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航模碳纖維表面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安全,高效,節能環保的航模用碳纖維表面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輕型航模飛機多用于K T板這種材料制作,其最大優勢是重量輕、成形方便 ,能快速地制成任何復雜形狀。不足KT板強度低需要高強度的碳纖維條加固,才能滿足航模飛機機翼的拉伸強度、彎曲強度要求。碳纖維條在出廠時考慮到其加工運輸需要實施保護措施,其表面都會附著一層保護介質,這種保護措施導致碳纖維表面的粗糙度、微晶大小、官能團的種類和數量對碳纖維與樹脂基體的結合性能有很大的影響。表面未經處理的碳纖維表面光滑、惰性大、表面能低,缺乏有化學活性的官能團,表面呈現化學惰性,與樹脂膠水浸潤性差,導致采用碳纖維條加固航模機翼時易出現粘結不牢固現象,此時需要對碳纖維條表面進行磨削處理,而目前航模制作中沒有該類碳纖維條磨削裝置。現階段對航模碳纖維條表面處理的方法主要是人工用打磨介質打磨。其缺點是:人工磨削碳纖維條費時費力,不能保證碳纖維條表面磨削品質的一致性。同時由于碳纖維磨屑呈纖維狀容易刺傷操作者。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高效、安全、處理航模用碳纖維條表面保護介質磨削的航模用碳纖維表面處理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它包括摩擦輪組調節閥、壓緊輪組調節閥、進料口、變速齒輪組壓緊齒輪、變速齒輪組電機齒輪、變速齒輪組摩擦齒輪、軸、壓板,傳動齒輪組摩擦齒輪、傳動齒輪組壓緊齒輪、傳動齒輪組連接齒輪、軸承、摩擦輪組摩擦輪、壓緊輪組壓緊輪、蓋板,摩擦輪滑塊,壓緊輪滑塊,彈簧,電機,電源,箱體、機箱安全擋板和滑槽,其特征是:由變速齒輪組壓緊齒輪、變速齒輪組電機齒輪、變速齒輪組摩擦齒輪構成了變速齒輪組,變速齒輪組壓緊齒輪通過變速齒輪組電機齒輪與變速齒輪組摩擦齒輪相配合,由傳動齒輪組摩擦齒輪、傳動齒輪組壓緊齒輪、傳動齒輪組連接齒輪傳動齒輪組構成傳動齒輪組,兩個相同目數的傳動齒輪組摩擦齒輪相配合,兩個相同尺寸的壓緊輪組壓緊輪上下配合對轉組成壓緊輪組,壓緊輪組的機箱外框用豎直槽滑動連接,輪組軸與箱體之間用軸承連接,變速齒輪組與傳動齒輪組同軸連接至于箱體的兩側,用于調節摩擦力度和壓緊力度的調節閥與摩擦輪組以及壓緊輪組配合,防止齒輪與操作人之間發生意外的機箱安全擋板分別擋在兩側齒輪的外部。
所述的摩擦輪組和壓緊輪組與箱體連接處分別設置有滑槽。
所訴的機箱兩側分別裝有變速齒輪組和傳動齒輪組。
所述的機箱安全擋板放置在箱體兩側。
所述的彈簧位于壓塊和摩擦輪組滑塊及壓緊輪組滑塊之間。
所述的彈簧位于箱體滑動槽底部和摩擦輪組滑塊及壓緊輪組滑塊之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為:調節閥可以左右旋動調節壓板上下移動,摩擦輪組和壓緊輪組中的滑塊彈性壓力有壓板與滑塊間的彈簧及滑塊與箱體間的彈簧提供,利用電源可以調節轉速,摩擦輪組中有不同目數組的磨輪用于加工不同程度的碳纖維,箱體中的突起滑槽用于固定滑塊上下移動,變速齒輪組為整個裝置中不同部分提供不同動力,傳動齒輪組用于為同輪組的上輪提供動力。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航模用碳纖維表面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沿A—A的示意圖;
圖3是圖1沿B—B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3所示,該航模用碳纖維表面處理裝置包括摩擦輪組調節閥1、壓緊輪組調節閥2、進料口3、軸7、壓板8,傳動齒輪組摩擦齒輪9、傳動齒輪組壓緊齒輪10、傳動齒輪組連接齒輪11、軸承12、摩擦輪組摩擦輪13、壓緊輪組壓緊輪14、蓋板16,摩擦輪滑塊17,壓緊輪滑塊18,彈簧19,電機20,電源21,箱體22、機箱安全擋板23和滑槽24,其特征是:由變速齒輪組壓緊齒輪4、變速齒輪組電機齒輪5、變速齒輪組摩擦齒輪6構成了變速齒輪組,變速齒輪組壓緊齒輪4通過變速齒輪組電機齒輪5與變速齒輪組摩擦齒輪6相配合,由傳動齒輪組摩擦齒輪9、傳動齒輪組壓緊齒輪10、傳動齒輪組連接齒輪傳動齒輪組11構成傳動齒輪組,兩個相同目數的傳動齒輪組摩擦齒輪9配合工作,兩個相同尺寸的壓壓緊輪組壓緊輪14上下配合對轉組成壓緊輪組。壓緊輪組的機箱外框用豎直槽滑動連接,輪組軸與箱體之間用軸承連接,變速齒輪組與傳動齒輪組同軸連接至于箱體22的兩側,用于調節摩擦力度和壓緊力度的調節閥1與摩擦輪組以及壓緊輪組配合,防止齒輪與操作人之間發生意外的機箱安全擋板23分別擋在兩側齒輪的外部。使用時先把電源打開,當裝置轉速平穩后調節兩個調節閥,然后把碳纖維條從進料口3垂直慢慢送入機器,當碳纖維條進入機器后慢慢松開手使碳纖維條自動前進,當碳纖維條完全從機器中出來后調轉方向使先前加工的尾部進入機器,當碳纖維條第二次從機器出來后檢查碳纖維處理情況,如果加工不達標,則重復上幾步,若達標則結束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