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吸盤夾爪夾緊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963580閱讀:2323來源:國知局
一種吸盤夾爪夾緊機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吸盤夾爪夾緊機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力成本的逐升,自動化行業的興起,自動化設備的廣泛使用,已是無法取代的,而自動化設備這一重要工具的大力推廣,可以給各行業節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產品的品質,增加產值效益。電子行業的產品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隨著人們對產品的使用要求越來越高,電子產品檢測的準確定位機構的精度及安裝位置要求也不斷提高。

吸盤夾爪夾緊機構是指在運動平臺上實現對產品夾持準確定位、返回初始位置實現循環使用的機構,該部分通過氣缸推、滑塊機構,真空吸盤,傳感器反饋信號控制氣缸的作用,從而實現對產品夾持準確定位、保證檢測面水平,返回初始位置滿足循環使用的要求。

由于電子產業對產品檢測精度要求很高,許多產品檢測面并非平面,因此對于產品的定位夾持帶來極大的不便,進而影響相關產品的檢測精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吸盤夾爪夾緊機構,通過可沿真空吸盤的直徑自外向內水平滑動的卡爪的結構,實現接觸面為非平面的產品準確定位,保證檢測面水平,保證檢測數據的高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品質。

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吸盤夾爪夾緊機構,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上設置有真空吸盤, 所述真空吸盤的兩側還設置有卡爪,所述卡爪位于真空吸盤的上方,兩個卡爪可沿真空吸盤的直徑自外向內水平滑動,且卡爪的高度可調。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卡爪的下端連接有卡爪導向塊,所述卡爪導向塊的下端設置有滑塊,所述安裝板上對應于兩個卡爪的運行方向上分別設置有直線導軌,所述直線導軌和滑塊相匹配。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安裝板上還設置有氣缸,所述氣缸的輸出端還連接有氣缸推塊,所述氣缸推塊與卡爪導向塊聯動,以實現兩個卡爪導向塊在真空吸盤上方的聚合和分離。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卡爪導向塊上靠近真空吸盤的一側設置有導向滾輪,所述氣缸推塊的兩側相對于導向滾輪分別設置有動力滾軸,所述氣缸推塊推入和退出真空吸盤下方時,所述導向滾輪在動力滾軸帶動下轉動,以使兩個卡爪導向塊靠近或分離。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真空吸盤的下方還設置有第一復位彈簧,以使得氣缸推塊在第一復位彈簧的回彈力的作用下退回原點。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直線導軌的外端分別設置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固定在直線導軌上方,且所述卡爪導向塊和與其同側的固定塊之間還設置有第二復位彈簧。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真空吸盤的下部連接有吸盤底座,所述吸盤底座的前后方向分別開設有容納氣缸推塊的進出的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吸盤底座的左右方向分別開設有容納卡爪導向塊進出的第三開口和第四開口。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安裝板的下面還連接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下端連接有氣管接頭。

作為本技術方案的優選方案之一,所述真空吸盤上開設有用于放置產品的夾持槽。

有益效果:通過可沿真空吸盤的直徑自外向內水平滑動的卡爪的結構,實現接觸面為非平面的產品準確定位,保證檢測面水平,提高產品品質,保證檢測數據的高精度;通過氣缸推塊和導向滾輪的設置,提高了卡爪的工作效率;通過第一復位彈簧和第二復位彈簧的設置,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吸盤夾爪夾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提供的吸盤夾爪夾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中:

1、第一復位彈簧;2、導向柱;3、氣管接頭;4、吸盤底座;5、導向滾輪;6、直線導軌;7、真空吸盤;8、卡爪;9、卡爪導向塊;10、第二復位彈簧;11、固定塊;12、氣缸推塊;13、氣缸;14、安裝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1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吸盤夾爪夾緊機構,如圖1-2所示,包括:安裝板14,所述安裝板14上設置有真空吸盤7,所述真空吸盤7的兩側還設置有卡爪8,所述卡爪8位于真空吸盤7的上方,且可沿真空吸盤7的直徑自外向內水平滑動。可沿真空吸盤7的直徑自外向內水平滑動的兩個卡爪8的設置,保證了檢測面水平,保證檢測數據的高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品質。所述卡爪8距真空吸盤7的高度是可調的,在具體運行時,可隨著產品表面的起伏而起伏,以適應外形不規則的產品的夾持和定位。所述安裝板14的下面還連接有導 向柱2,所述導向柱2的下端連接有氣管接頭3。所述真空吸盤7上開設有用于放置產品的夾持槽。

所述卡爪8的下端連接有卡爪導向塊9,所述卡爪導向塊9的下端設置有滑塊,所述安裝板14上對應于兩個卡爪8的運行方向上分別設置有直線導軌6,所述直線導軌6和滑塊相匹配。所述直線導軌和滑塊相配合的結構方式,保證了兩個卡爪8的運行的平穩性,同時在兩個卡爪8合起的過程中實現了對產品的預壓平。

所述安裝板14上還設置有氣缸13,所述氣缸13的輸出端還連接有氣缸推塊12,所述氣缸推塊12與卡爪導向塊9聯動,以實現兩個卡爪導向塊9在真空吸盤7上方的聚合和分離。所述卡爪導向塊9上靠近真空吸盤7的一側設置有導向滾輪5,所述氣缸推塊12的兩側相對于導向滾輪5分別設置有動力滾軸,所述氣缸推塊12推入和退出真空吸盤7下方時,所述導向滾輪5在動力滾軸帶動下轉動,以實現兩個卡爪導向塊9靠近或分離。

導向滾輪5和動力滾軸相配合的結構,氣缸13推動汽缸推塊12進出真空吸盤7下方的運行模式,實現了產品快速而準確的夾緊和定位,所述氣缸13推動汽缸推塊12進出真空吸盤7下方的運行模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導向滾輪5和動力滾軸相配合的結構模式。

所述真空吸盤7的下方還設置有第一復位彈簧1,以使得氣缸推塊12在第一復位彈簧1的回彈力的作用下退回原點。當氣缸推塊12有外而內進入真空吸盤7下方時,所述第一復位彈簧1在外力的作用下具有向外的扭矩,當氣缸推塊12退出真空吸盤7下方時,氣缸13的推力消失,所述氣缸推塊12在第一復位彈簧1的回彈力的作用下,回到原點。與此同時,氣缸推塊12的復位帶動氣缸13的輸出軸的復位,使得氣缸13和氣缸推塊12均回到最初狀態。

所述直線導軌6的外端分別設置有固定塊11,所述固定塊11固定在直線導軌6上方,且所述卡爪導向塊9和與其同側的固定塊11之間還設置有第二復位彈簧10。當卡爪導向塊9在導向滾輪5的帶動下向兩側運行時,其對第二復位彈簧10有一個擠壓的力,當氣缸推塊12停止向真空吸盤7下方推進時,所述卡爪導向塊9在第二復位彈簧10的回彈力的作用下,回到原點。

所述真空吸盤7的下部連接有吸盤底座4,所述吸盤底座4的前后方向分別開設有容納氣缸推塊12的進出的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吸盤底座4的左右方向分別開設有容納卡爪導向塊9進出的第三開口和第四開口。

綜上所述,通過可沿真空吸盤的直徑自外向內水平滑動的卡爪的結構,實現接觸面為非平面的產品準確定位,保證檢測面水平,提高產品品質,保證檢測數據的高精度,通過氣缸推塊和導向滾輪的設置,提高了卡爪的工作效率;通過第一復位彈簧和第二復位彈簧的設置,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結合具體實施例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原理。這些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基于此處的解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聯想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具體實施方式,這些方式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