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印刷行業的內嵌包覆結構的復合網版制作方法,通過制作初始涂層、固化初始涂層、增厚涂層、持續增厚步驟,制作出由電鑄工藝制備的平面金屬絲網及包覆在其表面的有機膜層形成的內嵌包覆結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內嵌于有機膜中,形成內嵌包覆結構,所述復合網版還可以包括外圍繃緊固定的絲網及固定支撐的外框。本發明公開的復合網版制作方法制備的復合網版表面平整,利于后續漿料印刷及印刷后清洗;可控制漿料印刷高度;有機膜通過平面金屬型絲網部分陣列孔間的有機填充物形成的完整一體結構增強有機膜與平面金屬型絲網之間的附著力,有效防止有機膜脫落,而厚度的增加,也增強了膜的機械強度,提升了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印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
[0003]
【背景技術】
[0004]網版印刷是一種多用途的印刷技術,其在印刷領域領域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是實現電路板油墨、太陽能電池片電極等印刷的關鍵,印刷行業(包括油墨、銀漿等柔性漿料的印刷)的發展對印刷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印刷流程中,印刷媒介(即印刷掩模版)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最終的印刷效果。傳統印刷掩模版的結構是在絲網表面涂覆一層感光聚合物形成,其中構成掩模版的絲網為編織型的聚酯網或金屬絲網,編織型的聚酯網或金屬絲網存在以下缺陷:編織型絲網由于編織節點會導致制得的掩模版版面不平整,印刷時下料不均,檫拭清洗時容易損傷。另外,傳統的印刷網板為兩層結構:絲網層及感光乳劑層,印刷過程中,會存在乳劑脫落現象,鑒于此,業界亟需尋求制作出一種結構合理的網版。
[0005]
【發明內容】
[0006]有鑒于此,需要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中的至少一個。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所述印刷復 合網版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驟:
51、制作初始涂層:將繃好網的平面金屬絲網表面涂覆初始感光乳劑且形成初始感光乳劑層,對所述初始感光乳劑層表面進行處理使其成為平整薄膜;
52、固化初始涂層:將涂覆所述初始感光乳劑層的平面金屬絲網置于烘箱中烘烤至乳齊個化;
53、增厚涂層:在所述平面金屬絲網上的固化感光乳劑表面上涂覆感光乳劑并烘箱固
化;
54、持續增厚:重復進行步驟S3,直至所述乳劑涂層厚度到達預期厚度。
[0007]可選地,所述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還包括前序步驟:
P1、制作平面金屬絲網,所述平面金屬絲網是通過電鑄工藝制作;
P2、將制作好的平面金屬絲網經繃網固定在網框上。
[0008]與傳統網版制作方法不同,本發明公布的所述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采用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通過電鑄工藝制備,表面平整光滑,沒有傳統印刷絲網具有的編織節點,因此不存在傳統印刷絲網由于具有編制節點產生的掩模版版面不平整,印刷時下料不均,檫拭清洗時容易損傷等問題。
[0009]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步驟S4中所述乳劑涂層厚度通過測厚儀測定,當達到預期厚度時,則停止持續增厚步驟。[0010]可選地,在實際操作中,也可以在涂覆感光劑之前,在網版的需要設定厚度的一側設立一檔板,所述擋板與所述網版相對的一面與所述網版對應面之間的的距離為預期距離,當涂覆的感光劑完全填充所述擋板與所述網版之間的空隙時,則涂覆的感光劑厚度達到預期厚度。
[0011]本發明提供的所述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在步驟SI中,還可以分為三種可選
方案:
進一步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步驟SI中,制作所述初始涂層是:
S11,將繃好網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一面涂覆所述感光乳劑,使所述感光乳劑完全覆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預定區域并透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網孔從而在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另一面形成一層附著層,再對所述初始感光乳劑層進行處理,形成一體平整薄膜;
進一步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步驟SI中,制作所述初始涂層是:
S12,先在繃好網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一面涂覆感光乳劑,使所述感光乳劑完全覆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預定區域并填充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網孔,同時對其進行處理形成平整薄膜;再對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另一面進行涂覆感光乳劑,使之完全覆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預定區域并對其進行處理形成平整薄膜,從而形成兩層結構的初始涂層;
進一步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步驟SI中,制作所述初始涂層是:
S13,先在繃好網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一面涂覆感光乳劑,使所述感光乳劑完全覆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預定區域并對其進行處理形成印刷面平整薄膜;再從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另一面進行涂覆感光乳劑,使其滲入網孔并填充形成網孔涂層;最后在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已形成所述網孔涂層的一面進行涂覆并處理形成平整薄膜,形成三層結構的初始涂層。
[0012]所述S12、S13步驟可以采用不同的感光乳劑進行涂覆,在后續工藝中可以根據工藝需要對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經曝光顯影工藝形成預定圖案。
[0013]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采用所述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在所述Sll步驟中,制備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表面涂覆有乳劑后形成內嵌包覆型結構,所述內嵌包覆型結構由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上表面包覆乳劑層和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下表面包覆乳劑層通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部分陣列孔間的填充乳劑形成完整一體結構。
[0014]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在步驟S4之后還包括以下步驟:
S5、將已具有所述乳劑涂層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經曝光顯影工藝形成預定圖案。
[0015]S6、在已具有所述乳劑涂層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表面周邊貼上鋁箔紙,所述鋁箔紙用來進一步確保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平整度,并且能夠防止漿料的誤漏現象。
[0016]進一步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步驟S5中的所述的圖案由其對應區域感光乳劑顯影去除形成。
[0017]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其特征在于,處理涂覆感光乳劑層的方法為使用刮刀進行刮面,所述刮刀可以將涂覆的感光乳劑層做進一步處理,使其表面更加均勻平
難
iF.0
[0018]本發明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001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下面結合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為本發明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網版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未涂覆感光乳劑的圖2所示網版橫截面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步驟Sll制作涂覆感光乳劑層的網版橫截面示意圖;
圖5為圖4中20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為經過步驟S4持續增厚后的網版橫截面示意圖;
圖7為圖6中40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步驟S12制作涂覆感光乳劑層的網版橫截面示意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步驟S13制作涂覆感光乳劑層的網版橫截面示意圖;
圖2中,12為固定用的絲網,13為固定用的網框,61為涂覆感光膠區域,62所示黑色線條為顯影鏤空區域;
圖3中,11為平面金屬絲網,110為平面金屬絲網表面的網孔,111為下表面,112為上表面,12為固定用的絲網,13為固定用的網框;
圖4中,20為待放大區域,21為涂覆的乳劑;
圖5中,dl為刮刀面的乳劑厚度,d2為印刷面的乳劑厚度;
圖6中,31為新增加的乳劑層,40為待放大的區域;
圖7中,d2’為印刷面的乳劑厚度;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0022]本發明的發明構思如下,公開一種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所述印刷符合網版的制作方法通過以下步驟:
51、制作初始涂層:將繃好網的平面金屬絲網表面涂覆初始感光乳劑且形成初始感光乳劑層,對所述初始感光乳劑層表面進行處理使其成為平整薄膜;
52、固化初始涂層:將涂覆所述初始感光乳劑層的平面金屬絲網置于烘箱中烘烤至乳齊個化;
53、增厚涂層:在所述平面金屬絲網上的固化感光乳劑表面上涂覆感光乳劑并烘箱固
化;
54、持續增厚:重復進行步驟S3,直至所述乳劑涂層厚度到達預期厚度。
[0023]制備出一種具備一體結構感光乳劑層的復合網版,如圖2及圖4-圖9所示,本發明公開的復合網版制備方法提供了使用電鑄工藝制備的網版制備具有包覆型一體結構的感光乳劑層的復合網版的方法,解決了傳統編織型絲網由于編織節點會導致制得的掩模版版面不平整,印刷時下料不均,檫拭清洗時容易損傷,以及傳統工藝涂覆感光乳劑與網版之間結合不牢易脫落等問題,提高了網版的使用壽命和使用精度。[0024]此處,需要說明的是,術語“編織節點”為傳統編織工藝中所用經緯兩向編織絲線的交匯點,造成了傳統編織絲網表面的凹凸節點且不可避免的在獨立的經緯兩向編制絲線之間產生微小間隙,對形成具有良好結合力和表面平整度的網版有極大的影響;同時,在本發明的描述中,術語“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0025]下面將參照附圖來描述本發明的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其中圖1為本發明制作方法流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網版結構示意圖;圖3為未涂覆感光乳劑的圖2所示網版橫截面示意圖;圖4為根據本發明步驟Sll制作涂覆感光乳劑層的網版橫截面示意圖;圖5為圖4中20局部放大示意圖;圖6為經過步驟S4持續增厚后的網版橫截面示意圖;圖7為圖6中40局部放大不意圖;
圖8為根據本發明步驟S12制作涂覆感光乳劑層的網版橫截面示意圖;
圖9為根據本發明步驟S13制作涂覆感光乳劑層的網版橫截面示意圖;8為根據本發明步驟S12制作涂覆感光乳劑層的網版橫截面示意圖;圖9為根據本發明步驟S13制作涂覆感光乳劑層的網版橫截面示意圖。
[0026]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步驟方法如下:
51、制作初始涂層:
將繃好網的如圖3所示的平面金屬絲網11表面涂覆初始感光乳劑且形成初始感光乳劑層21,如圖4所示,對所述初始感光乳劑層21表面進行處理使其成為平整薄膜;
52、固化初始涂層:將涂覆所述初始感光乳劑層21的平面金屬絲網11置于烘箱中烘烤至乳劑固化;
53、增厚涂層:在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上的固化感光乳劑層21表面上涂覆感光乳劑并烘箱固化;
54、持續增厚:重復進行步驟S3,直至所述乳劑涂層21厚度到達預期厚度,如圖6、圖7所示。
[0027]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在步驟SI中還包括前序步驟:
P1、制作平面金屬絲網11,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是通過電鑄工藝制作;
P2、將制作好的平面金屬絲網11經固定用的絲網12固定在網框13上。
[0028]如圖2所示。
[0029]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步驟S4中所述乳劑涂層21厚度通過測厚儀測定。
[0030]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制備所述初始涂層可以是:
S11,將繃好網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 一面(下表面111),如圖4、圖5所示,涂覆所述感光乳劑,使所述感光乳劑層21完全覆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預定區域并透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網孔12從而在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另一面(上表面112),如圖4、圖5所示,形成一層感光乳劑層21,再對所述初始感光乳劑層21進行處理,形成一體平整薄膜,如圖5所示;
或者是:
S12,先在繃好網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 一面(下表面111),如圖8所示,涂覆感光乳齊U,使所述感光乳劑層21完全覆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的預定區域并填充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網孔12,同時對其進行處理形成平整薄膜;再對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另一面(上表面112),如圖8所示,進行涂覆感光乳劑,使之完全覆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的預定區域并對其進行處理形成平整薄膜,從而形成兩層結構的初始涂層,如圖8所示;
或者是:
S13,先在繃好網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 一面(下表面111)涂覆感光乳劑,使所述感光乳劑層21完全覆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的預定區域并對其進行處理形成印刷面平整薄膜;再從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另一面(上表面112),如圖9所示,進行涂覆感光乳劑,使其滲入網孔13并填充形成網孔涂層;最后在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已形成所述網孔涂層的一面進行涂覆并處理形成平整薄膜,形成三層結構的初始涂層。
[0031]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Sll步驟中,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表面涂覆有乳劑后形成內嵌包覆型結構,如圖4、圖5所示,所述內嵌包覆型結構由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的上表面包覆乳劑層和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下表面包覆乳劑層通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部分陣列孔間的填充乳劑形成完整一體結構。
[0032]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在步驟S4之后還包括以下步驟:
S5、將已具有所述乳劑涂層21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經曝光顯影工藝形成預定的圖案。
[0033]S6、在已具有所述乳劑涂層21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11的表面周邊貼上鋁箔紙。
[0034]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步驟S5中的所述的圖案由其對應區域感光乳劑顯影去除形成。
[0035]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使用刮刀對涂覆感光乳劑層表面進行往復刮面,保證涂覆感光乳劑層表面均勻平整。
[0036]任何提及“ 一個實施例”、“實施例”、“示意性實施例”等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描述的具體構件、結構或者特點包含于本發明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本說明書各處的該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而且,當結合任何實施例描述具體構件、結構或者特點時,所主張的是,結合其他的實施例實現這樣的構件、結構或者特點均落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的范圍之內。
[0037]盡管參照本發明的多個示意性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是必須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多種其他的改進和實施例,這些改進和實施例將落在本發明原理的精神和范圍之內。具體而言,在前述公開、附圖以及權利要求的范圍之內,可以在零部件和/或者從屬組合布局的布置方面作出合理的變型和改進,而不會脫離本發明的精神。除了零部件和/或布局方面的變型和改進,其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1、制作初始涂層:將繃好網的平面金屬絲網表面涂覆初始感光乳劑且形成初始感光乳劑層,對所述初始感光乳劑層表面進行處理使其成為平整薄膜; 52、固化初始涂層:將涂覆所述初始感光乳劑層的平面金屬絲網置于烘箱中烘烤至乳齊個化; 53、增厚涂層:在所述平面金屬絲網上的固化感光乳劑層表面上涂覆感光乳劑并烘箱固化; 54、持續增厚:重復進行步驟S3,直至所述乳劑涂層厚度到達預期厚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I中還包括前序步驟: P1、制作平面金屬絲網,所述平面金屬絲網是通過電鑄工藝制作; P2、將制作好的平面金屬絲網經繃網固定在網框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所述乳劑涂層厚度通過測厚儀測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I中,制作所述初始涂層可以是: S11,將繃好網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一面涂覆所述感光乳劑,使所述感光乳劑完全覆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預定區域并透 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網孔從而在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另一面形成一層附著層,再對所述初始感光乳劑層進行處理,形成一體平整薄膜; 或者是: S12,先在繃好網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一面涂覆感光乳劑,使所述感光乳劑完全覆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預定區域并填充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網孔,同時對其進行處理形成平整薄膜;再對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另一面進行涂覆感光乳劑,使之完全覆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預定區域并對其進行處理形成平整薄膜,從而形成兩層結構的初始涂層; 或者是: S13,先在繃好網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一面涂覆感光乳劑,使所述感光乳劑完全覆蓋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預定區域并對其進行處理形成印刷面平整薄膜;再從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另一面進行涂覆感光乳劑,使其滲入網孔并填充形成網孔涂層;最后在所述平面金屬絲網已形成所述網孔涂層的一面進行涂覆并處理形成平整薄膜,形成三層結構的初始涂層。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ll步驟中,所述平面金屬絲網表面涂覆有乳劑后形成內嵌包覆型結構,所述內嵌包覆型結構由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上表面包覆乳劑層和包覆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下表面包覆乳劑層通過所述平面金屬絲網部分陣列孔間的填充乳劑形成完整一體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4之后還包括以下步驟: 55、將已具有所述乳劑涂層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經曝光顯影工藝形成預定的圖案; 56、在已具有所述乳劑涂層的所述平面金屬絲網的表面周邊貼上鋁箔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中的所述的圖案由其對應區域感光乳劑顯影去除形成。
8.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的印刷復合網版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使用刮刀對涂覆感光乳劑層表面進行往復刮面,保證涂覆感光乳劑層表面均勻平整。
【文檔編號】B41C1/14GK103568472SQ201210259662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6日
【發明者】魏志凌, 高小平, 潘世珎, 張煒平 申請人:昆山允升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