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滌綸復合纖維。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穿著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更加崇尚與追求舒適、健康。在這種形式下,面料早已突破了保暖、遮蓋,防身的原始功能,進而促使了紗線的發展。
滌綸是由聚酯再紡成絲束切斷后得到的纖維,聚酯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簡稱PET,由PTA和MEG聚合而成,目前利用滌綸織出來的織物雖然具有較優的強度,但是非常實密而不透氣,吸濕性很差,染色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實耐用吸濕性好的一種滌綸復合纖維。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滌綸復合纖維,包括芯層和包覆在芯層外的外層,所述芯層為多根滌綸纖維加捻形成的滌綸纖維束,所述外層為交替螺旋盤繞在芯層外表面上的粘膠纖維和長滌綸纖維。
進一步的,上述的滌綸復合纖維的芯層為多根長滌綸纖維和多根短滌綸纖維加捻形成滌綸纖維束。
進一步的,上述的滌綸復合纖維的芯層由呈正捻的滌綸短纖與呈反捻的滌綸短纖捻成。
進一步的,上述的滌綸復合纖維還包括設于該外層的外周面的抗菌劑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滌綸復合纖維包括芯層和外層,所述芯層包括多根滌綸纖維捻合而成,各個滌綸纖維之間具有一定的結構間隙,具有一定的空氣流通量,使得滌綸芯層具有透氣性能;所述芯層外表面交替螺旋盤繞有長滌綸纖維和粘膠纖維,粘膠纖維結構比棉纖維還疏松易吸水,包覆有粘膠纖維的本實用新型滌綸復合纖維的外表面水分經粘膠纖維吸收擴散、傳輸等作用迅速吸收并散發,增強了本實用新型滌綸復合纖維制成的織物的吸濕排汗能力;但粘膠纖維強力偏低,使用長滌綸纖維與其交替使用,提高了本實用新型滌綸復合纖維的外表面的強度,外層的滌綸纖維還保護滌綸芯層的結構穩定性,確保滌綸芯絲之間不易相互分離散亂,起到了加強本實用新型的滌綸復合纖維結構強度的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滌綸復合纖維因為滌綸纖維的存在,具有結實耐用、彈性好、不易變形、耐腐蝕、絕緣、挺括強力高、耐磨性好的優點,同時因粘膠纖維的存在,又兼具良好的吸濕排汗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的滌綸復合纖維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芯層;2、外層;21、粘膠纖維;22、長滌綸纖維。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予以說明。
本實用新型最關鍵的構思在于:本實用新型的滌綸復合纖維芯層外表面交替螺旋盤繞有滌綸纖維和粘膠纖維,使其耐磨性好又兼具良好的吸濕排汗功能。
請參照圖1,一種滌綸復合纖維,包括芯層1和包覆在芯層1外的外層2,所述芯層1為多根滌綸纖維加捻形成的滌綸纖維束,所述外層2為交替螺旋盤繞在芯層1外表面上的粘膠纖維21和長滌綸纖維22。
上述的滌綸復合纖維的芯層1外表面交替螺旋盤繞有長滌綸纖維22和粘膠纖維21,粘膠纖維21結構比棉纖維還疏松易吸水,包覆有粘膠纖維21的本實用新型滌綸復合纖維的外表面水分經粘膠纖維21吸收擴散、傳輸等作用迅速吸收并散發,增強了本實用新型滌綸復合纖維制成的織物的吸濕排汗能力;但粘膠纖維21強力偏低,使用滌綸纖維與其交替使用,提高了滌綸復合纖維的外表面的強度,外層2的長滌綸纖維還保護滌綸芯層1的結構穩定性,確保滌綸芯絲之間不易相互分離散亂,起到了加強滌綸復合纖維結構強度的作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上述的滌綸復合纖維的芯層1為多根長滌綸纖維和多根短滌綸纖維加捻形成滌綸纖維束。在本實施例中,短滌綸纖維為長滌綸纖維的下腳料,將短滌綸纖維與長滌綸纖維加捻形成的滌綸纖維束整體使用效果良好,同時又可充分利用短滌綸纖維,避免了短滌綸纖維的浪費,節約了成本。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上述的滌綸復合纖維的芯層1由呈正捻的滌綸短纖與呈反捻的滌綸短纖捻成。將兩股滌綸短纖加捻成一股整合的滌綸芯絲,來確保滌綸芯絲之間不易相互分離散亂,使得滌綸芯絲具有較好的結構強度,增大滌綸芯絲的抗拉強度,使得不易被拉扯斷,結構穩定性好。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上述的滌綸復合纖維還包括設于該外層2的外周面的抗菌劑層。所述抗菌劑層可以由有機的抗菌化合物構成,如各種有機抗菌藥劑或含銅、含硫化物的溶液等;也可以是摻有如二氧化硅、氧化銀、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等的無機微粉混合物及交聯劑、柔軟劑、粘合劑、分散劑及各種其他添加劑。所述抗菌劑層包覆于滌綸復合纖維的外表面,厚度為0.1um-0.5um。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