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消防設備結構的改進,特別是室內放氣式阻燃消防系統。
背景技術:
以往水淋式滅火系統會因供水不足、建筑物過高、水泵揚程或管網水壓、高溫氣阻、噴射角度、有害氣體的產生等阻礙噴水有效滅火的客觀因素失去最佳滅火時機,以至救援人員放棄火災救援計劃。此外,現有的各種手持式滅火器也受失火場所客觀環境的制約只能撲滅最初暗火源或明火源,無法澆滅蔓延開來的大型燃燒火焰。因此,現有水淋式滅火設備或手持式滅火器滅火工效和滅火率偏低,使用成本偏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室內放氣式阻燃消防系統,滅火工效和滅火率更高,使用成本更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室內放氣式阻燃消防系統,氮氣源進氣咀、第一快速接頭、氮氣常閉充裝閥、氮氣存儲罐、第一常開主控閥以串聯方式依次管接,在氮氣存儲罐上配裝著第一壓力表和第一安全閥,第一常閉電磁閥與第一常閉手動閥以并聯方式相互管接,第一常開主控閥依次通過并聯的第一常閉電磁閥與第一常閉手動閥、第一單向閥管接混合氣存儲罐,二氧化碳氣源進氣咀、第二快速接頭、二氧化碳氣常閉充裝閥、二氧化碳氣存儲罐、第二常開主控閥以串聯方式依次管接,在二氧化碳氣存儲罐上配裝著第二壓力表和第二安全閥,第二常閉電磁閥與第二常閉手動閥以并聯方式相互管接,第二常開主控閥依次通過并聯的第二常閉電磁閥與第二常閉手動閥、第二單向閥管接混合氣存儲罐,在混合氣存儲罐上配裝著第三壓力表,常閉電磁出氣閥和常閉手動出氣閥以并聯方式相互管接,混合氣存儲罐通過若干對相互并聯的常閉電磁出氣閥和常閉手動出氣閥管接消音噴氣咀,常閉電磁出氣閥、常閉手動出氣閥與消音噴氣咀安設在室內,在室內安裝著煙火感應控制器和電子聲光報警器,煙火感應控制器分別電連接常閉電磁出氣閥和電子聲光報警器。
本實用新型通過車載液態氮源或車載液態二氧化碳源獲取作為無毒、無腐蝕的阻燃劑的壓縮氮氣或壓縮二氧化碳氣,即:當車載液態氮源或車載液態二氧化碳源通過管路連接進氣咀時,減壓后的氮氣或二氧化碳氣便可依次通過快速接頭、打開的常閉充裝閥、氮氣/二氧化碳氣存儲罐、常開主控閥、打開的常閉電磁閥/常閉手動閥、單向閥不可逆地充裝至混合氣存儲罐內,多余的氮氣或二氧化碳氣則在充裝過程中又儲備在氮氣/二氧化碳氣存儲罐中。當煙火感應控制器在感應到室內出現釋放煙霧的暗火或明火時則立即打開常閉電磁出氣閥并使電子聲光報警器發出聲光報警,提醒位于室內人員迅速撤離至室外安全地帶,與此同時,事先存儲在混合氣存儲罐內的氮氣和/或二氧化碳氣就會經常閉電磁出氣閥/常閉手動出氣閥、消音噴氣咀釋放至室內進行高效消防作業,以阻止室內暗火或明火繼續蔓延繼而使其最終熄滅。若暗火或明火附著在位于室內的鋁質物件上時,只有氮氣方可阻止鋁質物件參與燃燒。壓力表用于監測混合氣存儲罐、氮氣/二氧化碳氣存儲罐各自的氣壓,安全閥用于釋放氮氣/二氧化碳氣存儲罐多余的氣體以免罐內壓力過高,常閉手動閥和常閉手動出氣閥在常閉電磁閥和常閉電磁出氣閥因故障封堵管路的情況下可由手動應急啟用以確保氮氣或二氧化碳氣釋放工作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滅火工效和滅火率更高,使用成本更低。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總體的結構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室內放氣式阻燃消防系統,如圖1所示,氮氣源進氣咀1、第一快速接頭2、氮氣常閉充裝閥3、氮氣存儲罐6、第一常開主控閥7以串聯方式依次管接,在氮氣存儲罐6上配裝著第一壓力表4和第一安全閥5,第一常閉電磁閥8與第一常閉手動閥9以并聯方式相互管接,第一常開主控閥7依次通過并聯的第一常閉電磁閥8與第一常閉手動閥9、第一單向閥10管接混合氣存儲罐12,二氧化碳氣源進氣咀13、第二快速接頭14、二氧化碳氣常閉充裝閥15、二氧化碳氣存儲罐18、第二常開主控閥19以串聯方式依次管接,在二氧化碳氣存儲罐18上配裝著第二壓力表16和第二安全閥17,第二常閉電磁閥20與第二常閉手動閥21以并聯方式相互管接,第二常開主控閥19依次通過并聯的第二常閉電磁閥20與第二常閉手動閥21、第二單向閥22管接混合氣存儲罐12,在混合氣存儲罐12上配裝著第三壓力表11,常閉電磁出氣閥23、25、27和常閉手動出氣閥24、26、28以并聯方式相互管接,混合氣存儲罐12通過若干對相互并聯的常閉電磁出氣閥23、25、27和常閉手動出氣閥24、26、28管接消音噴氣咀30、32、34,常閉電磁出氣閥23、25、27、常閉手動出氣閥24、26、28與消音噴氣咀30、32、34安設在室內,在室內安裝著煙火感應控制器和電子聲光報警器29、31、33,煙火感應控制器分別電連接常閉電磁出氣閥23、25、27和電子聲光報警器2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