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膜層壓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22342閱讀:33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膜層壓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用于將膜附接至基板的一種層壓設備,更具體地涉及在其上形成有觸摸屏圖案的膜附接至作為透明基板的玻璃基板時能夠采用的膜層壓設備。
背景技術
近來,觸摸屏已廣泛地用作電子設備中的輸入裝置。一般來說,觸摸屏是指這樣的屏,即可直接接收屏上的輸入數據,以便在人手或對象未使用鍵盤或鼠標的情況下觸摸顯示在屏上的文本或預定位置時通過確定觸摸位置由所存儲的軟件進行特定處理。當描述觸摸屏的配置時,觸摸屏包括透明材質的基板、設置在該基板上且具有電路圖案的傳感器膜、以及設置在該傳感器膜上的保護膜。這里,保護膜被附接至傳感器膜的頂部,以使傳感器膜固定在基板上并保護傳感器膜免受外界因素影響。在現有技術的制造觸摸屏的情況中,當操作員手動地將傳感器膜附接至基板并將保護膜也附接至基板上時,需要大量的人力和勞動力,因而成本增長。因此,已研發了用于將膜附接至基板的裝置,即,膜層壓設備。同時,近年來,由于電子設備的尺寸減少且變輕,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可使用通過在膜上形成導電圖案后或在透明基板上形成導電圖案后將膜和透明基板層壓而形成的面板。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使用將膜附接至基板的裝置,即,膜層壓設備。這種將膜附接至基板的裝置被稱為膜層壓裝置,在現有技術的膜層壓設備中,在水平工作臺上設置基板供給源和膜供給源,由基板供給源所供給的基板和由膜供給源所供給的膜彼此結合,以便將膜附接至基板。但是該設備在大規模生產中受限,因為通過一個工序僅以一條線設置的膜和基板才會彼此附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發了通過在可于水平面上轉動的轉盤上安裝多個支持部件以在一個裝置中執行多個工序的裝置。在這一點上,圖1中示出了使用轉盤的膜層壓設備的示例。詳細地,圖1中的膜層壓設備包括主體10、設置在該主體上的頂板20、以及設置在該頂板上的轉盤30。在轉盤30上設置四個放置裝置31、32、33和34,轉盤30被設置在基于轉軸40而轉動的轉動板41上。此外,在主體的頂板20上安裝操作臺51、52和53,操作臺51、52和53用于執行與放置在轉盤的放置裝置上的操作對象有關的操作。此外,膜層壓設備包括真空泵60,以便通過真空吸力將操作對象固定至放置裝置。如上所述,由于使用轉盤的裝置包括多個放置裝置和操作臺,所以需要較大空間來安裝該層壓裝置。對能夠一次使多個基板和膜彼此附接且同時增加空間利用率而無需占用較大空間的設備存在需求。

發明內容
本公開已作出努力以提供一種層壓裝置,其能夠在增加空間利用率且無需占用較大空間的情況下,一次使多個基板和膜附接彼此附接。本公開提供一種將膜附接至基板的膜層壓設備。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的膜層壓設備包括操作臺、第一承載部分以及第二承載部分,第一承載部分包括被安裝在操作臺上并且包括兩個或更多個放置板,放置板用于放置膜和基板中的任一個;第二承載部分設置成與第一承載部分隔開并且包括至少一個放置臺,放置臺用于放置膜和基板中的另一個,其中,第一承載部分包括轉軸,兩個或更多個放置板基于轉軸轉動以便改變它們的位置,第二承載部分包括用于移動放置臺的移動裝置,移動裝置使放置臺移動以使放置臺靠近第一承載部分或者與第一承載部分遠離,以及包含在第二承載部分中的放置臺靠近于第一承載部分并且與第一承載部分的放置板接觸,以使膜與基板彼此附接。第一承載部分可包括用于轉動放置板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可轉動轉軸,放置板與轉軸聯接以隨轉軸的轉動而轉動。在第一承載部分中可形成基于轉軸而轉動的棱柱件,放置板可設置在棱柱件的每一側上。棱柱件可以為方形柱,放置板可設置在方形柱的每一側上。此外,第二承載部分可設置在第一承載部分之下,第二承載部件包括作為移動裝置的高度控制裝置。第一承載部分可包括兩個或更多個放置板,兩個或更多個放置板可基于轉軸徑向地設置以具有翼狀部件的形狀。圍繞轉軸可形成四個翼狀部件。此外,第二承載部分可設置在操作臺上,第二承載部分可包括導軌,導軌設置在操作臺上并延伸至第一承載部分。在第二承載部分中可設置用于將放置板安裝在導軌上的安裝裝置。

膜可放置在第一承載部分的放置板上,基板可放置在第二承載部分的放置臺上。相反地,基板可放置在第一承載部分的放置板上,膜可放置在第二承載部分的放置臺上。基板可以為透明基板。膜可以是透明膜。膜可以是具有透明的導電圖案的透明膜。此處,透明的導電圖案可包含ΙΤ0、ΙΖ0、AZO和GZO中的任一種。膜可以是具有用于觸摸面板的傳感器的膜。在第一承載部分的放置板中可形成多個吸入孔,在第二承載部分的放置臺中也可形成多個吸入孔。膜層壓設備還可包括真空泵,其中,吸入孔與真空泵連接。在使用根據本公開的膜層壓設備的情況下,由于在基于轉軸而轉動的放置板上放置操作對象以進行操作,所以可在狹窄空間內同時執行多個操作。因此,根據本公開的膜層壓設備增加了空間使用率并且操作效率高。上述公開內容僅是示例性的,并不用于以任何方式限定本公開。除了上述方面、實施方式和特征,通過參照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本公開的其他方面、實施方式和特征將是顯而易見的。


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的膜層壓設備的示例;圖2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內容的膜層壓設備的示例;圖3示出了與圖2所示的膜層壓設備分離的第一承載部分和第二承載部分;圖4示出了根據本公開內容的膜層壓設備的另一示例;圖5是詳細地示出圖4所示的膜層壓設備中的放置臺和轉軸外圍部分的示例的示意圖;圖6是詳細地示出圖4所示的膜層壓設備中的放置臺和轉軸外圍部分的另一示例的不意圖;圖7是詳細地示出圖4所示的膜層壓設備中的第二承載部分的放置臺的示意圖;以及圖8A至SC是示出通過使用圖4所示的膜層壓設備將膜層壓至基板的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細地描述本公開內容。在下文中,本公開的內容將通過其示例性實施方式來描述。以下所描述的附圖和實施方式僅用于示例性描述本公開,本公開的范圍不限于附圖和實施方式。圖2示出了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的膜層壓設備。另外,圖3示出了與圖2所示的膜層壓設備分離的第一承載部分和第二承載部分。該膜層壓設備是用于將膜附接至基板的裝置。圖2所示的膜層壓設備包括操作臺100、第一承載部分300以及第二承載部分400,第一承載部分300安裝在操作臺上并包括兩個或更多個用于放置膜和基板中的任一個的放置板,第二承載部分400設置成與第一承載部分隔開并且包括至少一個放置臺,放置臺用于放置膜和基板中的另一個。具體而言,參見圖2和3,第一承載部分300包括轉軸350,兩個或更多個放置板310、320、330和340可基于轉軸350轉動以改變它們的位置。另外,在第一承載部分中設置有用于支承轉軸350的一對轉軸支架200。轉軸通過轉軸支架200支承。轉軸350可直接轉動。另一方面,轉軸350可以不直接地轉動,而可僅在外圍元件轉動時才用作軸。第一承載部分包括驅動裝置360,驅動裝置360用于轉動放置板310、320、330和340。在圖2和圖3所示的實施方式中,驅動裝置360使轉軸350轉動,而與轉軸聯接的放置板也隨轉軸的轉動而轉動。盡管在圖2和圖3中沒有示出,但是在放置板上還可以設置輔助板以幫助放置膜或基板。根據實施方式,在第一承載部分300中形成棱柱件(prism) 301,棱柱件301可基于轉軸350而轉動。這里,放置板被設置在棱柱件的各個表面上。具體而言,在圖2和圖3中棱柱件被示出為方形柱,方形柱301基于轉軸350形成,放置板310、320、330和340設置在方形柱301的各個表面上。
膜和基板中的任一個可放置在放置板310、320、330和340上。在下文中,為了描述的統一'I"生,將基于以下實施方式描述本公開內容,即在該實施方式中膜700被放置在第一承載部分300的放置板上,基板800被放置在第二承載部分400的放置臺上。當然,基板可放置在第一承載部分300的放置板上,膜可放置在第二承載部分400的放置臺上。然而,在下文中,為了描述的統一性,基于膜700放置在第一承載部分300的放置板上,并且基板800放置在第二承載部分400的放置臺上的實施方式來描述本公開內容。如圖2和圖3所示,膜700放置在放置板310、320、330和340上。在本公開內容中,膜可以是透明膜。根據本公開內容,膜可以是具有透明導電圖案的透明膜。同時,膜可以是保護膜。在膜為具有透明的導電圖案的 透明膜的情況下,導電圖案可通過透明導電氧化物(TCO)形成。在這種情況下,透明導電圖案可包含ΙΤ0、ΙΖ0、ΑΖ0和GZO中的任一種。S卩,透明導電圖案可以由包含ITO、IZO, AZO和GZO中的任一種的材料形成。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膜為具有用于觸摸面板的傳感器的膜。因而,根據本公開的膜層壓設備可用于制造觸摸面板。同時,為了固定被放置在放置板上的膜,在放置板中形成多個吸入孔601。吸入孔601和真空泵(未示出)相連接。通過使用因真空泵施加至吸入孔601而產生的吸力,膜700可固定至放置板310、320、330和340。在圖3中,當膜700被放置在放置板上時,膜700可放置在設置于方形柱的上側的放置板310上。即,當膜700置于放置板310時,膜700被放置在放置板310的上面。在這種情況下,雖然附圖中沒有示出,但是根據本公開的膜層壓設備也可包括用于將膜700放置在放置板310上的單獨裝置。例如,將膜700放置在放置板310上的工序可通過機器人臂自動地進行。在膜700放置在放置板310上后,轉軸350通過驅動裝置360而順時針轉動,放置板順時針轉動以使膜700處于位置320。放置在位置320的放置板上的膜可經受清洗工序。即,在第一承載部分的右側設置單獨的清洗裝置以在膜層壓工序中清洗膜。在這種情況下,膜被再次放置在處于位置310的放置板上。接下來,放置板再次順時針轉動然后處于位置330,從而面對第二承載部分。接下來,膜與放置在第二承載部分上的基板結合。在第二承載部分400上設置放置臺430,在放置臺430上放置基板800。參見圖3,在放置臺430上設置輔助墊440,輔助墊440用于保護基板800不受損害且有效地放置基板。在設置于放置臺430上的輔助墊上放置基板800。另外,在第二承載部分400中設置用于移動放置臺430的移動裝置401,還設置用于支承放置臺430和移動裝置401的支承件421。參見圖3,第二承載部分400設置在第一承載部分300之下。此處,第二承載部分400包括作為移動裝置401的高度控制裝置。在圖3中,具有活塞形狀的移動裝置401被示出為高度控制裝置。移動裝置401移動放置臺430以靠近于第一承載部分或與第一承載部分隔開,放置臺靠近于第一承載部分以便與第一承載部分的放置板接觸,因而膜和基板可彼此附接。具體地,當放置臺430與第一承載部分300隔開時,基板800被放置在放置臺430上。雖然附圖中未示出,但是根據本公開的膜層壓設備還可包括用于將基板800放置在放置臺430上或放置在放置臺430的輔助墊440上的單獨裝置。例如,將基板800放置在放置臺430上的工序可通過機器人臂自動地進行。根據本公開的實施方式,基板是透明基板。具體地,透明基板可以是有機基板或塑料基板。雖然在附圖中未示出,但是可在放置臺中形成多個吸入孔601以使放置在放置臺430上的基板800固定。吸入孔601與真空泵相連接,從而通過利用因真空泵施加至吸入孔601而產生的吸力來固定基板800。在放置臺430上設置有輔助墊440的情況下,在輔助墊440中形成與形成在放置臺430中同樣的吸入孔601。當第一承載部分的轉軸350轉動并且放置有膜700的放置板330位于第二承載部分上時,移動裝置410提升放置臺430,然后處于放置臺上的基板800以及處于放置板上的膜700彼此接觸從而彼此結合。當膜和基板彼此結合然后膜粘附至基板時,通過釋放放置板330中的真空,膜700與放置板330分離,然后膜和基板的組合被保持在放置臺430的側面。接著,移動裝置401降下放置臺430,而后放置臺430與第一承載部分300分隔開。接著,通過使膜和基板結合而形成的組合與放置臺分離來進行下一個工序。雖然在圖3中未示出,但是可包含用于將膜和基板的組合與放置臺430分離的單獨裝置。例如,可使用機器人臂將膜和基板的組合與放置臺430容易地分離。同時,放置板轉動,然后具有新的膜700的放置板面向第二承載部分400的放置臺430。作為本公開另一個實施方式,包含圖4所示的膜層壓設備。在圖4所示的膜層壓設備中,包含在第一承載部分中的兩個或更多個放置板基于轉軸徑向地設置以具有翼狀部件(wing member)的形狀。具體地,參見圖4,四個翼狀部件被形成為圍繞轉軸并且彼此垂直。在圖4的實施方式中,第二承載部分400設置在操作臺100上。同時,該第二承載部分包括作為移動裝置的導軌402,導軌設置在操作臺上且延伸至第一承載部分。導軌402提供路徑以使第二承載部分400可靠近第一承載部分300或與第一承載部件300間隔開。參見圖4,在第二承載部分400中提供了用于將放置臺430安裝在導軌402上的安裝裝置401,還提供了用于支承放置臺430的支承件420。放置臺430通過支承件420和安裝裝置410安裝在導軌402上。參見圖4,在放置臺430上設置輔助墊440。在圖4所示的實施方式中,膜700也被放置在第一承載部分的放置板上,基板被放置在第二承載部分的放置臺430上。操作臺100對應于支承根據本公開的膜層壓設備的主體。第一承載部分300被安裝在操作臺之上,膜700被放置在第一承載部分300上。在第二承載部分300上設有基于轉軸徑向地設置而具有翼狀部件形狀的多個放置板310、320、330和340。在下文中,在圖4的實施方式中,放置板被稱為翼狀部件。
在圖4所示的膜層壓設備中,四個翼狀部件圍繞轉軸形成,并且翼狀部件之間的角度為90度。也可圍繞轉軸形成兩個翼狀部件。在這種情況下,翼狀部件之間的角度可以為180度。另外,可圍繞轉軸形成六個翼狀部件。在這種情況下,翼狀部件之間的角度可以為60度。如果必要的話,翼狀部件的數量以及翼狀部件之間的角度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任意地選擇。翼狀部件基于與操作臺的上表面平行的平行面轉動。如圖4所示,第一承載部分300包括一對轉軸支架200,轉軸支架200朝向兩側彼此間隔開比翼狀部件的長度更大的距離,在轉軸支架200上支撐轉軸350。另外,第一承載部分300包括驅動裝置360,驅動裝置360用于使翼狀部件310、320、330 和 340 轉動。在圖5中示出了翼狀部件310、320、330和340,轉軸350,以及驅動裝置。在翼狀部件上放置膜 701、702、703、704、705、706、707 和 708。驅動裝置360與第一承載部分的轉軸350連接以轉動轉軸,翼狀部件與轉軸形成為整體以便在轉軸轉動時一起轉動。在本公開的另一實施方式中,轉軸350被固定地安裝,具有圓筒形狀的套管(未示出)被安裝以繞轉軸轉動,翼狀部件310、320、330和340被形成為與套管形成為整體,以及套管接收驅動裝置360的動力以使翼狀部件310、320、330和340轉動。在圖4和圖5所示的實施方式中,翼狀部件形成為板形。當翼狀部件形成板形時,可以有效地放置膜。作為另一實施方式,如圖6所示,在翼狀部件上可設置輔助板311。輔助板311使膜容易地放置在翼狀部件上而不會損壞膜700,并且同時使膜容易地附接至基板。輔助板311可以由具有彈性的材料形成。在第一承載部分的翼狀部件中可形成多個吸入孔(未示出)。通過吸入孔抽吸空氣,膜700可穩定地放置在翼狀部件上,從而固定至翼狀部件。吸入孔可與真空泵600連接以穩定地保持吸力。同樣地,當膜17被吸入孔的吸力固定時,膜從翼狀部件脫離,因而膜可容易地附接至基板。即,當吸力沒有施加至吸入孔時,膜可容易地與翼狀部件分離,因此膜從翼狀部件脫離,并且膜可容易地附接至基板。當翼狀部件上設置有輔助板311時,輔助板311中也形成有吸入孔(未示出),因而通過吸入孔抽吸空氣,膜700可穩定地放置在輔助板311上,從而固定至輔助板311。為了施加吸力,圖4所示的膜層壓設備使用真空泵600。同時,雖然附圖中未示出,但是第一承載部分可包括用于控制翼狀部件的高度的翼狀高度控制裝置。翼狀高度控制裝置可安裝在轉軸支架200上。當膜700被附接至基板800時,翼狀部件的高度通過使用翼狀高度控制裝置來控制,因此,膜700可容易地附接至基板800。第二承載部分400與待安裝在操作臺之上的第一承載部分300分離。第二承載部分400包括用于放置基板800的放置臺430,放置臺430可設置成能夠在導軌402上滑動。參見圖4和圖6,在放置臺430上設置輔助墊440。在第二承載部分的放置臺430中可形成多個吸入孔(未示出)。通過吸入孔抽吸空氣,基板800可穩定地放置在放置臺430上,從而固定至放置臺430。吸入孔可與真空泵600連接以穩定地保持吸力。當放置臺430上設置有輔助板440時,在輔助板440中也形成了吸入孔(未示出),因而基板800可通過吸入孔抽吸空氣而穩定地放置在輔助板440上。在圖7中,示出了第二承載部分的放置臺430,輔助墊440,以及放置在輔助墊440上的基板 801、802、803、804、805、806、807 和 808。參見圖7,第二承載部分中設有角度控制裝置460,角度控制裝置460用于控制放置臺430的角度。這里,角度控制裝置460具有圓筒形狀。角度控制裝置460通過控制放置臺430的端部部分的高度來控制放置臺430的角度。同時,第二承載部分還可包括單獨的第二高度控制裝置450,第二高度控制裝置450用于控制放置臺430 (參見圖4)的高度。放置臺430的整個高度可由第二高度控制裝置450來控制。圖8A至SC示出了通過使用膜層壓設備將膜700附接至基板800所進行的層壓過程。當膜700放置在第一承載部分300的翼狀部件上并且基板放置在第二承載部分400的放置臺430上、并且翼狀部件310、320、330和340轉動時,第二承載部分400的放置臺430移動至翼狀部件側,因此,放置在翼狀部件上的膜700與放置在放置臺430上的基板
相結合。具體地,參見圖8A,將膜700放置在第一承載部分300的翼狀部件320和330上,基板800放置在設置于第二承載部分400的放置臺430上的輔助墊440上。當翼狀部件310、320、330和340轉動時,第二承載部分400的放置臺430移動至翼狀部件側,結果放置在翼狀部件330上的膜700靠近放置在輔助墊440上的基板800。同時,在這種情況下,放置在膜轉移墊910上的新膜700靠近翼狀部件側,膜轉移墊910位于膜轉移裝置900上。在圖8B中,翼狀部件310、320、330和340轉動并且第二承載部分400的放置臺430靠近翼狀部件側,結果放置在翼狀部件330上的膜700附接至放置在輔助墊440上的基板800。在這種情況下,設置在膜轉移裝置900的膜轉移墊910上的新膜700被放置在翼狀部件310上。參見圖8C,放置在翼狀部件330上的膜700附接至放置在輔助墊440上的基板800,以便通過第二承載部分400轉移并卸下以執行下一工序,還卸下膜轉移裝置900以便
轉移新膜。如上所述,基于實施方式和附圖描述了根據本公開的膜層壓設備。但是,本公開的范圍不限于這些附圖或實施方式。通過上文,應當理解,出于說明的目的本文已經描述了本公開的多種實施方式,但是可以作出各種修改而不背離本公開的范圍和精神。因此,本文所公開的各種實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其實際范圍和精神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指示。
權利要求
1.一種膜層壓設備,用于將膜附接至基板,包括: 操作臺; 第一承載部分,所述第一承載部分安裝在所述操作臺上并且包括兩個或更多個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用于放置所述膜和所述基板中的任一個;以及 第二承載部分,所述第二承載部分設置成與所述第一承載部分隔開并且包括至少一個放置臺,所述放置臺用于放置所述膜和所述基板中的另一個, 其中,所述第一承載部分包括轉軸,兩個或更多個放置板基于所述轉軸轉動以便改變它們的位置, 所述第二承載部分包括用于移動所述放置臺的移動裝置,所述移動裝置使所述放置臺移動以使所述放置臺靠近所述第一承載部分或者與所述第一承載部分遠離,以及 包含在所述第二承載部分中的所述放置臺靠近于所述第一承載部分并且與所述第一承載部分的所述放 置板接觸,以使所述膜與所述基板彼此附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承載部分包括用于轉動所述放置板的驅動裝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所述驅動裝置轉動所述轉軸,所述放置板與所述轉軸聯接以隨所述轉軸的轉動而轉動。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在所述第一承載部分中形成基于所述轉軸而轉動的棱柱件,所述放置板被設置在所述棱柱件的每一側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所述棱柱件是方形柱,所述放置板被設置在所述方形柱的每一側上。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所述第二承載部分設置在所述第一承載部分之下,所述第二承載部件包括作為所述移動裝置的高度控制裝置。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所述第一承載部分包括兩個或更多個放置板,所述兩個或更多個放置板基于所述轉軸徑向地設置以具有翼狀部件的形狀。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圍繞所述轉軸形成四個翼狀部件。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所述第二承載部分被設置在所述操作臺上,所述第二承載部分包括導軌,所述導軌設置在所述操作臺上并延伸至所述第一承載部分。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在所述第二承載部分中設置用于將所述放置板安裝在所述導軌上的安裝裝置。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所述膜被放置在所述第一承載部分的所述放置板上,所述基板被放置在所述第二承載部分的所述放置臺上。
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所述基板是透明基板。
1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所述膜是透明膜。
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所述膜是具有透明的導電圖案的透明膜。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所述透明的導電圖案包含ITO、IZO、AZO和GZO中的任一種。
1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所述膜是具有用于觸摸面板的傳感器的膜。
1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層壓設備,其中,在所述第一承載部分的所述放置板中形成多個吸入孔,在所述第二承載部分的所述放置臺中也形成多個吸入孔。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膜層壓設備,還包括: 真空泵, 其中,所述吸入孔與所述真 空泵連接。
全文摘要
公開了一種用于將膜附接至基板的層壓設備,其包括可轉動的第一承載部分和可水平地或垂直地移動的第二承載部分。膜和基板中的任一個放置在第一承載部分上,膜和基板中的另一個放置在第二承載部分上,以便在第二承載部分與第一承載部分接觸或者與第一承載部件隔開的情況下使膜附接至基板。
文檔編號B32B37/00GK103213369SQ2013100182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20日
發明者金在敬, 金在元, 金柱淵, 方正民, 樸根緒 申請人:因特弗萊克斯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