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多倉混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多倉混棉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多倉混棉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WTO的加入,紡織品出口份額的增加,市場對紡織產品質量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對棉紡廠怎樣提高棉紗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在我國棉紡廠清花流程中,多倉混棉機被國內各個棉紡廠普遍采用,但是傳統的多倉混棉機在生產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空倉現象,從而易造成供應脫節,嚴重影響棉卷不勻,最終影響成紗質量,隨著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尤其是對成紗均勻程度和織物染色質量要求的提高,在紡紗過程開始的階段(開清棉)工序,對各種混用纖維進行良好混合更顯得十分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多倉混棉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多倉混棉機,包括輸棉風機、進棉管、配棉道、觀察窗、控制桿、儲棉倉、光電裝置、回風口、排塵口、走廊、第一羅拉、第二羅拉、打手、電氣控制器、出棉道和梯子,所述輸棉風機左側設置有進棉管,所述進棉管與配棉道連接,所述配棉道前側設置有觀察窗,所述配棉道內安裝控制桿,所述控制桿下側安裝儲棉倉,所述儲棉倉下側安裝光電裝置,所述配棉道左側設置有回風口,所述配棉道右側設置有排塵口,所述配棉道中部設置有走廊,所述配棉道下側設置有第一羅拉和第二羅拉,所述第一羅拉和第二羅拉下側設置有打手,所述打手左側安裝電氣控制器,所述打手右側安裝出棉道。
[0005]優選的,所述走廊左側固定有梯子。
[0006]優選的,所述配棉道一共設計有六個。
[0007]優選的,所述觀察窗由玻璃板制作而成,并固定在配棉道的前側。
[0008]優選的,所述配棉道底部設有雜物清理槽。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新型多倉混棉機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便,生產成本降低,多倉混棉機能有效除去雜質,提高混棉后的原料品質,并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00?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1]圖中:1、輸棉風機,2、進棉管,3、配棉道,4、觀察窗,5、控制桿,6、儲棉倉,7、光電裝置,8、回風口,9、排塵口,10、走廊,11、第一羅拉,12、第二羅拉,13、打手,14、電氣控制器,15、出棉道,16、梯子。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3]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新型多倉混棉機,包括輸棉風機
1、進棉管2、配棉道3、觀察窗4、控制桿5、儲棉倉6、光電裝置7、回風口 8、排塵口 9、走廊10、第一羅拉11、第二羅拉12、打手13、電氣控制器14、出棉道15和梯子16,輸棉風機I左側設置有進棉管2,進棉管2與配棉道3連接,配棉道3—共設計有六個,這樣設置,使該混棉機運作效率更高,配棉道3底部設有雜物清理槽,這樣設置,使用、清理雜物方便快捷,配棉道3前側設置有觀察窗4,觀察窗4由玻璃板制作而成,并固定在配棉道3的前側,這樣設置,方面觀察配棉道3內設備運作情況,配棉道3內安裝控制桿5,控制桿5下側安裝儲棉倉6,儲棉倉6下側安裝光電裝置7,配棉道3左側設置有回風口8,配棉道3右側設置有排塵口9,配棉道3中部設置有走廊10,配棉道3下側設置有第一羅拉11和第二羅拉12,第一羅拉11和第二羅拉12下側設置有打手13,打手13左側安裝電氣控制器14,打手13右側安裝出棉道15,走廊10左側固定梯子16,這樣設置,方便操作人員對該混棉機工作工程中進行查看以及及時處理設備故障,保證該混棉機平穩的進行工作。
[0014]工作原理:在使用新型多倉混棉機時,首先,輸棉風機I將物料通過進棉管2送入配棉道3內,配棉道3—共設計有六個,這樣使該混棉機運作效率更高,觀察窗4由玻璃板制作而成,并固定在配棉道3的前側,這樣方面觀察配棉道3內設備運作情況,配棉道3底部設有雜物清理槽,這樣使用、清理雜物方便快捷,并且光電裝置7對送來的物料進行監測,降低物料出現空倉的幾率,使其不會造成供應脫節,最后,物料經第一羅拉11、第二羅拉12和打手13,通過出棉道15排出。
[0015]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多倉混棉機,包括輸棉風機(I)、進棉管(2)、配棉道(3)、觀察窗(4)、控制桿(5)、儲棉倉(6)、光電裝置(7)、回風口(8)、排塵口(9)、走廊(10)、第一羅拉(11)、第二羅拉(12)、打手(13)、電氣控制器(14)、出棉道(15)和梯子(16),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棉風機(I)左側設置有進棉管(2),所述進棉管(2)與配棉道(3)連接,所述配棉道(3)前側設置有觀察窗(4),所述配棉道(3)內安裝控制桿(5),所述控制桿(5)下側安裝儲棉倉(6),所述儲棉倉(6)下側安裝光電裝置(7),所述配棉道(3)左側設置有回風口(8),所述配棉道(3)右側設置有排塵口(9),所述配棉道(3)中部設置有走廊(10),所述配棉道(3)下側設置有第一羅拉(11)和第二羅拉(12),所述第一羅拉(11)和第二羅拉(12)下側設置有打手(13),所述打手(13)左側安裝電氣控制器(14),所述打手(13)右側安裝出棉道(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多倉混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走廊(10)左側固定有梯子(16) 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多倉混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棉道(3)—共設計有六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多倉混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觀察窗(4)由玻璃板制作而成,并固定在配棉道(3)的前側。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多倉混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棉道(3)底部設有雜物清理槽。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倉混棉機,包括輸棉風機、進棉管、配棉道、觀察窗、控制桿、儲棉倉、光電裝置、回風口、排塵口、走廊、第一羅拉、第二羅拉、打手、電氣控制器、出棉道和梯子,所述輸棉風機左側設置有進棉管,所述進棉管與配棉道連接,所述控制桿下側安裝儲棉倉,所述儲棉倉下側安裝光電裝置,所述配棉道左側設置有回風口,所述配棉道右側設置有排塵口,所述第一羅拉和第二羅拉下側設置有打手,所述打手左側安裝電氣控制器,所述打手右側安裝出棉道。該新型多倉混棉機結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便,生產成本降低,多倉混棉機能有效除去雜質,提高混棉后的原料品質,并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經濟效益。
【IPC分類】D01G13/00
【公開號】CN205171040
【申請號】CN201521007124
【發明人】劉昌盛
【申請人】湖北維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