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礦漿泵復合隔膜及其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礦漿泵復合隔膜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礦漿泵用隔膜產品,由于工作環境的特殊性,要求在承受高壓、耐疲勞破壞、耐不同介質的工作條件下達到相應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目前實際中礦漿泵使用的隔膜,都是采用單一結構的橡膠隔膜,一旦隔膜裂化,在裂口處將產生極大的應力,迅速撕裂隔膜,進而難以保證可靠性和較長的使用壽命,另外,由于隔膜兩邊的介質性能不同,一般礦漿泵隔膜的一面與含有堿性的礦漿液體接觸,而另一面與液壓油接觸,這就要求隔膜能夠耐受兩種不同介質腐蝕的可靠性與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耐腐蝕、耐疲勞、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的礦漿泵復合隔膜以及該復合隔膜的生產工藝。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一種礦漿泵復合隔膜,包括橡膠層和聚氨酯層,所述橡膠層為圓形結構,包括沿所述橡膠層中軸線的軸向凸起并且橫截面為等腰梯形結構的凸起部和沿凸起部周邊順延的凸緣,其中相對于橡膠層凸起部的另一側形成相應的凹進部, 所述聚氨酯層與所述的橡膠層形狀結構相適應,并且所述聚氨酯層的凸起部與所述橡膠層的凹進部相適應,形成貼合固定;所述復合隔膜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一個通孔,并且所述復合隔膜的凸緣上繞中軸線等角度徑向分布有多個定位孔。優選的,所述橡膠層的橫截面厚度占復合隔膜總厚度的1/3,所述聚氨酯層的橫截面厚度占復合隔膜總厚度的2/3。優選的,所述橡膠層和聚氨酯層的凸出部棱線以及凸出部和凸緣的相交線通過圓角過渡。通過對現有技術的上述改進,由于將原來單一結構的由橡膠材料制成的復合隔膜改進為雙層貼合的結構,當任意一層的復合隔膜出線裂痕等諸如裂化、損毀情形時,都將止于這兩層的接合面處,不至于繼續劣化、損毀另一層,而單一結構的復合隔膜一旦出線裂痕,并且介于裂痕處的應力作用,將迅速撕裂整個復合隔膜,加速隔膜的報廢,降低了使用壽命;另外,針對復合隔膜在實際使用中接觸環境的不同,將與礦漿液體接觸的一側采用耐堿性腐蝕的橡膠層,與液壓油接觸的一側采用高強度的聚氨酯層,經過所述橡膠層和聚氨酯層的有效貼合形成的復合隔膜,更加有效的提高了可靠性和使用壽命。為有效的實現上述復合隔膜的生產,提供一種上述復合隔膜的生產工藝,其工藝過程依次如下下料剪裁分別備好橡膠材料和聚氨酯材料,并分別按隔膜形狀、厚度等要求,并加一定余量下料,剪裁成圓片;模壓硫化將上一步驟所得的橡膠圓片料和聚氨酯圓片料分別裝在模具里,然后放在真空平板硫化機上加熱硫化,聚氨酯圓片料的硫化溫度為108°C _112°C,硫化時間為 18-22分鐘,橡膠圓片料的硫化溫度為158°C-162°C,硫化時間為13-17分鐘,為達到較佳的穩定的效果,該聚氨酯圓片料的硫化條件優選為110°C X20分鐘,所述橡膠圓片料的硫化條件優選為160°C X 15分鐘,硫化完后用剪刀剪掉多余的飛邊。貼合硫化將上一步驟所得的橡膠層和聚氨酯層貼合,在真空硫化機上用模具模壓成型;二次硫化用烘箱進行二次硫化的溫度為98°C _102°C,硫化時間為11-13小時 (h),較佳的選擇為100°C X12h ;劃線沖孔在圓周上畫線并按要求沖孔;修邊用刀片或剪刀去除飛邊;檢驗按圖紙要求對產品進行檢驗。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是圖1中沿A-A方向的左視剖面3是圖2中橡膠層的剖視示意圖。圖4是圖2中聚氨酯層的剖視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去復合隔膜的生產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4所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是一種礦漿泵復合隔膜,包括橡膠層1和聚氨酯層2,所述橡膠層1為圓形結構,包括沿所述復合隔膜的中軸線10的軸向凸起并且橫截面為等腰梯形結構的凸起部11和沿凸起部11周邊順延的凸緣12,其中相對于橡膠層1凸起部11的另一側形成相應的凹進部13,所述聚氨酯層2與所述的橡膠層1形狀結構相適應, 由圖4可知,聚氨酯層具有第一凸出部21和相應的第一凹進部22以及沿第一凸起部21周邊順延的第一凸緣23,并且所述聚氨酯層2的第一凸起部21與所述橡膠層1的凹進部13 相適應,第一凸緣23與橡膠層的凸緣12相適應,形成貼合固定;所述復合隔膜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一個通孔3,并且所述復合隔膜的凸緣12、23上繞中軸線10等角度徑向分布有M個定位孔4。所述橡膠層1的橫截面厚度占復合隔膜總厚度的1/3,所述聚氨酯層2的橫截面厚度占復合隔膜總厚度的2/3 ;所述橡膠層1具有的凸出部11具有的棱線以及凸出部11與凸緣12的相交線通過圓角過渡,所述聚氨酯層2的第一凸出部21的棱線以及第一凸出部 21和第一凸緣23的相交線通過圓角過渡。從圖5可知,本實施例中的復合隔膜生產工藝過程依次如下下料剪裁分別備好橡膠材料和聚氨酯材料,并分別按隔膜形狀、厚度等要求,并加一定余量下料,剪裁成圓片;模壓硫化將上一步驟所得的橡膠圓片料和聚氨酯圓片料分別裝在模具里,然后放在真空平板硫化機上加熱硫化,聚氨酯圓片料的硫化溫度為108°C _112°C,硫化時間為 18-22分鐘,橡膠圓片料的硫化溫度為158°C-162°C,硫化時間為13-17分鐘,為達到較佳的穩定的效果,該聚氨酯圓片料的硫化條件優選為110°C X20分鐘,所述橡膠圓片料的硫化條件優選為160°C X 15分鐘,硫化完后用剪刀剪掉多余的飛邊。貼合硫化將上一步驟所得的橡膠層和聚氨酯層貼合,在真空硫化機上用模具模壓成型;二次硫化用烘箱進行二次硫化的溫度為98°C _102°C,硫化時間為11_13小時 (h),較佳的選擇為100°C X12h ;劃線沖孔在圓周上畫線并按要求沖孔;修邊用刀片或剪刀去除飛邊;檢驗按圖紙要求對產品進行檢驗。
權利要求
1.一種礦漿泵復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隔膜包括橡膠層和聚氨酯層,所述橡膠層為圓形結構,包括沿所述橡膠層中軸線的軸向凸起并且橫截面為等腰梯形結構的凸起部和沿凸起部周邊順延的凸緣,其中相對于橡膠層凸起部的另一側形成相應的凹進部,所述聚氨酯層與所述的橡膠層形狀結構相適應,并且所述聚氨酯層的凸起部與所述橡膠層的凹進部相適應,形成貼合固定;所述復合隔膜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一個通孔,并且所述復合隔膜的凸緣上繞中軸線等角度徑向分布有多個定位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礦漿泵復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層的橫截面厚度占復合隔膜總厚度的1/3,所述聚氨酯層的橫截面厚度占復合隔膜總厚度的2/3。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礦漿泵復合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層和聚氨酯層的凸出部棱線以及凸出部和凸緣的相交線通過圓角過渡。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礦漿泵復合隔膜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下料剪裁分別備好橡膠材料和聚氨酯材料,并分別按隔膜形狀、厚度等要求,并加一定余量下料,剪裁成圓片;模壓硫化將上一步驟所得的橡膠圓片料和聚氨酯圓片料分別裝在模具里,然后放在真空平板硫化機上加熱硫化,聚氨酯圓片料的硫化溫度為108°C _112°C,硫化時間為18-22 分鐘,橡膠圓片料的硫化溫度為158°C _162°C,硫化時間為13-17分鐘,硫化完后用剪刀剪掉多余的飛邊。貼合硫化將上一步驟所得的橡膠層和聚氨酯層貼合,在真空硫化機上用模具模壓成型;二次硫化用烘箱進行二次硫化的溫度為98°C _102°C,硫化時間為11-13小時;劃線沖孔在圓周上畫線并按要求沖孔;修邊用刀片或剪刀去除飛邊;檢驗按圖紙要求對產品進行檢驗。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礦漿泵復合隔膜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圓片料的硫化溫度優選為110°c,硫化時間優選為20分鐘,所述橡膠圓片料的硫化溫度優選為160°C,硫化時間優選為15分鐘,所述二次硫化的溫度優選為100°C,硫化時間優選為 12小時。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漿泵復合隔膜及其生產工藝,所述復合隔膜包括橡膠層和聚氨酯層,所述橡膠層為圓形結構,包括沿所述橡膠層中軸線的軸向凸起并且橫截面為等腰梯形結構的凸起部和沿凸起部周邊順延的凸緣,其中相對于橡膠層凸起部的另一側形成相應的凹進部,所述聚氨酯層與所述的橡膠層形狀結構相適應,并且所述聚氨酯層的凸起部與所述橡膠層的凹進部相適應,形成貼合固定;所述復合隔膜的中心位置開設有一個通孔,并且所述復合隔膜的凸緣上繞中軸線等角度徑向分布有多個定位孔;所述工藝過程依次包括下料剪裁、模壓硫化、貼合硫化、二次硫化、劃線沖孔、修邊和檢驗,通過此種工藝生產的復合隔膜具有可靠性高、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文檔編號B32B25/08GK102252091SQ2011100672
公開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7日
發明者康聯社, 肖飛, 鄭元然 申請人:上海麥特密封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