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保暖毛絨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紡織品,尤其是指一種保暖毛絨面料。
背景技術:
現代生活中,在居室、賓館、辦公會議室,在移動的火車、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上以及其他公共場所,隨處可見由各種面料制成的紡織品,如窗簾、臺布、沙發布、椅套等等。然而傳統制作的織物雖然部分可以做到防絨,但是其產品易造成環境污染、有害身體健康、透氣性差、耐氣候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面料不能有效防絨或者可以防絨而易污染危害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保暖毛絨面料,可以有效防羽絨,且對環境、身體健康影響小,還具有保暖效果O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保暖毛絨面料,包括基布層,所述的基布層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的第一表面的外側貼合有絨毛層,所述的絨毛層外側貼合有防羽絨涂層,所述的第二表面的外側貼合有保暖薄膜層。作為優選,所述的經紗和緯紗的編織分布結構為兩上兩下。作為另一優選,所述的經紗和緯紗的編織分布結構為一上一下。作為優選,所述基布層的經向密度為25-40根/厘米,緯向密度為4-8根/厘米。作為優選,所述的經紗為單根纖度為150D的網絡絲。作為優選,所述的緯紗為纖度為900D的空邊紗和公制支數為2N的雪尼爾紗組成的混合紗。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防羽絨,且對環境、身體健康影響小,還具有保暖效果。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1-基布層,2-絨毛層,3-防羽絨涂層,4-保暖薄膜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保暖毛絨面料,包括基布層1,基布層I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的外側貼合有絨毛層2,絨毛層2的外側貼合有防羽絨涂層3,第二表面的外側貼合有保暖薄膜層4。其中,基布層I的經紗和緯紗的編織分布結構為兩上兩下,總經根數為4704根,經向密度為32根/厘米,緯向密度為5.7根/厘米,所用的經紗為單根纖度為150D的網絡絲,所用的緯紗為纖度為900D的空邊紗和公制支數為2N的雪尼爾紗組成的混合紗。實施例2實施例2中的經紗和緯紗的編織分布結構為一上一下,其他和實施例1中相同。以上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是按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技術思想,在技術方案基礎上所做的任何改動,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保暖毛絨面料,包括基布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布層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的第一表面的外側貼合有絨毛層,所述的絨毛層外側貼合有防羽絨涂層,所述的第二表面的外側貼合有保暖薄膜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毛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經紗和緯紗的編織分布結構為一上一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毛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經紗和緯紗的編織分布結構為兩上兩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暖毛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層的經向密度為25-40根/厘米,緯向密度為4-8根/厘米。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保暖毛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經紗為單根纖度為150D的網絡絲。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保暖毛絨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緯紗為纖度為900D的空邊紗和公制支數為2N的雪尼爾紗組成的混合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保暖毛絨面料,包括基布層,所述的基布層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的第一表面的外側貼合有絨毛層,所述的絨毛層外側貼合有防羽絨涂層,所述的第二表面的外側貼合有保暖薄膜層。本實用新型可以有效防羽絨,且對環境、身體健康影響小,還具有保暖效果。
文檔編號B32B5/24GK203063198SQ201320082440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4日
發明者泮云祥 申請人:杭州海茂紡織布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