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機及印刷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凹版印刷機,包括機體,設于機體之上的凹版印刷版筒、凹版印刷膠輥、印刷氣缸、油墨供給機構以及滑動機構,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與所述機體固定連接設置,所述凹版印刷版筒安裝于所述滑動機構之上;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相對于所述凹版印刷膠輥可活動。相應的,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印刷設備,包括機殼,凹版印刷機構、圓網印刷機構、烘干機構和冷卻機構,所述凹版印刷機構采用上述凹版印刷機。采用本發明,可以使生產中或停機時所經過的承印物的張力不發生變化,提高了印刷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成品率。
【專利說明】凹版印刷機及印刷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印刷設備,尤其是一種適用于壁紙或類似于壁紙產品的裝飾材料的凹版印刷機、以及印刷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壁紙,又稱墻紙,是一種用于裝飾美化室內墻面和天花板面的材料,以色彩豐富,肌理質感強,圖案豐富,綠色環保,裝飾效果高貴典雅而區別于其他墻面裝飾材料。通常,壁紙/墻紙經過貼合、壓紋、印刷等工序可以使其表面產生富有表現力的圖案,可滿足多樣性個性審美要求與時尚需求。而凹版印刷機是常用的印刷機構。
[0003]目前,普遍的凹版印刷機主要包括凹版印刷版筒以及凹版印刷膠輥,凹版印刷膠輥一般是設計在凹版印刷版筒的下方,二者基本上呈豎直的位置關系。凹版印刷版筒固定于一個軸承座上,軸向可動,而凹版印刷膠輥則作為活動輥,可相對于凹版印刷版筒開合。凹版印刷機是通過驅動凹版印刷膠輥向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版筒離開或閉合從而達到施壓印刷的目的。在此情況下,正常停機或急停時,凹版印刷膠輥的縮回會引起承印物的張力變化從而影響印刷的效果,降低成品率。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凹版印刷機,可以使生產中或停機時所經過的承印物的張力不發生變化。
[0005]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還在于,提供一種印刷設備,可以使生產中或停機時所經過的承印物的張力不發生變化。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凹版印刷機,包括機體,設于機體之上的凹版印刷版筒、凹版印刷膠輥、印刷氣缸、油墨供給機構以及滑動機構,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與所述機體固定連接設置,所述凹版印刷版筒安裝于所述滑動機構之上;
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相對于所述凹版印刷膠輥可活動。
[0007]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與所述凹版印刷版筒沿著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機體上;
和/或,所述凹版印刷膠輥的軸心的水平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軸心的水平高度。
[0008]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油墨供給機構包括刮墨刀;
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設在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一側,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另一側設有所述刮墨刀,所述刮墨刀由下而上壓向所述凹版印刷版筒。
[0009]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凹版印刷機還包括氣動裝版箱,所述氣動裝版箱安裝在所述滑動機構之上;
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兩端設有裝配孔,所述凹版印刷版筒通過裝版固定件與所述裝配孔連接以設于所述機體上,所述裝版固定件與所述氣動裝版箱相連; 所述裝配孔為錐形孔,所述裝版固定件為裝版錐頂。
[0010]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 一種印刷設備,包括機殼,凹版印刷機構、圓網印刷機構、烘干機構和冷卻機構,所述凹版印刷機構包括機體,設于機體之上的凹版印刷版筒、凹版印刷膠輥、印刷氣缸、油墨供給機構以及滑動機構,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與所述機體固定連接設置,所述凹版印刷版筒安裝于所述滑動機構之上;
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相對于所述凹版印刷膠輥可活動。
[0011]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烘干機構設于所述機殼的上部,其下方設有圓網印刷機構,所述圓網印刷機構和所述凹版印刷機構位于所述烘干機構下方的同一側,且所述圓網印刷機構設置在所述凹版印刷機構的上方;所述冷卻機構位于所述烘干機構下方的另一側。
[0012]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與所述凹版印刷版筒沿著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機體上,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設于靠近所述冷卻機構的一側;
和/或,所述凹版印刷膠輥的軸心的水平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軸心的水平高度。
[0013]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油墨供給機構包括刮墨刀;
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設在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一側,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另一側設有所述刮墨刀,所述刮墨刀由下而上壓向所述凹版印刷版筒。
[0014]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凹版印刷機還包括氣動裝版箱,所述氣動裝版箱安裝在所述滑動機構之上;
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兩端設有裝配孔,所述凹版印刷版筒通過裝版固定件與所述裝配孔連接以設于所述機體上,所述裝版固定件與所述氣動裝版箱相連;
所述裝配孔為錐形孔,所述裝版固定件為裝版錐頂。
[0015]作為上述方案的改進,所述凹版印刷機還包括橫向調節箱,所述橫向調節箱與所述氣動裝版箱相連接并均安裝在所述滑動機構上;所述氣動裝版箱上設有用于驅動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驅動電機;所述橫向調節箱上設有橫向移動電機。
[0016]實施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發明提供一種凹版印刷機,主要包括凹版印刷版筒和凹版印刷膠輥,凹版印刷膠輥與機體固定連接設置,凹版印刷版筒相對于凹版印刷膠輥可活動。上述機構中,凹版印刷版筒作為動作輥,凹版印刷膠輥作為固定輥,凹版印刷膠輥起到繃緊承印物的作用,由于本發明采用固定式安裝的凹版印刷膠輥,其位置固定,可以使生產中或停機時所經過的承印物的長度不發生變化,從而保證張力自始至終不發生變化,而且,在此情況下,正常停機或急停時,凹版印刷版筒的縮回可以使版筒上的油墨與承印物分離,避免油墨對承印物的污染。因此,本發明提高了印刷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成品率,并可在不停機時更換凹版印刷版筒。凹版印刷版筒可以自由地與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膠輥分離或合上,不影響承印物進入其他工序或工藝。
[0017]凹版印刷膠輥與凹版印刷版筒沿著水平方向設置于機體上,水平設置的凹版印刷膠輥和凹版印刷版筒更能保證所經過的承印物的張力的穩定性。而且,由于采用水平設置,凹版印刷版筒可以橫向從裝版錐頂退出,使得其更換更為方便、快捷。
[0018]為了配合凹版印刷膠輥與凹版印刷版筒的動作方式及其在機體中的位置,油墨供給機構中的刮墨刀需設置為由下而上壓向凹版印刷版筒,可以更好的控制油墨,保證印刷質量。
[0019]二、本發明提供一種印刷設備,包括機殼,凹版印刷機構、圓網印刷機構、烘干機構和冷卻機構,其中,凹版印刷機構主要包括凹版印刷版筒和凹版印刷膠輥,凹版印刷膠輥與機體固定連接設置,凹版印刷版筒相對于凹版印刷膠輥可活動。上述凹版印刷機構中:(1)凹版印刷版筒作為動作輥,凹版印刷膠輥作為固定輥,凹版印刷膠輥起到繃緊承印物的作用,由于本發明采用固定式安裝的凹版印刷膠輥,其位置固定,可以使生產中或停機時所經過的承印物的長度不發生變化,從而保證張力自始至終不發生變化,而且,在此情況下,正常停機或急停時,凹版印刷版筒的縮回可以使版筒上的油墨與承印物分離,避免油墨對承印物的污染。因此,本發明提高了印刷質量的同時也提高了成品率,并可在不停機時更換凹版印刷版筒。凹版印刷版筒可以自由地與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膠輥分離或合上,不影響承印物進入其他工序或工藝。(2)凹版印刷膠輥與凹版印刷版筒沿著水平方向設置于機體上,水平設置的凹版印刷膠輥和凹版印刷版筒更能保證所經過的承印物的張力的穩定性。而且,由于采用水平設置,凹版印刷版筒可以橫向從裝版錐頂退出,使得其更換更為方便、快捷。(3)為了配合凹版印刷膠輥與凹版印刷版筒的動作方式及其在機體中的位置,油墨供給機構中的刮墨刀需設置為由下而上壓向凹版印刷版筒,可以更好的控制油墨,保證印刷質量。
[0020]進一步,烘干機構設于機殼的上部,其下方設有圓網印刷機構,圓網印刷機構和凹版印刷機構位于烘干機構下方的同一側,且圓網印刷機構設置在凹版印刷機構的上方;冷卻機構位于烘干機構下方的另一側。在具有凹版印刷以及圓網印刷雙功能的印刷設備中,上述各個機構的位置配合是很合理的,達到結構優化的目的,節省空間,節省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發明一種凹版印刷機的裝配圖;
圖2是圖1所不A-A向視圖;
圖3是圖1所示凹版印刷版筒的裝卸狀態的示意圖;
圖4是圖1所不凹版印刷版筒的劑視圖;
圖5是本發明一種印刷設備的示意圖;
圖6是圖5所示B-B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23]目前,普遍的凹版印刷機是由活動的凹版印刷膠輥向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版筒施加壓力以達到印刷效果。在此情況下,正常停機或急停時,由于凹版印刷膠輥是起到繃緊承印物的作用,故凹版印刷膠輥的縮回會引起承印物的張力變化從而影響印刷的效果,降低成品率。
[0024]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使生產中或停機時所經過的承印物的張力不發生變化的凹版印刷機以及印刷設備。[0025]參見圖1和圖2,圖1和圖2提供了一種凹版印刷機1,至少包括:機體11,設于機體11之上的凹版印刷版筒12、凹版印刷膠輥13、印刷氣缸14、油墨供給機構15以及滑動機構16,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與所述機體11固定連接設置,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安裝于所述滑動機構16之上;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相對于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可活動。
[0026]作為本發明凹版印刷膠輥13與機體11固定連接設置的一具體實施例,所述機體11上可以設有一軸承座,而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通過固定于所述軸承座上,實現凹版印刷膠輥13與機體11固定連接設置。此外,作為本發明凹版印刷膠輥13與機體11固定連接設置的另一具體實施例,所述機體11上可以設有一支座,支座上設有轉動軸,而凹版印刷膠輥13穿過轉動軸并固定于支座上,實現凹版印刷膠輥13與機體11固定連接設置。然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凹版印刷膠輥13與機體11之間的位置是固定的,但是其仍能軸向可動,以與凹版印刷膠輥13相配合轉動。
[0027]作為本發明通過將凹版印刷版筒12安裝于滑動機構16之上,以使凹版印刷版筒12相對于凹版印刷膠輥13可活動的一具體實施例,所述滑動機構16采用直線滑軌副,直線滑軌副固定在機體11上,通過印刷氣缸14的驅動實現凹版印刷版筒12相對于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膠輥13的“離開與閉合”,從而達到給承印物施壓印刷的目的。
[0028]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與機體11的固定連接設置,還可以有其他的實施方式,只要其達到位置固定的目的即可。而凹版印刷版筒12的可活動設置還可以有其他的實施方式,只要其達到凹版印刷版筒12相對于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膠輥13可活動的目的即可。
[0029]上述機構中,凹版印刷版筒12作為動作輥,凹版印刷膠輥13作為固定輥,凹版印刷膠輥13起到繃緊承印物的作用,由于本發明采用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膠輥13,可以使生產中或停機時所經過的承印物的長度不發生變化,從而保證張力自始至終不發生變化。而且,在此情況下,正常停機或急停時,凹版印刷版筒的縮回可以使版筒上的油墨與承印物分離,避免油墨對承印物的污染。因此,本發明可以提高印刷質量,提高成品率,并可在不停機時更換凹版印刷版筒12。此外,凹版印刷版筒12可以自由地與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膠輥13分離或合上,不影響承印物進入其他工序或工藝。
[0030]優選的,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與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沿著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機體11上。水平設置的凹版印刷膠輥13和凹版印刷版筒12更能保證所經過的承印物的張力的穩定性。而且,由于采用水平設置,凹版印刷版筒12可以橫向從裝版錐頂退出,使得其更換更為方便、快捷。
[0031]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與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原則上可以以任意
方位設置,其二者保證有一接觸面即可。
[0032]優選的,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的軸心的水平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的軸心的水平高度。凹版印刷膠輥13和凹版印刷版筒12之間的軸心連線與水平面成一夾角,承印物可以更好地經過凹版印刷膠輥13和凹版印刷版筒12之間的接觸面,方便進料。其中,所述軸心連線與水平面的夾角設置為10-30度為較佳的選擇。
[0033]作為本發明油墨供給機構15的一具體實施例,所述油墨供給機構15包括刮墨刀151、油墨輸送管152和盛料盤153。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設在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的一偵牝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的另一側設有所述刮墨刀151,所述刮墨刀151由下而上壓向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這是“下刮刀”方式。所述刮墨刀151的上方安裝有油墨輸送管152,下方安裝有盛料盤153。工作時,盛料盤153安裝于凹版印刷版筒12與刮墨刀151的下方,清洗時可拉出;油墨通過外部的輸送泵經由油墨輸送管152從刮墨刀151的上方注入,多余的油墨會從刮墨刀151兩邊流至盛料盤153,多余的油墨則流到盛料盤153后可以通過循環泵等途徑循環使用。作為本發明油墨供給機構15的另一具體實施例,刮墨刀151也可以制作成封閉的墨盒形式,油墨通過外部的輸送泵送至墨盒內,多余的油墨通過管道與油墨泵連接,不斷循環。
[0034]現有的凹版印刷機采用“上刮刀”方式,即是刮墨刀151由上而下壓向凹版印刷版輥12,但是本發明為了配合凹版印刷膠輥13與凹版印刷版筒12的動作方式及其在機體11中的位置,油墨供給機構15中的刮墨刀151需設置為由下而上壓向凹版印刷版筒12 (即“下刮刀”方式),可以更好的控制油墨,保證印刷質量。
[0035]參見圖3和圖4,作為本發明更佳的實施例,所述凹版印刷機還包括氣動裝版箱17,所述氣動裝版箱17安裝在所述滑動機構16之上;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的兩端設有裝配孔121,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通過裝版固定件18與所述裝配孔121連接以設于所述機體11上,所述裝版固定件18與所述氣動裝版箱17相連。
[0036]優選的,所述裝配孔121為錐形孔,所述裝版固定件18為裝版錐頂。裝版錐頂與錐形孔相配合程度好,使得凹版印刷版筒12與機體11可以更牢固的連接,而且,錐頂孔的設計可以使凹版印刷版筒12裝卸時更為簡易方便。
[0037]更佳的,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除了將兩端設有裝配孔121之外,其中間還可設置為中空,可以節省材料,節省重量,減少成本,并使凹版印刷版筒12的更換更為方便、快捷。
[0038]需要說明的是,所述裝配孔121、裝版固定件18的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本發明所舉實施例,只要裝配孔121和裝版固定件18相配合達到將凹版印刷版筒12設于機體11上的目的即可,例如:所述裝配孔121還可以為其他形狀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截面可以為橢圓形、方形、正六邊形等等,但是所述裝配孔121的尺寸應是由外向內遞減,即靠近外端的通孔尺寸大于靠近里面的通孔尺寸。另一方面,所述裝版固定件18則設置為與裝配孔相適配的結構,在此不作細述。
[0039]本發明通過兩端設有裝配孔的凹版印刷版筒12、裝版固定件18以及氣動裝版箱17將凹版印刷版筒12設計成氣動裝版式,實現無軸裝版,操作氣動裝版箱17的氣缸開合即可實現凹版印刷版筒12的裝卸,如圖1所示,當操作氣動裝版箱17的氣缸處于關閉狀態時,裝版固定件18與裝配孔13相配合緊緊連接,以使凹版印刷版筒12固定于機體上;如圖3所示,當操作氣動裝版箱17的氣缸處于開啟狀態時,在氣壓作用下裝版固定件18與裝配孔13松開,以使凹版印刷版筒12與機體分離。因此,采用氣動控制凹版印刷版筒12的裝卸,大大提高了凹版印刷版筒12的安裝及更換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此設計使凹版印刷版筒12可以橫向從裝版錐頂退出,使得更換更為方便、快捷,更能滿足不同圖案承印產品的頻繁更換凹版印刷版筒12的需要。
[0040]進一步,所述凹版印刷機還包括橫向調節箱19,所述橫向調節箱19與所述氣動裝版箱17相連接并均安裝在所述滑動機構16上;所述氣動裝版箱17上設有用于驅動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驅動電機(圖中未示出);所述橫向調節箱19上設有橫向移動電機191。
[0041]其中,氣動裝版箱17上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優先選用伺服電機,可以調節印刷的縱向誤差,有利于提高印刷的精度,保證產品的質量。而橫向調節箱19是橫向對凹版印刷版筒12操作的執行機構,其安裝在機體的滑動機構16上,與氣動裝版箱17對應。裝版固定件18通過氣動裝版箱17及橫向調節箱19來實現伸縮,從而將凹版印刷版筒12定位,而且,采用橫向調節箱19,可以調節印刷的橫向誤差。因此,本發明既可以使凹版印刷版筒12的橫向套印方便、輕松,又能提高印刷的精度,保證產品的質量。
[0042]此外,在承印物進入印刷之前,還可以先經過松邊調節輥組10,以更好的進料。
[0043]綜上所述,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凹版印刷機I的操作流程如下:
1、通過操作氣動裝版箱17,使凹版印刷版筒12與裝版固定件18配合安裝好;
2、裝好油墨供給機構15,使刮墨刀151可以合上并刮到凹版印刷版筒12;
3、印刷前確認油墨可以通過油墨輸送管152送至刮墨刀151之上,準備印刷;
4、承印物經過松邊調節輥組10進入,準備印刷;
5、啟動凹版印刷版筒12并使其通過滑動機構16逐漸接近凹版印刷膠輥13,然后,在印刷氣缸14作用下壓著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膠輥13 ;
6、把刮墨刀151靠上凹版印刷版筒12,并開始左右擺動刮油墨工作;
7、開始通過油墨輸送管152向凹版印刷版筒12表面加油墨,凹版印刷版筒12上的圖案印上承印物表面。多余的油墨則流到盛料盤153并通過循環泵等途徑循環使用;
8、通過調節橫向調節箱19以及凹版印刷版筒12與承印物的相對速差,可以實現印刷的橫向誤差以及縱向誤差調節。
[0044]另一方面,結合圖1至圖6,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印刷設備,其結合了圓網印刷工藝與凹版印刷工藝于一體,可生產壁紙或類似壁紙產品的裝飾材料,該設備包括機殼2,凹版印刷機構1、圓網印刷機構3、烘干機構4和冷卻機構5,所述凹版印刷機構I至少包括:機體11,設于機體11之上的凹版印刷版筒12、凹版印刷膠輥13、印刷氣缸14、油墨供給機構15以及滑動機構16,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與所述機體11固定連接設置,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安裝于所述滑動機構16之上;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相對于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可活動。
[0045]具體的,所述凹版印刷機構I采用圖1至圖4所示凹版印刷機的任一實施例;所述烘干機構4選用烘干箱;所述冷卻機構5選用冷卻輥組。
[0046]優選的,在印刷設備中,所述烘干機構4設于所述機殼2的上部,其下方設有圓網印刷機構3,所述圓網印刷機構3和所述凹版印刷機構I位于所述烘干機構下方的同一側,且所述圓網印刷機構3設置在所述凹版印刷機構I的上方;所述冷卻機構5位于所述烘干機構4下方的另一側。由于圓網印刷機構3較凹版印刷機構I簡單,故將其設于凹版印刷機構I的上方,可以優化結構。因此,在具有凹版印刷以及圓網印刷雙功能的印刷設備中,上述各個機構的位置配合是很合理的,達到結構優化的目的,節省空間,節省成本。
[0047]承印物經導料輥進入凹版印刷機構I和/或圓網印刷機構3后完成所需的印刷圖案,然后進入烘干機構4,承印物在烘干機構4干燥定型后,進入冷卻機構5,充分冷卻為進入下一印刷單元或下一機組做準備。
[0048]需要說明的是,該印刷設備設有凹版印刷機構I和圓網印刷機構3,可以同時進行凹版印刷工藝以及圓網印刷工藝。但是,凹版印刷機構I和圓網印刷機構3同時工作的較佳條件是:承印物上油墨的干燥效果能達到需要的情況。[0049]作為本發明的更佳實施方式,所述印刷設備還包括刮平機構6,刮平機構6設于凹版印刷機構1、圓網印刷機構3的上方,在滿版印刷(或涂布)時需要平整印后表面時使用。
[0050]下面對凹版印刷機構I作進一步闡述,以披露更多的技術細節:
作為本發明凹版印刷膠輥13與機體11固定連接設置的一具體實施例,所述機體11上可以設有一軸承座,而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通過固定于所述軸承座上,實現凹版印刷膠輥13與機體11固定連接設置。此外,作為本發明凹版印刷膠輥13與機體11固定連接設置的另一具體實施例,所述機體11上可以設有一支座,支座上設有轉動軸,而凹版印刷膠輥13穿過轉動軸并固定于支座上,實現凹版印刷膠輥13與機體11固定連接設置。然而,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凹版印刷膠輥13與機體11之間的位置是固定的,但是其仍能軸向可動,以與凹版印刷膠輥13相配合轉動。
[0051]作為本發明通過將凹版印刷版筒12安裝于滑動機構16之上,以使凹版印刷版筒12相對于凹版印刷膠輥13可活動的一具體實施例,所述滑動機構16采用直線滑軌副,直線滑軌副固定在機體11上,通過印刷氣缸14的驅動實現凹版印刷版筒12相對于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膠輥13的“離開與閉合”,從而達到給承印物施壓印刷的目的。
[0052]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與機體11的固定連接設置,還可以有其他的實施方式,只要其達到位置固定的目的即可。而凹版印刷版筒12的可活動設置還可以有其他的實施方式,只要其達到凹版印刷版筒12相對于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膠輥13可活動的目的即可。
[0053]上述機構中,凹版印刷版筒12作為動作輥,凹版印刷膠輥13作為固定輥,凹版印刷膠輥13起到繃緊承印物的作用,由于本發明采用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膠輥13,可以使生產中或停機時所經過的承印物的長度不發生變化,從而保證張力自始至終不發生變化。而且,在此情況下,正常停機或急停時,凹版印刷版筒的縮回可以使版筒上的油墨與承印物分離,避免油墨對承印物的污染。因此,本發明可以提高印刷質量,提高成品率,并可在不停機時更換凹版印刷版筒12。此外,凹版印刷版筒12可以自由地與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膠輥13分離或合上,不影響承印物進入其他工序或工藝。
[0054]優選的,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與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沿著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機體11上。水平設置的凹版印刷膠輥13和凹版印刷版筒12更能保證所經過的承印物的張力的穩定性。而且,由于采用水平設置,凹版印刷版筒12可以橫向從裝版錐頂退出,使得其更換更為方便、快捷。
[0055]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與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原則上可以以任意
方位設置,其二者保證有一接觸面即可。
[0056]優選的,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的軸心的水平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的軸心的水平高度。凹版印刷膠輥13和凹版印刷版筒12之間的軸心連線與水平面成一夾角,承印物可以更好地經過凹版印刷膠輥13和凹版印刷版筒12之間的接觸面,方便進料。其中,所述軸心連線與水平面的夾角設置為10-30度為較佳的選擇。
[0057]作為本發明油墨供給機構15的一具體實施例,所述油墨供給機構15包括刮墨刀151、油墨輸送管152和盛料盤153。所述凹版印刷膠輥13設在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的一偵牝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的另一側設有所述刮墨刀151,所述刮墨刀151由下而上壓向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這是“下刮刀”方式。所述刮墨刀151的上方安裝有油墨輸送管152,下方安裝有盛料盤153。工作時,盛料盤153安裝于凹版印刷版筒12與刮墨刀151的下方,清洗時可拉出;油墨通過外部的輸送泵經由油墨輸送管152從刮墨刀151的上方注入,多余的油墨會從刮墨刀151兩邊流至盛料盤153,多余的油墨則流到盛料盤153后可以通過循環泵等途徑循環使用。作為本發明油墨供給機構15的另一具體實施例,刮墨刀151也可以制作成封閉的墨盒形式,油墨通過外部的輸送泵送至墨盒內,多余的油墨通過管道與油墨泵連接,不斷循環。
[0058]現有的凹版印刷機構I采用“上刮刀”方式,即是刮墨刀151由上而下壓向凹版印刷版輥12,但是本發明為了配合凹版印刷膠輥13與凹版印刷版筒12的動作方式及其在機體11中的位置,油墨供給機構15中的刮墨刀151需設置為由下而上壓向凹版印刷版筒12(即“下刮刀”方式),可以更好的控制油墨,保證印刷質量。
[0059]作為本發明更佳的實施例,所述凹版印刷機構I還包括氣動裝版箱17,所述氣動裝版箱17安裝在所述滑動機構16之上;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的兩端設有裝配孔121,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通過裝版固定件18與所述裝配孔121連接以設于所述機體11上,所述裝版固定件18與所述氣動裝版箱17相連。
[0060]優選的,所述裝配孔121為錐形孔,所述裝版固定件18為裝版錐頂。裝版錐頂與錐形孔相配合程度好,使得凹版印刷版筒12與機體11可以更牢固的連接,而且,錐頂孔的設計可以使凹版印刷版筒12裝卸時更為簡易方便。
[0061]更佳的,所述凹版印刷版筒12除了將兩端設有裝配孔121之外,其中間還可設置為中空,可以節省材料,節省重量,減少成本,并使凹版印刷版筒12的更換更為方便、快捷。
[0062]需要說明的是,所述裝配孔121、裝版固定件18的實施方式并不局限于本發明所舉實施例,只要裝配孔121和裝版固定件18相配合達到將凹版印刷版筒12設于機體11上的目的即可,例如:所述裝配孔121還可以為其他形狀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截面可以為橢圓形、方形、正六邊形等等,但是所述裝配孔121的尺寸應是由外向內遞減,即靠近外端的通孔尺寸大于靠近里面的通孔尺寸。另一方面,所述裝版固定件18則設置為與裝配孔相適配的結構,在此不作細述。
[0063]本發明通過兩端設有裝配孔的凹版印刷版筒12、裝版固定件18以及氣動裝版箱17將凹版印刷版筒12設計成氣動裝版式,實現無軸裝版,操作氣動裝版箱17的氣缸開合即可實現凹版印刷版筒12的裝卸,當操作氣動裝版箱17的氣缸處于關閉狀態時,裝版固定件18與裝配孔13相配合緊緊連接,以使凹版印刷版筒12固定于機體上;當操作氣動裝版箱17的氣缸處于開啟狀態時,在氣壓作用下裝版固定件18與裝配孔13松開,以使凹版印刷版筒12與機體分離。因此,采用氣動控制凹版印刷版筒12的裝卸,大大提高了凹版印刷版筒12的安裝及更換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此設計使凹版印刷版筒12可以橫向從裝版錐頂退出,使得更換更為方便、快捷,更能滿足不同圖案承印產品的頻繁更換凹版印刷版筒12的需要。
[0064]進一步,所述凹版印刷機構I還包括橫向調節箱19,所述橫向調節箱19與所述氣動裝版箱17相連接并均安裝在所述滑動機構16上;所述氣動裝版箱17上設有用于驅動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驅動電機;所述橫向調節箱19上設有橫向移動電機191。
[0065]其中,氣動裝版箱17上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優先選用伺服電機,可以調節印刷的縱向誤差,有利于提高印刷的精度,保證產品的質量。而橫向調節箱19是橫向對凹版印刷版筒12操作的執行機構,其安裝在機體的滑動機構16上,與氣動裝版箱17對應。裝版固定件18通過氣動裝版箱17及橫向調節箱19來實現伸縮,從而將凹版印刷版筒12定位,而且,采用橫向調節箱19,可以調節印刷的橫向誤差。
[0066]因此,本發明既可以使凹版印刷版筒12的橫向套印方便、輕松,又能提高印刷的精度,保證產品的質量。
[0067]此外,在承印物進入印刷之前,還可以先經過松邊調節輥組10,以更好的進料。
[0068]綜上所述,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印刷設備的操作流程如下:
1、通過操作氣動裝版箱17,使凹版印刷版筒12與裝版固定件18配合安裝好;
2、裝好油墨供給機構15,使刮墨刀151可以合上并刮到凹版印刷版筒12;
3、印刷前確認油墨可以通過油墨輸送管152送至刮墨刀151之上,準備印刷;
4、承印物經過松邊調節輥組10進入,準備印刷;
5、啟動凹版印刷版筒12并使其通過滑動機構16逐漸接近凹版印刷膠輥13,然后,在印刷氣缸14作用下壓著固定位置的凹版印刷膠輥13 ;
6、把刮墨刀151靠上凹版印刷版筒12,并開始左右擺動刮油墨工作;
7、開始通過油墨輸送管152向凹版印刷版筒12表面加油墨,凹版印刷版筒12上的圖案印上承印物表面。多余的油墨則流到盛料盤153并通過循環泵等途徑循環使用;
8、通過調節橫向調節箱19以及凹版印刷版筒12與承印物的相對速差,可以實現印刷的橫向誤差以及縱向誤差調節;
9、承印物完成凹版印刷工藝之后,進入圓網印刷機構3進行圓網印刷,承印物表面再次印刷上圖案;
10、承印物離開圓網印刷機構3,可以通過刮平機構6對承印物進行刮平處理;
11、隨即,承印物進入烘干機構4進行烘干處理;
12、承印物進行烘干后,再進入冷卻機構5進行冷卻處理,得到產品。
[0069]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本發明盡管只給出了以上實施例,但也給出諸多不需要經過創造性勞動而得出的可能的變體,雖依然無法窮舉,但本領域內普通技術人員在通讀本說明書后,結合公知常識,應能聯想到更多的【具體實施方式】,此類【具體實施方式】并不超脫本發明權利要求的精神,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換或若干改進和潤飾均應視為被本發明所包括的實施例,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凹版印刷機,包括機體,設于機體之上的凹版印刷版筒、凹版印刷膠輥、印刷氣缸、油墨供給機構以及滑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與所述機體固定連接設置,所述凹版印刷版筒安裝于所述滑動機構之上; 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相對于所述凹版印刷膠輥可活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凹版印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與所述凹版印刷版筒沿著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機體上; 和/或,所述凹版印刷膠輥的軸心的水平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軸心的水平高度。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凹版印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供給機構包括刮墨刀; 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設在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一側,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另一側設有所述刮墨刀,所述刮墨刀由下而上壓向所述凹版印刷版筒。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凹版印刷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印刷機還包括氣動裝版箱,所述氣動裝版箱安裝在所述滑動機構之上; 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兩端設有裝配孔,所述凹版印刷版筒通過裝版固定件與所述裝配孔連接以設于所述機體上,所述裝版固定件與所述氣動裝版箱相連; 所述裝配孔為錐形孔,所述裝版固定件為裝版錐頂。
5.一種印刷設備,包括機殼、凹版印刷機構、圓網印刷機構、烘干機構和冷卻機構,所述凹版印刷機構包括機體,設于機體之上的凹版印刷版筒、凹版印刷膠輥、印刷氣缸、油墨供給機構以及滑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與所述機體固定連接設置,所述凹版印刷版筒安裝于所述滑動機構之上; 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相對于 所述凹版印刷膠輥可活動。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機構設于所述機殼的上部,其下方設有圓網印刷機構,所述圓網印刷機構和所述凹版印刷機構位于所述烘干機構下方的同一側,且所述圓網印刷機構設置在所述凹版印刷機構的上方;所述冷卻機構位于所述烘干機構下方的另一側。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印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與所述凹版印刷版筒沿著水平方向設置于所述機體上,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設于靠近所述冷卻機構的一側; 和/或,所述凹版印刷膠輥的軸心的水平高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軸心的水平高度。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印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供給機構包括刮墨刀; 所述凹版印刷膠輥設在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一側,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另一側設有所述刮墨刀,所述刮墨刀由下而上壓向所述凹版印刷版筒。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印刷機還包括氣動裝版箱,所述氣動裝版箱安裝在所述滑動機構之上; 所述凹版印刷版筒的兩端設有裝配孔,所述凹版印刷版筒通過裝版固定件與所述裝配孔連接以設于所述機體上,所述裝版固定件與所述氣動裝版箱相連; 所述裝配孔為錐形孔,所述裝版固定件為裝版錐頂。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印刷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印刷機還包括橫向調節箱,所述橫向調節箱與所述氣動裝版箱相連接并均安裝在所述滑動機構上;所述氣動裝版箱上設有用于驅動所述凹版印 刷版筒的驅動電機;所述橫向調節箱上設有橫向移動電機。
【文檔編號】B41F9/00GK103434260SQ201310406165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0日
【發明者】譚日和 申請人:佛山市高明新明和機械技術研究開發有限公司