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自動防墜穿戴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380089閱讀:359來源:國知局
自動防墜穿戴設備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勞保器械,尤其涉及一種自動防墜穿戴設備。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產勞動過程中,有時候不可避免需要登高作業,常用的墜落防護工具有安全繩,但是由于工作人員保護意識較差或者防護不當等原因,經常容易出現墜落傷害。因此還需要一種自動防墜設備來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目前現有有效授權專利中相關防墜裝置多為緊急時刻手動按鈕控制,而現實中往往作業人員手持作業工具,有些甚至為刀具、電鉆等危險工具,讓作業人員手動開啟保護裝置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且未必能及時開啟。有些現有技術則無自動預判系統來預防墜落,也沒有自動定位和緊急呼救裝置,給傷者帶來及時的救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自動防墜穿戴設備,能自動判定人員是否墜落并啟動氣囊對人體進行包裹保護,減少墜落帶來的傷害,同時能發出呼救警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自動防墜穿戴設備,包括氣囊存儲帶、氣囊主體及控制組件;所述的氣囊主體設置在所述的氣囊存儲帶內,所述的氣囊存儲帶穿戴在頭部、軀干及四肢上,所述的控制組件設置在所述的氣囊存儲帶上,位于身體的背部;所述的控制組件通過無線網絡外接智能終端,所述的控制組件包括加速度監控裝置、氣囊控制器、緊急呼救器、氣體釋放按鈕及定位器,所述的氣囊控制器通過所述的加速度監控裝置與所述的氣囊主體的充氣口連接,所述的氣體釋放按鈕與所述的氣囊主體的排氣口連接。

上述的自動防墜穿戴設備,其中,所述的氣囊主體由頭部保護氣囊、一對上肢保護氣囊、軀干保護氣囊及一對下肢保護氣囊構成,所述的頭部保護氣囊、一對上肢保護氣囊、軀干保護氣囊及一對下肢保護氣囊連接成一體結構的充氣氣囊。

上述的自動防墜穿戴設備,其中,所述的頭部保護氣囊通過所述的氣囊控制器充氣后罩蓋在頭部,所述的一對上肢保護氣囊通過所述的氣囊控制器充氣后包裹雙臂,所述的軀干保護氣囊通過所述的氣囊控制器充氣后包裹身體,所述的一對下肢保護氣囊通過所述的氣囊控制器充氣后包裹雙腿。

上述的自動防墜穿戴設備,其中,所述的氣囊控制器包括氣體發生器及點火器,所述的氣體發生器通過所述的點火器為所述的氣囊主體充氣。

本實用新型可連接智能手機終端,可調節和開關部分選用功能,或綁定家人,即時溝通自己的安全狀況;如發現作業人員心跳非正常加速或其他癥狀本發明會立刻啟動警報系統,防止由于身體病變造成墜落;通過全自動監控,能即時判斷和打開安全裝置,緩解甚至完全避免墜落造成的人員傷害;可在墜落后進行緊急呼救,有效防止錯過最佳營救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防墜穿戴設備的穿戴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自動防墜穿戴設備的充氣后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請參見附圖1及附圖2所示,一種自動防墜穿戴設備,包括氣囊存儲帶1、氣囊主體2及控制組件3;所述的氣囊主體2設置在所述的氣囊存儲帶1內,所述的氣囊存儲帶1穿戴在頭部、軀干及四肢上,所述的控制組件3設置在所述的氣囊存儲帶1上,位于身體的背部;所述的控制組件3通過無線網絡外接智能終端,所述的控制組件3包括加速度監控裝置、氣囊控制器、緊急呼救器、氣體釋放按鈕及定位器,所述的氣囊控制器通過所述的加速度監控裝置與所述的氣囊主體2的充氣口連接,所述的氣體釋放按鈕與所述的氣囊主體2的排氣口連接。

所述的氣囊主體2由頭部保護氣囊21、一對上肢保護氣囊22、軀干保護氣囊23及一對下肢保護氣囊24構成,所述的頭部保護氣囊21、一對上肢保護氣囊22、軀干保護氣囊23及一對下肢保護氣囊24連接成一體結構的充氣氣囊。

所述的頭部保護氣囊21通過所述的氣囊控制器充氣后罩蓋在頭部,所述的一對上肢保護氣囊22通過所述的氣囊控制器充氣后包裹雙臂,所述的軀干保護氣囊23通過所述的氣囊控制器充氣后包裹身體,所述的一對下肢保護氣囊24通過所述的氣囊控制器充氣后包裹雙腿。

所述的氣囊控制器包括氣體發生器及點火器,所述的氣體發生器通過所述的點火器為所述的氣囊主體2充氣。

登高作業前,將本實用新型穿戴于正常衣物之外,防止其他飾品衣物等影響氣囊彈出。

在登高作業中,一旦發生人員墜落情況,加速度監控裝置會立刻感知身體是否處于失重狀態,并通過失重時長來判斷是否為正常跳躍所以造成失重。如果判斷為正在快速非正常下墜,那么立刻啟動氣囊控制器,驅動電路向氣囊控制器中的氣體發生器送去啟動信號。氣體發生器接到信號后引燃氣體發生劑,產生大量氣體,經過濾并冷卻后進入氣囊主體2,使氣囊主體2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展開,包圍人體重要部位,包括頭部、四肢及軀干部位,吸收沖擊能量。

與此同時,緊急呼救器發出呼救聲光警示,甚至自動連線急救中心并自動發送傷者位置以及基本生理信息。如墜落人員自感無礙,則可按氣體釋放按鈕,釋放氣囊主體2中的氣體,自由活動。

可以理解的,所述的加速器監控裝置可以是集成在本穿戴設備上,也可以用隨身攜帶的手機重力傳感器替代,屬于等同的技術。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內”、“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外接”、“連接”、“罩蓋”、“包裹”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本實用新型可連接智能終端,如智能手機、計算機、平板電腦等設備,對工作人員的行走軌跡,心跳脈搏等活動進行監控,如發現異常則預先警報,真正做到防患與未然。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可連接智能手機終端,可調節和開關部分選用功能,或綁定家人,即時溝通自己的安全狀況;如發現作業人員心跳非正常加速或其他癥狀本發明會立刻啟動警報系統,防止由于身體病變造成墜落;通過全自動監控,能即時判斷和打開安全裝置,緩解甚至完全避免墜落造成的人員傷害;可在墜落后進行緊急呼救,有效防止錯過最佳營救時間。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附屬在其他相關產品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