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及其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氨酯產品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是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 板。
背景技術:
玻纖增強聚氨酯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內飾領域。蜂窩紙夾心的玻纖增強聚氨酯 產品是一種近年開始出現的新技術,產品的上下表面是玻纖增強聚氨酯層,中間為蜂窩紙, 這種蜂窩紙夾心的玻纖增強聚氨酯材料因為具有強度高、重量輕、形狀穩定等優點在天窗 遮陽板、備胎蓋板等汽車內飾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因為材料、生產工藝等原因,生產出的產品弧度并不與模具的弧度一致;因為玻纖 增強聚氨酯屬于熱固性材料,這些因為弧度問題而造成的不良品無法修復,是一種巨大的 浪費。造成弧度差異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是因為隨機的原因造成的,導致產品的弧度分布 很寬,有的比設計值大,有的比設計值小,這種弧度的差異很難消除;另外還有一些是因為 某些特定原因造成,產品的弧度比設計值(模具弧度)總體偏小或者總體偏大,這種情況 下,可以采用重新制作模具的方法(改變模具的弧度)來減少不良品,但是重新制作模具費 時費力,并不是非常理想的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 陽板。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的生產方法。本發明主要解決現有的方法生產的聚氨酯產品弧度與模具有差異的問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它 包括蜂窩紙層,在蜂窩紙層的上下分別設上玻纖增強聚氨酯層和下玻纖增強聚氨酯層,其 特殊之處在于在下玻纖增強聚氨酯層之下或上玻纖增強聚氨酯層之上設無紡布增強聚氨 酯層。本發明的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的生產方法,其特殊之處在于它包括 如下工藝步驟,將材料按照無紡布層、玻纖氈層、蜂窩紙層、玻纖氈層從下到上或者從上到 下的順序鋪放整齊,在材料的正反面都噴涂聚氨酯料,把噴過聚氨酯料的材料送入到模具 中,按常規工藝在模具的溫度和壓力作用下進行反應,制成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 使產品的玻纖增強聚氨酯層之外形成一層含有無紡布而不含玻纖的聚氨酯層。該無紡布的 材料可以是PET、PP等有機合成纖維材料,這些材料與聚氨酯類似,具有強度低、收縮率高 的特點。本發明的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從溫度較高的模具中取出后,溫度逐漸降 低到室溫,在這個過程中,這層沒有玻纖氈的無紡布聚氨酯層的聚氨酯收縮率較高,使產品 因為內部應力發生變形,從而達到需要的弧度。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及其生產方法與已有技術相比 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進步1、采用在玻纖氈層之外增加無紡布層的方法生產的聚 氨酯產品,可以改變聚氨酯產品的弧度,使產品的弧度符合要求;2、節藥了重新制作模具的 成本,節約了勞動力,同時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圖1是本發明的產品出模時的形狀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產品冷卻后的形狀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與實施,下面結合附圖給出具體對照例和實施例詳細說明本發 明。對照例,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長度700mm,寬度400mm,厚度7mm,產 品呈柱面,長度方向上的曲率半徑為10,OOOmm ;采用兩層300g/m2的玻纖氈層夾一層厚度 7mm的蜂窩紙,兩個表面的聚氨酯料的噴涂密度都是400g/m2,模具的凹面朝上(凹模作為 下模),模溫120°C,保壓2分鐘,生產出的產品弧度會比設計值低;把產品凹面朝下放置到 平面上,測量其下表面的前側邊緣的中心到平面的距離,理論值為6mm,實際上最大值達到 7. 5mm,最小值達到3. 2mm,平均值在5mm。實施例1,參見圖1、2,同對照例中產品,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長度 700mm,寬度400mm,厚度7mm,產品呈柱面,長度方向上的曲率半徑為10,OOOmm ;將材料按照 從下到上依次為無紡布層、玻纖氈層、蜂窩紙層、玻纖氈層的順序鋪放整齊,兩層玻纖氈層 為300g/m2,蜂窩紙層厚7mm,無紡布為60g/m2的PET,在材料的正反面都噴涂聚氨酯料,兩個 表面的聚氨酯料的噴涂密度都是400g/m2,把噴過聚氨酯料的材料送入到模具中,模具的凹 面朝上,保持無紡布層在玻纖之上放入模具內,模溫120°C,保壓2分鐘,制成聚氨酯產品; 其結構為蜂窩紙層3的上下分別是上玻纖增強聚氨酯層1和下玻纖增強聚氨酯層2,下玻纖 增強聚氨酯層2下是無紡布增強聚氨酯層4。按照對照例中的測量方法,測量實施例1所生產的產品,弧度最大值為8mm,最小 值為4. 3mm,平均值在6. 1mm。實施例2,參見圖1、2,同實施例1,不同之處是將材料按照從下到上依次為玻纖氈 層、蜂窩紙層、玻纖氈層、無紡布層的順序鋪放整齊,無紡布層為100g/m2的PP,在材料表面 噴涂聚氨酯料之后,保持無紡布層在玻纖氈層之上放入模具內,模溫120°C,保壓2分鐘,取 出產品;其結構為蜂窩紙層3的上下分別是上玻纖增強聚氨酯層1和下玻纖增強聚氨酯層 2,上玻纖增強聚氨酯層1上是無紡布增強聚氨酯層4。按照對照例中的測量方法,測量實施例1所生產的產品,弧度最大值為8. 6mm,最 小值為4. 9mm,平均值在6. 6mm。通過上述對照例與實施例1和2的對比可知,采用在玻纖氈層之外增加無紡布層 的做法,可以改變聚氨酯產品的弧度,在直接用玻纖氈層和蜂窩紙層生產的產品弧度不理 想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在玻纖氈層之外增加一層無紡布層,使產品的弧度符合要求。
權利要求
1.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它包括蜂窩紙層(3),在蜂窩紙層C3)的上下分 別設上玻纖增強聚氨酯層(1)和下玻纖增強聚氨酯層O),其特征在于在下玻纖增強聚氨 酯層( 之下或上玻纖增強聚氨酯層(1)之上設無紡布增強聚氨酯層(4)。
2.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 括如下工藝步驟,將材料按照無紡布層、玻纖氈層、蜂窩紙層、玻纖氈層的順序鋪放整齊,在 材料的正反面都噴涂聚氨酯料,把噴過聚氨酯料的材料送入到模具中,在模具的溫度和壓 力作用下,聚氨酯料經過反應把各種材料粘結成一個總體,制成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 陽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無紡布層的材料是PET或PP。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玻纖增強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及其生產方法,其特點是將材料按照無紡布層、玻纖氈層、蜂窩紙層、玻纖氈層的順序鋪放整齊,在材料的正反面都噴涂聚氨酯料,把噴過聚氨酯料的材料送入到模具中,在模具的溫度和壓力作用下,經過反應,使聚氨酯料把各種材料粘結成一個總體,制成聚氨酯產品;其結構為在蜂窩紙層(3)的上下分別是上玻纖增強聚氨酯層(1)和下玻纖增強聚氨酯層(2),在下玻纖增強聚氨酯層(2)下是無紡布增強聚氨酯層(4);也可將無紡布增強聚氨酯層(4)設在上玻纖增強聚氨酯層(1)之上;采用在玻纖氈層之外增加無紡布層的方法生產的聚氨酯天窗遮陽板,可以改變產品的弧度,使產品的弧度符合要求,節約了成本,同時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文檔編號B32B27/04GK102126418SQ20101060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16日
發明者于兆漢, 孫明偉, 宋協文, 李光福, 李海帆, 林紅霞 申請人:煙臺正海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