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包括:移動機構,升降機構、音像控制機構及供電機構;所述移動機構通過所述升降機構與所述音像控制機構連接;所述供電機構分別與所述移動機構,升降機構及音像控制機構電連接;所述音像控制機構包括:攝像部6、云臺8及移動通信裝置和SIM通信卡;所述攝像部6安裝在所述云臺8上,所述移動通信裝置和SIM通信卡設置在所述云臺8內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結構簡單,能夠實現自己或他人授權控制的、實時、遠程、通過互聯網的無線Wi?Fi或移動通信信號進行語音和視頻交流的目的。
【專利說明】
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到機器人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
【背景技術】
[0002]國際上流行的民用地面用機器人一般為不裝移動SM卡的機器人,分固定式和地面移動式和仿人形三種。固定式為帶有方位俯仰功能和音視頻功能的看家寶類,主要用于監控和對講,可由異地操作者操控。地面移動式為帶有車輪或履帶,能前后左右行駛,裝有不能升降的云臺,云臺上裝有可操控的音視頻系統,如遙控車;他們的缺點一是不自裝移動通信SM卡,經授權的使用人不能快速方便找到并使用它。二是無頭部升降功能,使用機器人時視野小,無法與人正常交流。
[0003]另一種是仿人形機器人,控制系統智能化,不裝S頂卡,一般獨立不再受外人控制,有四肢,可能會產生危險動作,因而有攻擊性,如受不良人士控制則更加危險,在有孩童環境里和在重要場合下有危險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用來解決目前機器人安全性能低,不能遠程授權控制,交流的技術問題。
[0005]為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包括:移動機構,升降機構、音像控制機構及供電機構;所述移動機構通過所述升降機構與所述音像控制機構連接;所述供電機構分別與所述移動機構,升降機構及音像控制機構電連接;所述音像控制機構包括:攝像部6、云臺8及移動通信裝置和S頂通信卡;所述攝像部6安裝在所述云臺8上,所述移動通信裝置和S頂通信卡設置在所述云臺8內部。
[0006]進一步地,所述移動機構包括:萬向輪38、電機40、外殼39,所述電機40與所述萬向輪38連接,所述外殼39正前方上設置有照明燈32。
[0007]進一步地,所述升降機構為升降桿41,所述升降桿41由多節伸縮桿組成,所述升降桿41與所述電機40連接,所述升降桿41通過底座9與所述云臺8連接,所述云臺8可360°水平范圍回轉。
[0008]進一步地,所述云臺8后面設置有小門17及小門鎖18。
[0009]進一步地,所述攝像部6還包括:主攝像頭2、紅外燈3及輔助攝像頭1,所述紅外燈3環繞安裝在所述主攝像頭2的四周,所述輔助攝像頭I分別安裝在所述攝像部6的側面、后面和頂部。
[0010]進一步地,包括: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設置在所述攝像部6內部,與繞軸7連接。
[0011]進一步地,所述供電機構為蓄電池37,所述蓄電池37設置在所述的移動機構上。
[00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結構簡單,能夠實現自己或他人授權控制的、實時、遠程、通過互聯網的無線W1-Fi或移動通信信號進行語音和視頻交流的目的,通過它實現使人瞬間實時現場訪問世界任何地方的夢想。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是主視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頭部前側放大示意圖;
[0015]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后側放大示意圖;
[0016]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拆分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參見圖1一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包括:移動機構,升降機構、音像控制機構及供電機構;所述移動機構通過所述升降機構與所述音像控制機構連接;所述供電機構分別與所述移動機構,升降機構及音像控制機構電連接;所述音像控制機構包括:攝像部6,云臺8及移動通信裝置和S頂通信卡;攝像部6安裝在所述云臺8上,所述移動通信裝置和S頂通信卡設置在所述云臺8的內部。攝像部6設置有主攝像頭2,紅外燈3及輔助攝像頭1,紅外燈3環繞安裝在所述主攝像頭2的四周,從而使主攝像頭拍的畫面更加清晰,輔助攝像頭I分別安裝在所述攝像部6的側面、后面和頂部這樣能夠全方位的攝像。攝像部6通過繞軸7安裝在云臺8上,繞軸7與傳動裝置連接,傳動裝置可以是馬達等其他轉動裝置,通過傳動裝置轉動從而帶動繞軸7的轉動,進而達到攝像部6在云臺8上的俯仰運動。云臺8內部設置有音像控制機構,包括:顯示頻10、音響20和拾音器4,拾音器4設置在云臺8兩側,顯示頻10設置在云臺8的中部,音響20設置在顯示頻1的一側;同時云臺8底部設置有方位俯仰訪問限制鍵11、語音限制鍵12、視頻限制鍵13、備用鍵14、電源開關15、按鍵鎖16,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來選擇控制該設備。音像控制機構中的移動通信裝置和SIM通信卡,為機器人的大腦硬件,驅動軟件為專用移動通信軟件,有音像、行走和姿態控制功能,機主可以設定操控人員(訪問人)權限、移動調姿權限和聲音視頻使用等權限,在本實用新型中采用SM卡,在移動公司合法注冊,有單獨號碼,具有唯一性,經機主授權并確認收費方式后,用戶可以通過移動公司和互聯網快速方便知道它的位置并聯系接通和使用它,進行監視、探訪、旅游和購物等活動。同時在云臺8后面設置有小門17及小門鎖18,方便人們更換電源或S頂卡。升降機構為升降桿41,升降桿41由多節伸縮桿組成,升降桿41與電機40連接,升降桿41通過底座9與云臺8連接,云臺8方位云臺8可360°水平范圍回轉。在本實用新型中,升降桿41靠電機40驅動,采用絲杠式或軟齒條式傳動方式升降能夠長時間自鎖,通過齒輪帶動軟齒條及線纜推動升降桿升降的結構更簡單些。在本實用新型中供電機構為蓄電池37,蓄電池37設置在移動機構上,蓄電池采用有線或無線充電方式,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供電機構可以是發電機等其他供電裝置。在本實用新型中移動機構包括:萬向輪38,電機40、外殼39,電機40與所述萬向輪38連接,在本實用新型中移動機構構靠電機40帶動萬向輪38來實現該機器人轉向和行進,在其他實施例中移動機構可以由電機40帶動履帶等其他方式實現該機器人的轉向和行進,外殼39正前方上設置照明燈32,用來照明,外殼39上還有移動限制鍵31、升降限制鍵33、照明位置信號限制鍵34、電源鍵35、按鍵鎖36,按鍵鎖根據需要可設定與軟件控制的關系。
[0018]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經授權的使用者通過互聯網W1-Fi或移動通信網連接到該機器人,控制它前后左右移動、頭部升降及頭部方位俯仰轉動,與他人或環境進行實時交流互動,機器人的移動機構有轉向和行進功能,裝有可充電的蓄電池,蓄電池采用有線或無線充電方式,上方是升降桿。最上端是頭部,裝有音像控制機構。升降桿由幾節伸縮桿組成,縮短時機器人重心降低,便于水平方向安全移動,升降桿最大升起高度接近普通人身高,便于頭部觀察和與他人進行交流。同時該機器人沒有手臂和腿腳等,沒有攻擊性,因而使用非常安全。驅動軟件為專用移動通信軟件,有音像、移動和頭部姿態控制功能。機主可以通過鍵盤或觸摸屏幕設定操控人員(訪問人)權限、移動調姿權限和聲音視頻權限,也可以通過外置按鈕隨時快速開關上述權限。
[0019]最后所應說明的是,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機構,升降機構、音像控制機構及供電機構;所述移動機構通過所述升降機構與所述音像控制機構連接;所述供電機構分別與所述移動機構,升降機構及音像控制機構電連接;所述音像控制機構包括:攝像部(6)、云臺(8)及移動通信裝置和SM通信卡;所述攝像部(6)安裝在所述云臺(8)上,所述移動通信裝置和S頂通信卡設置在所述云臺(8)內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包括:萬向輪(38)、電機(40)、外殼(39),所述電機(40)與所述萬向輪(38)連接,所述外殼(39)正前方上設置有照明燈(3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為升降桿(41),所述升降桿(41)由多節伸縮桿組成,所述升降桿(41)與所述電機(40)連接,所述升降桿(41)通過底座(9)與所述云臺(8)連接,所述云臺(8)可360°水平范圍回轉。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云臺(8)后面設置有小門(17)及小門鎖(18)。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攝像部(6)包括:主攝像頭(2)、紅外燈(3)及輔助攝像頭(I),所述紅外燈(3)環繞安裝在所述主攝像頭(2)的四周,所述輔助攝像頭(I)分別安裝在所述攝像部(6)的側面、后面和頂部。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設置在所述攝像部(6)內部,與繞軸(7)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線互聯網社交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電機構為蓄電池(37),所述蓄電池(37)設置在所述的移動機構上。
【文檔編號】B25J11/00GK205704218SQ20162042713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1日
【發明人】陳宇
【申請人】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