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編織袋的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編織袋的切袋裝置。
背景技術:
切袋裝置是編織袋切割成型的常用設備,現有的切袋裝置中編織袋的切割長度不能調整,廢袋檢測裝置經常出現漏檢,導致編織袋的浪費,造成生產成本高,切割效率低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編織袋的切袋裝置。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編織袋的切袋裝置,包括工作臺、控制器和轉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臺水平表面光滑并固定安裝在機架上,所述工作臺的兩側設有伸縮桿,所述工作臺上固定設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為平行于所述工作臺的水平正方形板,所述接料板上設有輸送裝置,所述輸送裝置通過導線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接料板的正上方連有放料卷,所述放料卷水平安裝在機架上,且平行于所述工作臺的寬邊,所述接料板與所述放料卷之間設有引料輥,所述引料輥通過軸承活動連接在機架上,所述接料板一側設有壓料板,所述壓料板套置在所述轉軸上,所述轉軸的兩端設在所述伸縮桿上,兩個所述伸縮桿通過油缸分別連有電機,兩個所述電機通過傳輸線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接料板與所述壓料板之間設有若干相互對稱的壓邊條,所述壓邊條固定連接在所述工作臺上,所述壓料板異于所述壓邊條的一側設有切袋刀,所述切袋刀連接在機架上,所述切袋刀與所述壓料板之間設有廢袋檢測裝置,所述廢袋檢測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工作臺內,所述廢袋檢測裝置通過電信號與所述控制器相連。
所述引料輥上設有速度檢測器,所述速度檢測器通過電信號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控制器通過控制所述輸送裝置的輸送速度來調整編織袋的切割長度。
所述壓料板上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通過電信號相連,所述控制器通過控制兩個所述電機來調節兩個所述伸縮桿進而調節壓料板(4)與編織袋之間的壓力大小。
所述切袋刀采用高速鋼材質。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編織袋的切袋裝置,通過在引料輥上設置速度檢測器和切袋刀采用高速鋼材質,根據生產需要隨時調整編織袋的切割長度,并通過在工作臺內增設廢袋檢測裝置,有效避免了編織袋的漏檢問題,避免了編織袋不必要的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編織袋的切割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放料卷;2-引料輥;3-接料板;4-壓料板;5-工作臺;6-切袋刀;7-壓邊條;8-廢袋檢測裝置;9-電機;10-控制器;11-伸縮桿;12-轉軸;13-輸送裝置;
以下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敘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編織袋的切袋裝置,包括工作臺5、控制器10和轉軸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臺5水平表面光滑并固定安裝在機架上,所述工作臺5的兩側設有伸縮桿11,所述工作臺5上固定設有接料板3,所述接料板3為平行于所述工作臺5的水平正方形板,所述接料板3上設有輸送裝置13,所述輸送裝置13通過導線與所述控制器10相連,所述接料板3的正上方連有放料卷1,所述放料卷1水平安裝在機架上,且平行于所述工作臺5的寬邊,所述接料板3與所述放料卷1之間設有引料輥2,所述引料輥2通過軸承活動連接在機架上,所述接料板3一側設有壓料板4,所述壓料板4套置在所述轉軸12上,所述轉軸12的兩端設在所述伸縮桿11上,兩個所述伸縮桿11通過油缸分別連有電機9,兩個所述電機9通過傳輸線與所述控制器10相連,所述接料板3與所述壓料板4之間設有若干相互對稱的壓邊條7,所述壓邊條7固定連接在所述工作臺5上,所述壓料板4異于所述壓邊條7的一側設有切袋刀6,所述切袋刀6連接在機架上,所述切袋刀6與所述壓料板4之間設有廢袋檢測裝置8,所述廢袋檢測裝置8固定安裝在所述工作臺5內,所述廢袋檢測裝置8通過電信號與所述控制器10相連。
所述引料輥2上設有速度檢測器,所述速度檢測器通過電信號與所述控制器10相連,所述控制器10通過控制所述輸送裝置13的輸送速度來調整編織袋的切割長度。
所述壓料板4上設有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與所述控制器10通過電信號相連,所述控制器10通過控制兩個所述電機9來調節兩個所述伸縮桿11進而調節壓料板4與編織袋之間的壓力大小。
所述切袋刀6采用高速鋼材質。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作時,編織袋通過放料卷1經引料輥2輸送到接料板3上,編織袋通過輸送裝置13經壓邊條7送至壓料板4的下方進行壓平工序,壓平后的編織袋經廢袋檢測裝置8進行檢測,若檢測合格的編織袋送至切袋刀6的下方按設定的長度進行切割處理,若檢測到破損的編織袋,則將其送至切袋刀6的下方將破損的編織袋切割處理即可,通過在引料輥2上設置速度檢測器和采用高速鋼材質的切袋刀6,根據生產需要隨時調整編織袋的切割長度,并通過在工作臺5內增設廢袋檢測裝置8,有效避免了編織袋的漏檢問題,避免了編織袋不必要的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編織袋的切割效率。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