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表面處理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479320閱讀:29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表面處理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按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表面處理設備。
依次,本發明涉及運動表面增濕或濕擦用的表面處理設備,這種運動表面形式上為旋轉的圓柱形旋轉體圓周面,或形式上為紙或薄膜或類似的薄及柔性材料構成的運動料幅一個或兩個料幅側面,此處理設備包括針對每個要處理的表面的各至少一個處理單元,每個處理單元有下列特點一個定位器,它有一個加壓體,用于將設置為能自動運動的處理帶的一段壓靠在要處理的表面上;一個傳送裝置,用于經加壓體面朝要凈化的表面的一側傳送處理帶;一個增濕器,用于在處理帶向加壓體的運動途中增濕處理帶,其中處理帶有取決于從增濕器吸收狀態的濕度。
本發明優選的應用領域是制圖工業。在那里有必要在料幅尤其紙幅送入印刷機的印刷機構內印刷前清除掉異物,例如紙屑和料幅廢屑。此外,為了避免紙張破裂,有利的是在折疊裝置內折疊紙幅前用最小量的液體均勻地增濕紙幅。太濕或太干的紙幅在它進入折疊裝置時都有扯裂的危險。應施加在紙幅上的水量或液體量越小,越難以將很小量的液體沿紙幅的整個寬度和在其全部長度上均勻地分布。
背景技術
在制圖工業中不僅可以印刷紙幅,而且也可以印刷其他的與紙幅有類似柔性和小厚度的料幅,例如薄膜。塑料或金屬的料幅雖然一般不需要增濕來防止折疊過程中撕裂,但是它們與紙幅一樣應清除灰塵和料幅殘屑(例如在料幅縱向切割時產生的下腳料)。
其圓柱形圓周面可通過本發明增濕或通過濕擦凈化的旋轉體可以是任意類型的,尤其是印刷機的滾筒、輥和滾輪,還包括印刷機例如膠版印刷機的橡膠布滾筒、板式滾筒、反壓滾筒、料幅導輥和料幅冷卻輥。
由EP 0 527 316 B1已知一種按照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類型的凈化印刷紙幅用的料幅處理設備。它的增濕器包括一定數量的噴嘴,通過這些噴嘴在洗滌布段到達加壓體之前將一種液體優選地將水噴在此洗滌布段上。由此文件還已知,此洗滌布通過基本上無壓力的液體供給裝置,例如狹孔,自動抽吸地用液體增濕。在此文件中沒有說明在增濕器與加壓體之間是否應存在間距和有多大間距。提供的附圖僅僅是示意性的。
由EP 0 672 526 A1已知一種凈化設備,用于在涉及的印刷紙幅段進入印刷機之前凈化運動中的印刷紙幅一個或兩個表面。此凈化設備有洗滌布,它可從清潔布卷輸送到臟布卷上并在此輸送途中經一液體傳輸滾筒運行,液體傳輸滾筒部分浸入一液體槽內以及將液體從那里傳輸到與傳輸滾筒接觸的洗滌布上,與此同時將洗滌布壓靠在紙幅上。傳輸滾筒的優點是在它上面形成一個大體均勻的液體膜,液體膜被傳輸到洗滌布上。然而始終很難達到在紙幅的所有地方均勻地增濕。由液體傳輸滾筒通過洗滌布傳輸到紙幅上的液體量,不僅取決于互相接觸表面的相對速度,而且與料幅的不均勻性和洗滌布的材料加工有關。已知凈化設備的一個缺點是,對于例如速度大于12m/sec的快速運動的紙幅,要末沒有足夠的液體量滲透洗滌布來達到充分凈化或避免互相接觸表面的干運行,要末在為了增大要傳輸的液體量而緩慢地輸送洗滌布時在洗滌布與紙幅之間產生刮刷效果,其結果是在刮刷間隙內聚集了從紙幅上刮下的污垢,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污垢可能落入機器內或被紙幅帶走。
由GB 2 047 167 A已知一種用于凈化印刷機橡膠布滾筒的設備。可通過噴嘴用液體增濕的洗滌布可被一個可充氣的橡膠唇壓在滾筒的圓周面上。

發明內容
本發明應達到的目的是,以簡單的方式提供一種可能性,使得即使是最小量的液體也能準確地調整和均勻分布地傳輸,從而達到均勻地良好凈化或增濕快速運動的表面,例如為了獲得在表面上更好的印刷質量或運動紙幅有更好的可折疊性。
按本發明此目的通過權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的特征達到。
本發明的表面處理設備的特征在于,增濕器有一個液槽和至少一個可自動驅動具有可增濕的滾筒圓周面的液體傳輸滾筒,以便從液槽通過一個浸入液槽內的滾筒圓周側吸收液體并通過另一個滾筒圓周側傳輸到處理帶上的一個位置處,此位置沿處理帶的運動路徑離加壓體可壓靠在處理帶上的位置如此遠,使處理帶從其吸濕位置至在料幅上的加壓位置的運動路徑上,液體有充分的時間流動成基本上均勻地增濕處理帶。
本發明的優點主要是,能更準確地計量液體量并因而對于不同的材料類型,尤其是不同的紙張品種、不同的料幅以及不同的料幅速度有更好的適應能力。
在從屬權利要求中包含了本發明的其他特征。


下面參見附圖借助優選的實施形式作為舉例說明本發明。附圖中表示圖1按本發明的表面處理設備處于運行狀態中的示意圖;圖2圖1所示的表面處理設備處于非運行狀態,它與一液體供給裝置相連;圖3按本發明的表面處理設備處理單元的另一種實施形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和2表示了紙幅2,它在兩個導輥4和5之間有一個大體垂直的紙幅段6并沿箭頭7的方向進入圖中未表示的印刷機的印刷機構中。按另一種實施形式,紙幅2的運動方向也可以反向地沿虛線表示的箭頭8的方向。
在本發明的另一些應用領域中,取代紙幅2可以采用由薄膜,例如塑料或金屬薄膜構成的料幅,料幅在印刷機內印刷或在別在機器內按其他的方式處理。例如,紙幅2可沿箭頭7或8的方向進入折疊裝置并在那里折疊,而不是在印刷機內進行印刷。
在紙幅2的每一個要凈化的或僅僅要增濕的側面上,在本例中為在紙幅2的兩側,沿反方向各設一個處理單元U1或U2。因為這兩個處理單元U1和U2可設計成相同的,所以在下面只說明其中之一并特別指出可能的差別。
每一個處理單元U1和U2有一定位器10,它有一加壓體12,用于將可驅動的處理帶16,在本例中為洗滌布的一段14壓靠在紙幅2要處理的料幅側面6.1或6.2上。在所畫的橫截面圖中,加壓體12可以有半圓或圓段12.1的形狀或有舌片的形狀12.2,并可被調整裝置18,例如氣動缸或液壓缸或電磁裝置,橫向于紙幅2朝紙幅表面6.1或6.2的方向調整到不同的位置,在每個調整位置形成一個固定的有彎曲表面的滑塊,洗滌布16通過它導引。洗滌布16在加壓體12.1或12.2與紙幅2之間移動。
洗滌布16被電機19驅動的卷取軸20(臟布卷)沿箭頭24的方向從設有圖中未表示的制動器的退卷軸26逐步拉出,并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導輥21、22、23和加壓體12.1或12.2導引。
用于增濕洗滌布16的增濕器包括一個盛有液體的液槽30和一個液體傳輸滾筒32,它的滾筒圓周面34由金屬,優選地由鉻構成并是一個封閉的表面。滾筒圓周面34也可以由其他材料構成,例如橡膠或塑料,以及取代封閉的光滑表面可采用帶凹穴或孔的表面。液體傳輸滾筒32可旋轉地支承著并可由電機36沿箭頭38的方向驅動。液體傳輸滾筒32沿詵滌布16的整個寬度延伸,洗滌布則沿紙幅2的全寬延伸。液體傳輸滾筒32可與洗滌布16在位置40處接觸,這一位置40處于導輥22與位置42之間,在位置42,加壓體12.1或12.2可將可與之接觸的洗滌布段14壓靠在紙幅2的一段44上。因此從滾筒圓周面34和液槽30傳輸到洗滌布16上的液體,在從一個接觸位置40到另一個接觸位置42的運動路徑上,有足夠的時間被洗滌布16吸收并在此期間沿洗滌布16的整個寬度以及沿洗滌布的縱向均勻分布,從而形成一個濕度均勻分布的增濕區。因此即使是最小量的液體也能準確計量地從液槽30傳輸給紙幅2,甚至紙幅2以很高的速度移動時也是如此。
在印刷機內印刷作業期間并因而在紙幅2沿箭頭方向7或沿箭頭方向8的運動過程中,紙幅2始終在加壓體12.1或12.2處與洗滌布16接觸。與此同時,液體也不斷地被液體傳輸滾筒32從液槽傳輸到洗滌布16上,因此在洗滌布16與紙幅2之間不產生干運行。在干運行時紙幅2可能撕裂并使紙幅有成為靜電性的危險。
本發明還可應用于在相互接觸的表面之間存在同步性的情況下,亦即沿相同的運動方向有相同的運動速度。但此時僅將液體從液槽30傳輸到紙幅2上,并不凈化紙幅2。為了獲得凈化效果,要求在洗滌布16與紙幅2之間產生相對運動,借助這種相對運動,洗滌布16可從紙幅2擦除異物,例如紙屑、紙廢料和來自外部環境的異物顆粒。
在這里,洗滌布16可以對應于箭頭7和24沿與紙幅2相同的方向但有不同的運動速度驅動,或對應于箭頭8和24與紙幅2反向驅動。洗滌布16的運動方向24在加壓體12.1或12.2處優選地方向向上,因此不可能掉下污物(灰塵、紙殘屑),而是被卷入卷取軸20的臟布卷內。
液體傳輸滾筒32的旋轉方向38優選地按這樣(或相反)的方向,即,使其在洗滌布16上的圓周面沿與此洗滌布16相同的方向以相同的或優選地不同的表面速度運動。通過相對于洗滌布16的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控制液體傳輸滾筒32的轉速和必要時其旋轉方向,以及通過調整傳輸滾筒32在液槽30內的浸入深度,可以調整被液體傳輸滾筒32傳輸到洗滌布16上的液體量。
液體傳輸滾筒32可通過調整驅動器46按選擇調整到一個離開洗滌布16的靜止位置,或調整到一個在位置40與洗滌布16接觸的位置。此外可以規定,液體傳輸滾筒32調整為深度或大或小地壓在洗滌布16上,以便借此改變洗滌布16在位置40處纏繞著液體傳輸滾筒32的包圍角。以此方式同樣可以調整被液體傳輸滾筒32傳輸到洗滌布16上的液體量。
在圖2中,液體傳輸滾筒32定位在離洗滌布16一定距離處,以及加壓體12.1或12.2調整在離洗滌布16一定距離處,所以洗滌布16也與紙幅2有一間距并在它們之間不發生接觸。這是在印刷機起動時的原始狀態。只有在印刷機起動后,當紙幅2的最低速度已經達到例如大于其最終速度的10%時,液體傳輸滾筒32才從圖2所示的有距離的位置運動到圖1所示的接觸位置,在這一位置它在位置40處與洗滌布16接觸并將液體從液槽30傳輸到洗滌布上。在這之后加壓體12.1或12.2也從圖2所示的有距離的位置運動到圖1所示的接觸位置,并因而由它將已增濕的洗滌布16在位置42處壓靠在紙幅2上。洗滌布16始終沿箭頭24的方向運動,所以洗滌布在所涉及的洗滌布段到達加壓體12.1或12.2之前首先與液體傳輸滾筒32接觸并被增濕。
液體傳輸滾筒32的旋轉速度通過一自動控制器根據紙幅2的運動速度和根據由操作人員進行的運行調整自動調整或控制。在印刷機起動前,在洗滌布16允許被加壓體12.1或12.2貼靠和壓靠在此紙幅2上之前,洗滌布16已增濕的洗滌布段必須首先從液體傳輸滾筒32輸送到經過此加壓體。在按圖1所示的運行過程中,洗滌布16被卷取軸22逐步經液體傳輸滾筒32和加壓體12.1或12.2輸送,以便保證在加壓體12.1或12.2處的凈化區內的洗滌布是充分增濕的。每單位時間洗滌布16的輸送步數,根據紙幅2的運動速度和由操作人員進行的運動調整自動控制或調整。在加壓體12.1或12.2的區域內用洗滌布16從紙幅2上刮下的紙屑和紙殘渣被洗滌布16帶走,并自動卷入在卷取軸20上的臟布卷內并留在此臟布卷中。
液體傳輸滾筒32的滾筒圓周面34有吸收液體的特性。洗滌布16可以從滾筒圓面34吸水。水可在兩個接觸位置40和42之間的輸送路徑上滲入洗滌布16并在洗滌布內均勻分布。液體傳輸滾筒32設在洗滌布16背對紙幅2的那一側上。
按照一種沒有表示的實施形式,液體傳輸滾筒32可設在洗滌布16面朝紙幅2的那一側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一種洗滌布16,它設計為只是在其面朝液體傳輸滾筒32的那一側吸收液體,而背對它的洗滌布側是不透液體的。
可為在紙幅2兩側的兩個處理單元U1和U2設獨立的液體供給系統,或如圖1所示設一公共的液體存儲器50,液體從存儲器供往兩個處理單元U1和U2的液槽30。液體從液體存儲器50可通過泵52經流量調節器54和與之連接的分岔管56和58供入兩個處理單元U1和U2的液槽30內。每個液槽30有一根沒有具體表示的液體溢流管,用來保持液槽內液位恒定。從液槽30溢流的液體經回流管60和62通過濾64流回液體存儲器50。向液體存儲器50根據其液位由供給管66補充液體,例如通過液體存儲器50的浮子開關68控制供給管66的閥70來進行。
液體可以是純水、加添加劑的水或其他液體,優選地是所謂的“濕水(Feuchtwasser)”,它在膠版印刷術中應用于在印刷板滾筒上形成拒色區。這種濕水由水組成,水中添加酒精或酒精代用品和所謂的添加劑,通過它們確定印刷質量以及它們還可以含有防止在濕水內生成藻類或繁殖細菌的添加劑。在印刷機是膠版印刷機,尤其是滾筒式膠版印刷機時,采用濕水是特別恰當的。
圖3表示表面處理設備可能的改型。圖3表示一個可脫開和可旋轉或可驅動的滾輪12.3,作為用于將洗滌布16貼靠和/或壓靠在紙幅2上的加壓體。此外,圖3還表示了有可能采用兩個或多個液體傳輸滾筒32.1和32.2來替代單個液體傳輸滾筒32,在這種情況下第一個液體傳輸滾筒32.1部分浸入液槽30內,以便在其圓周面上吸收液體。沿液體傳輸途徑的最后一個液體傳輸滾筒32.2可在接觸位置40貼靠在洗滌布16上,以及根據實施形式可或多或少地被洗滌布纏繞。這兩個液體傳輸滾筒32.1或32.2互相平行排列并在其全長沿一條接觸線接觸,所以液體從一個液體傳輸滾筒傳輸給另一個。取代兩個液體傳輸滾筒,也可以采用三個或更多個液體傳輸滾筒。
按本發明的表面處理設備不僅適用于凈化和/或增濕運動料幅如紙幅2的表面,而且也適用于凈化和/或增濕尤其在印刷機和在其他用于加工成品紙或其他材料例如薄膜的機器中的滾筒、輥和滾輪的旋轉表面。
洗滌布16可以是一種“經預濕的”洗滌布,它在退卷軸26上便已經含有濕度,其形式上為水、膠版印刷用的濕水、用于凈化滾筒表面的清潔劑或其他有機或無機物質。
權利要求
1.運動表面增濕或濕擦用的表面處理設備,這種運動表面形式上為旋轉的圓柱形旋轉體圓周面,或形式上為紙或薄膜或類似的薄及柔性材料構成的運動料幅一個或兩個料幅側面,此處理設備包括針對每個要處理的表面(6.1、6.2)的各至少一個處理單元(U1,U2),每個處理單元有下列特點一個定位器(10),它有一個加壓體(12.1、12.2、12.3,),用于將設置為能自動運動的處理帶(16)的一段壓靠在要處理的表面(6.1、6.2)上;一個傳送裝置(20、21、22、23、26),用于經加壓體(12.1、12.2、12.3)面朝要凈化的表面(6.1、6.2)的一側傳送處理帶(16);一個增濕器,用于在處理帶(16)向加壓體(12.1、12.2、12.3)的運動途中增濕處理帶,其中處理帶(16)有取決于從增濕器吸收狀態的濕度,其特征為增濕器有一液槽(30)和至少一個可自動驅動具有可增濕的滾筒圓周面(34)的液體傳輸滾筒(32),以便從液槽(30)通過浸入液槽內的一個滾筒圓周側吸收液體以及通過另一個滾筒圓周側在位置(40)傳輸給處理帶(16),位置(40)沿處理帶(16)的運動路徑離加壓體(12.1、12.2、12.3)可壓靠在處理帶(16)上的位置(42)如此遠,使處理帶(16)從其吸濕位置(40)至在料幅上的加壓位置(42)的運動路徑上,液體有充分的時間流動成基本上均勻地增濕處理帶(16)。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為處理帶(16)至少在其一個帶側用吸收液體的材料制成。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為處理帶(16)用吸收液體的材料制造并可從帶的一側到帶的另一側完全被液體滲透,液體最晚在加壓體(12)的加壓區內完全穿透凈化帶。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為至少一個的液體傳輸滾筒(32)安置在處理帶(16)背對料幅的那一側。
5.按照前列諸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表面處理設備,其特征為至少一個的液體傳輸滾筒(32)有一封閉的金屬圓周面(34)。
6.按照權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處理設備,其特征為滾筒圓周面(34)由鉻構成。
7.按照前列諸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表面處理設備,其特征為液體傳輸滾筒(32)可橫向于處理帶(16)沿著在其表面上的方向調整到不同的位置。
8.按照前列諸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表面處理設備,其特征為加壓體(12.1、12.2、12.3)可橫向于處理帶(16)沿著在其表面上的方向調整到不同的位置。
9.按照前列諸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表面處理設備,其特征為加壓體(12.1、12.2、12.3)是一個滑塊,處理帶(16)設置成可經過它滑過。
10.按照權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表面處理設備,其特征為加壓體(12.3)是一個安置成可旋轉的滾輪。
11.按照前列諸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表面處理設備,其特征為為了處理一個料幅的兩個表面(6.1、6.2)在其兩側各設至少一個處理單元(U1、U2);以及,設一個液體存儲器(50),液體可從這里供往設在料幅兩側的處理單元的所有液槽(3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表面處理設備,主要用于增濕和/或凈化快速運動的表面,尤其紙幅。液體傳輸滾筒(32)將液體從一個它部分浸入其中的液槽(30)傳輸到一條可與傳輸滾筒接觸的處理帶(16)上的一個位置,此位置沿要處理的表面(6.1、6.2)的運動方向看處于第二個位置(42)的前面,在此第二個位置處理帶(16)可壓靠在要處理的運動表面(6.1、6.2)上。通過在這兩個接觸位置(40、42)之間有一定間距,使液體有時間均勻分布在處理帶(16)上。其結果是,即使要增濕或要凈化的表面(6.1、6.2)以高速運動,也可準確計量地傳輸最小量的液體。
文檔編號B41F23/02GK1359331SQ00809726
公開日2002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1999年6月29日
發明者尼克·奧·魯爾克 申請人:鮑德溫格拉弗泰克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