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防磨手的多功能菜刀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794626閱讀:1492來源:國知局
防磨手的多功能菜刀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廚房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防磨手的多功能菜刀。



背景技術:

傳統菜刀如圖1所示,刀面為矩形,一端裝有刀把,在切菜時,為了穩定刀面精細控制,通常手不是完全握在刀把上,而是將食指或食指+中指的一部分抵在刀面一面上,拇指抵在刀面另一面上。這樣握刀手會自然地向前伸從而使食指的根部關節處壓在刀背上,久而久之食指根部周圍會磨出老繭。

目前的多功能菜刀也有帶鍋鏟的,如公開號為202763857U的專利,其鍋鏟固定在與刀把相對的刀面的另一端上,弊端有二,其一增加了刀的長度切菜、肉時不夠靈活,其二用作鍋鏟時,刀前端的刃部容易碰到鍋,即對刀不利也影響鏟、翻時的手感。公開號為103507091A的專利,其鍋鏟固定在刀面的一側,這會影響刀切東西時兩手的配合,減小了另一只手的活動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此,有必要設計一種兼顧功能性與靈活性的防磨手的多功能菜刀。

一種防磨手的多功能菜刀,包括:刀面、刀把、鍋鏟、固定座;其中,刀把前端與刀面的交界線超過刀面后端并向刀面前端方向延伸,使刀把前部位于刀面后部的上方,如此設置,在使用時,盡管手還會向刀的前端伸,但食指的根部關節及周圍還是位于刀把上,從而避免了磨手,刀面前端的頂部到刀背的形狀為外凸的曲線,鍋鏟的鏟柄與鏟面的結合部的一側邊與前述曲線相匹配,使部分鏟面位于刀面上部從而有效縮短了菜刀的整體長度,增加靈活性,刀背上設置有固定座,鍋鏟的鏟柄可移動插入在固定座內,在固定座靠近刀把處設有活動開關用于鎖定/解鎖鍋鏟移動。

優選的,靠近固定座前入口內壁上下分別設有第一阻力球和第二阻力球,靠近固定座后入口內壁上下分別設有第三阻力球和第四阻力球,其中,第一阻力球和第三阻力球設置在內壁上部,在第一阻力球和第三阻力球的上方分別設有壓簧,第二阻力球和第四阻力球設置在內壁下部,在第二阻力球下方分別設有迫其向上的彈性部件,第一阻力球和第二阻力球大于第三阻力球和第四阻力球;活動開關為勺狀且與固定座樞接,勺狀活動開關其頭部向上托起第三阻力球;鏟柄對應第一阻力球、第二阻力球、第三阻力球和第四阻力球處分別設有凹槽。

優選的,鏟柄尾部為向上的曲面,在活動開關與固定座樞接點的后上方設有限位塊,該限位塊使活動開關頭部轉動到最低點時,活動開關頭部和樞接點的連線與垂線的銳角在30~60度,且使鍋鏟插入時鏟柄尾部的曲面與活動開關頭部的下表面保持外切,這樣,在插入時,通過鏟柄尾部推動活動開關頭部向上轉動,而不是向另一方向。

優選的,刀背低于刀把頂面,使刀背到刀把頂部的空間用于容納固定座,從而有效降低菜刀的高度。

優選的,刀把前端向刀面前端方向伸進1.5~4cm。

優選的,防磨手的多功能菜刀還包括有擦子;在刀面上設有通槽,通槽邊沿設有臺階,擦子的形狀大小與通槽匹配,且在擦子邊沿設有與前述臺階相匹配的槽。

優選的,刀刃包括切刃和剁刃,剁刃設置在刀面的后部下方,剁刃的刃面位于切刃之上,將剁刃設置在刀面靠近刀把的地方,使普通人容易控制砍剁的準確位置。

本發明通可改進刀把與刀面的位置及刀面的形狀,使其更符合人體工程學,避免了在切菜時的磨手;通過改變傳統刀具和鍋鏟的形狀,使兩者能不增加體積的情況下很好的結合在一起,避免了過大所造成的靈活性降低,同時能夠伸長并能鎖止,使用靈活方便。

附圖說明:

附圖1是一幅現有菜刀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一幅防磨手的多功能菜刀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3是附圖2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刀面1、刀把2、鍋鏟3、固定座4、刀把前端21、刀面后端12、刀面前端11、刀背13、曲線14、鏟柄31、鏟面32、活動開關5、第一阻力球41、第二阻力球42、第三阻力球43、第四阻力球44、壓簧45、彈性部件46、曲面311、限位塊51、通槽15、臺階151、切刃16、剁刃17。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3所示,一種防磨手的多功能菜刀,包括:刀面1、刀把2、鍋鏟3、固定座4;其中,刀把前端21與刀面1的交界線超過刀面后端12并向刀面前端11方向延伸,使刀把2前部位于刀面1后部的上方,如此設置,在使用時,盡管手還會向刀的前端伸,但食指的根部關節及周圍還是位于刀把2上,從而避免了磨手,刀面前端11的頂部到刀背13的形狀為外凸的曲線14,鍋鏟3的鏟柄31與鏟面32的結合部的一側邊與前述曲線14相匹配,使部分鏟面32位于刀面1上部從而有效縮短了菜刀的整體長度,增加靈活性,刀背13上設置有固定座4,鍋鏟3的鏟柄31可移動插入在固定座4內,在固定座4靠近刀把2處設有活動開關5用于鎖定/解鎖鍋鏟3移動。

在本實施方式中,靠近固定座4前入口內壁上下分別設有第一阻力球41和第二阻力球42,靠近固定座4后入口內壁上下分別設有第三阻力球43和第四阻力球44,其中,第一阻力球41和第三阻力球43設置在內壁上部,在第一阻力球41和第三阻力球43的上方分別設有壓簧45,第二阻力球42和第四阻力球44設置在內壁下部,在第二阻力球42下方分別設有迫其向上的彈性部件46,在本實施方式中,彈性部件46為彈力金屬絲,第一阻力球41和第二阻力球42大于第三阻力球43和第四阻力球44;活動開關5為勺狀且與固定座4樞接,勺狀活動開關5其頭部向上托起第三阻力球43;鏟柄31對應第一阻力球41、第二阻力球42、第三阻力球43和第四阻力球44處分別設有凹槽。

鏟柄31尾部為向上的曲面311,在活動開關5與固定座4樞接點的后上方設有限位塊51,該限位塊51使活動開關5頭部轉動到最低點時,活動開關5頭部和樞接點的連線與垂線的銳角在30~60度,且使鍋鏟3插入時鏟柄31尾部的曲面311與活動開關5頭部的下表面保持外切,這樣,在插入時,通過鏟柄31尾部推動活動開關5頭部向上轉動,而不是向另一方向。

刀背13低于刀把2頂面,使刀背13到刀把2頂部的空間用于容納固定座4,從而有效降低菜刀的高度。刀把前端21向刀面前端11方向伸進1.5~4cm。防磨手的多功能菜刀還包括有擦子;在刀面1上設有通槽15,通槽15邊沿設有臺階151,擦子的形狀大小與通槽15匹配,且在擦子邊沿設有與前述臺階151相匹配的槽,至于擦子表面的擦孔,其為現有技術,不再詳述,任何與本方案不相沖突的擦子應該認為都包括在本方案中。刀刃包括切刃16和剁刃17,剁刃17設置在刀面1的后部下方,剁刃17的刃面位于切刃16之上,將剁刃17設置在刀面1靠近刀把2的地方,使普通人容易控制砍剁的準確位置。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