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改善人類生存質量、減少環境對人傷害的器具,尤其涉及一種鼻腔除塵加濕器。
背景技術:
在我國北方,氣候干燥,空氣中含有大量懸浮顆粒物與粉塵,大風時甚至產生揚塵。一些過敏體質者由于吸入花粉、塵螨等引發咳嗽、哮喘等疾病。同時,空氣干燥容易使人心情煩躁,頭暈胸悶、喉鼻不適。通常,為了阻擋灰塵,人們可以帶口罩出行,但是,口罩還是有許多的不便,如交警等有的職業還規定不能帶口罩。現在,也有一種鼻腔過濾器,可以過濾一些病毒及細小顆粒(包括PM2.5、PM10等),這種過濾作用主要依靠極小的孔徑,但極小的孔徑在過濾部分細小顆粒的同時,也會對人體呼吸形成阻力,也會引起人體不適,這種阻力會導致人體自身氣體流量不足,氣體流量不足容易引起體內缺氧,長時間如此還有可能引起記憶力減退、血壓升高等,尤其是對于本身就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來說,更加不適、影響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有必要得到一種不覆蓋面部的除塵加濕器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設置在鼻腔中的除塵加濕器,通過螺旋管道除塵,通過在內芯加水增加吸入濕度的方案,效果良好,解決了現有口罩和鼻腔過濾器存在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鼻腔除塵加濕器,包括外殼和連接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殼內設有內芯,內芯內設有螺旋管道,兩個外殼下部設有連接條固定成一體。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外殼為圓筒形,為軟質橡膠材質。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外殼上、下兩端向內設有圓弧形收口。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內芯為配合外殼內腔的圓柱形,為多孔材料。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內芯為海綿,所述的海綿內心設有螺旋管道。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螺旋管道在海綿中旋轉一定角度。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連接條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個外殼下端圓弧形收口處,并連接條呈向下的圓弧形。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上述的鼻腔除塵加濕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鼻腔除塵加濕器外殼制作:首先制作除塵加濕器外殼的型腔模具,以醫用橡膠原料和模具注塑得到外殼,兩個外殼之間以連接條連接成一體,外殼呈圓筒形,壁厚1mm,高度6-15mm,內徑5-10mm,外殼兩端向內設有圓弧形收口,收口高度1mm,連接條為圓弧形,斷面矩形,尺寸2*2mm,連接條兩端連接在對應外殼下端的圓弧形收口處。
(2)鼻腔除塵加濕器內芯制作:內芯采用圓柱形海綿,海綿直徑5-10mm或同配套的外殼內徑,高度6-15mm或同配套的外殼高度,在海綿內部設有螺旋管道。
(3)將步驟(2)得到的內芯塞入步驟(1)得到的外殼內,內芯被外殼兩端的圓弧形收口固定在外殼內即可得到鼻腔除塵加濕器。
(4)消毒、包裝、儲存。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上述的鼻腔除塵加濕器的內芯螺旋管道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首先制作圓柱形海綿內芯,海綿直徑5-10mm或同配套的外殼內徑,高度6-15mm或同配套的外殼高度
(2)在圓柱形海綿內芯的兩端設置夾具,旋轉任一夾具一定角度,海綿內芯一端固定,另一端跟隨夾具扭轉。
(3)在扭轉后的海綿上端向下沖通孔,取下夾具,海綿內芯回轉,即可在海綿內芯內得到一個螺旋的管道。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上述的鼻腔除塵加濕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首先在左右兩個鼻腔除塵加濕器的內芯各滴入一滴清水,然后將左右鼻腔除塵加濕器塞入對應的鼻腔中,連接條位于鼻中隔前部。
(2)根據使用環境,1-2小時加水一次,兩鼻腔除塵加濕器各加水一滴。
(3)根據使用環境,1-4小時清洗一次,清洗時將鼻腔除塵加濕器放入清水中,用手擠壓數次即可。
(4)根據使用環境,使用20-100小時更換內芯一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內芯中設有螺旋管道,在吸氣時,空氣通過螺旋管旋轉,空氣中的灰塵在離心力的作用下粘附在管道壁上,并且空氣順旋轉的管道進出,氣流通量大,沒有阻力,不影響人的呼吸;由于在內芯加入清水,可以在呼吸時將水分蒸發,增加吸入的空氣濕度,可以避免由于空氣干燥帶來的不適影響;另外,由于外殼采用柔軟的乳膠材料,在鼻腔內沒有異物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闡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A-A的剖面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3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1-外殼,2-連接條,3-內芯,4-收口,5-螺旋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申請的目的和技術方案更加清楚,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無需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參考附圖,一種鼻腔除塵加濕器,包括外殼1和連接條2,所述的外殼1內設有內芯3,內芯3內設有螺旋管道5,兩個外殼1下部設有連接條2固定成一體。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外殼1為圓筒形,為軟質橡膠材質。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外殼1上、下兩端向內設有圓弧形收口4。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內芯3為配合外殼1內腔的圓柱形,為多孔材料。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內芯3為海綿,所述的海綿內心3設有螺旋管道5。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螺旋管道5在海綿中旋轉一定角度。
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連接條2兩端分別連接在兩個外殼1下端圓弧形收口4處,并連接條2呈向下的圓弧形。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上述的鼻腔除塵加濕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鼻腔除塵加濕器外殼制作:首先制作除塵加濕器外殼1的型腔模具,以醫用橡膠原料和模具注塑得到外殼1,兩個外殼1之間以連接條2連接成一體,外殼1呈圓筒形,壁厚1mm,高度6-15mm,內徑5-10mm,外殼1兩端向內設有圓弧形收口4,收口4高度1mm,連接條2為圓弧形,斷面矩形,尺寸2*2mm,連接條2兩端連接在對應外殼1下端的圓弧形收口4處。
(2)鼻腔除塵加濕器內芯3制作:內芯3采用圓柱形海綿,海綿直徑5-10mm或同配套的外殼1內徑,高度6-15mm或同配套的外殼1高度,在海綿內部設有螺旋管道5。
(3)將步驟(2)得到的內芯3塞入步驟(1)得到的外殼1內,內芯3被外殼1兩端的圓弧形收口4固定在外殼1內即可得到鼻腔除塵加濕器.
(4)高溫消毒、真空包裝、常規儲存即可。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上述的鼻腔除塵加濕器的內芯3螺旋管道5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首先制作圓柱形海綿內芯3,海綿直徑5-10mm或同配套的外殼1內徑,高度6-15mm或同配套的外殼1高度。
(2)在圓柱形海綿內芯3的兩端設置夾具,旋轉任一夾具一定角度,海綿內芯3一端固定,另一端跟隨夾具扭轉。
(3)在扭轉后的海綿上端向下沖通孔,取下夾具,海綿內芯3回轉,即可在海綿內芯3內得到一個螺旋管道5。
本實施例還公開了上述的鼻腔除塵加濕器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首先在左右兩個鼻腔除塵加濕器的內芯3各滴入一滴清水,然后將左右鼻腔除塵加濕器塞入對應的鼻腔中,連接條2位于鼻中隔前部。
(2)根據使用環境,1-2小時加水一次,兩鼻腔除塵加濕器各加水一滴。
(3)根據使用環境,1-4小時清洗一次,清洗時將鼻腔除塵加濕器放入清水中,用手擠壓數次即可。
(4)根據使用環境,使用20-100小時更換內芯一次。
本實用新型的鼻腔除塵加濕器外殼采用軟質的橡膠或乳膠材質,可以重復利用,內芯采用快速更換式設計,內芯中設有螺旋管道,可以增加通氣量,避免傳統的過濾式濾芯的空氣阻力,并且螺旋進氣可以將空氣中的顆粒物吸附在管道壁上,通過在內芯加水從而增加呼吸空氣的濕度,可以緩解干燥空氣給人帶來的不適影響;本實用新型可以應用于粉塵車間,交警、環衛工等室外作業人員,可以預防或減少氣管炎、塵肺病等呼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