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漂浮物氣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漂浮機器人及巡游漂浮機器人。
背景技術:
目前通行的技術只關注漂浮物氣模的外觀造型設計,而整體氣模的漂浮只能呈現靜態的展示效果,整體的展示效果較差,難以烘托氣氛。
而一些漂浮物氣模本身即為水生動物或者飛行動物,在靜態下顯得非常失真,游覽者看到這樣的漂浮物氣模難免感到失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漂浮機器人及巡游漂浮機器人,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漂浮機器人及巡游漂浮機器人存在的上述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漂浮機器人,其包括軀干氣模、肢節氣模和擺動機構;
所述軀干氣模包括密閉空間,密閉空間處于充氣狀態下的軀干氣模可在空氣中漂浮;
所述肢節氣模包括密閉空間,密閉空間處于充氣狀態下的肢節氣模可在空氣中漂浮;
所述軀干氣模和所述肢節氣模通過所述擺動機構連接;
所述漂浮機器人還包括拉線;
所述擺動機構包括鉸接的固定部和擺動部,還包括用于收入或放出所述拉線的傳動件,所述傳動件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部上;
所述擺動部包括第一端和與之相對的第二端;
所述拉線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端,拉動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固定部,或,所述拉線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端,拉動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遠離所述擺動部的一面與所述軀干氣模固定連接,所述擺動部遠離所述固定部的一面與所述肢節氣模固定相連。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傳動件包括第一拉線軸和第二拉線軸,所述拉線為兩根,一根所述拉線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拉線軸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端;另一根所述拉線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拉線軸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端。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擺動機構還包括滑輪,所述滑輪用于拉線的轉向。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擺動部包括肢節連接件和伸長臂,所述伸長臂一端與所述肢節連接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固定部鉸接,所述擺動部可以鉸接部為軸心轉動靠近或遠離所述固定部,所述肢節連接件遠離所述伸長臂的一端與所述肢節氣模固定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還包括包裹部,所述包裹部包裹所述擺動機構。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還包括支撐機構,所述支撐機構包括兩個端頭,所述端頭鉸接在所述固定部,所述支撐機構支撐所述包裹部。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肢節連接件為十字叉。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還包括拉線,所述拉線一端纏繞在所述傳動件的傳動軸上,所述拉線的另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擺動部上。
一種巡游漂浮機器人,其包括控制部和上述的漂浮機器人;
所述漂浮機器人外側設置有多個連接點,所述控制部與所述漂浮機器人通過控制線相連;
所述控制部包括卷揚機和電控柜;
所述電控柜與所述卷揚機電相連,所述卷揚機輸出端連接所述控制線控制所述漂浮機器人的升降。
在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中,所述控制部還包括推車,所述卷揚機和所述電控柜安裝在所述推車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漂浮機器人,可以實現一些水生動物或者飛行動物的模型制造,通過擺動機構的連接使得肢節氣模可相對于軀干氣模做一些較為自然的動作,以提高觀賞性。而擺動機構通過拉線的方式進行傳動,也提高了肢節氣模動作的穩定性,降低了故障率。兩根拉線進行拉扯可以進行一些帶節奏的動作,以帶動觀賞者的氣氛。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巡游漂浮機器人,通過控制部對漂浮機器人進行控制,可以實現漂浮機器人的升降以及平衡。通過推車可以實現漂浮機器人在整個游覽區的巡游。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漂浮機器人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擺動機構部分的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擺動機構的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擺動機構的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中固定部的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4中擺動部的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5中傳動件和傳動件安裝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巡游漂浮機器人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標:1-漂浮機器人;10-軀干氣模;100-固定部;110-主體支架;111-第一側;113-第二側;115-第一端;114-光電開關;116-支出部;117-第二端;119-鉸接部;120-中心桿;130-軀干連接件;150-延伸桿;151-第一延伸部;153-第二延伸部;155-滑輪;170-舵機;171-第一拉線軸;173-第二拉線軸;175-拉線;190-傳動件安裝架;191-固定端;193-安裝端;1931-拓展板;1933-卡位槽;1935-隔板;2-巡游漂浮機器人;20-肢節氣模;200-擺動部;210-肢節連接件;230-伸長臂;250-加強筋;30-擺動機構;300-包裹部;40-控制部;400-支撐部;410-弧形桿;500-卷揚機;600-電控柜;700-推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方式。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關系的術語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漂浮機器人1,請參閱圖1和圖2,這種漂浮機器人1包括軀干氣模10、肢節氣模20和擺動機構30。
軀干氣模10包括密閉空間,對軀干氣模10的密閉空間充入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軀干氣模10便可以在空氣中漂浮。
肢節氣模20也包括密閉空間,對肢節氣模20的密閉空間充入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肢節氣模20便可以在空氣中漂浮。
請參閱圖3、圖4和圖5,擺動機構30包括固定部100和擺動部200,固定部100包括主體支架110、軀干連接件130和延伸桿150。
主體支架110為一硬質板,包括第一側111和與之相對的第二側113,軀干連接件130固定連接在第一側111,且與主體支架110垂直。
請參閱圖7,擺動機構30還包括傳動件和傳動件安裝架190,傳動件安裝架190包括固定連接的固定端191和安裝端193,固定端191固定在主體支架110上,安裝端193向遠離主體支架110的一面延伸,安裝端193固定設置有兩個拓展板1931,在拓展板1931上設置有卡位槽1933。在本實施例中傳動件為舵機170,卡位槽1933的寬度與舵機170的寬度相當,將舵機170卡入卡位槽1933中,通過螺栓將舵機170固定在拓展板1931上。
兩個舵機170的轉軸同軸且相對,在安裝端193上還固定設置有隔板1935,隔板1935設置于兩個舵機170之間,位于隔板1935兩側的舵機170的轉軸分別為第一拉線軸171和第二拉線軸173。第一拉線軸171和第二拉線軸173的轉向相同,在第一拉線軸171和第二拉線軸173上分別安裝纏繞方向相反的兩根拉線175。
延伸桿150與主體支架110固定連接且垂直,延伸桿150被主體支架110分為第一延伸部151和第二延伸部153,第一延伸部151和第二延伸部153相對于主體支架110對稱設置。在第一延伸部151和第二延伸部153的端頭處均設置有滑輪155,通過滑輪155改變拉線175的運動方向后將拉線175頭固定在擺動部200兩端,得以加大對擺動部200的力矩。
在主體支架110遠離舵機170的一面固定安裝有軀干連接件130,軀干連接件130為板狀的十字叉,通過十字叉的結構可以穩固擺動機構30與軀干氣模10各方向的連接。
在主體支架110和舵機170之間設置有中心桿120,中心桿120與主體支架110固定連接。
中心桿120包括第一端115和與之相對的第二端117,在第一端115和第二端117的端頭處設置有鉸接部119,鉸接部119用于與擺動部200鉸接。
第一端115還安裝有光電開關114,用于感應固定部100和擺動部200之間的距離,據此調節舵機170的轉速,防止轉動過度。
請參閱圖3、圖4和圖6,擺動部200包括肢節連接件210和伸長臂230,以及加強固定肢節連接件210和伸長臂230的加強筋250,其中伸長臂230為兩片,一片伸長臂230的一端與第一端115鉸接,另一片伸長臂230的一端與第二端117鉸接。兩片伸長臂230平行,兩片伸長臂230的旋轉中心軸同軸且與主體支架110平行。
在伸長臂230遠離主體支架110的一端固定安裝有肢節連接件210,肢節連接件210為板狀的十字叉,通過十字叉的結構可以穩固擺動機構30與肢節氣模20各方向的連接。
加強筋250垂直于肢節連接件210和伸長臂230,加強肢節連接件210和伸長臂230之間的穩定性,且加強筋250中間具有通孔,以降低加強筋250的重量。
這個漂浮機器人1還包括包裹部300,包裹部300包裹整個擺動機構30,并通過支撐部400進行包裹部300的支撐。
從第一端115和第二端117再分別往外還有支出部116,在支出部116上鉸接支撐機構。支撐機構包括四根弧形桿410,弧形桿410的一端鉸接在第一端115外側的支出部116,弧形桿410的另一端鉸接在第二端117外側的支出部116。弧形桿410繞中心軸轉動時,整個擺動機構30的其他部位均處在弧形桿410內部。
支撐機構支撐包裹部300的內壁,以使得包裹部300形成一定的形狀,避免包裹部300影響擺動機構30內部結構的運作。
在本實用新型中,漂浮機器人1為海龜形狀,包括五個肢節氣模20和一個軀干氣模10,五個肢節氣模20分別為四肢和頭部。每個肢節氣模20和軀干氣模10均通過擺動機構30相連。
在肢節氣模20和軀干氣模10中安裝有LED燈,通過打開LED燈可以從氣模表面透光,以使得漂浮機器人1在夜晚也具有較高的觀賞性。
在本實用新型中,支撐機構不僅可以為弧形桿410,也可以為折線形桿或其他形狀,只要能夠鉸接在主體支架110兩端,支撐包裹部300以保護擺動機構30內部結構即可。弧形桿410的數量不僅可以為四根,也可以為六根、八根或其他,只要能夠對包裹部300形成足夠的支撐即可。傳動件不僅可以為舵機170,也可以為氣動馬或其他發動機構,只要能夠為轉軸提供轉動扭矩即可。
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漂浮機器人1,可以實現一些水生動物或者飛行動物的模型制造,通過擺動機構30的連接使得肢節氣模20可相對于軀干氣模10做一些較為自然的動作,以提高觀賞性。而擺動機構30通過拉線175的方式進行傳動,也提高了肢節氣模20動作的穩定性,降低了故障率。兩根拉線175進行拉扯可以進行一些帶節奏的動作,以帶動觀賞者的氣氛。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巡游漂浮機器人2,請參閱圖8,這種巡游漂浮機器人2包括漂浮機器人1和控制部40。
通過控制部40控制漂浮機器人1的升降及拉動漂浮機器人1進行巡游。
請參閱圖1和圖2,漂浮機器人1包括軀干氣模10、肢節氣模20和擺動機構30。
軀干氣模10包括密閉空間,對軀干氣模10的密閉空間充入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軀干氣模10便可以在空氣中漂浮。
請參閱圖3、圖4和圖5,肢節氣模20也包括密閉空間,對肢節氣模20的密閉空間充入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肢節氣模20便可以在空氣中漂浮。
擺動機構30包括固定部100和擺動部200,固定部100包括主體支架110、軀干連接件130和延伸桿150。
主體支架110為一硬質板,包括第一側111和與之相對的第二側113,軀干連接件130固定連接在第一側111,且與主體支架110垂直。
請參閱圖7,擺動機構30還包括傳動件和傳動件安裝架190,傳動件安裝架190包括固定連接的固定端191和安裝端193,固定端191固定在主體支架110的一面,安裝端193固定設置有兩個拓展板1931,在拓展板1931上設置有卡位槽1933。在本實施例中傳動件為舵機170,卡位槽1933的寬度與舵機170的寬度相當,將舵機170卡入卡位槽1933中,通過螺栓將舵機170固定在拓展板1931上。
兩個舵機170的轉軸同軸且相對,在安裝端193上還固定設置有隔板1935,隔板1935設置于兩個舵機170之間,位于隔板1935兩側的舵機170的轉軸分別為第一拉線軸171和第二拉線軸173。第一拉線軸171和第二拉線軸173的轉向相同,在第一拉線軸171和第二拉線軸173上分別安裝纏繞方向相反的兩根拉線175。
延伸桿150與主體支架110固定連接且垂直,延伸桿150被主體支架110分為第一延伸部151和第二延伸部153,第一延伸部151和第二延伸部153相對于主體支架110對稱設置。在第一延伸部151和第二延伸部153的端頭處均設置有滑輪155,通過滑輪155改變拉線175的運動方向后將拉線175頭固定在擺動部200兩端,得以加大對擺動部200的力矩。
在主體支架110遠離舵機170的一面固定安裝有軀干連接件130,軀干連接件130為板狀的十字叉,通過十字叉的結構可以穩固擺動機構30與軀干氣模10各方向的連接。
在主體支架110和舵機170之間設置有中心桿120,中心桿120與主體支架110固定連接。
中心桿120包括第一端115和與之相對的第二端117,在第一端115和第二端117的端頭處設置有鉸接部119,鉸接部119用于與擺動部200鉸接。
在第一端115還安裝有光電開關114,用于感應固定部100和擺動部200之間的距離,據此調節舵機170的轉速,防止轉動過度。
請參閱圖3、圖4和圖6,擺動部200包括肢節連接件210和伸長臂230,以及加強固定肢節連接件210和伸長臂230的加強筋250,其中伸長臂230為兩片,一片伸長臂230的一端與第一端115鉸接,另一片伸長臂230的一端與第二端117鉸接。兩片伸長臂230平行,兩片伸長臂230的旋轉中心軸同軸且與主體支架110平行。
在伸長臂230遠離主體支架110的一端固定安裝有肢節連接件210,肢節連接件210為板狀的十字叉,通過十字叉的結構可以穩固擺動機構30與肢節氣模20各方向的連接。
加強筋250垂直于肢節連接件210和伸長臂230,加強肢節連接件210和伸長臂230之間的穩定性,且加強筋250中間具有通孔,以降低加強筋250的重量。
這個漂浮機器人1還包括包裹部300,包裹部300包裹整個擺動機構30,并通過支撐部400進行包裹部300的支撐。
從第一端115和第二端117再分別往外還有支出部116,在支出部116上鉸接支撐機構。支撐機構包括四根弧形桿410,弧形桿410的一端鉸接在第一端115外側的支出部116,弧形桿410的另一端鉸接在第二端117外側的支出部116。弧形桿410繞中心軸轉動時,整個擺動機構30的其他部位均處在弧形桿410內部。
支撐機構支撐包裹部300的內壁,以使得包裹部300形成一定的形狀,避免包裹部300影響擺動機構30內部結構的運作。
在本實用新型中,漂浮機器人1為海龜形狀,包括五個肢節氣模20和一個軀干氣模10,五個肢節氣模20分別為四肢和頭部。每個肢節氣模20和軀干氣模10均通過擺動機構30相連。
在肢節氣模20和軀干氣模10中安裝有LED燈,通過打開LED燈可以從氣模表面透光,以使得漂浮機器人1在夜晚也具有較高的觀賞性。
在漂浮機器人1的一面設置有多個連接點,通過控制線將漂浮機器人1上的連接點與控制部40的卷揚機500連接。
卷揚機500通過電控柜600進行控制,得以升高或降低漂浮機器人1的高度,也可以控制漂浮機器人1的平衡。
卷揚機500和電控柜600安裝在推車700上,可以人工推動推車700,以實現漂浮機器人1的移動,在整個觀賞區內進行巡游。
在本實用新型中還包括升降遙控器和彩燈遙控器,升降遙控機與電控柜600無線連接,得以控制卷揚機500的轉動。彩燈遙控器與漂浮機器人1的LED控制系統無線連接,得以控制LED燈的開合。
在本實用新型中,支撐機構不僅可以為弧形桿410,也可以為折線形桿或其他形狀,只要能夠鉸接在主體支架110兩端,支撐包裹部300以保護擺動機構30內部結構即可。弧形桿410的數量不僅可以為四根,也可以為六根、八根或其他,只要能夠對包裹部300形成足夠的支撐即可。傳動件不僅可以為舵機170,也可以為氣動馬或其他發動機構,只要能夠為轉軸提供轉動扭矩即可。
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巡游漂浮機器人2,可以實現一些水生動物或者飛行動物的模型制造,通過擺動機構30的連接使得肢節氣模20可相對于軀干氣模10做一些較為自然的動作,以提高觀賞性。而擺動機構30通過拉線175的方式進行傳動,也提高了肢節氣模20動作的穩定性,降低了故障率。兩根拉線175進行拉扯可以進行一些帶節奏的動作,以帶動觀賞者的氣氛。通過控制部40對漂浮機器人1進行控制,可以實現漂浮機器人1的升降以及平衡。通過推車700可以實現漂浮機器人1在整個游覽區的巡游。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