轉的蝸桿軸;安裝在蝸桿軸一端,控制蝸桿軸轉動的蝸桿手柄;以及分別用于支撐蝸桿軸兩端的兩個支架。
[0009]根據本發明的虎鉗,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導軌底端設有鍵,齒形盤上端設有鍵槽,鍵與鍵槽相互嵌合。
[0010]根據本發明的虎鉗,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其中,螺旋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導軌一端,中部開有螺紋孔的螺旋支座;一端與第一鉗身相連,另一端穿過螺紋孔的螺桿;以及與螺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用于控制螺桿旋轉的旋轉手柄。
[0011]發明的作用與效果
[0012]根據本發明的虎鉗,因為通過螺旋機構與曲柄滑塊機構相配合實現工件的夾緊,因此,對于相同尺寸的工件,可以無需轉動螺桿,使用曲柄滑塊機構即可實現快速夾緊和快速松開,從而縮短了工件的裝卸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而對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則可以旋轉螺旋機構實現工件的微調夾緊,從而使該虎鉗具有很強的適應性。
[0013]另外,采用蝸輪蝸桿機構帶動導軌轉動,可以改變工件的夾緊方向,從而可以在不同方向上對工件進行加工。
[0014]并且,由于將曲柄滑塊機構中的曲柄與連桿轉動到處于一條直線這樣的死點位置,就可以實現該機構的自動鎖死,轉動手柄可立即解除鎖死狀態,而蝸輪蝸桿機構本身就具有自鎖功能,所以該虎鉗不需要增加額外的鎖緊裝置,結構簡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虎鉗的結構框圖;
[0016]圖2是虎鉗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虎鉗的主視圖;
[0018]圖4是曲柄滑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是位于第一死點的曲柄滑塊機構的主視圖;
[0020]圖6是位于第二死點的曲柄滑塊機構的主視圖;以及
[0021]圖7是蝸輪蝸桿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虎鉗作詳細闡述。
[0023]實施例
[0024]圖1是虎鉗的結構框圖。
[0025]如圖1所示,虎鉗10包括夾緊組件11和基座組件12。
[0026]圖2是虎鉗的結構示意圖。
[0027]如圖1、2所示,夾緊組件11用于夾緊工件(圖中未示出)。夾緊組件11包括導軌13、第一鉗身14、第二鉗身15、螺旋機構16、以及曲柄滑塊機構17。
[0028]圖3是虎鉗的主視圖。
[0029]如圖2、3所示,導軌13安裝在基座組件12上,導軌13上設有凹槽20,第一鉗身14和第二鉗身15的下端分別安裝在導軌13的凹槽20內,并且可以沿著凹槽20在導軌13上來回滑動。螺旋機構16通過四個螺釘21安裝在導軌13的一端,螺旋機構16與第一鉗身14相連。曲柄滑塊機構17通過兩個螺釘22固定安裝在導軌13的另一端,并與第二鉗身15相連。
[0030]第一鉗身14包括第一鉗身本體23和第一鉗口板24。第一鉗口板24通過螺釘(圖中未示出)安裝在第一鉗身本體23上。
[0031]第二鉗身15包括第二鉗身本體25和第二鉗口板26。第二鉗口板26通過兩個螺釘27安裝在第二鉗身本體25上。[0032]螺旋機構16包括螺旋支座28、螺桿29、以及旋轉手柄30。螺旋支座28通過螺釘21固定安裝在導軌13上,螺旋支座28中部開有螺紋孔(圖中未示出)。螺桿29 —端連接第一鉗身本體23,另一端通過螺紋孔(圖中未示出),端部安裝旋轉手柄30。
[0033]圖4是曲柄滑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34]如圖2?4所示,曲柄滑塊機構17包括曲柄支座31、曲柄32、連桿33、曲柄手柄34、以及滑塊35。
[0035]曲柄支座31通過螺釘22安裝在導軌13上。曲柄32兩端分別設置銷軸36和銷軸37,銷軸36將曲柄32 —端與曲柄支座31上端相鉸接,銷軸37將曲柄32另一端與連桿33 一端相鉸接。曲柄手柄34安裝在銷軸37上。連桿33的另一端設置有銷軸38,銷軸38將滑塊35與連桿33相鉸接,銷軸38兩端分別安裝兩個螺母39,防止銷軸38脫落。滑塊35通過螺釘40連接在第二鉗身本體25上。
[0036]操作者可以轉動曲柄手柄34,帶動曲柄32圍繞銷軸36作圓周運動,曲柄32通過銷軸37帶動連桿33運動,連桿33通過銷軸38帶動滑塊35沿著導軌13的方向來回移動,滑塊35帶動第二鉗身15在導軌13的凹槽20內來回移動。
[0037]圖5是位于第一死點的曲柄滑塊機構的主視圖。
[0038]如圖3、5所示,當曲柄32和連桿33共線時,曲柄滑塊機構17位于第一死點位置,此時第一鉗口板24和第二鉗口板26之間的距離較小,適用于較小工件的夾緊。操作者可以轉動曲柄手柄34,使曲柄32和連桿33共線,然后轉動旋轉手柄30,通過螺旋傳動作用使螺桿29在水平方向上向第一鉗身14的方向移動,推動第一鉗身14沿著導軌13向第二鉗身15的方向移動,從而將工件(圖中未示出)夾緊在第一鉗口板24和第二鉗口板26之間。因為曲柄滑塊機構17位于死點位置,則曲柄滑塊機構17被鎖死,維持工件(圖中未示出)的夾緊狀態。加工完成后,操作者轉動曲柄手柄34即可解除曲柄滑塊機構17的鎖死狀態,工件(圖中未示出)被立即松開。
[0039]圖6是位于第二死點的曲柄滑塊機構的主視圖。
[0040]如圖3、6所示,當曲柄32和連桿33重合時,曲柄滑塊機構17位于第二死點,第一鉗口板24和第二鉗口板26之間的距離較大,適于大尺寸工件的夾緊。操作者可以轉動曲柄手柄34,使曲柄32和連桿33重合,即曲柄滑塊機構17位于第二死點,然后轉動旋轉手柄30,推動螺桿29向第一鉗身14的方向移動,螺桿29推動第一鉗身本體23和第一鉗口板24在導軌13上向第二鉗口板26的方向滑動,從而將工件(圖中未示出)夾緊在第一鉗口板24和第二鉗口板26之間。
[0041]對于其他相同尺寸的工件,操作者可以保持螺旋機構16不動,通過直接轉動曲柄手柄34將工件夾緊或松開。對于尺寸稍有不同的工件,操作者可以先轉動曲柄手柄34將曲柄滑塊機構17鎖死,然后轉動螺旋手柄30來對工件的夾緊程度進行微調。
[0042]如圖1、2所示,在虎鉗10中,基座組件12用于安裝夾緊組件11并帶動夾緊組件11旋轉。基座組件12包括蝸輪蝸桿機構18 (圖中未示出)和底座19。
[0043]圖7是蝸輪蝸桿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44]如圖7所示,蝸輪蝸桿機構18包括齒形盤41、蝸輪42、推力軸承座43、推力軸承(安裝在推力軸承座43內,圖中未示出)、蝸桿軸44、蝸桿手柄45、支架46、以及支架47。
[0045]齒形盤41上設有鍵槽48。蝸輪42與齒形盤41過盈連接。推力軸承(圖中未示出)用于支撐蝸輪42,推力軸承座43上設置有若干個螺紋孔49,通過螺釘(圖中未示出)固定安裝在底座19上。蝸桿軸44與蝸輪42相嚙合。蝸桿手柄45安裝在蝸桿軸44的一端。
[0046]支架46包括安裝滾動軸承50、軸承端蓋51、滾動軸承座52和支撐座53。支撐架47包括滾動軸承54、軸承端蓋55、滾動軸承座56和支撐座57。
[0047]滾動軸承50和滾動軸承54分別安裝在蝸桿軸44的兩端,軸承端蓋51和滾動軸承座52、軸承端蓋55和滾動軸承座56分別用于安裝滾動軸承50和滾動軸承54。滾動軸承座52通過兩個螺釘58安裝在支撐座53上,滾動軸承座56通過兩個螺釘59安裝在支撐座57上。支撐座53和支撐座57分別通過螺釘(圖中未示出)安裝在底座19上。
[0048]如圖3所示,導軌13底部設有鍵60,鍵60與鍵槽48相互嵌合。
[0049]如圖2、3所示,底座19上安裝有中空的箱體61,蝸輪蝸桿機構18安裝在箱體61內,箱體61上設有一個孔(圖中未示出),蝸桿軸44 一端穿過該孔,蝸桿手柄45安裝在蝸桿軸44端部,位于箱體61外部。
[0050]操作者可以轉動蝸桿手柄45,使蝸桿軸44旋轉,蝸桿軸44帶動蝸輪42在推力軸承(圖中未示出)上轉動,蝸輪42帶動齒形盤41轉動,齒形盤41通過鍵槽48與鍵60的配合帶動滑動導軌13轉動一定角度,從而可以從不同方向對工件(圖中未示出)進行加工。
[0051]實施例的作用與效果
[0052]根據本實施例的虎鉗,通過轉動曲柄手柄34將曲柄滑塊機構17置于第一或第二死點位置,然后轉動旋轉手柄30,使螺桿29推動第一鉗身14移動,從而將工件夾緊在第一鉗口板24和第二鉗口板26之間;加工結束后轉動曲柄手柄34即可將工件快速松開。對于相同尺寸的工件,操作者不需轉動旋轉手柄30,只需轉動曲柄手柄34即可將工件快速夾緊;對于不同尺寸的工件,可將曲柄滑塊機構17至于死點位置后,轉動旋轉手柄30,對第一鉗口板24的位置進行微調,即可將工件夾緊。因此,該虎鉗能夠快速地夾緊和松開工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具有很強的適應性。
[0053]另外,操作者可以轉動蝸桿手柄45,使蝸輪蝸桿機構18帶動導軌13轉動一定角度,從而可以在不同方向上對工件進行加工。
[0054]另外,將曲柄滑塊機構17置于第一或第二死點位置即可將曲柄滑塊機構17鎖死,而蝸輪蝸桿機構18本身就具有鎖死功能,所以該虎鉗不需要再添加鎖死裝置,使該虎鉗的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0055]當然,本發明所涉及的虎鉗,并不僅僅限定于以上實施例所述的結構。以上僅為本發明構思下的基本說明,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所作的任何等效變換,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虎鉗,用于夾緊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對所述工件進行夾緊的夾緊組件;和 用于安裝該夾緊組件并帶動所述夾緊組件旋轉的基座組件, 其中,所述夾緊組件包括:可旋轉地固定在所述基座組件上的導軌;安裝在所述導軌上并沿著所述導軌來回移動的第一鉗身和第二鉗身;安裝在所述導軌的一端,通過旋轉使所述第一鉗身沿著所述導軌移動的螺旋機構;以及安裝在所述導軌的另一端,并與所述第二鉗身相連,通過曲柄滑塊帶動所述第二鉗身進行所述移動的曲柄滑塊機構, 所述基座組件包括:用于安裝所述導軌并帶動所述導軌旋轉的蝸輪蝸桿機構;用于安裝所述蝸輪蝸桿機構的底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虎鉗,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曲柄滑塊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導軌一端的曲柄支座;一端與所述曲柄支座相鉸接的曲柄;一端通過銷軸與所述曲柄的另一端相鉸接的連桿;安裝在所述銷軸上,用于控制所述曲柄和所述連桿運動的曲柄手柄;以及與所述連桿另一端相鉸接,并與所述第二鉗身固定相連的滑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虎鉗,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蝸輪蝸桿機構包括:用于安裝所述導軌并帶動所述導軌旋轉的齒形盤;與所述齒形盤過盈連接,帶動所述齒形盤旋轉的蝸輪;用于支撐所述蝸輪的支撐座;與所述蝸輪相嚙合,帶動所述蝸輪旋轉的蝸桿軸;安裝在所述蝸桿軸一端,控制所述蝸桿軸轉動的蝸桿手柄;以及分別用于支撐所述蝸桿軸兩端的兩個支架。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虎鉗,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導軌底端設有鍵,所述齒形盤上端設有鍵槽,所述鍵與所述鍵槽相互嵌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虎鉗,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螺旋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導軌一端,中部開有螺紋孔的螺旋支座;一端與所述第一鉗身相連,另一端穿過所述螺紋孔的螺桿;以及與所述螺桿的另一端固定連接,用于驅動所述螺桿旋轉的旋轉手柄。
【文檔編號】B25B1/02GK103991042SQ201410190999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7日
【發明者】何偉銘, 水洪偉, 宋小明, 汪中厚, 賈江森, 封左偉, 王帥, 張海鵬 申請人: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