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賽絡紡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賽絡紡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步驟為: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煮煉、漂白后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在細紗機上共同喂入而實現混合,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沸,溶解退去維綸,得亞麻高支紗;將混紡紗反向合股加捻形成股線后,退去維綸得亞麻高支股線,或將混紡紗溶解退去維綸后,合股加捻形成亞麻高支股線;退去維綸時水溶液中含摩爾濃度為7~9mmol/L的六偏磷酸鈉和檸檬酸,六偏磷酸鈉和檸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6~8:1。本發明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立體感強,布面風格蓬松、飽滿、有彈性,手感好。這種效果與退去維綸時的方法有關,沸水中六偏磷酸鈉和檸檬酸的摩爾濃度之比為6~8:1時,所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立體感最強。
【專利說明】
一種賽絡紡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紡織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賽絡紡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
【背景技術】
[0002] 賽絡紡又名并捻紡,國內稱為A,B紗。賽絡紡是在細紗機上喂入兩根保持一定間距 的粗紗,經牽伸后,由前羅拉輸出這兩根單紗須條,并由于捻度的傳遞而使單紗須條上帶有 少量的捻度,拼合后被進一步加捻成類似合股的紗線,卷繞在筒管上。
[0003] 賽絡紡的初始設計目的是用于毛紡上,特點是毛羽少,強力高,耐磨性好,達到毛 紗能單紗織造的效果,以實現毛織物的輕薄化。盡管賽絡紡在許多方面比較同類常規紗有 了較大的改善,要真正達到毛紡單紗不上漿織造,尚有一定距離。其后毛紡亦多放棄此方 法,反而在混紡如T/C,C.V.C等則采用此方法,因其染色后可產生并紗之麻花效果,手感好, 故受歡迎,近期更因改善毛羽問題,如紡一些易產生毛羽之纖維,如人造棉、莫代爾、天絲、 大豆纖維,甚至全棉都用此方法生產,賽絡紗所用的原料等級可比常規環綻紡低,而其織物 較常規環錠股線織物毛羽少,手感柔軟,耐磨,透氣性能好。
[0004] 亞麻是一種性能優良的天然纖維,被稱為纖維皇后。亞麻纖維吸濕放濕快、透氣性 好,是夏季理想的服用面料。目前,亞麻紡紗主要是采用濕法紡紗的形式,由于亞麻的單纖 維長度較短,因此,只能采用采用半脫膠后較粗的工藝纖維(即纖維束)進行紡紗。加上濕紡 工藝和設備的特殊性,使得亞麻的濕紡難以紡制較細的紗,只能做粗厚的面料。目前,亞麻 長麻濕紡的紡紗工序主要是:打成麻(加濕養生)-櫛梳-成條-并條-粗紗-煮漂-細紗 濕紡-干燥-絡筒。而短麻濕紡是采用長麻中櫛梳中產生的落麻進行紡紗加工的,其紡紗 工序在粗紗之前各廠有所不同,但粗紗以后的工序同長麻紡完全一致,只是短麻紡濕紡細 紗機的牽伸隔距較長麻紡的略短。目前,亞麻長麻濕紡紗通常是16-24公支,短麻濕紡紗主 要是10-20公支。亞麻紗中,36公支以上的就是高支紗。尤其是50公支及以上的紗,對亞麻原 料的要求高,且生產效率低,故實際生產的不多。同時,除了紗的細度粗以外,由于亞麻濕紡 中對纖維運動的控制差,其紗的條干均勻度也差,麻粒多,嚴重限制了亞麻紗在針織上的應 用。
[0005] 由于上述問題的存在,使現有的亞麻濕紡中難以生產高支、高檔產品,不利于亞麻 產品品種的多樣化的發展,在很大程度限制了亞麻產品的推廣和應用,制約了亞麻產業的 發展。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賽絡紡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
[0007]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是通過下面的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0008] -種賽絡紡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包括如下步驟:將亞麻長麻或短 麻粗紗煮煉、漂白后,將其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在細紗機上共同喂入而實現混合,加捻 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沸,溶解退去維綸,得到亞麻高支紗;將混紡 紗反向合股加捻形成股線后,退去維綸得到亞麻高支股線,或將混紡紗溶解退去維綸后,合 股加捻形成亞麻高支股線;其中,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沸以溶解退去維綸時,水溶液中含 摩爾濃度為7~9mmol/L的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6~ 8:1〇
[0009]進一步地,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沸以溶解退去維綸時,水溶液中含摩爾濃度為 8mmol/L的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7:1。
[0010]進一步地,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在細紗機上的混合方法 為: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經過水槽后從后羅拉喂入濕紡細紗機,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從濕紡細紗機的前羅拉處喂入,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混合。
[0011] 進一步地,水溶性維綸紗或長絲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保持4~14mm的 間距,經前羅拉輸出后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
[0012] 進一步地,純亞麻高支股線的反向的雙股線捻系數與混紡紗單紗捻系數比值是 0 · 9~1 · 3〇
[0013] 進一步地,所述亞麻/維纟侖混紡紗中水溶性維纟侖含量為20~40wt%,其余為亞麻。 [0014]進一步地,所述的退去維綸的溶液溫度為100°C,退去維綸時間為1~3小時。
[0015] 進一步地,亞麻高支紗的細度為50~150公支,亞麻高支股線的細度為50/2~150/ 2公支。
[0016]進一步地,所述的亞麻/維綸混紡紗的單紗捻系數為0.8~1.2,亞麻高支股線的捻 系數與單紗捻系數的比值為0.9~1. 1。
[0017]本發明的優點:
[0018] 本發明賽絡紡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立體感強,布面風格蓬松、飽滿、有彈 性,手感非常好,效果顯著優于現有技術。這種效果與退去維綸時的方法有關,沸水中六偏 磷酸鈉和檸檬酸的摩爾濃度之比為6~8:1時,所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立體感最強。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發明保護范 圍。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0020] 實施例1:賽絡紡生產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
[0021] 包括如下步驟: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煮煉、漂白后,將其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在細紗機上共同喂入而實現混合,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 沸,溶解退去維綸,得到亞麻高支紗;將混紡紗反向合股加捻形成股線后,退去維綸得到亞 麻高支股線,或將混紡紗溶解退去維綸后,合股加捻形成亞麻高支股線;其中,將混紡紗在 水溶液中煮沸以溶解退去維給時,水溶液中含摩爾濃度為8mmol/L的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 六偏磷酸鈉和檸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7:1。
[0022]進一步地,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在細紗機上的混合方法 為: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經過水槽后從后羅拉喂入濕紡細紗機,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從濕紡細紗機的前羅拉處喂入,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混合。
[0023]其中,水溶性維綸紗或長絲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保持9mm的間距,經前 羅拉輸出后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
[0024]其中,純亞麻高支股線的反向的雙股線捻系數與混紡紗單紗捻系數比值是1. 1。 [0025] 其中,所述亞麻/維綸混紡紗中水溶性維綸含量為30wt%,其余為亞麻。
[0026] 其中,所述的退去維綸的溶液溫度為100°C,退去維綸時間為2小時。
[0027] 其中,亞麻高支紗的細度為100公支,亞麻高支股線的細度為100/2公支。
[0028]其中,所述的亞麻/維綸混紡紗的單紗捻系數為1.0,亞麻高支股線的捻系數與單 紗捻系數的比值為1.0。
[0029] 實施例2:賽絡紡生產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
[0030] 包括如下步驟: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煮煉、漂白后,將其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在細紗機上共同喂入而實現混合,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 沸,溶解退去維綸,得到亞麻高支紗;將混紡紗反向合股加捻形成股線后,退去維綸得到亞 麻高支股線,或將混紡紗溶解退去維綸后,合股加捻形成亞麻高支股線;其中,將混紡紗在 水溶液中煮沸以溶解退去維給時,水溶液中含摩爾濃度為7mmol/L的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 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6:1。
[0031] 進一步地,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在細紗機上的混合方法 為: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經過水槽后從后羅拉喂入濕紡細紗機,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從濕紡細紗機的前羅拉處喂入,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混合。
[0032] 其中,水溶性維綸紗或長絲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保持9mm的間距,經前 羅拉輸出后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
[0033]其中,純亞麻高支股線的反向的雙股線捻系數與混紡紗單紗捻系數比值是1. 1。 [0034] 其中,所述亞麻/維綸混紡紗中水溶性維綸含量為30wt%,其余為亞麻。
[0035]其中,所述的退去維綸的溶液溫度為100°C,退去維綸時間為2小時。
[0036]其中,亞麻高支紗的細度為100公支,亞麻高支股線的細度為100/2公支。
[0037]其中,所述的亞麻/維綸混紡紗的單紗捻系數為1.0,亞麻高支股線的捻系數與單 紗捻系數的比值為1.0。
[0038] 實施例3:賽絡紡生產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
[0039] 包括如下步驟: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煮煉、漂白后,將其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在細紗機上共同喂入而實現混合,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 沸,溶解退去維綸,得到亞麻高支紗;將混紡紗反向合股加捻形成股線后,退去維綸得到亞 麻高支股線,或將混紡紗溶解退去維綸后,合股加捻形成亞麻高支股線;其中,將混紡紗在 水溶液中煮沸以溶解退去維給時,水溶液中含摩爾濃度為9mmol/L的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 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8:1。
[0040] 進一步地,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在細紗機上的混合方法 為: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經過水槽后從后羅拉喂入濕紡細紗機,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從濕紡細紗機的前羅拉處喂入,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混合。
[0041] 其中,水溶性維綸紗或長絲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保持9mm的間距,經前 羅拉輸出后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
[0042]其中,純亞麻高支股線的反向的雙股線捻系數與混紡紗單紗捻系數比值是1. 1。 [0043] 其中,所述亞麻/維綸混紡紗中水溶性維綸含量為30wt%,其余為亞麻。
[0044]其中,所述的退去維綸的溶液溫度為100°C,退去維綸時間為2小時。
[0045]其中,亞麻高支紗的細度為100公支,亞麻高支股線的細度為100/2公支。
[0046]其中,所述的亞麻/維綸混紡紗的單紗捻系數為1.0,亞麻高支股線的捻系數與單 紗捻系數的比值為1.0。
[0047] 實施例4:賽絡紡生產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
[0048]包括如下步驟: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煮煉、漂白后,將其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在細紗機上共同喂入而實現混合,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 沸,溶解退去維綸,得到亞麻高支紗;將混紡紗反向合股加捻形成股線后,退去維綸得到亞 麻高支股線,或將混紡紗溶解退去維綸后,合股加捻形成亞麻高支股線;其中,將混紡紗在 水溶液中煮沸以溶解退去維給時,水溶液中含摩爾濃度為8mmol/L的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 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6:1。
[0049] 進一步地,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在細紗機上的混合方法 為: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經過水槽后從后羅拉喂入濕紡細紗機,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從濕紡細紗機的前羅拉處喂入,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混合。
[0050] 其中,水溶性維綸紗或長絲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保持9mm的間距,經前 羅拉輸出后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
[0051 ]其中,純亞麻高支股線的反向的雙股線捻系數與混紡紗單紗捻系數比值是1.1。
[0052] 其中,所述亞麻/維綸混紡紗中水溶性維綸含量為30wt%,其余為亞麻。
[0053]其中,所述的退去維綸的溶液溫度為100°C,退去維綸時間為2小時。
[0054]其中,亞麻高支紗的細度為100公支,亞麻高支股線的細度為100/2公支。
[0055]其中,所述的亞麻/維綸混紡紗的單紗捻系數為1.0,亞麻高支股線的捻系數與單 紗捻系數的比值為1.0。
[0056] 實施例5:賽絡紡生產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
[0057]包括如下步驟: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煮煉、漂白后,將其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在細紗機上共同喂入而實現混合,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 沸,溶解退去維綸,得到亞麻高支紗;將混紡紗反向合股加捻形成股線后,退去維綸得到亞 麻高支股線,或將混紡紗溶解退去維綸后,合股加捻形成亞麻高支股線;其中,將混紡紗在 水溶液中煮沸以溶解退去維給時,水溶液中含摩爾濃度為8mmol/L的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 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8:1。
[0058]進一步地,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在細紗機上的混合方法 為: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經過水槽后從后羅拉喂入濕紡細紗機,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從濕紡細紗機的前羅拉處喂入,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混合。
[0059]其中,水溶性維綸紗或長絲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保持9mm的間距,經前 羅拉輸出后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
[0060]其中,純亞麻高支股線的反向的雙股線捻系數與混紡紗單紗捻系數比值是1. 1。 [0061 ] 其中,所述亞麻/維綸混紡紗中水溶性維綸含量為30wt%,其余為亞麻。
[0062]其中,所述的退去維綸的溶液溫度為100°C,退去維綸時間為2小時。
[0063]其中,亞麻高支紗的細度為100公支,亞麻高支股線的細度為100/2公支。
[0064]其中,所述的亞麻/維綸混紡紗的單紗捻系數為1.0,亞麻高支股線的捻系數與單 紗捻系數的比值為1.0。
[0065] 實施例6:對比實施例,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5:1
[0066] 包括如下步驟: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煮煉、漂白后,將其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在細紗機上共同喂入而實現混合,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 沸,溶解退去維綸,得到亞麻高支紗;將混紡紗反向合股加捻形成股線后,退去維綸得到亞 麻高支股線,或將混紡紗溶解退去維綸后,合股加捻形成亞麻高支股線;其中,將混紡紗在 水溶液中煮沸以溶解退去維給時,水溶液中含摩爾濃度為8mmol/L的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 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5:1。
[0067]進一步地,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在細紗機上的混合方法 為: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經過水槽后從后羅拉喂入濕紡細紗機,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從濕紡細紗機的前羅拉處喂入,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混合。
[0068]其中,水溶性維綸紗或長絲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保持9mm的間距,經前 羅拉輸出后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
[0069]其中,純亞麻高支股線的反向的雙股線捻系數與混紡紗單紗捻系數比值是1. 1。 [0070] 其中,所述亞麻/維綸混紡紗中水溶性維綸含量為30wt%,其余為亞麻。
[0071 ]其中,所述的退去維綸的溶液溫度為100°C,退去維綸時間為2小時。
[0072]其中,亞麻高支紗的細度為100公支,亞麻高支股線的細度為100/2公支。
[0073]其中,所述的亞麻/維綸混紡紗的單紗捻系數為1.0,亞麻高支股線的捻系數與單 紗捻系數的比值為1.0。
[0074] 實施例7:對比實施例,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9:1
[0075] 包括如下步驟: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煮煉、漂白后,將其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在細紗機上共同喂入而實現混合,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 沸,溶解退去維綸,得到亞麻高支紗;將混紡紗反向合股加捻形成股線后,退去維綸得到亞 麻高支股線,或將混紡紗溶解退去維綸后,合股加捻形成亞麻高支股線;其中,將混紡紗在 水溶液中煮沸以溶解退去維給時,水溶液中含摩爾濃度為8mmol/L的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 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9:1。
[0076]進一步地,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在細紗機上的混合方法 為: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經過水槽后從后羅拉喂入濕紡細紗機,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 絲從濕紡細紗機的前羅拉處喂入,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混合。
[0077]其中,水溶性維綸紗或長絲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保持9mm的間距,經前 羅拉輸出后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
[0078]其中,純亞麻高支股線的反向的雙股線捻系數與混紡紗單紗捻系數比值是1. 1。 [0079] 其中,所述亞麻/維綸混紡紗中水溶性維綸含量為30wt%,其余為亞麻。
[0080]其中,所述的退去維綸的溶液溫度為100°C,退去維綸時間為2小時。
[0081 ]其中,亞麻高支紗的細度為100公支,亞麻高支股線的細度為100/2公支。
[0082] 其中,所述的亞麻/維綸混紡紗的單紗捻系數為1.0,亞麻高支股線的捻系數與單 紗捻系數的比值為1.0。
[0083] 實施例8:效果實施例
[0084]分別對實施例1~7賽絡紡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進行打分評價。各項滿分為 10分,由5名專業評委打分,取平均值。結果如下表。
[0085]
[0086] 實施例2、3評價結果與實施例4、5基本一致。
[0087]結果表明,本發明賽絡紡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立體感強,布面風格蓬松、飽 滿、有彈性,手感非常好,效果顯著優于現有技術。這種效果與退去維綸時的方法有關,沸水 中六偏磷酸鈉和檸檬酸的摩爾濃度之比為6~8:1時,所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立體感 最強。
[0088]上述實施例的作用在于說明本發明的實質性內容,但并不以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 范圍。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 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保護范圍。
【主權項】
1. 一種賽絡紡生產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將亞麻 長麻或短麻粗紗煮煉、漂白后,將其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在細紗機上共同喂入而實現 混合,加捻形成亞麻/維綸混紡紗;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沸,溶解退去維綸,得到亞麻高支 紗;將混紡紗反向合股加捻形成股線后,退去維綸得到亞麻高支股線,或將混紡紗溶解退去 維綸后,合股加捻形成亞麻高支股線;其中,將混紡紗在水溶液中煮沸以溶解退去維綸時, 水溶液含摩爾濃度7~9mmol/L的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摩爾濃度比為 6 ~8:1 〇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其特征在于:將混紡紗在水溶液 中煮沸以溶解退去維給時,水溶液中含摩爾濃度為8mmol/L的六偏磷酸鈉和梓檬酸,六偏磷 酸鈉和檸檬酸的摩爾濃度比為7:1。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其特征在于,亞麻長麻或短 麻粗紗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在細紗機上的混合方法為:將亞麻長麻或短麻粗紗經過水 槽后從后羅拉喂入濕紡細紗機,將水溶性維綸的紗或長絲從濕紡細紗機的前羅拉處喂入, 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混合。4.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其特征在于:水溶性維綸紗 或長絲與牽伸后的亞麻須條在前羅拉處保持4~14mm的間距,經前羅拉輸出后加捻形成亞 麻/維綸混紡紗。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其特征在于:純亞麻高支股 線的反向的雙股線捻系數與混紡紗單紗捻系數的比值是〇. 9~1.3。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其特征在于:所述亞麻/維綸 混紡紗中水溶性維綸含量為20~40wt %,其余為亞麻。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去維 綸的溶液溫度為100°C,退去維綸時間為1~3小時。8.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其特征在于:亞麻高支紗的 細度為50~150公支,亞麻高支股線的細度為50/2~150/2公支。9.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維綸亞麻濕紡高支紗或股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亞麻/維 綸混紡紗的單紗捻系數為0.8~1.2,亞麻高支股線的捻系數與單紗捻系數的比值為0.9~ 1.1。
【文檔編號】D02G3/02GK105887259SQ201610499537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9日
【發明人】王雅琴, 薛茂深
【申請人】江蘇華信亞麻紡織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