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加濕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移動加濕器與支架。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汽車的普及,汽車已經成為了絕大數人的代步工具。由于汽車的內部是一個密閉的空間,無法疏通的空氣容易滋生細菌,因此需要車載加濕器來增加車內空氣的濕度,保證空氣的濕度,避免細菌的滋生,同時使車內人的皮膚保持水潤。目前,市場上的加濕器在與支架連接時,一般是通過夾緊支架,還有部分是使用雙面膠進行粘接,這兩種連接方式不僅拆裝麻煩,而且還會丑化加濕器的外觀。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移動加濕器與支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固定箍上設置扣槽,且在支架上設置與扣槽相互配合的扣爪,通過卡扣結構實現了加濕器與支架的連接,便于拆卸安裝,使用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移動加濕器與支架,包括加濕器本體、扣槽、扣爪和支架,所述加濕器本體上設有固定箍,固定箍的一側設有通孔,且通孔與加濕器本體上的霧化開關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固定箍遠離通孔的一側設有扣槽,且扣槽處的加濕器本體上設有凹槽,所述固定箍的一側連接有支架,支架上安裝有可與扣槽相互配合的扣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實施例:一種移動加濕器與支架,包括加濕器本體、扣槽、扣爪和支架,所述加濕器本體的一側設有凹槽,且凹槽的一端與加濕器本體的一端在同一平面內,所述凹槽的另一端的內部設有扣槽,所述加濕器本體通過扣槽與扣爪的相互配合安裝有支架。
優選的,所述扣槽的底部陷入凹槽內,且凹槽的深度小于扣槽的厚度。
優選的,所述支架上設有固定件和活動件,且固定件與活動件活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通孔處固定箍上設有凸出部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設備通過在固定箍上設置扣槽,且在支架上設置與扣槽相互配合的扣爪,通過卡扣結構實現了加濕器與支架的連接,便于拆卸安裝,使用方便,同時,通過在扣槽處設置凹槽,使連接更加穩定,由于支架上的固定件與活動件活動連接,將固定件安裝在汽車空調口處,加濕器本體可圍繞著固定件進行旋轉,從而便于調整霧化出口的位置,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指示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中:1-加濕器本體;2-固定箍;3-凹槽;4-扣槽;5-扣爪;6-支架;7-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移動加濕器與支架,包括加濕器本體1、扣槽4、扣爪5和支架6,加濕器本體1上設有固定箍2,固定箍2的一側設有通孔7,通孔7處固定箍2上設有凸出部分,且通孔7與加濕器本體1上的霧化開關的位置相對應,固定箍2遠離通孔7的一側設有扣槽4,且扣槽4處的加濕器本體1上設有凹槽3,扣槽4的底部陷入凹槽3內,且凹槽3的深度小于扣槽4的厚度,固定箍2的一側連接有支架6,支架6上設有固定件和活動件,且固定件與活動件活動連接,支架6上安裝有可與扣槽4相互配合的扣爪5。
請參閱圖6-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種實施例:一種移動加濕器與支架,包括加濕器本體1、扣槽4、扣爪5和支架6,加濕器本體1的一側設有凹槽3,且凹槽3的一端與加濕器本體1的一端在同一平面內,凹槽3的另一端的內部設有扣槽4,加濕器本體1通過扣槽4與扣爪5的相互配合安裝有支架6。
工作原理:使用時,將支架上的固定件安裝在汽車空調口處,然后通過扣爪5與扣槽4的相互配合將加濕器本體1安裝在支架6上,當需要轉動霧化出口的位置時,可通過轉動支架6上的活動件來實現。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