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動工具領域應用的用于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底板。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發展,電動工具的種類逐漸增多,其使用范圍也逐漸擴大。電動工具主要分為金屬切削電動工具、研磨電動工具、裝配電動工具和鐵道用電動工具。電動工具代替人力,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滿足了生產生活的需求。多種電動工具的出現使人們生活中的各種需求都可以得到最合適的工具進行解決,方便了人們生活中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質量,但是為達到工作的最佳狀態也對于工具的攜帶產生了要求,同時多種工具的更換也降低了工作效率。為滿足多方面的工作需求,多功能電動工具也隨之產生。多功能電動工具可以根據工作頭部的置換而實現不同工具的實現,避免了多種工具的同時攜帶,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工作效果。多功能電動工具降低電動工具的裝備占用空間,同時也方便了工具的更換以及攜帶,降低了生產成本。
多功能電動工具的使用由于其較小的體積,因此通常直接手持而對需加工的部位進行操作。如多功能電動工具在進行切割工作時通過鋸片小角度的擺動實現目標工作,與現有的電圓鋸的旋轉切割操作相比,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大了切割速度,且攜帶方便。但是由于電動工具進行切割等工作時產生的震動,通常會導致持拿者的工作不穩,工作結果產生誤差,降低了電動工具的工作精度。電動工具的精度不穩則會造成后續工作的不能持續進行,甚至導致原材料浪費情況的發生,不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
如發明CN201210259173.6公開了一種可緩沖的變頻沖擊式多功能電動工具,包括殼體和手柄,手柄安裝在殼體上端的一側,手柄內安裝有柄內傳動軸,其一端和曲軸聯接,曲軸的通過軸承安裝在殼體的上端,殼體中段內設有塞錘,其頂部通過連桿和曲軸的中部聯接;殼體的下段安裝有雙彈簧振子,雙彈簧振子的振子的下端和工具件連接。本發明解決了手持外動力工具不能實現高頻振動擊打功能的問題,輕便耐用,可以實現錘、鏟、鉚、锍、切、鏨、鑿等動作。此發明雖然做了緩沖處理,可是長期的手持操作,仍然會對工作人員的身體素質給予較高的要求,不利于工作的持續進行。且工具在使用過程中的擺動不利于工作精度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多功能電動工具工作準確性的用于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底板。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應用于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可拆卸底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設置有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固定裝置,所述底板設置有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用于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工作機構的通過。
本發明在底板上設置有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固定裝置,保證了電動工具的工作穩定性,同時設置有工作通道。當多功能電動工具在固定裝置上進行固定時,可以使工作頭通過工作通道進行加工操作,提高了其適用范圍,保證了工作質量。此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對底板的推行實現電動工具的加工操作,降低了工作的工作強度。
進一步的是,所述固定裝置為設置有開口的固定環,所述開口設置有鎖扣裝置。
進一步的是,所述鎖扣裝置為設置在開口兩端的第一連接片和第二連接片,所述第一連接片和第二連接片通過螺栓連接。
進一步的是,所述螺栓包括螺桿和螺母,所述螺桿在遠離螺母連接端鉸接有扳手,所述扳手的鉸接端朝向鎖扣裝置設置有突起。
進一步的是,所述底板設置有用于改變固定裝置高度的深度控制裝置。
進一步的是,所述固定裝置的一端與底板鉸接,另一端設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設置有延伸孔,所述深度控制裝置包括延伸板和深度控制板,所述深度控制板設置在底板上,所述深度控制板設置有弧形軌道,所述深度控制板上設置有深度調節桿,所述深度調節桿穿過弧形軌道與延伸板的延伸孔連接,所述深度調節桿上設置有深度調節鈕。
進一步的是,所述底板上設置有用于改變固定裝置與底板夾角的角度控制裝置。
進一步的是,所述角度控制裝置包括控制板和滑動板,所述控制板與固定裝置固定連接,所述控制板上設置有控制孔,所述滑動板設置在底板上,所述滑動板設置有滑動軌道,所述控制板上設置有角度調節桿,所述角度調節桿穿過滑動軌道與控制板的控制孔連接,所述角度調節桿上設置有角度調節鈕,所述固定裝置與底板同軸鉸接,所述控制板方向與鉸接軸方向不同。
進一步的是,所述底板上設置有用于指示加工位置的位置標尺,所述位置標尺設置在底板端部。
進一步的是,所述位置標尺的一端設置有與位置標尺相垂直的擋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底板的設置,避免了工作人員對多功能電動工具的長期手持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2、底板上固定裝置的設置,可以對多功能電動工具進行固定,從而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底板的推進進行加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工作質量,防止了電動工具的震動而對工作精度的影響;
3、固定環開口處螺栓連接,使固定環的內徑可調,擴大了固定裝置的適用范圍,降低了生產成本,螺栓的較長螺柱避免了工具零件的拆卸和丟失,保證了工具的完整性,保證了工具的使用壽命;
4、扳手的設置,使多功能電動工具可以快速拆卸,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強度;
5、深度控制裝置的設置,使多功能電動工具對操作物品的加工深度可調,避免了底座使用的局限性,降低了生產成本;
6、角度控制裝置的設置,使多功能電動工具在同一底面實現多方向的操作加工,擴大了其適用范圍,避免了成本的提高;
7、位置標尺的設置,使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其上的刻度對加工位置進行標注和顯示,保證了工作的精確性,避免了進行每次的測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8、擋板的設置,保證了加工線路的精確性,提高了工作質量,同時對底板進行固定操作,提高了工作期間多功能電動工具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用于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底板的固定裝置、深度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區域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1中B區域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用于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底板的固定裝置、深度控制裝置和角度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中C區域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的用于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底板的固定裝置、深度控制裝置、角度控制裝置和標尺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為:底板1,工作通道11,固定裝置2,固定環21,開口處22,第一連接片23,第二連接片24,螺栓25,螺桿251,螺母252,扳手26,突起261,延伸板27,延伸孔28,深度控制裝置3,深度控制板31,弧形軌道32,深度調節桿33,深度調節鈕34,角度控制裝置4,控制板41,滑動板42,控制孔43,滑動軌道44,角度調節桿45,角度控制鈕46,位置標尺5,擋板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為用于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底板,所述底板1設置有用于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固定裝置2。在對多功能電動工具進行使用時,可以將其固定在固定裝置2上,從而防止工作人員的長期無支點拿持操作,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保證了工作的長期有效地進行。在進行使用時,工作人員將多功能電動工具根據不同的要求和使用環境進行固定,然后工作人員可以將底板1進行放置,通過底板1的推行而實現多功能機的操作,避免了多功能電動工具的長期拿持,因此也降低了其工作時產生的震動對于工作人員的影響,保證了工作人員的合理操作,保證了工作的精確性,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同時還可以利用待加工物品靠近已固定的多功能電動工具進行加工操作,擴大了其適用范圍。所述底板1上還設置有工作通道11,其工作部件可以通過工作通道11進行操作,則工作通道11的設置可以滿足底板1在推行過程中多功能電動工具的順利操作。所述工作通道11可以如圖所示設置在底板1的內部,也可以設置在底板1的周邊,以滿足工作的需求。
當多功能電動工具進行切割操作時,多功能電動工具利用固定裝置2對其進行固定,使切割鋸片通過工作通道11延伸至底板1的下方位置,同時底板1與待加工物品的表面接觸,則此時切割片的下底面位于待加工物品與底板1接觸的表面的下方位置。當進行切割工作時,多功能電動工具通過鋸片的擺動對待加工物品實現切割工作。工作人員可根據工作進程對底板1進行推行,鋸片也隨之運動,進而完成切割工作。當多功能電動工具需要進行其他工作時,則可以進行工作機構的更換,使其通過工作通道11與待加工物體相接觸,從而利用底板進行其他的工作操作。由上可知,此底板也可以應用于其他利用工作頭的擺動實現切割的電動工具。
所述固定裝置2可以為將多功能電動工具進行包裹式的全固定,也可以設置為將其工作頭部的固定。如圖2所示,其為工作頭的固定,圖中的固定裝置2為設置有開口處22的固定環21。當需要對多功能電動工具進行固定時,通過固定環21的開口處22的擴大,使其頭部可以放置在固定環21上,然后通過開口處22的鎖扣裝置進行緊固,保證工作過程中多功能電動工具的穩定設置。在設置過程中,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工作頭部的更換可以在多功能電動工具固定之前進行,也可以在進行固定后根據需要情況更換工作頭部。所述開口處22的連接方式可以為螺紋連接、卡接等,以保證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可拆卸和更換。
如圖2所示,固定環21在其開口處22的兩個環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片23和第二連接片24,通過連接片對固定環進行打開和關閉以滿足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安裝、拆卸和固定操作。所述第一連接片23和第二連接片24通過螺栓25連接。所述螺栓25包括螺桿251和螺母252。所述螺桿251分別穿過第一連接片23和第二連接片24對應設置的安裝孔,然后通過螺母252將其擰緊固定。由于螺桿251存在一定的長度,因此當進行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安裝和拆卸時,只需要將螺母252向外旋轉至合適的位置就可以使固定環21增大,從而多功能固定裝置就可以取出和安裝。螺栓25的設置避免了工具零部件的完全拆離,有效地防止了零件的丟失,保證了工具的完整性,為工作的有序進行提供了保障。同時,由于其螺桿的長度因此在開口處22增大時也可以通過螺母252進行固定,由于螺桿251的長度可以對固定環21適用范圍進行擴大,提高了固定裝置2的對于多型號的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固定效果,使生產成本得到了降低,保證了資源的合理利用。
在上述螺桿251的遠離螺母252連接端鉸接一個扳手26,并且在所述扳手26的鉸接端朝向連接片設置有突起261。所述扳手26可以圍繞鉸接軸進行旋轉,當突起261朝向連接板時,則會對其形成壓力從而減少第一連接板23和第二連接板24之間的距離,進而對固定環21的內徑進行縮小,從而加大了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固定效果。當突起261旋轉至離開朝向連接板方向時,則此時施加在連接板上的突起261的壓力也會隨之離開,則在壓力減小的同時第一連接板23和第二連接板24的距離增大,隨之固定環21的內徑也會增大,此時固定環21對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固定作用也會降低。工作人員通過扳動扳手26利用其鉸接端的突起261的位置可以對固定環21的內徑進行擴大或縮小。工作人員將多功能電動工具放置在固定環21處,令突起261朝向連接板,利用突起261縮小兩個連接板之間螺桿251的長度即第一連接板23和第二連接板24之間的距離,從而實現固定環21內徑的減少以達到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固定,此時就可以進行多功能電動工具的使用。當需要對電動工具進行拆卸時,則可以通過將突起261旋轉至遠離連接片處使固定環21的內經擴大而實現,避免了每次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安裝拆卸過程中對螺母252的反復操作,提高了多功能電機的安裝效率,保證了工作的有序進行。同時,若多功能電動工具的安裝部的差距太大,則可以在多功能電動工具放置在固定環21時,將突起261朝向連接片時并利用螺母252將其內徑擴大或縮小至合適的位置,然后就可以利用上述方式完成多功能電動工具的輕松快速的拆卸和安裝。
在上述底板1設置有深度控制裝置3。所述深度控制裝置3可以控制其多功能電動工具對待操作物品的加工深度,避免了底座1使用的局限性,擴大了其適用范圍,降低了生產成本。所述深度控制裝置3可以在固定裝置2的兩端設置升降裝置,通過固定裝置2抬升和降低實現加工深度的調整。也可以將固定裝置2設置為一端鉸接,另一端可升降狀態,通過一端的抬升實現深度的調整。
如圖1所示,所述深度控制裝置3就是利用固定裝置2單端升降而實現加工深度的調整。所述固定裝置2的一端鉸接,其另一端設置有延伸板27。底板1在延伸板27的延伸方向設置有深度控制板31。所述深度控制裝置3由延伸板27和深度控制板31配合完成。所述深度控制板31設置有弧形軌道32,通過弧形軌道32的深度調節桿33與延伸板27上的延伸孔28相連接,從而實現延伸板27與深度控制板31的連接設置。如圖3所示,深度調節桿33的端部設置有深度調節鈕34。當進行深度控制時,將深度調節旋鈕34進行旋轉達到深度控制板31與延伸板27之間的空隙變大,進而使深度控制板31與延伸板27可以進行相對滑動。此時延伸板27可以跟隨深度控制旋鈕34帶動的深度調節桿33進行弧形軌道32的滑動操作,進而實現固定裝置2做遠離或靠近底板1的運動。因為多功能電動工具是依靠底板1的移動實現物件的加工操作,因此固定裝置2遠離底板1則會導致加工深度的減小,固定裝置3靠近底板1則會導致加工深度的增加。當多功能電動工具到達合適位置時,則可以通過深度調節鈕34對其進行擰緊固定操作,將深度控制板31與延伸板27緊密結合,依靠其相對摩擦力保證在工作過程中不會發生相對移動,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工作質量提供了保障。此設置減少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同時單邊的控制提高了工具的可控性,保證了工作精度。此外,為提高工作質量和效果,還可以在深度控制板31上進行刻度的設置,從而避免了每次深度調節時深度的測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圖4所示,在上述底板1上設置有角度控制裝置4。通過角度的控制可以使多功能電動工具在同一底面實現多方向的操作加工,擴大了其適用范圍,避免了成本的提高。其角度控制裝置4可以在固定裝置2的兩端設置有汽缸裝置,所述汽缸下端與底板1設置,上端與固定裝置的上端連接,此時固定裝置2與底板1鉸接。當汽缸進行伸縮時,固定裝置2可以通過汽缸做上端靠近或遠離底板1的運動,從而實現固定裝置2與底板1夾角的改變,此時電動工具的加工角度也會發生改變。所述角度控制裝置還可以設置為控制彈簧與定位裝置相配合實現。
圖中所示的角度控制裝置4包括控制板41和滑動板42,所述控制板41與固定裝置2相連,所述固定裝置2與底板的連接處為同軸鉸接,所述控制板41的延伸方向與鉸接軸的方向不同。所述角度控制裝置4的滑動板42與底板1連接,并且滑動板42上設置有滑動軌道44。如圖5所示,在滑動板42上設置有角度調節桿45,所述角度調節桿45通過滑動軌道44與控制板41的控制孔43連接,從而實現控制板41與滑動板42的連接。在角度調節桿45的端部設置有角度控制鈕46,通過角度控制鈕46的旋轉方向的改變從而實現控制板41與滑動板42之間的距離。當距離增大時則控制板41和滑動板42則可以實現相對滑動,此時由于固定裝置2與底板1鉸接,因此當控制板41與滑動板42進行滑動時,固定裝置2與底板1可以圍繞鉸接軸進行轉動,實現固定裝置2與底板1之間的角度的改變。當調整到合適的角度時,可以通過角度控制鈕46將控制板41與滑動板42之間的距離進行減小從而達到在工作過程中不會發生相對滑動。此設置方式既保證了底板1使用的穩定性,也保證了該裝置較大的適用范圍。當底板上設置有固定裝置2和深度調節裝置3時,如圖4所示,此時將深度控制裝置3、固定裝置2設置為與底板1的同軸鉸接,此時通過角度控制裝置4可以將固定裝置2和深度控制裝置3同時進行角度的改變,保證了多功能電動工具的穩定的工作效果。上述角度控制裝置4的滑動板42上可以進行角度的標注,提高工具角度調整的準確性,避免了角度的測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圖6中,在底板1上設置用于指示加工位置的位置標尺5。在進行加工操作時,使刻度與加工位置相對應,根據位置標尺5的指示進行電動工具的操作路線的控制。所述位置標尺5可以通過其上的刻度對加工位置進行標注和顯示,保證了工作的精確性,避免了進行每次的測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位置標尺5可以設置為固定方式,也可以設置為可拆卸,進行不同環境的對標尺進行更改。或位置標尺5可以設置為可滑動。
在圖6中,上述位置標尺5的一端設置有擋板6,所述擋板6與位置標尺5相垂直。當進行加工操作時,將擋板位于加工物品的邊緣位置,進而對底板1的位置進行固定,通過標尺長度的改變而實現加工位置的合理準確的加工。擋板6的設置保證了加工線路的精確性,提高了工作質量。同時,擋板6可對底板1進行固定操作,提高了工作期間的多功能電動工具的穩定性。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