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本發明具體涉及一種蜂窩狀金屬絲網。
背景技術: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能源的消耗量越來越大,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儲存量日益減少,這促使人們對新能源(如核能、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氫能等)的不斷探索。其中,作為地球上許多能量的來源,太陽能在新能源的研究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太陽能電池就是太陽能應用的一個核心代表。提高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是目前太陽能電池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除了對電池基片材料的選擇、基片制作工藝的改善外,選擇合適的印刷網板也能提高電池的轉化效率。隨著電子行業及各相關行業的崛起,精密印刷及小尺寸封裝的應用也日益廣泛,在精密印刷及小尺寸封裝的環節中一般會涉及到掩模板的應用,傳統的掩模板包括金屬型掩模板、復合型掩模板。目前金屬型掩模板的材質一般為鎳基合金;而復合型掩模板構成相對較為復雜,其包括絲網以及涂覆于絲網表面的感光物質。中國專利CN101241956報道了一種大面積納米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單體DSSC制成條狀,采用耐腐蝕互連條將條狀的單體DSSC串聯成大面積太陽能電池,耐腐蝕互連條兩側分別設保護隔層,或采用網布印刷法制備的低電阻柵網電極,并在低電阻柵網電極表面覆蓋保護膜,然后采用覆蓋有保護膜的低電阻柵網電極將多個條狀的單體DSSC并聯成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大面積太陽能電池一側玻璃與TCO的接觸面設一灌注槽,并在大面積太陽能電池一端的灌注槽,從灌注槽泵入電解質和染料后,折斷灌注槽,然后進行密封。中國專利CN102336051A公開了一種太陽能電池網布印刷裝置,包括印刷刮刀、輔助刮刀、回料刀、印刷網版,其特征是在印刷網版上緊靠印刷刮刀邊緣兩側安裝兩個擋板結構,其中擋板結構主要由擋板面、擋板框架和安裝架組成;擋板面的底部與網布面可分體式接觸或者通過柔性材料黏結;回料刀和印刷刮刀及輔助刮刀的邊緣與擋板面無縫接觸;印刷機頭帶動刮刀和回料刀與擋板面接觸滑動,使漿料在兩側擋板面、刮刀和回料刀圍成的范圍內運動,實現漿料不向兩側流動。中國專利CN202058761U公開了一種網布印刷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正銀網版,包括:硅片、主柵線、倒角、副柵線、所述的硅片上設有主柵線和副柵線,所述的主柵線和副柵線垂直設置,在所述的硅片上設有倒角,可以將正面電極柵線在硅片表面進行有效的擴展,增加覆蓋面積,將光電流進行有效的收集,從而改善了電池片的效率。中國專利CN101969082A公開了一種兩次網布印刷與刻槽結合的太陽能電池制造工藝,用于制造一種兩次印刷電極的太陽能電池,包含有刻槽工藝和兩次印刷工藝,刻槽工藝為:在硅片表面的電極柵線區域刻槽,使電極柵線區域形成蝕槽;兩次印刷工藝為:a、第一次印刷電極:將印刷的電極漿料填入蝕槽并進行烘干,在蝕槽中形成第一層電極;b、第二次印刷電極:在第一層電極外表面印刷電極,使硅片表面電極柵線區域形成第二層電極。構成傳統復合型掩模板的絲網為編織型金屬絲網或聚酯網等,此類絲網由于編織型經緯節點的特性會導致最終成型掩模板的下漿效果,如:下漿不均;在實際掩模板的制作過程中,往往需要先對絲網進行壓擠,從而盡量減少編織型絲網的這種效應。但既如此操作并無法完全避免經緯節點帶來的不良效果。本發明主要是針對此問題提出一種絲網,較好的解決以上所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精密印刷技術中,所用絲網結構不穩定,絲網的機械強度低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新的蜂窩狀金屬絲網,該絲網具有結構穩定,機械強度較高的優點。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蜂窩狀絲網,其特征在于所述絲網為多邊形陣列相互連接構成的蜂窩狀結構,構成所述絲網蜂窩狀結構的多邊形為正六多邊形。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技術方案為,其上設置有非正六邊形陣列區域,所述非正六邊陣列形區域在所述正六多邊形陣列上構成構成特定圖案,正六邊形陣列之間通過非正六邊形相連,非正六邊形的邊作為橋線,連接正六邊形的角點。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橋線的線徑r1與構成所述正六邊形區域的絲網線的線徑r2尺寸范圍為10um≤r1≤r2≤80um;構成正六邊形區域的目數為100~800目。橋線(51)的線徑r1與構成所述正六邊形區域的絲網線(52)的線徑r2尺寸范圍為15um≤r1≤r2≤40um;構成正六邊形區域的目數為200~400目。構成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圖形區域的網格線線徑均勻;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線為連貫無編織型。蜂窩狀金屬絲網上圖形區域的絲網線線徑不大于非圖形區域的絲網線線徑;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上圖形區域剩余的絲網線線徑均勻或兩頭粗中間細。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的結構為一體成型,表面光滑,無編織型的經緯節點;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是通過電鑄工藝制得,其材質為純鎳材料或鎳基合金材料。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構成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圖形區域的網格線線徑均勻;在非網格區的外圍設有受力緩沖帶及與緩沖帶相連的邊孔帶;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絲網線為連貫無編織型。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目數為200~450目,線徑尺寸為15~30um,厚度為15~30um;蜂窩狀金屬絲網上圖形區域剩余的絲網線線徑不大于非圖形區域的絲網線線徑;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上圖形區域剩余的絲網線線徑均勻或兩頭大粗中間細。優選的技術方案為,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的結構為一體成型,表面光滑,無編織型的經緯節點。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是通過電鑄工藝制得,其材質為純鎳材料或鎳基合金材料。本發明還包括一種采用上述蜂窩狀金屬絲網制得的掩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掩模板圖形區域的開口尺寸不大于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上對應圖形的絲網線缺失區域的尺寸。上述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技術方案為,蜂窩狀金屬絲網所述缺失網格線構成的圖形為一組相互平行的線條,其與掩模板的細柵線相對應。本發明提供的蜂窩狀金屬絲網,其具有以下優點:1、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是通過電鑄工藝制得,其具有表面平整、無編制型經緯節點的特性,通過其制作的太陽能電池電極印刷網板在印刷時下漿均勻;2、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在相應的太陽能電池電極印刷網板的細柵線對應的區域無細柵線所在方向上的網格線,減少了蜂窩狀金屬絲網對印刷漿料的阻礙作用。非編織型的金屬絲網,絲網表面光滑,其制成的掩模板在清洗擦拭過程中不會由于表面的凹凸不平造成掩模板的損傷。絲網可以根據需要設計不同的開孔率、絲網線徑尺寸及絲網線形狀,在保證絲網有較好的下漿效果的同時亦可保證絲網的壽命。基于以上的優點,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進一步制得的太陽能電池電極印刷網板可以印刷“高寬比”較優的硅太陽能電池電極柵線結構,其有利于太陽能電池片對電流的收集及傳輸,從而相應的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片的轉化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蜂窩狀金屬絲網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金屬絲網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為設置有特殊網格結構的絲網整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有預設圖形的絲網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為圖4中局部放大示意圖。圖6為蜂窩狀絲網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蜂窩狀絲網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蜂窩狀絲網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蜂窩狀絲網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絲網表面涂覆一層感光聚合物后的示意圖。圖1中,Ⅰ為網格區;Ⅱ為非網格區。圖3中,Ⅲ為預設圖形的絲網的局部區域;31為線條。圖4中,41為非正六邊形區域;42為圖形局部區域,4a為相互平行的網格線條。圖5中,41為非正六邊形區域;51為橋連;52為正六邊形區域的絲網線,5a是與4a相同的網格線條;圖7中,R1為非正六邊形區域的寬度尺寸。圖10中,R1為非正六邊形區域的寬度尺寸;R2為鏤空長條的開口尺寸。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闡述。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蜂窩狀金屬絲網,如圖1所示,所述絲網為多邊形陣列構成的蜂窩狀結構。圖1所示為所述絲網的一種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所示為圖1中I部分(即絲網主體局部)的放大示意圖,構成所述絲網蜂窩狀結構的多邊形為正六多邊形,如此設計結構穩定,使得絲網的機械強度大。圖3所示為在以上所述絲網的基礎上設置有特殊網格結構的另一種絲網整體結構示意圖,所述的特網格結構在所述絲網主體上構成圖形,如圖3所示,一種所述圖形為若干組線條結構,即圖形由線條31陣列得到。圖4所示為所述有預設圖形的絲網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其對應與圖3中的III部分,圖中所示非正六邊形區域41對應于圖3中的線條31。非正六邊形區域41由至少一組其它形式的圖形陣列而來。將圖4中的局部42進一步放大即為圖5,如圖5所示,非正六邊形區域41由一組按一定規律排布且將相鄰的兩正六邊形區域連接起來的的橋連51及部分正六邊形的邊界構成。進一步,如圖5所示,所述橋連51為一組等間距平行的橋連,作為優選,橋連51的首尾與正六邊形的角點相連。橋連51的線徑r1與構成所述正六邊形區域的絲網線52的線徑r2尺寸為:r1=13,r2=80,構成正六邊形區域的目數為200目。【實施例2】一種蜂窩狀金屬絲網,為多邊形陣列相互連接構成的蜂窩狀結構,構成所述絲網蜂窩狀結構的多邊形為正六多邊形。其他結構和實施例1相同。橋連51的線徑r1與構成所述正六邊形區域的絲網線52的線徑r2尺寸為:r1=15,r2=40,構成正六邊形區域的目數為400目。通過配合調整線徑尺寸及絲網目數可以控制合理的開孔率及絲網的機械強度,從而滿足其下一步用途的不同規格要求。【實施例3】一種蜂窩狀金屬絲網,為多邊形陣列相互連接構成的蜂窩狀結構,構成所述絲網蜂窩狀結構的多邊形為正六多邊形。其主體結構和實施例1基本一致,如圖6所示,所述蜂窩狀絲網的結構示意圖,不同點在于:橋連與六邊形的連接位置不同或需要連接的兩相鄰正六邊形區域的相對位置不同。所述蜂窩狀絲網為電鑄成型的平面金屬型板體,其材質為鎳基合金材料;所述絲網的外緣的正六邊形區域,其絲網線線徑尺寸相對中間區域的線徑尺寸大,與正六邊形邊緣相接有用于固定的邊孔結構。【實施例4】一種蜂窩狀金屬絲網,為多邊形陣列相互連接構成的蜂窩狀結構,構成所述絲網蜂窩狀結構的多邊形為正六多邊形。其主體結構和實施例1基本一致,如圖7所示,所述蜂窩狀絲網的結構示意圖,不同點在于:橋連與六邊形的連接位置不同或需要連接的兩相鄰正六邊形區域的相對位置不同。【實施例5】一種蜂窩狀金屬絲網,為多邊形陣列相互連接構成的蜂窩狀結構,構成所述絲網蜂窩狀結構的多邊形為正六多邊形。圖8為所述蜂窩狀絲網的結構示意圖,其主體結構和實施例1基本一致,其不同點在于:構成非正六邊形區域的橋連與正六邊形區域主體為非垂直關系。所述蜂窩狀絲網為電鑄成型的平面金屬型板體,其材質為鎳金屬材料。所述絲網的外緣的正六邊形區域,其絲網線線徑尺寸相對中間區域的線徑尺寸大,與正六邊形邊緣相接有用于固定的邊孔結構。【實施例6】一種蜂窩狀金屬絲網,為多邊形陣列相互連接構成的蜂窩狀結構,構成所述絲網蜂窩狀結構的多邊形為正六多邊形。圖9為所述蜂窩狀絲網的結構示意圖,其主體結構和實施例1基本一致,其不同點在于:構成非正六邊形區域的橋連與正六邊形區域主體為非垂直關系。所述蜂窩狀絲網為電鑄成型的平面金屬型板體,其材質為鎳金屬材料。所述絲網的外緣的正六邊形區域,其絲網線線徑尺寸相對中間區域的線徑尺寸大,與正六邊形邊緣相接有用于固定的邊孔結構。【實施例7】一種蜂窩狀金屬絲網,其結構與實施例4基本相同,如圖10所示,所述絲網表面涂覆一層感光聚合物后的示意圖。其對應于圖7所示區域結構,即圖10所示結構是在圖7所示結構的基礎上涂覆或壓貼一層感光聚合物,其感光聚合物分布在絲網的正六邊形區域及部分非正六邊形區域上,未涂覆或壓貼感光聚合物的區域形成帶有橋連的長條形開口,如圖10中所示關系有:鏤空長條的開口尺寸R2≤其對應的非正六邊形區域的寬度尺寸R1,R2=20um,R1=300um。【實施例8】一種蜂窩狀金屬絲網,其結構與實施例5基本相同,所述絲網表面涂覆一層感光聚合物后的示意圖。其對應于圖8所示區域結構,即是在圖8所示結構的基礎上壓貼一層感光聚合物,其感光聚合物分布在絲網的正六邊形區域及部分非正六邊形區域上,未涂覆或壓貼感光聚合物的區域形成帶有橋連的長條形開口,如圖10中所示關系有:鏤空長條的開口尺寸R2≤其對應的非正六邊形區域的寬度尺寸R1,R2=30um,R1=150um。【實施例9】一種蜂窩狀金屬絲網,其結構與實施例9基本相同,所述絲網表面涂覆一層感光聚合物后的示意圖。其對應于圖9所示區域結構,即是在圖9所示結構的基礎上壓貼一層感光聚合物,其感光聚合物分布在絲網的正六邊形區域及部分非正六邊形區域上,未涂覆或壓貼感光聚合物的區域形成帶有橋連的長條形開口,所示尺寸關系有:鏤空長條的開口尺寸R2≤其對應的非正六邊形區域的寬度尺寸R1,即R2=30um,R1=150um。【實施例10】包括網格區、非網格區,所述網格區與非網格區相連,所述非網格區設置在網格區的周邊,所述網格區由兩組相互垂直的網格線組構成,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的網格區中間區域設置有圖案區域,所述圖案是由蜂窩狀金屬絲網沿橫向或縱向上絲網線的缺失構成;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無編織型的經緯節點,其結構為一體成型,表面光滑,即構成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線為連貫無編織型。圖2為所述金屬絲網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其由相互交錯的絲網線Ia構成,本實施例中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的目數為330目,網布線徑為20um,絲網布的厚度為25um。圖3所示為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受力緩沖帶的局部放大示意圖,所述緩沖帶的線徑尺寸由按一定變化規律變化,本實施例所述規律如圖3所示,由蜂窩狀金屬絲網中間至邊緣的線徑尺寸逐步增大,即r1<r2<r3,如:r1=20um,r2=30um,r3=40um。如圖1所示,線徑為40um的外邊與網布的邊孔區域相連。如此設計可使得網布在繃緊受力時能更好的承受外界提供的拉力。【實施例11】一種蜂窩狀金屬絲網,其基本架構和實施例1相同,其變換的部分如下:網布的目數為400目,網布線徑為25um,絲網布的厚度為20um。在此基礎上,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還有以下結構改動:所述蜂窩狀金屬絲網上設置有圖案,本實施例所述的圖案為一組相互平行的線條4a,如圖4所示。圖5所示為圖4中III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圖5中的5a即為圖4中所示線條4a,5a處缺少橫向的網格線。圖6所示為圖5中IV部分的放大示意圖,在缺失網格線的圖形區域剩余的絲網線線徑有如下規律:蜂窩狀金屬絲網主體線徑r1>圖形區域內部絲網線的兩端線徑r4>圖形區域內部絲網線中間區域的線徑r5;所述缺失網格線的圖形區域剩余的絲網線線徑以可以是以下規律:如圖7所示,圖形區域內部的絲網線線徑尺寸均勻,且有蜂窩狀金屬絲網主體線徑r1≥圖形區域內部絲網線的線徑r6。圖8所示的是在本蜂窩狀金屬絲網上涂布一層掩模物質后的掩模板局部示意圖(與圖5所示部分相對應),如圖所示所述掩模板的開口中僅存在一個方向的絲網線8a,其起到橋連的作用,比較圖5、圖8有:蜂窩狀金屬絲網線缺失區域的開口尺寸R1≥掩模板圖形對應區域的開口尺寸。如此設計,可以降低掩模板的掩模物質的涂覆難度系數,且由于開口處絲網線只有一個方向上,相對較少的橋連減少了對印刷漿料的影響,可以保證掩模板的下料效果好。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