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屬于汽車配件制造【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箱包括本體(1)、側板(2)、底板(3)、擋板(4)和蓋板(5);所述本體(1)由PVC表皮和玻纖增強聚氨酯基層復合而成;所述蓋板(5)由PVC表皮、玻纖增強聚氨酯層、紙蜂窩復合板和玻纖增強聚氨酯層復合而成;所述側板(2)、底板(3)和擋板(4)均為紙蜂窩復合板。其強度高、質量輕。
【專利說明】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屬于汽車配件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車用高架箱屬于汽車內飾件領域,一般要求其具有較好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和沖擊韌性,以便能夠更好地承受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應力,目前商用車高架箱有PP\ABS注塑工藝和高密度硬質聚氨酯發泡工藝等制品。
[0003]1、高架箱注塑件產品因結構復雜,產品分塊多,結構件多,造成裝配困難,產品總成質量重,模具成本高等缺陷。
[0004]2、高密度硬質聚氨酯產品生產受工藝條件限制,生產效率較低,材料損耗較大,產品質量較重。
【發明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強度高、質量輕的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所述高架箱包括本體、側板、底板、擋板和蓋板;所述底板設置在本體底部,所述擋板設置在本體上部,所述側板有多塊,所述側板設置于底板和擋板之間,并將高架箱分隔成幾個獨立的空間,所述蓋板含多塊,每塊蓋板設置在對應的上述獨立的空間前部;
[0007]所述本體由PVC表皮和長玻纖增強聚氨酯基層復合而成;
[0008]所述蓋板由PVC表皮和紙蜂窩復合板復合而成;
[0009]所述側板和底板均為紙蜂窩復合板,
[0010]所述擋板采用無紡布與輕質GMT模壓復合板。
[0011]所述底板的紙蜂窩復合板折彎轉角處厚度小于其他部位厚度。
[0012]所述紙蜂窩復合板芯材是紙蜂窩板,兩面復合玻璃纖維氈增強聚氨酯。
[0013]本實用新型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實用新型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高架箱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復合結構,其具有較好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和沖擊韌性,以便能夠更好地承受實際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應力,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減輕質量,同時,各部位的結構簡單,加工便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本體1、側板2、底板3、擋板4、蓋板5。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所述高架箱由本體1、側板2、底板3、擋板4和蓋板5構成;
[0018]所述底板3設置在本體I底部,所述擋板4設置在本體I上部,所述側板2有多塊,所述側板2設置于底板3和擋板4之間,并將高架箱分隔成幾個獨立的空間,所述蓋板5含多塊,每塊蓋板設置在對應的上述獨立的空間前部。
[0019]所述本體I由PVC表皮和長玻纖增強聚氨酯基層復合而成;
[0020]所述蓋板5由PVC表皮和紙蜂窩復合板復合而成;
[0021]所述紙蜂窩復合板芯材是紙蜂窩板,兩面復合玻璃纖維氈增強聚氨酯。
[0022]所述側板2和底板3均為紙蜂窩復合板,所述紙蜂窩復合板折彎轉角處經過減薄處理,其厚度小于其他部位厚度,可以防止拉裂,提高強度。
[0023]擋板4為無紡布與輕質GMT模壓復合板。
【權利要求】
1.一種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箱包括本體(I)、側板(2)、底板(3)、擋板(4)和蓋板(5);所述底板(3)設置在本體(I)底部,所述擋板(4)設置在本體(I)上部,所述側板(2)有多塊,所述側板(2)設置于底板(3)和擋板(4)之間,并將高架箱分隔成幾個獨立的空間,所述蓋板(5)含多塊,每塊蓋板設置在對應的上述獨立的空間前部; 所述本體(I)由PVC表皮和長玻纖增強聚氨酯基層復合而成; 所述蓋板(5)由PVC表皮和紙蜂窩復合板復合而成; 所述側板(2)和底板(3)均為紙蜂窩復合板, 所述擋板(4)采用無紡布與輕質GMT模壓復合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的紙蜂窩復合板折彎轉角處厚度小于其他部位厚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強輕質長玻纖增強聚氨酯高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紙蜂窩復合板芯材是紙蜂窩板,兩面復合玻璃纖維氈增強聚氨酯。
【文檔編號】B32B3/12GK204020726SQ201420461158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5日
【發明者】錢德洪, 趙燕琴 申請人:江陰協統汽車附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