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導絲鉤與油嘴的位置調節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74203閱讀:1668來源:國知局
一種導絲鉤與油嘴的位置調節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錦綸紡絲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導絲鉤與油嘴的位置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紡絲設備中,錦綸上油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而現有的紡絲流程中,絲束從噴絲板下來后通過上導絲鉤、油嘴、下導絲鉤進入紡絲甬道,在改紡或落絲時,絲束需要重新進行上油過程,在維持絲路正常運行的過程中,需要保持上導絲鉤、油嘴、下導絲鉤均位于水平線上,即“三線合一”,而其判斷方法,則是通過肉眼觀察和鏡子的反光判斷,只能通過成品自身的物理指標反映是否上油或出現條干不勻,來判斷上導絲鉤、油嘴與下導絲鉤之間是否“三線合”,這樣會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效率低。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上導絲鉤、油嘴與下導絲鉤之間即使存在細微的差異,在十個噴絲板同時工作時,也很容易導致絲束經過中間油嘴,但無法靠近油嘴口,這情況通過鏡子的反射和肉眼也是無法發現并及時排除的,從而導致絲束上油時出現條干值增大、僵絲、斷絲等情況,嚴重影響絲束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導絲鉤與油嘴的位置調節裝置,可以維持上導絲、油嘴與下導絲位于水平線上,提高產品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導絲鉤與油嘴的位置調節裝置,所述位置調節裝置安裝于側吹風箱內,所述位置調節裝置包括一第一標尺及一第二標尺,所述第一標尺及所述第二標尺的相對位置上設有一一對應的刻度線;

所述第一標尺和所述第二標尺分別豎直設置于所述側吹風箱的左右兩側壁上,所述側吹風箱內由上至下水平設置有一上導絲鉤架、一油架及一下導絲鉤架,所述上導絲鉤架上均勻分布有復數個上導絲鉤,所述油架上均勻分布有復數個油嘴,所述下導絲鉤架上均勻分布有復數個下導絲鉤,且所述上導絲鉤的數量、所述油嘴的數量和所述下導絲鉤的數量均相同,所述上導絲鉤、所述油嘴與所述下導絲鉤的位置一一對應設置;所述上導絲鉤架的左右兩端分別抵設于所述第一標尺及所述第二標尺上,所述油架的左右兩端分別抵設于所述第一標尺及所述第二標尺上,且所述下導絲鉤架的左右兩端分別抵設于所述第一標尺及所述第二標尺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通過使上導絲鉤、油嘴和下導絲鉤位于水平線上,保證了紡絲位在運作過程中,不會出現其中一束絲會靠近油嘴或者導絲鉤,而人為無法去發現等情況,保證了絲束的物理指標穩定,同時減少了生產過程中僵絲、斷絲等情況出現,同時減少了操作過程中人力和時間的浪費。

附圖說明

下面參照附圖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導絲鉤與油嘴的位置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00-位置調節裝置 200-側吹風箱 1-第一標尺

2-第二標尺 3-上導絲鉤架 31-上導絲鉤

4-油架 41-油嘴 5-下導絲鉤架

51-下導絲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出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并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一較佳實施例為:

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導絲鉤與油嘴的位置調節裝置,所述位置調節裝置100安裝于側吹風箱200內,所述位置調節裝置100包括一第一標尺1及一第二標尺2,所述第一標尺1及所述第二標尺2的相對位置上設有一一對應的刻度線,用于調節水平度;

所述第一標尺1和所述第二標尺2分別豎直設置于所述側吹風箱200的左右兩側壁上,所述側吹風箱200內由上至下水平設置有一上導絲鉤架3、一油架4及一下導絲鉤架5,所述上導絲鉤架3上均勻分布有復數個上導絲鉤31,所述油架4上均勻分布有復數個油嘴41,所述下導絲鉤架5上均勻分布有復數個下導絲鉤51,且所述上導絲鉤31的數量、所述油嘴41的數量和所述下導絲鉤51的數量均相同,所述上導絲鉤31、所述油嘴41與所述下導絲鉤51的位置一一對應設置;所述上導絲鉤架3的左右兩端分別抵設于所述第一標尺1及所述第二標尺2上,所述油架4的左右兩端分別抵設于所述第一標尺1及所述第二標尺2上,且所述下導絲鉤架5的左右兩端分別抵設于所述第一標尺1及所述第二標尺2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所述第一標尺1和所述第二標尺2上刻度的精度至少要精準到毫米,所述上導絲鉤架3兩端分別抵設于所述第一標尺1和所述第二標尺2上,所述上導絲鉤架3分別與所述第一標尺1和所述第二標尺2相互垂直,通過所述第一標尺1和所述第二標尺2上的刻度來查看所述上導絲鉤架3的水平度;同樣的,所述油架4兩端分別抵設于所述第一標尺1和所述第二標尺2上,所述油架4分別與所述第一標尺1和所述第二標尺2相互垂直,通過所述第一標尺1和所述第二標尺2上的刻度來查看所述油架4的水平度;所述下導絲鉤架5兩端分別抵設于所述第一標尺1和所述第二標尺2上,所述下導絲鉤架5分別與所述第一標尺1和所述第二標尺2相互垂直,通過所述第一標尺1和所述第二標尺2上的刻度來查看所述下導絲鉤架5的水平度,并作出相應的調節,將所述上導絲鉤架3、所述油架4及所述下導絲鉤架5的兩端垂直調節到所述第一標尺1和所述第二標尺2上的同一刻度線,即可保證所述上導絲鉤架3、所述油架4以及所述下導絲鉤架5在水平線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

通過使上導絲鉤31、油嘴41和下導絲鉤51位于水平線上,保證了紡絲位在運作過程中,不會出現其中一束絲會靠近油嘴41或者上導絲鉤31或下導絲鉤51,而人為無法去發現等情況,保證了絲束的物理指標穩定,同時減少了生產過程中僵絲、斷絲等情況出現,同時減少了操作過程中人力和時間的浪費。

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我們所描述的具體的實施例只是說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的限定,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依照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飾以及變化,都應當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