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CO<sub>2</sub>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領域,特別是指一種CO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附著于建筑工程墻體外側對墻體起著保護、裝飾作用的建筑板材,通常分金屬、非金屬和金屬與非金屬混合類三種,金屬類常用的有鋁塑板和彩鋼單板,非金屬類常用的有石材、陶瓷面板和纖維水泥平板等。建筑板材與基層墻體的連接一般采用有龍骨或無龍骨機械固定的方法,以及采用專用膠黏劑或水泥漿料直接粘貼的方法。在有龍骨機械固定方法中,采用金屬龍骨成本過高,且需考慮龍骨的防腐問題;利用木材作龍骨則只能用在無水侵蝕的地方,且使用壽命短。在無龍骨機械固定方法中,一般因機械強度低,只適于在較低層的建筑上應用,且具有較大的局限性。采用專用膠黏劑或水泥漿料直接粘貼的方法,存在較大的質量缺陷,即兩個膨脹系數不同的剛性材料粘接在一體,受溫度、濕度變化產生的內應力會集中在粘接面上,長期反復作用會造成板材開裂、脫落,影響使用效果。現今公開的熱固型樹脂建筑復合板材生產中使用的發泡劑有:1、含氟發泡劑、2、含烷發泡劑、3、含水性發泡劑。第一種發泡劑中含有損壞大氣保護層的氟利昂物質;第二種發泡劑存在生產中濃度累計發生爆炸的危險;第三種發泡劑存在芯材的導熱系數高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CO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制備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復合板材抗折、抗彎以及污染環境的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CO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通過可減壓、控溫和控流的混合裝置將CO2和熱固型樹脂中的單組份材料混合;步驟2:將所述步驟I中混合后的原料和熱固型樹脂中的多組份材料通過注射設備混合;步驟3:將步驟2中的混合物注入板材夾心層,制成熱固型建筑復合板材。優選地,所述步驟I中的混合裝置為靜態混合器。優選地,所述熱固型樹脂為酚醛樹脂或聚氨酯;進一步地,所述熱固型樹脂為熱固型酚醛樹脂時,所述多組分材料為酚醛樹脂、阻燃劑、抑煙劑和閉孔劑,所述單組份材料為酚醛樹脂中的固化劑;所述熱固型樹脂為聚氨酯時,所述多組分材料為聚氨酯中的組合聚醚或組合聚酯、阻燃劑、抑煙劑和閉孔劑,所述單組份材料為聚氨酯中的異氰酸酯。優選地,所述步驟2進一步為:將CO2和熱固型樹脂中的單組份材料混合后,通過注射器與多組份材料用撞擊或攪拌的方式混合。
若將CO2預先與熱固型樹脂單組份和多組份原料進行預混會因原料在回流管路或儲料設備內的過程中產生瀉漏,因而必然要增加設備的密封保壓成本;如果將CO2預先與異氰酸酯混合會因CO2的溫度或異氰酸酯的溫度差產生結露,導致結晶反應從而損壞設備與材料。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建筑復合板材,該建筑復合板材包括內層、夕卜層和夾心層,所述夾心層根據所述的制備方法注塑成型。優選地,所述內層和外層采用不燃板制成。優選地,該建筑復合板材內還設置有保溫層。優選地,該建筑復合板材內還能設置預埋龍骨結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1.CO2作為發泡劑無須在生產前預先與任何熱固型樹脂中的單組份或多組份原料進行混合,節省了工藝程序。2.通過本發明制成的熱固型樹脂建筑復合板材的抗壓能力有所增強,也避免了熱固型樹脂建筑復合用板材生產時產生的環境污染,從而降低板材的生產成本。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本發明的CO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通過可減壓、控溫和控流的混合裝置將CO2和熱固型樹脂中的單組份材料混合;步驟2:將所述步驟I中混合后的原料和熱固型樹脂中的多組份材料通過注射設備混合;步驟3:將步驟2中的混合物注入板材夾心層,制成熱固型建筑復合板材。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工藝流程圖如圖1所示,所述步驟I中的混合裝置為靜態混合器,所述熱固型樹脂優選地為酚醛樹脂或聚氨酯。當所述熱固型樹脂為熱固型酚醛樹脂時,所述多組分材料為酚醛樹脂、阻燃劑、抑煙劑和閉孔劑等本領域常用的材料,所述單組份材料為酚醛樹脂中的固化劑,本領域一般采用六次甲基四胺作為固化劑;所述熱固型樹脂為聚氨酯時,所述多組分材料為聚氨酯中的組合聚醚或組合聚酯、阻燃劑、抑煙劑和閉孔齊U,所述單組份材料為聚氨酯中的異氰酸酯。CO2和單組份樹脂通過注射器與多組份樹脂用撞擊或攪拌的方式混合CO2 ;圖示中的注射設備即為注射器。注射設備或注射器可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常用設備,故在此不再贅述。本發明的制備方法采用CO2作為發泡劑,無須在生產前預先與聚氨酯的任何原料進行混合,而且制成的聚氨酯復合建筑板材抗折、抗彎能力強,也避免了聚氨酯復合建筑用板材生產時產生的環境污染,從而降低板材的生產成本。本發明的建筑復合板材包括內層、外層和夾心層,所述夾心層根據所述的制備方法注塑成型。所述內層和外層可采用不燃板制成,如彩鋼復合板,可用在活動板房和屋頂板上;內層和外層也可采用硅酸鈣板制成,如加強纖維硅酸鈣板,用在維護墻體及隔間墻體中;還可采用一面為金屬板材,而另一面為非金屬材質,并在外墻裝飾保溫復合板層,即保溫層,用于建筑墻體保溫;為達到建筑要求可將龍骨結構預置在復合板內。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CO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通過可減壓、控溫和控流的混合裝置將CO2和熱固型樹脂中的單組份材料混合; 步驟2:將所述步驟I中混合后的原料和熱固型樹脂中的多組份材料通過注射設備混合; 步驟3:將步驟2中的混合物注入板材夾心層,制成熱固型建筑復合板材。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CO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的混合裝置為靜態混合器。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CO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固型樹脂為酚醛樹脂或聚氨酯。
4.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CO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固型樹脂為熱固型酚醛樹脂時,所述多組分材料為酚醛樹脂、阻燃劑、抑煙劑和閉孔齊U,所述單組份材料為酚醛樹脂中的固化劑;所述熱固型樹脂為聚氨酯時,所述多組分材料為聚氨酯中的組合聚醚或組合聚酯、阻燃劑、抑煙劑,所述單組份材料為聚氨酯中的異氰酸酯。
5.按權利要求3所述的CO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進一步為:將CO2和熱固型樹脂中的單組份材料混合后,通過注射器與多組份材料用撞擊或攪拌的方式混合。
6.一種C0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該建筑復合板材包括內層、夕卜層和夾心層,所述夾心層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制備方法注塑成型。
7.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C0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層和外層采用不燃板制成。
8.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C0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該建筑復合板材內還設置有保溫層。
9.按權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復合板材,其特征在于,該建筑復合板材內還能設置預埋龍骨結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出一種CO2和熱固型樹脂的建筑復合板材及其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步驟1通過可減壓、控溫和控流的混合裝置將CO2和熱固型樹脂中的單組份材料混合;步驟2將所述步驟1中混合后的原料和熱固型樹脂中的多組份材料通過注射設備混合;步驟3將步驟2中的混合物注入板材夾心層,制成熱固型建筑復合板材。本發明的制備方法采用CO2作為發泡劑,無須在生產前預先與聚氨酯的任何原料進行混合,而且制成的聚氨酯復合建筑板材抗折、抗彎能力強,也避免了聚氨酯復合建筑用板材生產時產生的環境污染,從而降低板材的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32B27/26GK103085218SQ20121058448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黃佩文 申請人:深圳市和美建筑節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黃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