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紙制品制造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漿厚自動控制結構。
背景技術:
紙制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先將原材料打成紙漿,根據所生產紙張品種的不同,控制紙漿的厚度。現有技術中一般采用齒輪傳動來控制兩個壓紙軸之間的間隙以便于生產厚度不同的紙張。但不同種類的紙張厚度有的相差極小,僅在零點幾毫米或零點零幾毫米之間,采用齒輪傳動控制兩個壓紙軸之間的間隙無法達到如此精準。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精確控制兩壓紙軸之間的間隙的漿厚自動控制結構。
本發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漿厚自動控制結構,包括一第一壓紙軸、一平行于所述第一壓紙軸的第二壓紙軸、一驅動件、一與所述驅動件固定連接的傳動件、一連桿及一偏心軸承座,所述連桿兩端分別與所述傳動件及所述偏心軸承座連接,所述第一壓紙軸固定安裝于所述偏心軸承座,所述驅動件帶動所述傳動件轉動,所述傳動件通過所述連桿帶動所述偏心軸承座轉動使所述第一壓紙軸與所述第二壓紙軸之間的距離改變。
優選的,所述漿厚自動控制結構還包括一第一支撐架及一滾動軸承,所述傳動件轉動安裝于所述第一支撐架,所述滾動軸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架與所述偏心軸承座之間。
優選的,所述連桿垂直于所述第一壓紙軸。
優選的,所述傳動件包括一聯動軸及一固定于所述聯動軸的安裝塊,所述驅動件與所述聯動軸固定,所述連桿與所述安裝塊連接。
優選的,所述安裝塊垂直于所述聯動軸。
優選的,所述聯動軸與所述第一壓紙軸平行。
優選的,所述漿厚自動控制結構還包括一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二壓紙軸轉動安裝于所述第二支撐架。
優選的,所述驅動件為一電動推桿。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發明漿厚自動控制結構的驅動件帶動傳動件轉動,傳動件通過連桿帶動偏心軸承座轉動使第一壓紙軸與第二壓紙軸之間的距離改變。由于偏心軸承座的偏心結構,使驅動件能夠精確地控制第一壓紙軸與第二壓紙軸之間的距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漿厚自動控制結構的一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漿厚自動控制結構A處的一放大圖。
圖中:100、漿厚自動控制結構;10、驅動件;20、傳動件;22、聯動軸;24、安裝塊;30、連桿;40、偏心軸承座;50、滾動軸承;60、第一壓紙軸;70、第二壓紙軸;80、第一支撐架;90、第二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當組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組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當一個組件被認為是“設置于”另一個組件,它可以是直接設置在另一個組件上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組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請參閱圖1至圖2,一種漿厚自動控制結構100包括一驅動件10、一傳動件20、一連桿30、一偏心軸承座40、若干滾動軸承50、一第一壓紙軸60、一第二壓紙軸70、一第一支撐架80及一第二支撐架90。
所述驅動件10為一電動推桿。所述傳動件20包括一聯動軸22及一安裝塊24,所述安裝塊24固定于所述聯動軸22一端并大致垂直于所述聯動軸22。
組裝所述漿厚自動控制結構100時,所述第二壓紙軸70轉動安裝于所述第二支撐架90。所述聯動軸22轉動安裝于所述第一支撐架80,所述驅動件10與所述聯動軸22一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桿30一端與所述安裝塊24連接。部分所述滾動軸承50收容于所述第一支撐架80一端。部分所述滾動軸承50收容于所述第二支撐架90一端。所述第一壓紙軸60轉動安裝于所述偏心軸承座40,所述偏心軸承座40安裝于所述第一支撐架80及第二支撐架90之間并與所述第一支撐架80及第二支撐架90上的滾動軸承50抵觸。所述連桿30一端與所述偏心軸承座40固定。
此時所述第一壓紙軸60與所述第二壓紙軸70平行并且兩者之間存在一間隙。所述連桿30垂直于所述第一壓紙軸60。所述聯動軸22與所述第一壓紙軸60平行。
使用所述漿厚自動控制結構100時,所述驅動件10帶動所述聯動軸22轉動,所述安裝塊24隨所述聯動軸22轉動。所述安裝塊24帶動所述連桿30活動,所述連桿30帶動所述偏心軸承座40相對所述第一支撐架80轉動,所述第一壓紙軸60隨所述偏心軸承座40轉動。由于所述偏心軸承座40的偏心結構,所述第一壓紙軸60隨所述偏心軸承座40轉動時,所述第一壓紙軸60與所述第二壓紙軸70之間的距離改變,使得所述驅動件10能夠精確控制所述第一壓紙軸60與所述第二壓紙軸70之間的距離。由此紙漿的厚度能夠得到準確的控制,同一設備能夠生產不同厚度的紙。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