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工裝,尤其涉及一種裝夾方便快捷,適用于多種規格的襯套測試,通用性好的襯套測試工裝。
背景技術:
由于橡膠具有剛度和阻尼,因此橡膠襯套是汽車上常用的減振結構形式,主要是通過調節橡膠硬度及襯套結構形式得到不同的剛度曲線。剛度測試時通常需要專用測試工裝夾緊測試用橡膠襯套,即通過工裝將測試用橡膠襯套夾緊固定在測試平臺下基座上,再通過上基座上、下拉推橡膠襯套的內骨架完成測試,但現有的工裝裝夾時費時費力,且往往只適用于一種規格的橡膠襯套測試,通用性差,導致成本浪費。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是提供了一種裝夾方便快捷,適用于多種規格的襯套測試,通用性好的襯套測試工裝,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裝夾費時費力,且往往只適用于一種規格的橡膠襯套測試,通用性差,導致成本浪費等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襯套測試工裝,包括設于測試平臺下基座上的左立柱和右立柱,在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間設有可垂直升降的上調節環和下調節環,在上調節環和下調節環的表面上分別轉動連接著若干個徑向壓塊的一端,徑向壓塊的另一端延伸至上調節環和下調節環的中孔內并對應夾持住測試襯套的內骨架兩端。通過在左、右兩個立柱間設置可垂直升降的上、下調節環,即可將測試襯套放置在上、下調節環間,再轉動上、下調節環上的徑向壓塊對應夾持住測試襯套的內骨架兩端后旋緊固定,即可通過測試平臺上基座上、下拉推內骨架進行測試,結構簡單,裝夾方便快捷,由于夾持固定內骨架的徑向壓塊是水平轉動后抵接在內骨架外環面上,因此可適用于多種規格內骨架尺寸的襯套測試,通用性好,節約了測試成本。
作為優選,所述左立柱和右立柱為u字形構件,u字形的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開口相對且下開口端分別通過下固定螺栓固定在測試平臺下基座上,上調節環和下調節環平行設于左立柱和右立柱的開口內,上調節環分別通過上固定螺栓對應吊裝在左立柱和右立柱的上開口端上,下調節環分別通過軸向調節件對應固定在左立柱和右立柱的底面上。u字形的左、右立柱結構,方便定位及上調節環的固定,軸向調節件便于上、下調節下調節環的位置,滿足不同尺寸襯套的測試要求。
作為更優選,所述軸向調節件為l形,與軸向調節件對應的左立柱和右立柱分別設有縱向長條孔,l形的軸向調節件縱向邊通過水平固定螺栓固定在縱向長條孔內,橫向邊支撐固定在下調節環的底面上。l形的軸向調節件與左、右立柱上的縱向長條孔連接,方便固定和調節。
作為優選,在所述測試平臺下基座上設有水平固定板,在水平固定板的兩端分別設有縱向開口槽,左立柱和右立柱上的下固定螺栓穿插在對應的縱向開口槽內。左、右立柱固定在水平固定板左、右對應的縱向開口槽內,便于調節左、右立柱間距,滿足不同外徑尺寸的上、下調節環的固定安裝,通用性好。
作為優選,所述上調節環的外環面向下延伸形成上翻邊,下調節環的外環面向上延伸形成下翻邊。通過設置上、下翻邊,可提高上、下調節環的強度,減少變形。
作為優選,所述徑向壓塊在上調節環和下調節環的表面上沿圓周方向均布,且在相鄰徑向壓塊間轉動連接著水平拉桿。通過在相鄰徑向壓塊間設置水平拉桿,且水平拉桿與徑向壓塊間保持轉動連接時,拆裝夾時拉動一個徑向壓塊即可帶動其它徑向壓塊同步轉動,拆裝夾省時省力,方便快捷。
作為優選,與所述測試襯套的內骨架外環面對應的徑向壓塊端面為半圓形。徑向壓塊端面為半圓形時,徑向壓塊即通過弧形的環面抵接在內骨架外環面上,確保徑向壓塊端面與內骨架外環面緊密配合,使測試襯套可靠定位。
因此,本發明的一種襯套測試工裝具有下述優點:通過在左、右兩個立柱間設置可垂直升降的上、下調節環,即可將測試襯套放置在上、下調節環間,再轉動上、下調節環上的徑向壓塊對應夾持住測試襯套的內骨架兩端后旋緊固定,即可進行測試,結構簡單,裝夾方便快捷,由于內骨架通過徑向壓塊轉動后抵接固定,因此可適用于多種規格的襯套測試,通用性好,節約了測試成本;徑向壓塊通過弧形端面抵接在內骨架的外環面上,確保徑向壓塊端面與內骨架外環面緊密配合,使測試襯套可靠定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襯套測試工裝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襯套測試工裝,包括水平固定在測試平臺下基座1中部的長方形的水平固定板12,在水平固定板12長度方向的兩端分別開有縱向開口槽13,與縱向開口槽13對應的水平固定板12上對應設有左立柱2和右立柱3,內固定螺栓8由下向上穿插過縱向開口槽13后將左立柱2和右立柱3分別固定在水平固定板12上,左立柱2和右立柱3為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的u字形構件,u字形的左立柱2和右立柱3的開口相對,在左立柱2和右立柱3的開口內水平固定著可垂直升降的上調節環4和下調節環5,上調節環4和下調節環5大小及形狀完全相同,上調節環4的外環面向下延伸形成上翻邊14,下調節環5的外環面向上延伸形成下翻邊15,上調節環4的兩端分別通過上固定螺栓9對稱吊裝在左立柱2和右立柱3的上開口端上,下調節環5的兩端分別通過軸向調節件10對稱固定在左立柱2和右立柱3的u字形的底面上,軸向調節件10呈l形,與軸向調節件10對應的左立柱2和右立柱3分別開有縱向長條孔11,水平固定螺栓17水平穿過縱向長條孔11后將l形的軸向調節件10縱向邊固定在左立柱2和右立柱3上,l形的軸向調節件10橫向邊水平支撐固定在下調節環5的底面兩端,在上調節環4和下調節環5的表面上分別轉動連接著三個徑向壓塊6的一端,且三個徑向壓塊6在上調節環4和下調節環5的表面上沿圓周方向均布,徑向壓塊6的另一端延伸至上調節環4和下調節環5的中孔內并對應夾持住測試襯套7兩端的內骨架71外環面上,且與內骨架71外環面對應的徑向壓塊6端面為半圓形。為了提高拆裝夾效率,在上調節環4或下調節環5上的相鄰徑向壓塊6間轉動連接著水平拉桿16,水平拉桿16兩端的轉軸靠近徑向壓塊6的轉軸并在對應的上調節環4或下調節環5上沿圓周方便均布。
使用時,調節下調節環5向下,取測試襯套7放置在上調節環4和下調節環5之間,再調節下調節環5向上至測試襯套7外骨架端面平行抵接在上、下的徑向壓塊6間鎖緊水平固定螺栓17,再先后拉動上、下徑向壓塊6,徑向壓塊6同步帶動其余的兩個徑向壓塊6同步轉動,直至徑向壓塊6的端部頂接在內骨架71外環面上,再鎖緊徑向壓塊6的轉軸螺栓,并將測試平臺上基座固定在內骨架71上端面上,啟動測試裝置,測試平臺上基座帶動內骨架71上、下往復運動即完成測試。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構思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