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螺絲刀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8705555閱讀:451來源:國知局
一種螺絲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絲刀。
【背景技術】
[0002]在設備的裝配和維修過程中,經常會使用螺絲刀對螺釘進行操作。傳統的螺絲刀是在握柄上固定連接刀桿,并在刀桿上遠離所述握柄的一端設置有刀頭,當需要擰螺釘的時候,需要操作者用一只手固定待擰的螺釘,用另一只手操作螺絲刀的握柄,并通過所述刀頭對待擰的螺釘進行操作,以完成擰螺釘的作業。
[0003]但是,采用這種傳統的螺絲刀進行擰螺釘作業存在以下缺陷:1.無法實現單手擰螺釘的操作,需要兩只手配合才能完成,增加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2.在操作空間受限制的情況下,由于操作者的手無法很順利地對螺釘進行固定,通過傳統的螺絲刀進行擰螺釘會非常困難,因此,傳統的螺絲刀并不適合在操作空間受限制的情況下使用;3.在擰螺釘的過程中,傳統的螺絲刀很容易打滑,容易造成劃傷設備表面或劃傷操作者的手臂的現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0004]因此,非常有必要設計一種能夠實現單手擰螺釘、能夠在受限制的操作空間使用、并且不容易打滑、安全系數高的螺絲刀。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夠實現單手擰螺釘、能夠在受限制的操作空間使用、并且不容易打滑、安全系數高的螺絲刀,旨在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
[0006]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螺絲刀包括刀桿,還包括:中空結構的套管,所述套管包括一個無壁面,在所述套管上與所述無壁面相對的壁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刀桿的第一端由所述套管的外部延伸穿過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套管的內部;多個彈性片,多個所述彈性片均設置在所述套管的內部,并連接在與所述無壁面相鄰的內壁上,所述彈性片的形狀是拱形,多個所述彈性片的外拱面共同界定出一個用于卡合螺釘的卡合空間。
[0007]優選地,所述螺絲刀還包括握柄,所述握柄連接在所述刀桿的第二端,所述握柄與所述刀桿共軸設置。
[0008]優選地,所述螺絲刀還包括第一擋片,所述第一擋片設置在所述套管中,并固定在所述刀桿上。
[0009]優選地,所述螺絲刀還包括:第二擋片,所述第二擋片設置在所述套管外,并固定在所述刀桿上;彈簧,所述彈簧套裝在所述刀桿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擋片與所述套管之間。
[0010]優選地,所述套管的形狀是圓柱形,所述通孔設置在所述圓柱形的一個底面上。
[0011]優選地,所述彈性片是由金屬片彎曲形成。
[0012]優選地,所述彈性片是橡膠片。
[0013]優選地,所述套管中設置有三個所述彈性片。
[0014]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螺絲刀,在擰螺釘的操作中,可以通過所述彈性片將螺釘卡合固定在所述卡合空間中,使螺釘在操作過程中不會發生打滑。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螺絲刀在操作過程中無需人工用手去固定螺釘,只需要單手操作即可,有效地減小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在操作空間受限制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螺絲刀依然能夠順利地完成操作,能夠適用于多種不同的操作環境;同時,在操作過程中不容易發生打滑現象,有效地防止了設備表面被劃傷或操作者的手臂被劃傷的現象,極大地提高了安全系數。因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螺絲刀能夠實現單手擰螺釘、能夠在受限制的操作空間使用,并且不容易打滑,安全系數高。
【附圖說明】
[0015]下面將通過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中優選實施例,將有助于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和優點,其中: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螺絲刀優選實施的結構圖;
[0017]圖2是圖1中部分部件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螺絲刀優選實施的結構圖;圖2是圖1中部分部件的立體圖。結合圖1和圖2所示,在優選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螺絲刀包括:刀桿7、套管5、多個彈性片8、握柄1、第一擋片4、第二擋片2和彈簧3。
[0020]所述套管5為中空結構,所述套管5包括中空腔和一個無壁面,所述中空腔通過所述無壁面與外部連通。所述套管5上與所述無壁面相對的壁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刀桿7的第一端(圖1中的下端)由所述套管5的外部延伸穿過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套管5的內部,其中,所述刀桿7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套管5中,所述刀桿7的第二端(圖1中的上端)位于所述套管5外。優選地,所述套管5可以通過中空的金屬鑄件實現,也可以通過圓柱形的金屬管實現。在圖1所示的優選實施例中,所述套管5的形狀是圓柱形,圓柱形的所述套管5的下底面是所述無壁面,所述通孔設置在圓柱形的所述套管5的上底面的幾何中心,所述刀桿7的第一端沿所述套管5的中心軸線延伸穿過所述通孔。
[0021]多個所述彈性片8均設置在所述套管5的內部,并連接在與所述無壁面相鄰的內壁上,所述彈性片8的形狀是拱形,多個所述彈性片8的外拱面共同界定出一個用于卡合螺釘9的卡合空間。在圖1和圖2所示的優選實施例中,多個所述彈性片8設置在圓柱形的所述套管5中,并連接在所述套管5的側壁上。所述卡合空間用于容納并固定螺釘9,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卡合空間可以根據不同規格的螺釘9進行設計,可以通過改變多個所述彈性片8的大小、形狀和位置來改變所述卡合空間的大小和位置。優選地,所述卡合空間的軸線沿所述套管5的中心軸線設置,即當所述螺釘9被卡合固定在所述卡合空間中時,所述螺釘9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套管5的中心軸線重合,如圖1中所示,所述螺釘9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套管5的中心軸線均是豎直的。
[0022]優選地,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套管5中設置有三個所述彈性片8,所述彈性片8可以通過金屬片、橡膠片等具有彈性的片狀物實現。例如:可以將整張金屬片彎曲成拱形來實現,也可以通過各種已知的成型工藝將橡膠材料加工成拱形結構來實現。
[0023]如圖1所示,在需要擰螺釘9時,可以將螺釘9從所述無壁面向所述套管5中推進,使螺釘9被多個所述彈性片8卡合固定在所述卡合空間中;再將所述套管5放置在設置有螺孔的設備表面,使螺釘9正對螺孔,此時,螺釘9被固定在正對螺釘9的位置,不容易發生偏移;通過所述刀桿7將螺釘9擰入螺孔中,完成擰螺釘9的操作;在操作完成后,將所述套管5拔出即可。
[002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握柄I連接在所述刀桿7的第二端,所述握柄I與所述刀桿7共軸設置。所述握柄I用于操作者握持,操作者通過轉動所述握柄I來帶動所述刀桿7轉動,達到擰螺釘9的目的。所述第一擋片4設置在所述套管5中,并固定在所述刀桿7上。所述第一擋片4用于對所述刀桿7進行限位,使所述刀桿7的第一端保持在所述套管5中。具體地,當所述刀桿7沿圖1中向上的方向運動時,會帶動所述第一擋片4 一起向上運動,當第一擋片4運動到與所述套管5的內壁相抵接時,能夠限制所述刀桿7繼續向上運動,避免所述刀桿7被抽出所述套管5外。所述第二擋片2設置在所述套管5外,并固定在所述刀桿7上;所述彈簧3套裝在所述刀桿7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擋片2與所述套管5之間。所述第二擋片2與所述彈簧3的設置能夠達到以下技術效果:當擰螺釘9的操作結束后,當操作人員松開所述握柄I時,在所述彈簧3的驅動下,所述刀桿7會與所述螺釘9及時分離,防止拔出所述套管5的過程中對已經安裝好的螺釘9的干擾。
[0025]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螺絲刀,在擰螺釘的操作中,可以通過所述彈性片將螺釘卡合固定在所述卡合空間中,使螺釘在操作過程中不會發生打滑。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螺絲刀在操作過程中無需人工用手去固定螺釘,只需要單手操作即可,有效地減小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在操作空間受限制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螺絲刀依然能夠順利地完成操作,能夠適用于多種不同的操作環境;同時,在操作過程中不容易發生打滑現象,有效地防止了設備表面被劃傷或操作者的手臂被劃傷的現象,極大地提高了安全系數。因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螺絲刀能夠實現單手擰螺釘、能夠在受限制的操作空間使用,并且不容易打滑,安全系數高。
[0026]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螺絲刀,包括刀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刀還包括: 中空結構的套管,所述套管包括一個無壁面,在所述套管上與所述無壁面相對的壁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刀桿的第一端由所述套管的外部延伸穿過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套管的內部; 多個彈性片,多個所述彈性片均設置在所述套管的內部,并連接在與所述無壁面相鄰的內壁上,所述彈性片的形狀是拱形,多個所述彈性片的外拱面共同界定出一個用于卡合螺釘的卡合空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刀還包括握柄,所述握柄連接在所述刀桿的第二端,所述握柄與所述刀桿共軸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刀還包括第一擋片,所述第一擋片設置在所述套管中,并固定在所述刀桿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絲刀還包括: 第二擋片,所述第二擋片設置在所述套管外,并固定在所述刀桿上; 彈簧,所述彈簧套裝在所述刀桿上,并位于所述第二擋片與所述套管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螺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形狀是圓柱形,所述通孔設置在所述圓柱形的一個底面上。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螺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片是由金屬片彎曲形成。
7.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螺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片是橡膠片。
8.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螺絲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中設置有三個所述彈性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螺絲刀。所述螺絲刀包括:刀桿;中空結構的套管,所述套管包括一個無壁面,在所述套管上與所述無壁面相對的壁上設置有通孔,所述刀桿的第一端由所述套管的外部延伸穿過所述通孔,并延伸至所述套管的內部;多個彈性片,多個所述彈性片均設置在所述套管的內部,并連接在與所述無壁面相鄰的內壁上,所述彈性片的形狀是拱形,多個所述彈性片的外拱面共同界定出一個用于卡合螺釘的卡合空間。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螺絲刀能夠實現單手擰螺釘、能夠在受限制的操作空間使用,并且不容易打滑,安全系數高。
【IPC分類】B25B23-10, B25B15-02
【公開號】CN204413957
【申請號】CN201420822049
【發明人】吳桂陳
【申請人】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神華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24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2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