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層保暖紡織材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新型纖維材料技術領域,涉及紡織品材料,具體為一種多層保暖紡織材料。
背景技術:
保暖紡織材料作為人們制備日常保暖紡織品的原材料,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棉絨纖維、毛纖維絨等作為傳統的保暖材料,受其本身物理特性的制約,在保暖性能上有一定的局限性;絮片用的羽絨、棉花、駝毛、羊毛等保暖材料,保暖性較好,但因其厚重、體積過大、不耐洗滌等缺點也逐漸被淘汰;噴膠棉、金屬棉等材料雖克服了傳統保暖的部分缺陷,但又其透氣性、吸濕性和柔軟性較差,人們在穿著時缺乏舒適感,使其應用范圍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很有必要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設計一種輕薄柔軟,耐清洗,具有良好透氣性、吸濕性和保暖性的紡織材料。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紡織材料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層保暖紡織材料,輕薄柔軟,結構簡單牢固、耐清洗,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吸濕性和保暖性。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將采用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多層保暖紡織材料,在兩層紡織布之間設置保溫層,保溫層與紡織布通過絎線連接固定,所述紡織布的外表面設置有一層無紡布。作為優選實施方案:所述保溫層由動物毛、植物纖維、化學纖維或者人造纖維中的一種或混合并以非織造物形式填充構成。所述紡織布由植物纖維、化學纖維或者人造纖維中的一種或混合織成。所述無紡布為防水透氣超細纖維無紡布。所述無紡布的單位重為5 10g/m2。所述無紡布與紡織布通過熔融連接復合成一整體。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多層結構設計,將纖維材料以非織造物的形式填充在紡織布之間作為保溫層,使材料更加輕薄;利用絎線固定,提高了材料的抗拉伸性能,纖維不易脫落,結構簡單牢固、耐清洗;防水透氣超細纖維無紡布的使用,提高了材料使用的柔韌性,材料整體具有優良的透氣、吸濕和保暖性能。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多層保暖紡織材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多層保暖紡織材料,在兩層紡織布I之間設置保溫層2,保溫層2與紡織布I通過絎線3連接固定,所述紡織布I的外表面設置有一層無紡布4。具體地:所述保溫層2由羊毛纖維以非織造物形式填充構成。所述紡織布I由棉纖維復合織成。所述無紡布4為防水透氣超細纖維無紡布。所述無紡布4的單位重為5 10g/m2。所述無紡布4與紡織布I通過熔融連接復合成一整體。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多層保暖紡織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兩層紡織布之間設置保溫層,保溫層與紡織布通過絎線連接固定,所述紡織布的外表面設置有一層無紡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層保溫紡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溫層由動物毛、植物纖維、化學纖維或者人造纖維中的一種或混合并以非織造物形式填充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層保溫紡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紡織布由植物纖維、化學纖維或者人造纖維中的一種或混合織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層保溫紡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紡布為防水透氣超細纖維無紡布。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層保溫紡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紡布的單位重為 5 10g/m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層保溫紡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無紡布與紡織布通過熔融連接復合成一整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層保暖紡織材料,其特征在于在兩層紡織布之間設置保溫層,保溫層與紡織布通過絎線連接固定,所述紡織布的外表面設置有一層無紡布。采用多層結構設計,將纖維材料以非織造物的形式填充在紡織布之間作為保溫層,使材料更加輕薄;利用絎線固定,提高了材料的抗拉伸性能,纖維不易脫落,結構簡單牢固、耐清洗;防水透氣超細纖維無紡布的使用,提高了材料使用的柔韌性,材料整體具有優良的透氣、吸濕和保暖性能。
文檔編號B32B5/06GK203019739SQ201320041768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5日
發明者游秀洪 申請人:廣東睡冬寶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