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以及具有該復合材料的電子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73641閱讀:23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以及具有該復合材料的電子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材料合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碳纖維是有機纖維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它不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具紡織纖維的柔性和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強纖維。與傳統的玻璃纖維(GF)相比,碳纖維的楊氏模量是其3倍多。與凱芙拉纖維(KF-49)相比,碳纖維不僅楊氏模量是其2倍左右,而且在有機溶劑、酸、堿中不溶不脹,耐腐蝕。正是由于碳纖維的諸多優點,其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紡織、軍工、運動器材等領域。 在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的生產過程中,碳纖維材料常常被用來減輕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的重量,同時增加其外殼的強度。但是碳纖維材料中包含黑色的連續碳纖維原絲,嚴重影響了電子設備外觀的多樣型和美觀度。為了解決產品的外觀問題,提升客戶對產品的認知度和關注度,往往要在外殼上噴涂圖案或花紋。在碳纖維材料制備的外殼上噴涂圖案和花紋使用的涂料一般為環氧樹脂類涂料。噴涂過程包括碳纖維材料表面打磨處理、噴底漆、對底漆進行表面處理(例如,打磨、烤漆)、最后噴涂面漆。噴涂過程中的打磨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人工處理,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影響產品的一致性。另外,單一的噴涂涂料限制了碳纖維產品的外觀效果,視覺效果和觸感單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使所述復合材料既擁有高強度,表面又具有更豐富的外觀效果。為了現有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包括支撐層面層,所述面層設置于所述支撐層上;其中,所述支撐層由第一材料浸泡樹脂組合物后固化形成,所述面層由第二材料組成,所述第二材料具有金屬特性;所述第一材料具有纖維特性;所述支撐層的剛度值大于所述面層的剛度值。優選的,所述支撐層和/或面層中包括發泡材料層。優選的,通過拋光、蝕刻、噴砂、染色或陽極氧化在所述面層上形成圖形。優選的,所述支撐層的線性熱膨脹系數與所述面層的線性熱膨脹系數相匹配。優選的,還包括連接層;所述面層通過連接層附著在所述支撐層上;所述連接層由粘結劑固化形成,所述粘結劑的線性熱膨脹系數小于所述第二材料的線性熱膨脹系數。優選的,所述面層厚度為O. 005 O. 30mm。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a)將具有纖維特性的第一材料在樹脂組合物中浸泡,得到預浸件;b)將至少一片預浸件和至少一片具有金屬特性的第二材料形成的預制件置于具有模具中熱壓成型,得到所述復合材料;所述預浸件的線性熱膨脹系數與所述預制件的線性熱膨脹系數相匹配;其中所述預浸件形成支撐層;所述預制件形成所述面層。優選的,還包括預先在所述預制件表面通過拋光、蝕刻、噴砂、染色或陽極氧化設置圖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電子元器件;
殼體,所述電子元器件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內,其中,所述殼體的至少一部分由復合材料制成;所述復合材料包括由具有纖維特性的第一材料浸泡樹脂組合物后固化形成的支撐層和具有金屬特性的第二材料構成的面層,所述面層設置于所述支撐層的外表面上且覆蓋所述支撐層;其中,所述支撐層的剛度值大于所述面層的剛度值,所述支撐層用于支撐和保護所述電子元器件。優選的,所述支撐層的線性熱膨脹系數與所述面層的線性熱膨脹系數相匹配。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面層,所述面層設置于所述支撐層上;其中,所述支撐層由第一材料浸泡樹脂組合物后固化形成,所述面層由第二材料組成,所述第二材料具有金屬特性;所述第一材料具有纖維特性;所述支撐層的剛度值大于所述面層的剛度值。。相比較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材料將第一材料、樹脂聚合物和第二材料復合,以具有纖維特性的第一材料浸泡在樹脂聚合物中作為支撐層增強復合材料的強度和硬度,以具有金屬特性的第二材料作為面層,其表面可以使用更多的表面處理方式,能夠得到更加豐富的表面效果,使產品具有更高的觸感和品質感,更加吸引顧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a)將將第一材料在樹脂組合物中浸泡,得到預浸件;b)將至少一片預浸件和至少一片第二材料形成的預制件置于具有模具中熱壓成型,得到所述復合材料;所述預浸件的線性熱膨脹系數與所述預制件的線性熱膨脹系數相匹配;其中所述預浸件形成支撐層;所述預制件形成所述面層。所述第一材料為具有纖維特性的材料。本發明提供的制備方法,操作簡單,將第一材料和第二材料復合制備出了表面能夠進行多種處理,得到多種圖案和色彩的復合材料。工藝簡單,適合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由于所述預浸件的線性熱膨脹系數與所述預制件的線性熱膨脹系數相匹配,所以制備的復合材料所述支撐層的剛度值大于所述面層的剛度值,能夠避免由于第二材料的膨脹與第一材料熱膨脹系數差異過大而產生的面層卷曲、斷裂、翻邊。


圖I本發明實施例I提供的復合材料結構示意圖;圖2本發明實施例2提供的復合材料結構示意圖;圖3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材料支撐層和面層界面間細部特征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進一步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特征和優點而不是對本發明專利要求的限制。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包括支撐層面層,所述面層設置于所述支撐層上;
其中,所述支撐層由第一材料浸泡樹脂組合物后固化形成,所述面層由第二材料組成,所述第二材料具有金屬特性;所述第一材料具有纖維特性;所述支撐層的剛度值大于所述面層的剛度值。相比較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材料包括支撐層和面層,所述支撐層由在樹脂組合物中浸泡后的第一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材料優選為碳纖維、按照本發明,所述碳纖維優選由連續碳纖維原絲在環氧樹脂中浸泡后壓平得到的預浸片材,所述連續碳纖維原絲可以是單向排列,也可以交叉設置成網狀結構。所述支撐層優選包括I 10層所述預浸片材,更優選為4 8層,每層的厚度優選為O. 05 Imm,更優選為O. I O. 2mm。所述面層優選使用具有金屬特性的第二材料,按照本發明,所述第二材料優選原子質量比鐵輕的金屬或合金或者金屬纖維,更優選優選為鋁、不銹鋼、鈦、鉻、鎂或以上4種金屬的合金,合金中的其他組分不限以上4中金屬。更優選為鋁合金或鋁合金纖維,鋁合金延展性好,易加工,表面易處理,能夠在其表面形成多種圖形和顏色。本發明使用的鋁合金層數優選為I 10層,更優選為I 4層。將其軋制成金屬箔或薄片材料;總厚度優選為O. 01 O. 3mm,更優選為O. 05 O. 2mm。鋁合金箔或薄片通過壓延,在滾輪上蝕刻圖案和紋理,軋制后得到對應的圖案和紋理。或在鋁合金箔或薄片表面進行拋光、噴砂、染色或陽極氧化等操作,以預先制得帶有圖案或顏色的鋁合金箔或薄片。由于在鋁合金箔或薄片上形成的圖案或者紋理,可以通過機器加工,得到多個鋁合金箔或薄片上形成的圖案是一致性。當然了,該金屬特性的第二材料在形成面層后本身就能夠充當外觀表面。由于本發明提供的是復合材料,各個層使用的材料均不相同,在加工熱成型時,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線性熱膨脹系數,熱膨脹系數越大,其在高溫下的形變就越快。本發明中由于面層使用了具有金屬特性的第二材料,所以所述面層的線性熱膨脹系數比支撐層中的第一材料和樹脂組合物要大很多,為了使復合材料在加工過程中,面層熱膨脹過快而發生卷曲、斷裂、翻邊,必須使用與其線性熱膨脹系數相匹配的樹脂組合物。按照本發明,所述樹脂組合物優選為環氧樹脂,更優選為雙酚A型環氧樹脂。按照本發明,所述面層的線性熱膨脹系數,如鋁合金一般為23X10_6/K,支撐層如碳纖維的線性熱膨脹系數在200°C溫度下為0X10_6/K,室溫時為負數(-0. 5 -I. 6) X ΙΟ—6#。用來預浸碳纖維的樹脂組合物,如環氧樹脂的線性熱膨脹系數根據組分的不同差異性很大,需要通過調整樹脂組合物配方和組分與面層的線性熱膨脹系數相匹配。按照本發明,所述樹脂組合物的線性熱膨脹系數優選為20 50Χ10_6/Κ,使用具有該線性熱膨脹系數的樹脂聚合物,能夠保證預浸所述樹脂聚合物后的第一材料形成的支持層與具有金屬特性的第二材料形成的面層之間具有線性熱膨脹系數的過度,使得在熱成型加工時,樹脂組合物能夠調節面層和支撐層的膨脹速率,使面層膨脹速度減慢。如果模具中有倒角時,成型過程中所述支撐層與所述面層按照模具中的倒角的位置與角度成型,即所述支撐層按照模具中形狀成型的第一形狀和所述面層按照模具中形狀成型的第二形狀一致,得到具有一定形狀的復合材料,且所述復合材料在倒角處不發生卷曲、翻邊或斷裂等問題。另外,在成型后所述支撐層的剛度大于所述面層的剛度,使所述支撐層能夠更好的起到支撐和保護的作用。相比較現有技術,本發明還包括了連接層,將支撐層和面層連接牢固。按照本發明,所述連接層優選由粘結劑固化后形成。與樹脂組合物的選擇原則相同,所述粘結劑也必須滿足與面層和支撐層的線性熱膨脹系數相匹配,且選擇高粘度、環境性適應性好、耐化學腐蝕、收縮小、蠕變性好的材料。同時,所述粘結劑也必須與所述樹脂組合物相匹配,否則將不能將所述面層與所述支撐層牢固的粘結在一起,并確保整個疊層結構在反應固化過程以及模具熱壓變形過程中的可靠性及完整性。按照本發明,所述粘結劑能夠填充支撐層和面層之間的不規則間隙,確保碳纖維表面不規則的區域能夠被填平。按照本發明,所述粘結劑優選粘度為500,OOOcP,能夠抵御稀酸,堿,溶劑,油脂,水分,日光和風化的作用,通用用其耐高溫循環性能衡量,比如400F(204C),按ASTM D1002進行剪切拉力測試,一般結構膠的強度大于7MPA。更優選為丙烯酸類,環氧類以及聚氨酯類,最優選為優選雙組分環氧類樹月旨。雙組份環氧類樹脂與所述支撐層中的樹脂具有很好的相容性,能夠牢固的粘結所述面層和支撐層,另外,雙組份環氧類樹脂的熱膨脹系數為20 50X 10_6/K,在加工過程中進一步使面層的膨脹速率下降,保證復合材料不會翻邊、卷曲、斷裂。 本發明可以使用不同固化劑來調節環氧樹脂的固化溫度。室溫固化劑優選為脂肪族多胺、脂環族多胺;低分子聚酰胺以及改性芳胺等。中溫固化劑優選一部分脂環族多胺、叔胺、瞇唑類以及三氟化硼絡合物等。高溫固化劑優選為芳香族多胺、酸酐、甲階酚醛樹月旨、氨基樹脂、雙氰胺以及酰肼等。其中室溫固化劑固化溫度為室溫 50°C ;中溫固化劑為50 100°C ;高溫固化劑固化溫度在100°C以上。按照本發明,所述支撐層和/或面層還包括發泡材料層。所述發泡材料層作為填充或復合在支撐層和/或面層中。由于所述發泡材料內含有多孔隙,添加在復合材料中,能夠降低所述復合材料的重量,增加復合材料的抗摔、抗壓能力。按照本發明,所述發泡材料優選使用線型聚合物發泡材料例如發泡聚乙烯、發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體型發泡材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酰亞胺(PMI)。所述發泡材料層可以在支撐層中也可以在面層中。本發明優選在支撐層中設置所述發泡材料層。如圖I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I提供的復合材料,包括鋁合金層I和預浸樹脂組合物的碳纖維層2。一層鋁合金層形成面層;六層預浸樹脂組合物的碳纖維層形成支撐層,如圖3所示,連接層b連接所述面層與所述支撐層。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2提供的復合材料,包括鋁合金層I、預浸樹脂組合物的碳纖維層2、發泡聚乙烯層3。一層鋁合金層形成面層,四層預浸樹脂組合物的碳纖維層與一層發泡聚乙烯層形成支撐層;如圖3所示、連接層b連接所述面層與所述支撐層。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I和實施例2提供的復合材料面層、支撐層界面細部特征,包括鋁合金層a、粘結劑層b、預浸樹脂組合物的碳纖維層C、d,所述c和d為碳纖維原絲排列方向不同的預浸樹脂組合物的碳纖維層。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a)將具有纖維特性的第一材料在樹脂組合物中浸泡,得到預浸件;b)將至少一片預浸件和至少一片具有金屬特性的第二材料形成的預制件置于具有模具中熱壓成型,得到所述復合材料;所述預浸件的線性熱膨脹系數與所述預制件的線性熱膨脹系數相匹配;其中所述預浸件形成支撐層;所述預制件形成所述面層。相比較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材料包括支撐層和面層,所述支撐層由在樹脂組合物中浸泡后的第一材料形成,所述第一材料優選為碳纖維、按照本發明,所述碳纖維優選由連續碳纖維原絲在環氧樹脂中浸泡后壓平得到的預浸片材,所述連續碳纖維原絲可以是單向排列,也可以交叉設置成網狀結構。所述支撐層優選包括I 10層所述預浸片材,更優選為4 8層,每層的厚度優選為O. 05 Imm,更優選為O. I O. 2mm。所述面層優選使用具 有金屬特性的第二材料,按照本發明,所述第二材料優選原子質量比鐵輕的金屬或合金或者金屬纖維,更優選優選為鋁、鈦、鉻、鎂或以上4種金屬的合金,合金中的其他組分不限以上4中金屬。更優選為鋁合金或鋁合金纖維,鋁合金延展性好,易加工,表面易處理,能夠在其表面形成多種圖形和顏色。本發明使用的鋁合金層數優選為I 10層,更優選為I 4層。將其軋制成金屬箔或薄片材料;總厚度優選為O. 01 O. 3mm,更優選為O. 05 O. 2mm。鋁合金箔或薄片通過壓延,在滾輪上蝕刻圖案和紋理,軋制后得到對應的圖案和紋理。或在鋁合金箔或薄片表面進行拋光、噴砂、染色或陽極氧化等操作,以預先制得帶有圖案或顏色的鋁合金箔或薄片。將所述碳纖維片材一層或多層疊層放置,然后在最上面一層表面涂覆熱熔膠,使熱熔膠形成一層薄膜或形成涂層,然后將金屬片材置于熱熔膠薄膜或熱熔膠涂層上,并放置于熱壓設備中,進行熱壓成型。經過高溫和高壓的作用下,熱熔膠固化形成的第三界面將碳纖維與金屬粘結在一起,所述碳纖維片材形成支撐層、所述金屬片材形成面層,所述粘結劑形成粘結劑層。按照本發明,所述熱壓成型優選在真空條件下操作,這樣在熱壓成型的同時,層與層之間的空氣會排空,使層與層之間結合更加緊密。按照本發明,所述熱壓設備優選使用真空熱壓機。熱壓時溫度由于環氧樹脂膠中固化劑使用的不同,其固化溫度也不同。本發明熱壓時的溫度優選為20 150°C,更優選為80 150°C,真空度優選為I lOKPa,更優選為3 5KPa。按照本發明,在進行熱壓成型之前,還可以將所述預壓件至于所述真空熱壓機的下壓膜上進行預熱操作。按照本發明,還可以將預浸件與預制件按照一定鋪層角度放置于具備一定形狀和尺寸的模具中,合模后,在130 150°C熱壓并保溫5 30min.在此溫度下,所述預浸第一材料的樹脂聚合物與連接層使用的粘結劑具有最優的固化速度,在所述樹脂聚合物和粘結劑固化過程中,所述預浸件和預制件會按照模具的尺寸和鋪設角度成型,由于使用的樹脂組合物和/或粘結劑具有與所述面層相匹配的線性熱膨脹系數,即20 50Χ10_6/Κ,所以在熱成型時,使所述預浸件、預制件和/或粘結劑的熱膨脹速率相同,,在成型過程中,預制件會隨著預浸件、樹脂組合物和/或粘結劑的膨脹速率膨脹,很好的覆蓋在所述支撐層上,不會翻邊、卷曲或斷裂。成型后的復合材料具有模具的尺寸和角度,例如邊緣翻折或具有一定過度圓弧的外殼。按照本發明,所述支撐層和/或面層還包括發泡材料層。所述發泡材料層作為填充或復合在支撐層和/或面層中。由于所述發泡材料內含有多孔隙,添加在復合材料中,能夠降低所述復合材料的重量,增加復合材料的抗摔、抗壓能力。按照本發明,所述發泡材料優選使用線型聚合物發泡材料例如發泡聚乙烯、發泡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體型發泡材料例如聚甲基丙烯酰亞胺(PMI)。所述發泡材料層可以在支撐層中也可以在面層中。本發明優選在支撐層中設置所述發泡材料層。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電子元器件;殼體,所述電子元器件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內,其中,所述殼體的至少一部分由復合材料制成;所述復合材料包括由第一材料浸泡樹脂組合物后固化形成的支撐層和具有金屬特性的第二材料構成的面層,所述面層設置于所述支撐層的外表面上且覆蓋所述支撐層;其中,所述支撐層用于支撐和保護所述電子元器件。所述電子設備優選為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平板電腦或手機。在所述電子設備中,使用的復合材料均具有一定的形狀,比如筆記本電腦的背殼或底殼,邊緣有過度圓弧或翻折,所以在成型必須選擇熱膨脹系數相匹配的面層材料、支撐層材料和/或連接層材料。為了進一步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進行描述。實施例3
取8片厚度為O. Imm的環氧樹脂預浸的碳纖維片材,規格為ImX lm。將所述預浸碳纖維片材疊層放置,邊緣對齊。在最上層的碳纖維片材表面涂覆熱固性環氧樹脂膠,使其形成涂膜,然后取相同規格的厚度為O. Imm的鋁合金箔放置在所述熱固性環氧樹脂膠涂膜上,邊緣對其,得到預壓件。所述鋁合金箔表面蝕刻有Ienovo字樣。將所述預壓件置于真空熱壓機的下壓膜上,合模但不施加壓力,然后抽真空,使真空度達到lkPa,溫度升至130°C,熱壓15分鐘,保壓5分鐘后取出得到復合材料。實施例4取4片厚度為O. Imm的環氧樹脂預浸的碳纖維片材,規格為ImX Im0 一片厚度為
O.5mm的發泡聚乙烯片材,規格為ImX lm。將所述預浸碳纖維片材與發泡聚乙烯片材如圖2所示的順序疊層放置,邊緣對其。在最上層的碳纖維片材表面涂覆熱固性環氧樹脂膠,使其形成涂膜,然后取相同規格的厚度為O. Imm的鋁合金箔放置在所述熱固性環氧樹脂膠涂膜上,邊緣對其,得到預壓件。所述鋁合金箔表面蝕刻有Ienovo字樣。將所述預壓件置于真空熱壓機的下壓膜上,抽真空,使真空度達到5kPa,溫度升至130°C,熱壓15分鐘,保壓5分鐘后取出得到復合材料。實施例5取4片厚度為O. Imm的環氧樹脂預浸的碳纖維片材,規格為40cmX40cm。一片厚度為O. 5mm的發泡聚乙烯片材,規格為40cmX40cm。將所述預浸碳纖維片材與發泡聚乙烯片材如圖2所示的順序疊層放置,邊緣對其。在最上層的碳纖維片材表面涂覆熱固性環氧樹脂膠,使其形成涂膜,然后取相同規格的厚度為O. Imm的鋁合金箔放置在所述熱固性環氧樹脂膠涂膜上,邊緣對其,得到預壓件。所述鋁合金箔表面蝕刻有Ienovo字樣。將所述預壓件置于在100°C下預熱的筆記本背殼模具中,所述鋁合金箔置于凹模一側,合模后將所述模具置于真空熱壓機的下壓膜上,抽真空,使真空度達到5kPa,溫度升至130°C,熱壓15分鐘,保壓5分鐘后取出得到邊緣具有圓弧過度角的筆記本背殼。將所述筆記本電腦背殼與屏幕等電子元器件組裝后,得到筆記本電腦。實施例6取4片厚度為O. Imm的環氧樹脂預浸的碳纖維片材,規格為40cmX20cm。一片厚度為O. 5mm的發泡聚乙烯片材,規格為40CmX20Cm。將所述預浸碳纖維片材與發泡聚乙烯片材如圖2所示的順序疊層放置,邊緣對齊。在最上層的碳纖維片材表面涂覆熱固性環氧樹脂膠,使其形成涂膜,然后取相同規格的厚度為O. Imm的鋁合金箔放置在所述熱固性環氧樹脂膠涂膜上,邊緣對其,得到預壓件。所述鋁合金箔表面陽極氧化有Ienovo字樣。將所述預壓件置于在100°C下預熱的平板電腦背殼模具中,所述鋁合金箔置于凹模一側,合模后將所述模具置于真空熱壓機的下壓膜上,抽真空,使真空度達到5kPa,溫度升至130°C,熱壓15分鐘,保壓5分鐘后取出得到邊緣具有圓弧過度角的筆記本背殼。將所平板電腦背殼與屏幕等電子元器件組裝后,得到筆記本電腦。以上對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發明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發明 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撐層 面層,所述面層設置于所述支撐層上; 其中,所述支撐層由第一材料浸泡樹脂組合物后固化形成,所述面層由第二材料組成,所述第二材料具有金屬特性;所述第一材料具有纖維特性;所述支撐層的剛度值大于所述面層的剛度值。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層和/或面層中包括發泡材料層。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通過拋光、蝕刻、噴砂、染色或陽極氧化在所述面層上形成圖形。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層的線性熱膨脹系數與所述面層的線性熱膨脹系數相匹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層;所述面層通過連接層附著在所述支撐層上; 所述連接層由粘結劑固化形成,所述粘結劑的線性熱膨脹系數小于所述第二材料的線性熱膨脹系數。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層厚度為O.005 O. 30mm。
7.一種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將具有纖維特性的第一材料在樹脂組合物中浸泡,得到預浸件; b)將至少一片預浸件和至少一片具有金屬特性的第二材料形成的預制件置于具有模具中熱壓成型,得到所述復合材料;所述預浸件的線性熱膨脹系數與所述預制件的線性熱膨脹系數相匹配;其中所述預浸件形成支撐層;所述預制件形成所述面層。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預先在所述預制件表面通過拋光、蝕刻、噴砂、染色或陽極氧化設置圖形。
9.一種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 電子元器件; 殼體,所述電子元器件固定設置在所述殼體內,其中,所述殼體的至少一部分由復合材料制成;所述復合材料包括由具有纖維特性的第一材料浸泡樹脂組合物后固化形成的支撐層和具有金屬特性的第二材料構成的面層,所述面層設置于所述支撐層的外表面上且覆蓋所述支撐層;其中,所述支撐層的剛度值大于所述面層的剛度值,所述支撐層用于支撐和保護所述電子元器件。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電子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層的線性熱膨脹系數與所述面層的線性熱膨脹系數相匹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包括支撐層和面層,所述面層設置于所述支撐層上;其中,所述支撐層由第一材料浸泡樹脂組合物后固化形成,所述第一材料具有纖維特性,所述面層由第二材料組成,所述第二材料具有金屬特性;所述樹脂組合物的線性熱膨脹系數接近第二材料的線性熱膨脹系數;所述第一材料為高強度、高硬度材料。相比較現有技術,本發明提供的復合材料既擁有高強度,高硬度,表面又具有更豐富的外觀效果。本發明還提供了該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以及具有該復合材料的電子設備。
文檔編號B32B27/04GK102886935SQ201110205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1日
發明者尤德濤, 郝寧 申請人: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