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頂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工具配件領域,特別指出一種氣頂裝置。包括上夾板和下夾板,所述的上夾板和下夾板通過直角框架連接,所述的直角框架上端與上夾板上表面接觸,下端與下夾板下表面接觸,還包括所述上夾板中心位置設有圓柱孔,圓柱孔內設有防滑塊,防滑塊通過圓柱孔側壁上的螺絲固定,所述下夾板上表面中心位置設有氣頂器,所述的氣頂器包括位于下夾板下表面中心位置的調節桿,所述的調節桿頂端頂住壓塊,所述的調節桿通過氣缸驅動,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頂裝置,通過氣缸驅動壓塊上下移動,壓塊與防滑塊之間形成夾緊力,同時彈簧能放置夾緊力過大而造成的損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專利說明】
氣頂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工具配件領域,特別指出一種氣頂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固定工件過程中,通常采用夾具等方式進行固定,傳統夾具通過彈簧帶動夾板對工件進行夾緊,這種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對軟性工件固定時,傳統的夾具就會在工件表面形成損傷,甚至造成破壞。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頂裝置,通過氣缸驅動壓塊上下移動,壓塊與防滑塊之間形成夾緊力,同時彈簧能放置夾緊力過大而造成的損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0004]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氣頂裝置,包括上夾板和下夾板,所述的上夾板和下夾板通過直角框架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角框架上端與上夾板上表面接觸,下端與下夾板下表面接觸,還包括所述上夾板中心位置設有圓柱孔,圓柱孔內設有防滑塊,防滑塊通過圓柱孔側壁上的螺絲固定,所述下夾板上表面中心位置設有氣頂器,所述的氣頂器包括位于下夾板下表面中心位置的調節桿,所述的調節桿頂端頂住壓塊,所述的調節桿通過氣缸驅動。
[0006]進一步的,所述的壓塊上端兩側還設有平衡塊。
[0007]進一步的,所述的平衡塊下表面與下夾板上表面之間還設有調節彈簧。
[0008]進一步的,所述的調節桿還通過定位螺釘進行定位,所述的調節桿上設有用于定位的等間距螺孔。
[0009]采用上述結構后,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氣缸驅動壓塊上下移動,壓塊與防滑塊之間形成夾緊力,同時彈簧能放置夾緊力過大而造成的損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如圖1所示,氣頂裝置,包括上夾板I和下夾板2,所述的上夾板I和下夾板2通過直角框架3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角框架3上端與上夾板I上表面接觸,下端與下夾板2下表面接觸,還包括所述上夾板中心位置設有圓柱孔,圓柱孔內設有防滑塊4,防滑塊通過圓柱孔側壁上的螺絲5固定,所述下夾板上表面中心位置設有氣頂器,所述的氣頂器包括位于下夾板下表面中心位置的調節桿6,所述的調節桿6頂端頂住壓塊7,所述的調節桿通過氣缸8驅動。
[0013]所述的壓塊上端兩側還設有平衡塊9。
[0014]所述的平衡塊下表面與下夾板上表面之間還設有調節彈簧10。
[0015]所述的調節桿還通過定位螺釘11進行定位,所述的調節桿上設有用于定位的等間距螺孔12。
[0016]具體的,通過氣缸驅動壓塊上下移動,壓塊與防滑塊之間形成夾緊力,同時彈簧能放置夾緊力過大而造成的損傷,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具有一定的實用性。
[0017]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即公開范圍內,仍可作一些修正或改變,故本發明的權利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限定的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氣頂裝置,包括上夾板和下夾板,所述的上夾板和下夾板通過直角框架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角框架上端與上夾板上表面接觸,下端與下夾板下表面接觸,還包括所述上夾板中心位置設有圓柱孔,圓柱孔內設有防滑塊,防滑塊通過圓柱孔側壁上的螺絲固定,所述下夾板上表面中心位置設有氣頂器,所述的氣頂器包括位于下夾板下表面中心位置的調節桿,所述的調節桿頂端頂住壓塊,所述的調節桿通過氣缸驅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塊上端兩側還設有平衡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塊下表面與下夾板上表面之間還設有調節彈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頂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節桿還通過定位螺釘進行定位,所述的調節桿上設有用于定位的等間距螺孔。
【文檔編號】B25B11/00GK104440690SQ201410729099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2月4日
【發明者】周文斌 申請人:常州市精爾銳工具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