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用緊急逃生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汽車安全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用緊急逃生窗。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交通工具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城市陷入擁堵,與之對應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公共交通工具很方便,而且費用低,頗受工薪階層的喜愛。但是近幾年公共交通工具自燃也越來越多地被報告,公共交通工具被人縱火而造成死傷也屢現報端,人們發現在發生死傷的公交縱火中,絕大多數是因為公交司機發現不及時,當發現后,火勢已經不可控制,此時打開后門,乘客要冒著嚴重燒傷或者死亡的危險逃離。要想乘客盡可能地逃離只能盡可能地選擇窗戶,但是現有的車窗不利于大量人員的快速逃離。人們因此擔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安全問題。為了將損失降到最低,公共交通工具的生產廠家會配備救生錘等小工具,這些小工具在危險來臨時確實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們的國民素質良莠不齊,很多小工具會被少數人隨手偷走,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工程人員開始在車窗上做研究。
[0003]授權公告號CN202345334U,專利名稱為一種緊急可拆除車窗,包括車窗和窗玻璃,車窗外框固定安裝在車體上,所述車窗外框的內側設有環形安裝臺階,窗玻璃緊靠在該環形安裝臺階的擋邊上,并通過固定膠條與車窗外框密封連接在一起;所述的固定膠條上還安裝有把手。所述的窗玻璃內側還安裝有窗把手。這個技術方案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但是由于其主要作用的固定膠條很容易被誤撕,而且撕了之后不可再還原,這就給乘車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并不可取。
[0004]授權公告號CN104309449A,專利名稱為一種用于緊急逃生的車窗,,包括車窗外框和車窗玻璃,還包括一個可充氣膨脹的固定件,所述車窗玻璃至少一側固定設置在該固定件上,在車窗外框上設置有與該固定件配合的插槽,通過將所述固定件鑲設于所述插槽內從而實現車窗玻璃在車窗外框上的安裝,通過將固定件內的氣體放出,使得所述車窗玻璃與所述車窗外框之間出現間隙。這個發明結構簡單,而且不易被誤操作,然而由于需采用刀片劃破固定件進行泄壓,極易造成二次傷害。
[0005]授權公告號CN104963604A,專利名稱為一種轉軸式鋁制泄爆窗,屬于在高壓環境下防爆泄爆的裝置。該泄爆窗包括固定窗框、轉動窗框、鋼化玻璃和轉軸,鋼化玻璃設置在轉動窗框內,轉軸采用兩個固定支座固定連接在轉動窗框上,轉軸的兩端通過固定在固定窗框上的轉軸軸承支承,轉軸在轉動窗框上的位置采用轉軸離轉動窗框的上邊框外沿的距離小于轉軸離轉動窗框的下邊框外沿的距離,轉動窗框的外邊框的尺寸與固定窗框的內邊框的尺寸為間隙配合,固定窗框下邊框內側中心位置固定設置的磁鐵與轉動窗框下邊框內側中心位置固定設置的鐵塊相配合。該泄爆窗結構簡單,轉動窗框采用鋁合金材料制作,轉軸在轉動窗框的中部偏上位置,以獲得較小的轉動慣量,可適用于大環境下的泄爆防護。本發明與本申請屬于不同的技術領域。
[0006]授權公告號CN105059238A,一種新型車用爆窗救生系統,該系統包括檢測單元、控制單元和執行單元。其中檢測單元包括車門開啟狀態的車門位置傳感器、加速度傳感器以及氧氣檢測傳感器。控制單元包括算法控制和驅動電路,將傳感器傳來的信號進行計算和判斷是否滿足起爆條件。執行單元包括安全氣囊和自動起爆器的執行。本發明過于復雜,適用范圍更廣,目前安裝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不現實,成本過高。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擬提供一種車用緊急逃生窗,包括與車廂內表面固接的轉動軸1、位于轉動軸I下方的窗框4和設置于窗框4內部的玻璃5,所述轉動軸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推部3,所述推部3之間設置有兩塊以上的隔板2,所述窗框4的下邊框通過連接件與車廂內表面固接,所述窗框4的下邊框靠近玻璃的一面固接有緩沖件一 6,所述窗框4的下方設有長條隔板,所述長條隔板與緩沖件一 6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通孔,所述緩沖件一 6穿過通孔,所述緩沖件一 6的自由端設有止件8,所述通孔與止件8之間設置有緩沖件二7。
[0008]具體的,所述隔板2的結構是角鋼。
[0009]具體的,所述推部3與窗框4接觸的部分為圓弧形。
[0010]具體的,所述窗框4的下邊框的寬度大于等于窗框4上邊框的寬度。
[0011]具體的,緩沖件一6為鋼絲繩。
[0012]具體的,所述緩沖件二7為彈簧。
[0013]具體的,所述連接件為活頁。
[0014]本發明還涉及這種車用緊急逃生窗的使用方法:啟動開關,帶動轉動部件I轉動,與轉動部件固接的隔板2和推部3同時轉動,隔板2解除對窗框4的固定作用,推部3推動窗框4向車廂外方向移動,與此同時緩沖件一6和緩沖件二7發生緩沖作用,減少窗框4向下的沖力,直到窗框4被推出車廂,窗框4與車廂連接的連接件達到最大限度,逃生結束后,可將窗框4在連接件的帶動下復原。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不會造成玻璃的大量浪費;使用該技術能使乘客在陷入危險時快速逃生,進而減輕社會負擔減少財物損失;結構簡單,容易操作,成本低廉,易于推廣。
【附圖說明】
[0016]圖1:本發明的結構不意圖;
圖中:1、轉動軸;2、隔板;3、推部;4、窗框;5、玻璃;6、緩沖件一;7、緩沖件二;8、止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種車用緊急逃生窗,包括與車廂內表面固接的轉動軸1、位于轉動軸I下方的窗框4和設置于窗框4內部的玻璃5,所述轉動軸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推部3,所述推部3之間設置有兩塊以上的隔板2,所述窗框4的下邊框通過連接件與車廂內表面固接,所述窗框4的下邊框靠近玻璃的一面固接有緩沖件一6,所述窗框4的下方設有長條隔板,所述長條隔板與緩沖件一6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通孔,所述緩沖件一6穿過通孔,所述緩沖件一6的自由端設有止件8,所述通孔與止件8之間設置有緩沖件二 7。
[0018]所述隔板2的結構是角鋼。角鋼的一角與轉動軸I固接,另一角位于窗框4的外側,即位于車廂外。所述推部3與窗框4接觸的部分為圓弧形。之所以設置為圓弧形,主要是為了降低因為推動而給窗框4和玻璃5帶來的損害,進而延長窗框4和玻璃5的使用壽命。
[0019]所述窗框4的下邊框的寬度大于等于窗框4上邊框的寬度。之所以如此設定是為了保證活頁能夠安裝,一般常見的窗框4過窄,不能安裝活頁。一般建議是窗框4的下邊框的寬度大于窗框4上邊框的寬度,這樣避免浪費,降低生產成本。
[0020]緩沖件一6為鋼絲繩。該緩沖件一6是安裝在窗框4的內側,一來美觀二來不易被乘客隨手破壞。所述緩沖件二 7為彈簧。彈簧的長度最高到通孔的位置,而且為了保護彈簧并且增加減震效果,也可以在彈簧外面加一圓筒,或者在長條隔板上焊接小固件,使得彈簧的振動幅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所述連接件為活頁。
[0021]轉動軸I與開關相連,這個開關可以安裝兩個,一個安裝在車廂后面第一排座位上,一個安裝在司機身邊。當出現險情時,啟動開關,帶動轉動軸1,使得隔板2與窗框4脫離,同時推部3將窗框4向外推去。在窗框4向外移動的同時,緩沖件一6和緩沖件二7同時起到緩沖作用,直至窗框4達到連接件的最大限度。使用完畢后,可視情況將窗框4拉回繼續使用。
[0022]以上實施例旨在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范圍,技術人員可做各種改動。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均應屬于本發明范疇,且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車用緊急逃生窗,包括與車廂內表面固接的轉動部件(I)、位于轉動部件(I)下方的窗框(4)和設置于窗框(4)內部的玻璃(5),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部件(I)與扳手相連接,所述轉動部件(I)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推部(3),所述推部(3)之間設置有兩塊以上的隔板(2),所述窗框(4)的下邊框通過連接件與車廂內表面固接,所述窗框(4)的下邊框靠近玻璃的一面固接有緩沖件一 (6),所述窗框(4)的下方設有長條隔板,所述長條隔板與緩沖件一(6)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通孔,所述緩沖件一(6)穿過通孔,所述緩沖件一(6)的自由端設有止件(8),所述通孔與止件(8)之間設置有緩沖件二 (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用緊急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結構是角鋼。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用緊急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部(3)與窗框(4)接觸的部分為圓弧形。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用緊急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4)的下邊框的寬度大于等于窗框(4)上邊框的寬度。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用緊急逃生窗,其特征在于:緩沖件一(6)為鋼絲繩。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用緊急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件二(7)為彈簧。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用緊急逃生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為活頁。8.權利要求1-7中涉及的一種車用緊急逃生窗的使用方法是:啟動開關,帶動轉動部件(I)轉動,與轉動部件固接的隔板(2)和推部(3)同時轉動,隔板(2)解除對窗框(4)的固定作用,推部(3)推動窗框(4)向車廂外方向移動,與此同時緩沖件一 (6)和緩沖件二 (7)發生緩沖作用,減少窗框(4)向下的沖力,直到窗框(4)被推出車廂,窗框(4)與車廂連接的連接件達到最大限度,逃生結束后,可將窗框(4)在連接件的帶動下復原。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汽車安全控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用緊急逃生窗,包括與車廂內表面固接的轉動軸、位于轉動軸下方的窗框和設置于窗框內部的玻璃,所述轉動軸的兩端分別設置有推部,所述推部之間設置有兩塊以上的隔板,所述窗框的下邊框通過連接件與車廂內表面固接,所述窗框的下邊框靠近玻璃的一面固接有緩沖件一,所述窗框的下方設有長條隔板,所述長條隔板與緩沖件一相對應的位置設有通孔,所述緩沖件一穿過通孔,所述緩沖件一的自由端設有止件,所述通孔與止件之間設置有緩沖件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不會造成玻璃的大量浪費,結構簡單,容易操作,成本低廉,易于推廣。
【IPC分類】E06B5/00, E06B3/38, E05F5/08, B60R21/02, E05F5/06
【公開號】CN105715137
【申請號】CN201610241426
【發明人】張永正
【申請人】張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