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車窗開啟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窗開啟鎖止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車輛的普及,車輛數量的上升,對車輛車窗玻璃的使用要求也越來越高,應考慮其結構特征的前提下盡量確保其啟閉方便。
現有的車窗結構如圖1所示,普遍采用鉸鏈2a形式實現車窗玻璃3a與車身1a的連接固定,其中,鉸鏈的一端與車身固定連接,另一端與車床玻璃固定連接。車窗玻璃的啟閉直接通過推拉車窗玻璃實現。
現有采用鉸鏈方式的車窗玻璃鎖緊配合的方式,需要直接操作玻璃實現,影響車窗玻璃的使用效果,尤其其光潔度。另外,現有的鉸鏈上也無限位措施,車窗玻璃轉動時,容易轉動過量,進而對車窗玻璃造成損壞。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車窗開啟鎖止機構,以期從外部實現車窗玻璃的開啟,避免影響車窗玻璃的正常使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車窗開啟鎖止機構,其用于控制車窗的開啟,包括車窗玻璃;蓋板,所述車窗玻璃安裝在蓋板上;鎖止裝置,其設在蓋板的背部,包括鉸鏈總成、液壓桿以及連接桿;所述鉸鏈總成設在所述蓋板的頂部,其一端與車身轉動連接,連接處為鉸鏈總成的旋轉中心,所述鉸鏈總成的另一端與蓋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橫向的固定在鉸鏈總成的頂部;所述液壓桿固定在車身上,其作用端與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液壓桿驅動所述連接桿繞旋轉中心轉動。
優選地,所述鉸鏈總成包括底部的固定座和設在所述固定座上的一組鉤狀部;所述固定座與所述蓋板的背部固定連接,所述鉤狀部的頂端通過橫向設置的轉軸與車身轉動連接。
優選地,所述液壓桿關于豎直面向背向蓋板的一側傾斜設置。
優選地,在鉤狀部內還設有一組限位桿;各限位桿分別靠近所述鉤狀部與車身的連接端設置;所述限位桿的一端固定在鉤狀部的內側,另一端向下伸入鉤狀部內;所述連接桿位于所述限位桿的頂部。
優選地,所述限位桿具有預設長度。
優選地,限位桿的底端在豎直方向上向鉤狀部內彎折。
優選地,還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通過連接臂橫向的固定在車身上,在所述鉤狀部的頂部彎折邊朝向限位柱的一側開設有一限位槽。
優選地,所述連接桿橫向的設在兩鉤狀部的頂部彎折邊間。
優選地,所述固定座上沿所述固定座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加強筋。
本發明的效果在于:本方案通過液壓桿作用在連接桿上,進而使得連接桿帶動與鉸鏈總成底部相連的蓋板轉動,實現安裝在蓋板上的車窗玻璃開啟與閉合,本裝置實現了外部控制車床玻璃開啟,同時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車窗玻璃的固定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車窗玻璃的背側結構視圖。
圖3為車窗玻璃的正側結構圖。
圖4為圖3的爆炸圖。
圖5為車窗玻璃打開狀態時其背側結構圖。
圖6為鎖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側視圖。
現有技術圖中:1a-車身2a-鉸鏈3a-車窗玻璃
本發明圖中:1-車窗玻璃2-蓋板3-鎖止裝置31-鉸鏈總成311-固定座312-鉤狀部313-轉軸314-加強筋32-液壓桿33-連接桿34-限位桿35-限位柱36-連接臂4-車身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介紹。
參見圖2到圖5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車窗開啟鎖止機構,其用于控制車窗玻璃1的開啟,包括
車窗玻璃1;
蓋板2,車窗玻璃1安裝在蓋板2上;
鎖止裝置,其設在蓋板2的背部,包括鉸鏈總成31、液壓桿32以及連接桿33;液壓桿32通過伸縮來控制鉸鏈總成31開啟與閉合,進而帶動蓋板2開啟與閉合;其中,鉸鏈總成31設在蓋板2的頂部,其一端與車身4轉動連接,其連接處為鉸鏈總成31的旋轉中心,鉸鏈總成31的另一端與蓋板2固定連接;連接桿33橫向的固定在鉸鏈總成31的頂部;液壓桿32固定在車身4上,其作用端與連接桿33固定連接,液壓桿32驅動連接桿33繞鉸鏈總成31的旋轉中心轉動。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液壓桿32關于豎直面向背向蓋板2的一側傾斜設置。也即,其底端與頂端傾斜布置,此設計,使得液壓桿32驅動或收縮時,其作用力與運動方向不一致,使得鉸鏈總成可以進行旋轉運動,
使用時,通過液壓桿32作用在連接桿33上,進而使得連接桿33帶動與鉸鏈總成31底部相連的蓋板2轉動,實現安裝在蓋板上的車窗玻璃1開啟與閉合,本裝置實現了外部控制車床玻璃開啟,同時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其中,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的鉸鏈總成31包括底部的固定座311和設在固定座11上且朝向蓋板2一側彎折形成的一組鉤狀部;所述固定座311與蓋板2的背部固定連接,鉤狀部312的頂端通過橫向設置的轉軸313與車身轉動連接。以此實現鉸鏈總成與車身的轉動配合;連接桿33橫向的設在兩鉤狀部312的頂部彎折邊間。
另外,本實施例中,為了避免鉸鏈總成轉動過度,結合圖6和圖7所示,在鉤狀部312內還設有一組限位桿34,限位桿34在本實施例中具有預設長度,以確保其能與橫向設置的連接桿33接觸限位;各限位桿34分別靠近鉤狀部與車身的連接端設置;限位桿34的一端固定在鉤狀部312的內側,另一端向下伸入鉤狀部312內;連接桿33位于限位桿34的頂部。使用時,當鉸鏈總成31旋轉到預設角度時,連接桿33與限位桿34接觸限位,阻擋鉸鏈總成31繼續轉動。此預設角度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調整限位桿的傾斜度實現;也就是說,本實施例中,限位桿34的底端在豎直方向上向鉤狀部內彎折,以此實現對鉸鏈總成最大轉動角度的限制,即車窗玻璃1打開最大角度的限制,同時,確保其能與連接桿接觸限位,。
同樣,結合圖6和圖7所示,當回位時(鉸鏈總成回到原位),本方案還設置一用于限制鉸鏈總成31向上轉動的限位柱35;其中,限位柱35通過連接臂36橫向的固定在車身4上,在鉤狀部的頂部彎折邊朝向限位柱的一側開設有一限位槽。當鉸鏈總成31向上轉動預設角度時,限位柱35卡合至限位槽內,停止向上繼續轉動,此時車窗博力關閉。
在固定座311上開設有多個固定孔,采用固定螺栓實現其與蓋板2的連接。進一步,為了提升固定座的強度,還可在固定座311上沿固定座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加強筋314,以進一步提升其固定處的強度。
綜上所述,鎖止機構開啟時,液壓桿工作伸長,頂起鉸鏈總成,直到設在鉸鏈總成內的連接桿接觸到限位桿時,旋轉停止。關閉蓋板時,需手動操作鉸鏈總成,需要外力拉鉸鏈總成,使得液壓桿壓縮,蓋板關閉,直到限位柱滑入限位槽內時,旋轉停止。當然,其回位也可通過液壓桿收縮自動控制完成。
以上只通過說明的方式描述了本發明的某些示范性實施例,毋庸置疑,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偏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對所描述的實施例進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圖和描述在本質上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