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用于制袋機的雙層放料裝置,屬于制袋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制袋機就是制作各種塑料包裝袋或其他材料包裝袋的機器,其加工范圍為各種大小厚薄規格不同的塑料或其他材料的包裝袋,一般來說以塑料包裝袋為主要產品。
現有技術公開了申請號為:201220395348.1的一種用于制袋機的雙層放料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在外框架上安裝導向輥筒一、上導向輥筒組、上擺臂輥筒組、上擺臂氣缸、壓緊滑座裝置、上牽引膠輥、上壓緊輥、上牽引電機、下擺臂輥筒組、下導向輥筒組、下擺臂氣缸、下牽引膠輥、下壓緊輥、下牽引電機、導向輥筒二、導向輥筒三、光電檢測裝置和糾偏裝置;糾偏裝置上有兩放料軸,可以同時裝上兩捆膜料。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工作效率高和省時省工等特點。但是其不足之處在于壓緊輥過緊容易使膜料在滾動中卡住,導致其斷裂,既浪費原材料又降低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制袋機的雙層放料裝置,以解決現有的制袋機壓緊輥過緊容易使膜料在滾動中卡住,導致其斷裂,既浪費原材料又降低工作效率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用于制袋機的雙層放料裝置,其結構包括開關鍵、電源線、電控箱、電機、把手、維修門、雙層放料裝置、支撐架、承重架、橫桿、變頻器、增壓器、整理架、加熱箱、封口條、控制桿、操作臺,所述開關鍵通過電源線與電控箱相連接,所述把手設在維修門上,所述雙層放料裝置由底座、支架、控制輪、加固件、卡槽、滾珠、置物桿、調節件組成,所述底座與支架相連接,所述控制輪與加固件相連接,所述加固件與卡槽活動連接,所述卡槽設有滾珠,所述滾珠與置物桿相連接,所述置物桿通過膜料與承重架相連接,所述調節件設有多個,所述雙層放料裝置通過膜料與支撐架相連接,所述承重架與橫桿相連接,所述整理架與加熱箱相連接,所述封口條上方設有控制桿,所述操作臺設在開關鍵上方。
進一步地,所述電控箱內設有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架與承重架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變頻器通過電源線與增壓器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箱與封口條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設有雙層放料裝置,能夠通過滾珠增大滾動性,避免壓緊輥過緊使膜料斷裂,節約原材料又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制袋機的雙層放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雙層放料裝置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中:開關鍵-1、電源線-2、電控箱-3、電機-4、把手-5、維修門-6、雙層放料裝置-7、底座-701、支架-702、控制輪-703、加固件-704、卡槽-705、滾珠-706、置物桿-707、調節件-708、支撐架-8、承重架-9、橫桿-10、變頻器-11、增壓器-12、整理架-13、加熱箱-14、封口條-15、控制桿-16、操作臺-17。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制袋機的雙層放料裝置,其結構包括開關鍵1、電源線2、電控箱3、電機4、把手5、維修門6、雙層放料裝置7、支撐架8、承重架9、橫桿10、變頻器11、增壓器12、整理架13、加熱箱14、封口條15、控制桿16、操作臺17,所述開關鍵1通過電源線2與電控箱3相連接,所述把手5設在維修門6上,所述雙層放料裝置7由底座701、支架702、控制輪703、加固件704、卡槽705、滾珠706、置物桿707、調節件708組成,所述底座701與支架702相連接,所述控制輪703與加固件704相連接,所述加固件704與卡槽705活動連接,所述卡槽705設有滾珠706,所述滾珠706與置物桿707相連接,所述置物桿707通過膜料與承重架9相連接,所述調節件708設有多個,所述雙層放料裝置7通過膜料與支撐架8相連接,所述承重架9與橫桿10相連接,所述整理架13與加熱箱14相連接,所述封口條15上方設有控制桿16,所述操作臺17設在開關鍵1上方,所述電控箱3內設有電機4,所述支撐架8與承重架9相連接,所述變頻器11通過電源線2與增壓器12相連接,所述加熱箱14與封口條15相連接。
在進行使用時,先把膜料裝在置物桿707上,通過調節件708使其固定好間距,滾珠706內置在卡槽705上,控制輪703將加固件704與卡槽705對齊,按開關鍵1啟動電機4帶動雙層放料裝置7,膜料通過承重架9與橫桿10,再穿過整理架13到達加熱箱14,封口條15將其熱熔粘合在一起。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